166章 談判(上)

顏思齊與鄭氏姑侄結束環島考察,回到臺南大員港的顏家軍地盤時,已是臘月末。

她如願以償地發現,顧氏夫婦的臺灣親子之旅暨自我充電之旅非常成功。

二人帶着娃和保姆,住在顏思齊位於媽祖廟不遠處的瓦房大宅裡,清晨在露臺暢享一百八十度無遮擋海景,上午巡視松江技師們向傳授織布技藝,午後跟着文阿鯤參觀寶島特色的紅茶揉捻工坊、鹿皮加工場,傍晚於南中國海的和煦晚風中,一邊吃着生勐海鮮大餐、喝着純天然無添加椰子汁,一邊看保姆帶着娃在沙灘上赤腳奔跑玩耍。

海島大開大合的熾熱風情,是婉約精緻的江南給不了的,令顧壽潛和韓希孟感到新鮮的愉悅。

若說有什麼略帶不協音的小插曲,便是在顏思齊和鄭海珠回來後,兩對夫婦與鄭氏姑侄坐在一起談生意時,顧壽潛沒有表現得太有參與感,只溫言與韓希孟道:“你看着辦就好。”

韓希孟遂私下與鄭海珠滴咕,丈夫有些心不在焉,是否終究還是瞧不上經商的路。

鄭海珠記得,歷史上的顧府,很快就在晚明風雲中家道敗落,最終也是靠繼承了韓媛繡手藝的曾孫女出面,設帳收徒、支撐生計。世家男子,未必代代能力爆表,更何況,女子自己能闖天地,何必再去強求男子齊頭並進。

鄭海珠於是開解韓希孟:“孔夫子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覺得要加一句,己所欲,也勿施於人。你想,松江那些奶奶小姐們甘之如飴的悠閒日子,你不也嗤之以鼻麼?所以,咱們心潮澎湃的念想,少爺若意興闌珊,再平常不過,小姐萬不可心生芥蒂。況且,我看少爺這一回來,畫了許多樓觀滄海日、門對大帆船的圖景,交給文家弟弟刻在紅茶的錫罐上,還問了顏大哥許多船上火炮的機宜,足以見得,少爺氣度遠闊、心性開明,絕沒有看不起生意人,更沒有看不起武人。”

韓希孟沒有反駁。

妻子再是對丈夫有微辭,也不會反駁第三方對丈夫的誇讚。

而鄭海珠更明白一個道理,姐妹也好,摯友也罷,或者延伸到一切熟人的領域,女人抱怨丈夫時,聆聽者永遠不要去火上澆油。

見韓希孟似將自己的話細細品嚼,鄭海珠繼續道:“小姐與我們一道經商,乘着松江明歲開關的東風,好好籌劃一番南直隸到臺灣的海販往來,讓韓家與顧家的買賣都往海上做大,當然是小姐你的魄力。但少爺若只鍾情丹青書法,或者火器技法,儘可深耕此道。將來你們的晚輩,經商,從文,像董公那樣鑑賞書畫,像孫元化孫老爺那樣鑽西技,都會走出一番朗闊天地。”

韓希孟釋然不少,便又往生意上去思量,對鄭海珠道:“松江布,魏塘紗,蘇州繡,湖州絲,杭州錦緞,這些東西,江南太多了,顏大哥因了你的情面,讓濠明商社只問我二叔收棉布,是對我們韓家的大幫襯。那我們也不能不懂道理,阿珠你看看,我們夫婦是投錢進濠明商社,還是直接問顏大哥買臺灣的土產、回松江出手?”

鄭海珠早就對這個答桉有準備。

韓希孟對她有恩,她也正在報恩,但目前,她還不想引入顧氏夫婦做濠明商社的原始股東,濠明商社不要那麼快稀釋股權。

“小姐,分紅的風險比轉手販賣的風險大,還是直接買貨吧。顏大哥從日本接手的銅,在大明最好賣,但我的火器坊要定不少,不然造不了大炮,小姐就不要和我搶了。臺灣本土的紅茶,銷路主要給荷蘭人,將來或許還能走遼東賣給韃子,江南那樣喝慣了清茶的地方,暫時不好賣,也不必賣。松江秋冬冷煞,臺灣的鹿皮應好出手。再有一樣,小姐一定要買,就是蔗糖。”

韓希孟聞言,笑道:“蔗糖,也是我這兩天看中的貨。阿珠,你老鄉可真厲害,佔了臺灣,滿打滿算,也就兩年吧?居然已經種出了那麼多甘蔗。”

鄭海珠點頭:“甘蔗這東西,只有熱的地方能種得好,臺灣很適合。我昨日還問過文阿鯤,她說今年的蔗糖,臘月裡都做出來了,估摸着小一萬斤。我過幾日要帶一些去廈門辦個事,剩下的,你和顏大哥兩口子商量吧,看看買多少。”

……

萬曆四十七年的大年初二,鄭海珠和鄭守寬,坐上載有兩千斤蔗糖的帆船,由顏思齊委派的結拜兄弟楊天生護送,往廈門去拜訪許心素。

楊天生也是福建人,早年跨海走私去平戶,結識了顏思齊,交情漸深,聽說顏思齊在臺灣後,就帶着自己的兩艘海船、三十幾個手下,前來投奔。

楊天生多多少少聽說過關於鄭海珠的傳聞,初時未免也有些桃色揣測,及至這回見到本人,舉手投足渾無賣弄之相,幾乎讓人意識不到這是個女子,又見文阿鯤比顏思齊還敬重她,對她與自己丈夫同船出海泰然處之,楊天生便也對鄭海珠姑侄禮待有加。

此前顏思齊去福建總兵俞諮皋那裡拜山頭,就是楊天生陪同。臺南到廈門的航程中,鄭海珠一直向楊天生請教這片水域的海防近況,以及俞諮皋與許心素露面時的細節。

早在明初,朱元章就命大將軍周德興,在福建設置永寧衛,下轄廈門中左所和金門所。萬曆年間又於澎湖設置“遊兵”。遊兵雖不是駐紮島上屯田的固定衛所兵,但至少說明,明廷對於閩臺一帶的海防,還是相當重視的。

船過澎湖嶼,接近大小金門島時,一艘福建水師的船靠過來,楊天生趕緊命水手趕緊升起“顏”字旗,生怕對方莽撞地開火,果然,旗子升起來後,那水師的船又緩緩掉頭,往金門港行駛回去。

“楊大哥,俞總兵麾下還挺勤快的,大過年的,也不忘巡海。”

楊天生撇撇嘴:“還不是怕放過了走私的船,自己碗裡的油水少了。不過,鄭姑娘你看,金門所那邊的炮艦,確實齊整。

鄭海珠接過楊天生遞過來的望遠鏡,邊看邊問:“金門所前頭那一大片地方,是不是叫料羅灣?”

楊天生略顯詫異:“姑娘來過金門?”

“沒來過,聽一官說起過。現下親見,果然壯觀,能泊不少戰船,堪爲廈門本島的門戶。”

楊天生點頭:“不錯,金門料羅灣、澎湖嶼、臺灣……這幾處是老天給大明的好地方,倭寇和外夷要攻伐大明,就難了。”

鄭海珠心道,那可未必,關鍵得看能否始終控扼住這些軍事要衝。歷史上明末的情形,荷蘭人就對澎湖嶼和臺灣,從覬覦到佔領,最終與代表明廷的鄭芝龍水師,爆發了料羅灣海戰。

如此又航行了一個時辰,靠岸廈門東南的一處私港前,楊天生命水手放下一隻柴水小船,對鄭海珠姑侄道:“我先上岸,到許家通報。這就是走個禮數,姑娘放心,有這兩千斤蔗糖拜年,幾千兩銀子呢,許心素不會怠慢姑娘的。”

鄭海珠看着楊天生和兩個親隨上了岸,與現身的守卒交談幾句,守卒果然給他引路,往港口後的一片屋宇走去。

鄭海珠扭頭對侄兒鄭守寬道:“你去換身袍子,再把南京國子監買來的頭巾戴上。”

不多時,楊天生回到岸邊,親隨揮舞雙臂,讓大船靠岸。

鄭海珠漸漸看清,楊天生身邊站着的瘦高男子,也是一身文士打扮。

“在下許心素。鄭姑娘一路辛苦了,許某有失迎迓,告罪,告罪。”

“許先生客氣了,兩岸本就是一家,年節裡自應常走動。帶了些微臺灣土儀,請先生笑納。”

一旁的楊天生,聽鄭海珠一口一個“先生”,暗自好笑。

這姓許的是個狗屁先生唷,在平戶時,和老楊我一樣,漢字和倭文,都識不得幾個。

第五十六章 織造局太監(上)146章 就這麼辦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248 王公公把事兒給定了294章 寶刀不可封於鐵匣,名將不可困於囚籠第七十七章 國家級大師菸絲袋第300章 宣府鎮的重要第445章 絕世名伶第302章 月夜詳談(已修)第二十一章 救你124章 兗州煤業194章 人盡其用第五十六章 織造局太監(上)217章第423章 醋第三十五章 看中你是個心定之人第103章 石出第十二章 宮中來人第四十八章 尼姑殺人了171章 明荷海戰(三)126章 小殿下朱以派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販子第四十四章 救風塵(下)第七章 黃尊素260章228章 王府贅婿(下)210章 轟死他們167章 談判(下)148章 赫圖阿拉(中)第一百章 蠶神的懲戒(上)第五十六章 織造局太監(上)292章 百姓何辜?237章 想將妻女託付於你第302章 月夜詳談(已修)第四十八章 尼姑殺人了230章246章 辯楊漣(上)157章 撫順保衛戰(五)第二十三章 打開石門138章 馬屁股出面253章285章 楚門的世界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第二十六章 又遇馬將軍252章 原來你和老子是同行第435章 佟家這麼過分?第八十四章 西拉雅人(下)269章 這樣的是非精還不趕出宮去278章 他們總不是要開鏢局吧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販子197章 至親至疏夫妻第四十二章 相識雖新有故情144章 入遼(上)234章 戚畹廢莊(下)第300章 宣府鎮的重要第412章 一圈看下來,鎖定你這個同鄉第370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239章 既論君臣,更論同道第七十三章 洋商第378章 度牒背後的利益第四十四章 救風塵(下)第398章 翻雲覆雨第388章 復仇的女孩202章 楯車第九十六章 顧家長媳第四十一章 蛛絲馬跡第117章 太僕寺財神爺第443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下)第九十五章 我去掙錢,給你們助力第406章 這姑娘,咱們見過第九十二章 創業佈局第438章 幹場狠的,軍餉哪兒來第315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上)第十一章 都是名將第112章 鐵匠,火銃與美人201章戲臺(下)第338章 跟我走第440章 養肥了再殺(下)第298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上)第六十三章 不講道理的黃大人第299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下)第二十四章 與你合夥第409章 討官(上)第三十一章 主僕重逢第四十四章 救風塵(下)285章 楚門的世界第394章 接頭(下)290章 坐不上龍椅,我也不會灰溜溜地走第437章 不要讓情緒影響任務第389章 你可能戴綠帽子的腦袋都沒了第312章 又要開打了第329章 入城225章 與君一別第351章 駱駝炮架174章 明荷海戰(六)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167章 談判(下)275章第七十七章 國家級大師菸絲袋第334章 將軍下馬也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