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出去一趟,要辦好幾件事

崔景榮擡起右臂,將寬大的官袍袖子搭在了公案上,身體也稍稍向前傾了傾。

鄭海珠甚至能看到,桌案的邊緣,露出了三品文官胸前補子上靠近右上角的孔雀尾巴。

這位開門見山表明厭惡西學的封疆大吏,略微變換的坐姿,令廳中的氣氛緩和了幾分。

但鄭海珠適可而止地終止了對自己南直隸產業的商吹,更不會又提在京中積累的資歷。

在尚無交情的權臣面前,莫要顯得自己比對方厲害。

“刷成就感”,是在與晚明這羣文官打交道時,最該摒棄的東西。

鄭海珠於是只是垂下頭,像學生進見座主似地,答完一個回合,便謙遜地等着上首的尊長髮話。

崔景榮實則,對這個婦人也有點好奇。

她又不是宦官,十冬臘月地趕到苦寒之地來做監軍。但也不是純粹做買賣的互市商賈,否則通過葉向高的引薦信來見自己這個都督作甚?

葉公清孤廉潔,就算這婦人是御前紅人,葉公亦不可能爲她在邊關開分號討要住稅過稅的特權。

總督的公務時間都很值錢,崔景榮於是開腔問道:“你直說吧,今日來此,有何事?”

“請崔督臺賜公文,命晚輩爲使節,隨昂格爾一行返回林丹汗王城。”

“哦?”崔景榮眯着眼睛道,“你要做張騫?朝廷已與林丹汗相善,用不着什麼張騫了。”

鄭海珠卻沒有瑟縮之意:“督臺,晚輩愚見,如今我大明聯合林丹汗,比當年大漢通西域,更有可爲。晚輩可否借督檯筆墨一用?”

崔景榮示意左右僕吏,將椅子搬到公案對面,又在案上鋪陳紙張,喂水磨墨。

鄭海珠執起筆,先定京師位置,然後以此往北,畫出遼東後金、蒙古科爾沁、蒙古喀爾喀、宣府大同、林丹汗統治的察哈爾等大致區域,復又估了估比例,自察哈爾越過喀爾喀,圈了一個彎月形狀,那便是貝加爾湖。

最後,鄭海珠於這些圖形的西北方向,畫了個動物。

崔景榮詫異地辨了辨:“這是,狗熊?”

“對,它代表一個叫羅剎的番邦,西人叫它俄羅斯。督臺,自嘉靖爺的時候起,弗朗基人就遠涉波濤,來犯我們的廣東。後來的荷蘭紅毛,則撲往我們的閩海。督臺,晚輩雖然致力於學習西人的火器技法,聘請西人的火炮技師,但晚輩從來都不認爲,當今之世,西人是繡口佛心的菩薩。他們有人有槍、有船有馬後,一定會往外開疆拓土。這個俄羅斯也是。它的莫斯科大公國,在百年前統一了諸小國後,就開始往東侵犯,與蒙古人交戰,佔領北方出產皮毛與木材的沃土。”

說到此處,鄭海珠又提筆,在遼東建州女真的東北方向,畫了一個大圈,解說道:“崔督臺,我相信,這頭俄羅斯狗熊,實則是一羣嗜血好殺的野狼,他們會一直往東,殺到女真人的地界,直至搶奪到出海口。”

“他們也和蒙古、女真一樣,有弓馬嫺熟的騎軍麼?”崔景榮沉着臉問。

鄭海珠道:“他們的騎兵叫哥薩克,不僅弓馬嫺熟,還有火槍。”

崔景榮擡起眼睛,盯着這個差不多可以做自己孫女的小婦人:“你是不是,想讓喀爾喀和女真人,掉轉馬頭,對着這個,這個俄羅斯?”

“正作此想,”鄭海珠道,“晚輩自進了宣鎮,就向蒙古商販打聽了,外喀爾喀出產皮貨的地方,還沒有被俄羅斯毛子佔領。晚輩的計議是,在關外增加互市的地點。比如,張家口與林丹汗王城之間的歸化城,再比如,聽那些走關外的晉商說,察哈爾北去幾百裡的地方,竟然還有明、蒙商隊聚集之處,叫作買賣城。目下,遼東的撫順互市已停,女真人有不少商隊,穿過科爾沁來到張家口。既然從他們身上收不到幾兩稅銀,又恐奸細肆意混入邊關,朝廷爲何不乾脆,引導他們去歸化城和買賣城呢?反正就連我大明的晉商,也一直有出關經商的習慣,走西口、走東口,乃至走到北海,莫非習慣了冰天雪地的韃子,反倒去不了那些地界了?在距離咱們邊牆數百里的關外,讓蒙古人和女真人漸漸依賴於茶馬糖鹽和皮毛木材的互市,甚至漸漸地從行商變成住商,一個個城池地建起來。都督請想,那哥薩克打進來時,蒙古和女真,是不是得和他們幹仗?”

崔景榮繃着嘴角,靜靜地聽着,內心卻浪濤翻涌。

他相信這個婦人關於“羅剎”和“哥薩克”的說法,因爲走關外的明人晉商,就在近兩年,也開始帶了些外喀爾喀的新聞回來。按照商隊的說法,在外喀爾喀和準噶爾一帶,出現了比從前的突厥人更兇猛殘忍的騎士,使用長刀長槍的同時,還能一邊騎馬衝鋒,一邊用火筒子,自稱“卡薩可”。

崔景榮估摸着,這就是鄭海珠說的“哥薩克”。

白髮都督盯着紙上那頭畫功拙劣的熊,意味深長道:“或者,你所說的這些羅剎人,因了那些互市和商隊,更容易地就明白東北有汪洋,更快地就尋到了往女真去的路……”

鄭海珠莞爾:“那就更好了,我也好奇,是韃子的步弓厲害,還是哥薩克的火槍厲害。”

崔景榮卻畢竟不是徒有血氣的愣頭青,聽風就是雨,將前途想得一派光明。

他仍是面沉如水道:“林丹汗有我們張家口的邊市,每年還來討市賞,就怕他舒服慣了,不愛折騰。”

鄭海珠道:“所以,晚輩想親自走一趟,去瞧瞧察哈爾的情形。”

“我可以給你個文書勘合,出關進關便宜些,只是,蒙古人不會覺得奇怪麼?”

鄭海珠遂將自己先與林丹汗的討賞使者套過近乎、推銷了一番紅茶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

崔景榮輕哼一聲:“你倒主意挺大,動作也快,比將士們攻城拔寨還急。聽宣鎮的留後說,萬歲爺讓你陪着過來的馬將軍,已經去上膳堡了?”

鄭海珠離京前,自然已打聽過,這位宣大總督崔景榮,和時任宣府總兵趙夢麟的關係不錯,但也知崔景榮今日必有此問,遂語帶惇惇坦誠道:“張參將和馬祥麟,本應先見過督臺,只因聽聞韃子有兩個旗來搶西邊、趙總爺北上守塞,所以他二人,不敢止步,急急地就往野狐嶺去了。張參將和萬歲爺撥給他的神機營兒郎,帶着合機銃,但火繩槍和幾門炮,仍是留在宣鎮,請都督查驗。”

崔景榮撇撇嘴:“是你家火器廠的炮,還是徐翰林的什麼教友從弗朗基人那裡弄來的炮?若是後者,不用也罷。”

鄭海珠並不太在意這位三品重臣怎地就對徐光啓那麼大偏見,好歹別的“唯華夏獨尊”的二極管們只是嘴炮,崔景榮至少花甲歲數還給大明守國門呢。 更值得在心裡做個記號的是,崔景榮看來脾氣挺耿直,或許在今後,反而好打交道些。畢竟,城府深沉、不露喜怒的官員,很難讓人猜到他的心思,結交與引導的難度才大。

另一廂,崔景榮瞧這婦人被自己嗆得面露惶然之色,心裡一舒坦,當即擺手道:“你莫多慮,老夫問起馬將軍,沒有怪你們這些晚輩不懂禮數的意思,只是久聞他的驍勇之名,想快些見見。馬將軍,此番罰邊,帶不了多少人吧?”

“回都督的話,只有石砫家丁十人。”

崔景榮臉上沒什麼表示,暗自卻盤算起來。

一個月前,聽說馬祥麟要被罰到宣府來,崔景榮這位老牌邊臣,立刻意識到,葉向高送了自己一個大禮。

當務之急,是怎生把那麼能打的川軍隊伍,也從山海關弄過來。

只聽桌案對面的婦人帶着探尋的口吻道:“晚輩此番來宣大,瞧着此處的邊情,也不容小覷。晚輩出塞爲使,心甘情願,但可否,請馬將軍護送一程?”

崔景榮念頭一動,正色道:“讓他一道吧,趙夢麟的上膳堡,不至於缺個馬將軍就防不住韃子了。馬將軍正好看看,此去林丹汗的王城,地形要衝如何。我們文臣再是知兵,總不如他們武人內行。讓他記下,塞外哪些地方,可以築壘營建,增兵駐守。”

“謹記督臺囑託。”

出了都督府,晉商常仲莘殷勤地迎上來。

進到騾車中,鄭海珠笑吟吟道:“常公子,都督應了我去見林丹汗,我那日與你交待的想法,你覺得如何?”

常仲莘一疊聲道:“蔽府能得夫人驅遣,求之不得。”

鄭海珠要常仲莘一起跟去蒙古,乃是想用他這個晉商的眼力,沿途收集商業交易中銀錢流通的信息。

在晚明這個時代,以江南、兩淮和山西爲典範,土地資本轉化爲商業資本,已經不僅僅是理念,更是實踐。

山西的土地內卷化瀕臨極限,大量的男性剩餘勞動力,不像南直隸那樣進入絲織作坊,而是成爲小商人,關內關外地跑碼頭。

商業資本進一步轉化爲金融資本,簡直是必然的。

鄭海珠穿來此世,在江南親見過“錢莊”、“櫃房”的機構,也用過銀票送禮或者提錢,但那些,更多的是像收取手續費的銀庫,不怎麼經營放貸業務,並非後世意義上的金融企業。

與江南比,山西的商路生態,更有利於催生“票號”的產生。

故而,鄭海珠相中具有押運能力的常家,帶在身邊開始磨勘,就是想將歷史上清代中葉纔開始大發展的晉商票號業務,嘗試着讓常家來試水。

蒙古人和俄羅斯人,目前還沒有銀通貨的概念,以馬換茶與絲,甚至以直接掠奪的方式獲得皮毛,是蒙、俄的行爲特徵。

在即將到來的西伯利亞至遠東的國際貿易中,倘使明帝國能提前主導商業規則,遼闊的草原上,後世的恰克圖、滿洲里等邊貿城市,都可以開設明人做東家的金融企業——從事匯兌與存款放貸業務的“票號”。

鄭海珠一路與常仲莘大致說了些票號的基本概念,到了客棧後,又與常仲莘交待幾句出關的準備事項後,命他退下。

許三關上門,透過窗縫向外看了看,纔回身給鄭海珠添上熱茶,壓低了聲音說起此行的另一樁計劃:“夫人,讓咱的人,把蒙古人的行蹤,放出風聲去吧?”

鄭海珠聽出他嗓音中的興奮之情。

“許三,事兒肯定得這麼辦。但時辰什麼的,我們要算準。”鄭海珠靠在椅背上,一邊閉目養神,一邊緩緩叮囑道。

“夫人放心,薊鎮到宣府,手下兄弟都已踩過點。夫人此前讓馬將軍寫的手書,也是小的親自送到薊州的,馬將軍的副將看完就燒了。”

鄭海珠冷笑:“杜鬆一定想着,韃子搶西邊,只要不攻城,他自己的人犯不着拼命,讓川軍出關點個卯,受苦受累或者接敵中死幾個人,他纔不在乎。”

“馬將軍的副將也是這麼說的,所以他們這幾日,就應在薊鎮的邊牆外遊走了,只等我們給訊,立時撲過來。”

“嗯,應該不會太久,”鄭海珠揉着太陽穴,“蒙古人和女真人,拿的拿,搶的搶,都急着回家過年呢。”

她頓了頓,又道:“棗花呢?現下在關外還是在城裡?”

“她,在張家口,咱們和昂格爾出塞時,會經過張家口,我要不要讓她來見一眼夫人?”

“不見,”鄭海珠淡淡道,“張家口,不是我和她該見面的地方。”

終究又帶着惦念之意問許三:“她在蒙古這小半年,吃苦了吧?”

許三寬慰道:“夫人放心,咱兄弟都照應着。再說了,她那彪蠻的本事,跑小買賣時,偶有那不知好歹的臭男人想佔她便宜,被她揍得差點斷子絕孫。”

鄭海珠笑了:“好,這次,她彪蠻地出一次手,就可以往東邊去。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正藍旗旗主,能用上我們給他準備的大禮了。”

224章 鋪設子公司專營珠寶第393章 接頭(上)第六十一章 古剎密談第十七章 白月光228章 王府贅婿(下)第十二章 宮中來人第320章 我要去找你哥哥第411章 我不是王化貞158章 撫順保衛戰(六)231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上)第380章 穆棗花的戰場260章286章 拷打(上)第二十一章 救你139章 力挽驚馬153章 撫順保衛戰(一)195章 穿越神器(上)186章 萬曆朝的最後一年200章 戲臺(上)第362章 王府樂舞生第313章 紮營待兔269章 這樣的是非精還不趕出宮去142章 我留下她第九十二章 創業佈局第414章 “戶部額真”穆棗花第五十一章 我幫你第407章 客印月的決定191章 大明女律師177章 明荷海戰(八)今晚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救風塵(下)第375章 停止營業第427章 沙俄使者(下)第六十七章 範思哲和範破虜第397章 建奴也有奏凱時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啓蒙第五十二章 聽訟(上)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販子第四十章 教妻,行山第110章 女縴夫第371章 夜訪147章 赫圖阿拉(上)第九十五章 我去掙錢,給你們助力第六十七章 範思哲和範破虜138章 馬屁股出面第412章 一圈看下來,鎖定你這個同鄉第314章 滿懷仇恨的男人259章 鴻臚寺丞與小男孩第九十四章 千古入譜第一人284章 搜船第十章 復仇的少主第299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下)第448章 先分一部分152章 好險第297章 魏忠賢也不是不能用第306章 崔都督295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彙報的機會(上)第七章 黃尊素第314章 滿懷仇恨的男人第352章 無恥之婦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啓蒙140章 逃奴第二十四章 與你合夥第三十七章 黃妻姚氏130章 吸鐵石第三十一章 主僕重逢第106章 鼓勁第348章 “爲國爲民”的東林派第448章 先分一部分第315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上)第114章 不要輕易定義別人是懦夫第310章 怎地就贏了?第十二章 宮中來人第七章 黃尊素第八十六章 出路(上)281章 宮中轉場(下)207章 見面(上)第385章 工作放鬆兩不誤211章 天工開物189 落戶崇明島第348章 “爲國爲民”的東林派第二十八章 董宅前空降錦衣衛第402章 不告訴你第322章 瀉藥與止瀉藥170章 明荷海戰(二)第388章 復仇的女孩第三十四章 我大松江的棉布199章 拇指213章 露餡242章 詔獄往事(下)172章 明荷海戰(四)第383章 她要往京裡塞人175 明荷海戰(七)266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上)152章 好險187章 北地來人(上)第八十三章 西拉雅人(上)第319章 誰說女人不能講道理第三十一章 主僕重逢第431章 分兵會寧第328章 荷卓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