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章 鴻臚寺丞與小男孩

到了抱虛觀附近,鄭海珠沒有急着登門,而是先繞着附近轉了一圈。

她發現,與其說這座道觀毗鄰國子監,不如說它離武德衛營更近。

北京城東北的武德衛營,也是京城守軍中的一支,員額五六千人,如今再是大半成了皇親國戚吃空餉的地方,總還能見着幾百號當兵的進進出出。

鄭海珠想了想,問身邊的花二:“你覺得哪裡古怪麼?”

這幾日,李大牛被鄭海珠派去盯着那個給劉僑獨子看病的郎中。

花二沒有同僚可以討論參研,思路反倒被逼得迅捷起來。

小姑娘四處看了看,說句“夫人稍候,花二馬上回來”,就跑去衚衕那頭的鋪子前,買頭花。

待轉回來時,花二先做做樣子,將隨便選的頭花奉給鄭海珠,然後才低聲稟報:“夫人,我問了夥計,他說這抱虛觀,原本是廢棄的穀倉,三年前建起這座道觀。但裡頭不做道場,只有女道長和徒兒修行,不過平時也有婆子婦人的,進去聽聽。”

鄭海珠點點頭,繼續面色和藹地等花二的分析。

花二帶着咂摸的口吻道:“夫人上回從文華殿回來說,女道長很年輕。想來她的徒兒們歲數也不大。可北邊這裡都是血氣方剛的軍漢,愛吃酒愛鬧事,聽夥計說,有些喝醉了的軍漢,連國子監的監生和路過的婢女也去招惹。所以,倘使這抱虛觀並非京城有名氣的道觀,女道長作甚要選在此處呢?就算她從前沒名氣也沒錢,只能挑這個地方。但如今都是能進宮侍奉鄭貴妃的人了,怎地也不搬走?”

鄭海珠露出滿意的神色。

小丫頭的思路,越來越上道了。

“花二,道教有兩大門派,正一派和全真派。正一派的道士,可以婚嫁生子,平日裡還要做些科儀,比如祈福或者超度,對於市井俗世不太忌諱。而那日,我瞧着靜照道長,戴的帽子是混元巾,分明是全真教的,更應避開囂鬧醃臢之地。”

花二凝神聽完鄭海珠補充給她的講解,機靈如她,自是有數,夫人在教她,善於實地排查探訪的能力固然不可或缺,但做一個合格的諜探者,平日裡亦要對三教九流的淵源來歷瞭如指掌。

“夫人,我們現在進去嗎?”花二問道。

“再等等,”鄭海珠又指着抱虛觀外的一輛馬車道,“那是鴻臚寺的馬車。”

“啊?夫人怎看出來的?”

鄭海珠道:“那日文華殿進講後,我要請教孫承宗孫翰林講學之事,就拐到東共生門。六部、翰林院、太醫院、欽天監、鴻臚寺這些個衙門,在那裡扎堆。我和盧公子,還有李大牛,三人分工,把各衙門門口的車駕,篷子漆色、新舊,簾子顏色,馬匹的毛色,都記了個大概。行走京城,這些眼力見兒,總有用得着的地方。”

花二嘖舌,夫人真是買賣人出身,精打細算,不肯虛度時辰,進宮一趟,得賺兩倍的見識回來。

“夫人,太醫院,花二聽得懂,但朝廷這鴻臚寺,是作什麼的?”

“原本是接洽各國使節,張羅朝會禮儀,安置來京辦事的文武官將的。但因與內閣、內廷打交道多,如今這鴻臚寺,和朝廷一個叫作通政司的衙門一樣,常能直接見到萬歲爺、首輔和司禮監掌印太監,最清楚朝堂風聲。”

花二擰着兩條秀眉,很努力地理解着夫人的話,繼而眼珠子咕嚕嚕轉一轉,揣測道:“唔,夫人說這個靜照,是鄭貴妃的人,那,難道鴻臚寺的官兒,知道了什麼重要的事,來告訴靜照,等於告訴了鄭貴妃?”

鄭海珠喃喃道:“可作這般思量。萬歲爺剛登基,各國使節進京來賀,都住在鴻臚客館,鴻臚寺給他們安排了些佛經道義的宣講。所以鴻臚寺的人,光明正大地來一個道觀,幌子正好。”

她心裡卻有基於穿越者的更深層的想法,現下哪怕對着自己屬下,也不能言明。

按着原本的歷史進程,再過大半個月,就要發生著名的“紅丸案”。今上朱常洛,縱慾過度,一病不起,掌管御藥房的太監崔文升,用藥無效後,一個叫李可酌的官員獻上“紅丸”,朱常洛服用後,隔日便駕崩了。

太監崔文升,是鄭貴妃的親信,而李可灼,恰是鴻臚寺丞。那日鄭海珠路過鴻臚寺時,還特意去問了門吏,鴻臚寺卿致仕,少卿位子空着,這些時日由李寺丞領銜衙門公務。

那就對上了,這個靜照女道長,十有八九,便是外臣與內廷鄭貴妃、崔文升勾連的橋樑。

鄭海珠與花二又等了小半個時辰,見到一個藍衣小廝模樣的人從道觀出來,招呼鴻臚寺的馬車伕將車架趕過來。

“咱過去。”

鄭海珠喚了花二,走向大門,恰遇頭戴烏紗、身着青藍袍子的男子邁步而出。

男子對撐傘行過的鄭氏主僕,只當尋常的道觀訪客,渾沒注意。鄭海珠卻在錯肩之際,瞄了眼對方胸前的補子。

繡着鷺鷥。

六品沒錯了。

鴻臚寺中,只有寺丞是六品。

這方面少須、眼睛微凸而顴骨高聳的中年男子,多半就是歷史上進獻紅丸的李可灼。

……

馬蹄聲在身後遠去。

道觀裡地方不大,草木也不茂盛,畢竟從前只是糧倉。

只新修的幾處磚房倒也整潔雅緻,當中的重檐宮觀上,掛着“雲外清都”的匾額,階下用鵝卵石拼了個八卦圖,兩個小道姑在整飭香爐和經幡。

一個小道姑瞧見鄭海珠,走過來詢問。

“煩擾足下,通報靜照道長,文華殿進講官鄭氏求見。”

小道姑聽清來頭,想了想,恍然大悟,又有些驚訝:“皇子的鄭師傅?我們觀主說,你拜的帖子不是明日嗎?”

“所以歉告一聲,因明日另有公務,改在今朝唐突登門,萬望道長包涵。”

“哦,如此,”小道姑合掌行李,客氣道,“鄭師傅稍候,小道這就去請觀主來。”

鄭海珠和二丫靜立在宮觀外,不必費力,就能聽見北邊傳來的軍士吶喊聲,顯是爲數不多的京營軍士在操練。

花二悄悄說道:“夫人,進來後,感覺離北營更近了,這個道觀,倒像是直接開在軍營裡似的。”

鄭海珠沉沉嗯了一聲,沒有繼續討論,而是避開正午直射的陽光,踱步到宮觀的檐下,放眼往幾座瓦房周遭瞧去。

不見參天古柏,卻有幾片菜畦。

一個頭戴斗笠的漢子,正在鬆土施肥,遠遠看着,姿勢有些奇怪。

菜畦邊,則蹲着個六七歲的男娃娃,似在玩着沙土石頭。

鄭海珠穿過短短的耳廊,來到男孩身邊。

“你在玩什麼戲法?”鄭海珠柔聲細語地問。

男孩卻連頭都不擡,顧自拿着石塊在泥土上畫着七扭八歪的圖案。

跟過來的花二,也湊近男孩,蹲下去,好奇問道:“咦,你在畫一個房子?”

菜地裡的漢子聽到動靜,放下鋤頭,大踏步過來,摘了斗笠,露出憨厚而帶有歉意的表情。

“奶奶莫怪罪,娃兒的娘,兩年前沒了以後,他就不愛開口說話了。”

與漢子近距離照面,鄭海珠纔看清,對方左手的袖子,空空蕩蕩,應是沒了胳膊。

但引起她注意的是,漢子有川蜀口音。

鄭海珠嘆口氣,溫言道:“我兄嫂走的時候,侄兒也就比他大了兩三歲,也是不聲不響了快一年,慢慢會好的。對了,你們是給這道觀種菜的?”

漢子點頭:“觀主心好,肯買我一把力氣,好教我和娃兒能有口飯吃。”

“哦,我們是新到京城的,也是得了觀主一個恩情,今日來謝謝她。”

“如此,那,那小的,須去幹活計嘍。”

“好,你忙。”

又言語往來了幾句,鄭海珠越發確定,漢子說話的音調和咬字,與馬祥麟的口音接近。

“鄭師傅,觀主有請。”

小道姑在耳廊那頭喚道。

鄭海珠轉身,與花二離開了這片菜畦。

小男孩此時,方扭過頭,盯着鄭海珠遠去的背影瞧了片刻,又繼續回身,認真地在泥地上畫出一個個奇怪的,符號一樣的文字。

第387章 公公與我,一同爲國除害吧151章 栽贓(下)第364章 領了任務的樂師第421章 是誰給你們朱家人一口飯吃250章 我要張名世第二十九章 一個小人第422章 炮兵隊正192章 爭田第304章 出塞(中)208章 見面(下)240章 詔獄往事(上)235章 小馬將軍293章 千鈞一冰(第八卷完)199章 拇指第五十七章 織造局太監(下)第391章 “頭皮癢”終於登場了第305章 出塞(下)第373章 下一站194章 人盡其用第359章 何爲帝師本分第315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上)第383章 她要往京裡塞人第324章 恢復大寧鎮(上)131章 演戲222章 新徵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182章 不爲天子,爲蒼生和自己219章242章 詔獄往事(下)第315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上)239章 既論君臣,更論同道第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第四十一章 蛛絲馬跡286章 拷打(上)第372章 你狠還是我狠?第414章 “戶部額真”穆棗花第346章 會整小人的魏公公第五十三章 聽訟(下)第331章 荷卓的命運(上)第八十三章 西拉雅人(上)第352章 無恥之婦第430章 完220章第309章 單刀破槍(今日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書院定址259章 鴻臚寺丞與小男孩第十五章 揚帆向洋第439章 養肥了再殺(上)172章 明荷海戰(四)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下)277章 銀子第425章 幾條腿走路第103章 石出第428章 哥薩克第四十四章 救風塵(下)154章 撫順保衛戰(二)第385章 工作放鬆兩不誤第425章 幾條腿走路第319章 誰說女人不能講道理274章 喜鵲衚衕的晉商第365章 扎針第357章 與何士晉的飯局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上)239章 既論君臣,更論同道第302章 月夜詳談(已修)272章 尋仇第436章 給吳公子報仇第360章 孔府爲魚肉,魯藩爲刀俎225章 與君一別156章 撫順保衛戰(四)第二十二章 探寶第422章 炮兵隊正第二十九章 一個小人第十七章 白月光第103章 石出第360章 孔府爲魚肉,魯藩爲刀俎第418章第414章 “戶部額真”穆棗花第五章 滅滅大小姐的傲氣第八十四章 西拉雅人(下)第345章 回京第350章 東李娘娘與張嫣第五十章 探監(下)第308章 滿桂第三十三章 一杯綠茶第392章 小幫手又投到碗裡來第八十章 血戰(中)179章 明荷海戰之十(戰爭部分完結)234章 戚畹廢莊(下)第296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彙報的機會(下)149章 赫圖阿拉(下)第424章 要帶荷卓出差第419章 誰稀罕做親王的老丈人第356章 不必灰心第七十六章 給馬將軍的厚禮136章 御史朋友也交上282章 聽你們的第306章 崔都督163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下)145章 入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