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何爲帝師本分

“起錨……”

隨着船工的高呼聲與鐵鏈的喀啦作響聲,形制恢宏的皇家船隊,駛離積水潭碼頭,彷彿神話中仙姿端嚴的天獸,緩緩進入京杭大運河的幹道。

朱由校站在楠木爲壁、水晶做窗的二層花廳裡,迎着白晝裡煦暖宜人的春風,眺望百舸爭流的繁忙景象,滿臉興奮,不住地向隨侍的曹化淳等人問這問那。

但很快,他的各種問題,就得不到對答如流的迴應了。

曹化淳尷尬又坦誠地說道:“哥兒唷,老奴打小就只在宮裡聽差,這一回也是沾了哥兒賞的福氣,才頭一回坐大船,這運河漕船的門道,老奴真是鐵匠繡花——外行哪。”

朱由校瞥他一眼:“你們去把鄭師傅請來。”

一個小內侍麻溜兒地跑去甲板,不多時,引着一個紅袍身影上樓。

東林把持的禮部,雖同意鄭海珠與盧象升陪着朱由校東行泰山祭祀,但並不願意依着朱常洛的意思給鄭氏臨時封個禮官的頭銜,更不肯給鄭海珠發禮部的官服。

鄭海珠沒空再把寶貴的時間花在與東林裡的頑固派扯皮上,而是直接披着文華殿進講官的行頭,上了船。

此刻,朱由校看到這紅袍子,再次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鄭師傅,方纔在碼頭,禮部和太常寺來送行,趙寺卿看到你走過來,那臉拉得比葫蘆還長,我離他近,聽到他氣呼呼地說了‘成何體統’四個字。嘿嘿,氣死他個老冬蕻。”

朱由校此前聽魏忠賢添油加醋地說了鄭師傅被當衆圍攻的事,忿忿於東林仗勢欺人,故而對趙南星尤爲反感。

鄭海珠望一眼流露讚許之意的曹化淳,向着朱由校淡淡道:“國之儲君,不可對趙寺卿這樣的朝廷命官出語無狀。況且,嘴上佔幾句便宜,是虛的,不逾矩地用行動反擊就行了。我以皇子講官身份出行,自可身着翰林院這身講官紅袍。”

朱由校聽了,認同地咧咧嘴。

他去歲因客嬤嬤之事,認爲鄭師傅有些不動聲色間的狠辣手腕,一度對這位女師傅生出駭意來。

但隨着師生的相處,駭意也如開春後的湖上浮冰一樣,消融殆盡了。

鄭師傅這種不愛廢話、卻在舉手投足間就拔了對手設置的障礙的風格,令已經成年的朱由校越來越想效仿。

彷彿若掌握了這樣的本事,那個從五歲起就處於李選侍威壓下的自己,就能真正破繭成蝶,甩脫一個男人少年受欺的窩囊噩夢。

只聽鄭海珠道:“皇長子請我上來,要問什麼?”

朱由校恢復了看啥都新鮮的神態,指着窗外:“鄭師傅,那些可是你說過的運河漕船?”

“嗯,是南方過來的漕船,”鄭海珠點頭,“皇長子請看,那些服色統一的水手,就是漕丁,和我在崇明的鄭字營的軍卒們一樣,是朝廷的營兵,而非衛所軍。領頭的,有千總或者把總,是兵部入冊的正經武職。”朱由校盯着問:“鄭師傅,漕船不是給京師太倉運糧食和布匹的嗎?爲何這個時節,漕船數量如此多,而且你瞧,船上堆的不是果子肉乾,就是竹木傢俱,豈非與尋常商船無異?”

青年儲君的問題,問到了鄭海珠的心坎上。

這孩子果然具有工科天才的敏銳觀察力,正好引導他在興趣的基礎上,理解國事國情。

“皇長子,南方各府向朝廷繳納田賦,有些是折成銀兩的,便於運輸,所以並非只有田畝出產糧食的季節,漕運纔會繁忙。此際行過的那些漕船,大多是各州補了去歲沒交齊的田賦折銀,往京師運。至於漕船上堆得像我們民間開的貨棧一樣,因爲這本就是戶部允准的,漕丁們可以沿着水路做自家買賣。”

朱由校聞言,兩個眼睛瞪大了一圈兒,露出“這也可以”的表情。

鄭海珠無奈地笑笑,直言道:“因爲朝廷出不起錢養那麼多漕丁了,他們只能靠水路的便利,自己給自己發餉。”

“鄭師傅,我大明養漕丁,得多少錢?”

“皇長子這個問題,不妨換成,我大明維繫漕運,得花多少銀子。曹公公,勞你給我紙筆。”

曹化淳將筆墨鋪展在朱由校面前的檀木桌上。

鄭海珠提筆,一邊寫,一邊算給朱由校看:“戶部規定,山東、安徽、南直隸、浙江、江西等南方八省,每年給京師解運的漕糧,是四百萬石,不論本色糧米布帛,還是折銀,攤到每條漕船,大約每船裝兩三百石,僅此一項,每年就要放船萬餘次。每船漕丁超過十人,沿途還有許多河段要僱縴夫。況且,漕運不僅僅是往戶部運田賦軍餉,還要承擔各省往京師運輸的上貢物產、織造絲緞等,以及調劑給京師這麼多官吏的折色俸祿,凡此種種,蔚爲大觀,航次與花銷甚至超過運糧船。故而,漕運的軍卒有十二萬員額,加上民伕力工,每年須銀百來萬。漕船萬餘條,而每條漕船造價,不會低於一百兩銀子,兩年大修,五年報廢換新,每年新投入的漕船花費約三十萬……”

朱由校咋舌道:“那朝廷每年投在這條河上的銀子,得兩百萬?”

鄭海珠放下筆,很乾脆地道:“那還是往少了算。”

朱由校皺眉:“前幾天盧師傅說,海船又快、裝的東西又多,元朝的時候,南方的糧食就是用海船運到大都的,那咱大明,爲啥不用海船運?”

“殿下,國朝推行運河漕運,已三百年,沿路多少商賈與百姓,指着它吃飯,還有那麼多漕丁,也是有家有口的。若一夜之間改爲海運,他們怎麼辦?”

朱由校一愣,喃喃道:“哦,我還以爲,鄭師傅一心要多開幾處海關,又熟悉海路,會推崇海運。”

“事關國計民生,怎可因我自家的屁股擺在哪裡,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毀了一整個行當,人臣不該如此,人君更不可如此。”

朱由校的目光溫潤起來,繼而又自我寬慰道:“所幸,我大明疆土遼闊,又有江南大片膏腴之地,戶部和各州縣若多一些能吏,多收田賦,應能對付過去吧?”

鄭海珠嘆口氣:“殿下,我大明,確實有許多好田,大明百姓也確實很會種田,但田裡的出產,紡機上的絲布,可未必能進到國庫裡,此一回到了兗州,殿下便明白了。”

第420章 另一對CP的動靜164章 爭海權200章 戲臺(上)200章 戲臺(上)144章 入遼(上)256章 因材施教247章 辯楊漣(下)第443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下)161章 兜生意與復仇(下)207章 見面(上)139章 力挽驚馬第七十五章 我們明人不是這麼好騙的第103章 石出188章 北地來人(下)第十九章 錦繡滿屋第八十八章 出路(下)211章 天工開物第394章 接頭(下)208章 見面(下)第五十七章 織造局太監(下)第五十三章 聽訟(下)124章 兗州煤業第九十二章 創業佈局第397章 建奴也有奏凱時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第109章 招人第六十四章 在松江府開海第六十五章 黃金坑裡的棄嬰第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第436章 給吳公子報仇213章 露餡第404章 昌平的戲可以開唱了171章 明荷海戰(三)230章第374章 我養你,給你寫曲子的自由第八十三章 西拉雅人(上)第303章 出塞(上)第三十四章 我大松江的棉布第325章 恢復大寧鎮(下)第三十八章 論案,論畫169章 明荷海戰(一)第七十六章 給馬將軍的厚禮174章 明荷海戰(六)第十五章 揚帆向洋第304章 出塞(中)第六十一章 古剎密談第四十八章 尼姑殺人了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245章 左光斗請夫人去第420章 另一對CP的動靜第三十五章 看中你是個心定之人第117章 太僕寺財神爺第105章 戚總兵你好201章戲臺(下)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啓蒙164章 爭海權第314章 滿懷仇恨的男人第316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下)第325章 恢復大寧鎮(下)244章 小馬將軍,等你回來細問第五十二章 聽訟(上)228章 王府贅婿(下)246章 辯楊漣(上)第三十章 小改歷史,董家得救第434章 告密289章 真相不會殺死你第367章 前夜第403章 預判你的預判190章第395章 上鉤233章 戚畹廢莊(上)第391章 “頭皮癢”終於登場了第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202章 楯車第423章 醋第348章 “爲國爲民”的東林派第五十五章 何以爲報第342章 春風化雨136章 御史朋友也交上第333章 荷卓的命運(下)262章第354章 必須踢走她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上)第365章 扎針第105章 戚總兵你好第309章 單刀破槍(今日第二更)230章255章 辯誣第361章 爲王前驅229章 還人情的引路202章 楯車第十五章 揚帆向洋189 落戶崇明島第423章 醋272章 尋仇290章 坐不上龍椅,我也不會灰溜溜地走147章 赫圖阿拉(上)第434章 告密第六十八章 去月港第七十七章 國家級大師菸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