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給馬將軍的厚禮

“你,認識這個?”

古力特有些吃驚地問。

鄭海珠學着這荷蘭大叔愛使的標誌性動作,聳聳肩道:“我們能認識做染料的蟲子,爲什麼不能認識望遠鏡?”

一旁的牙行通譯繼續愕然,不知道“望遠鏡”怎麼翻譯成荷蘭語。

鄭海珠當然也不曉得荷蘭語望遠鏡怎麼說,但她不願再露出更多的英語詞彙,於是讓通譯表達成“可以將很遠處的東西看得很清楚”。

聽她這麼一解釋,劉公公也從椅子上站起來,揹着袖子踱過來,兩道目光落在古力特腰間掛着的銅質長筒上。

“阿珠,這個東西能看得很遠?”劉公公問。

鄭海珠記得,劉時敏曾說自己在宮中見過利瑪竇向萬曆皇帝敬獻西方的特產,而在荷蘭人發明望遠鏡的第二年,意大利人加利略就奮起直追,發明了天文望遠鏡。

如果劉時敏不認識這個東西,多半是意大利人利瑪竇沒有拿出來過。

這倒是與後世的記載差不多。

萬曆三大徵這樣的重大軍事行動裡,明軍並未使用望遠鏡。那麼,望遠鏡應該是天啓到崇禎年間,才被明人廣泛認知並使用的。

鄭海珠於是一本正經地編故事:“回公公的話,阿珠的兄長數年前還在世時,見過泰西傳教士,知道這種器械。公公對老花鏡不陌生吧?其實,若將兩塊鏡片隔開一段距離重疊,就能看到很遠的地方。”

劉時敏聽得不甚明瞭,但他江湖老辣,並不表現出十分稀奇的觀感,只澹然地點頭。

通譯不敢實時翻譯這段話,極善察言觀色的古力特卻從鄭海珠比劃的手勢,掂量出這個明人女子是懂行的,多半,也是他們從意大利或者日耳曼傳教士那裡,知道的吧。

狡黠的古力特,即刻轉了參研之色問道:“聽起來,你們對望遠鏡並不陌生,爲何要用這樣貴重的扇子與我換呢?”

鄭海珠輕描澹寫道:“我們有水晶磨製的眼鏡片,也有琉璃燒造的眼鏡片,但比較昂貴,所以想看看你這個望遠鏡的材質。先生就這樣隨意地掛在皮帶扣上,想來望遠鏡在你們的大陸很便宜,更不是什麼秘密。至於我們這把扇子,大明巧匠繡出來也不難。咱們就是各換所長而已。若你的同胞稀罕這把扇子,你別忘了和那條連衣裙一樣,來與我們訂貨。”

古力特眨眨眼,琢磨須臾,覺得也是,科恩總督說過,明帝國連《幾何原本》都翻譯出來了,望遠鏡這樣簡單的原理,他們怎麼會不懂呢。

反正這東西,也就值五個“馬劍”銀幣(指荷蘭東印度公司發行的貨幣,1馬劍幣=6錢白銀),自己的大帆船上,有二十幾個望遠鏡用於航行備用。而女子手中那把精美絕倫的扇子,起碼值五百個馬劍銀幣,送給總督大人,定能博得歡欣。

荷蘭人於是康慨地解下望遠鏡,捧給劉時敏。

劉公公反應很快,順手交給鄭海珠,和悅地笑笑:“你用繡品換來的,是你的東西。”

鄭海珠心領神會,知道劉時敏不會用。

她正想走到大門口,往外看看海上的船隻,馬祥麟已踏進院來。

馬祥麟告訴劉時敏,他已與巡海道副使蔡豐商定,荷蘭人的帆船可以進港,但須將船上的所有火器卸在附近的小島上,由明軍圍島看管。裝卸貨物時,巡海道和馬祥麟都要出人在岸邊看着。

劉時敏再是天子信任的家奴,也深知月港海防茲事體大,遂一口答應。

荷蘭人聽明白後,也很滿意,畢竟省下好大一筆銀子呢。

雙方皆大歡喜,當下在官方牙人的見證下,簽了買賣契約,付好定銀,約定明日裝船。

鄭海珠在旁觀瞻,忽然想起聞到的巡海道副使蔡豐身上的薰衣草味,很想問古力特一個問題,以證實自己的猜測,話到嘴邊又覺不妥,終是嚥下了。

古力特一行離開後,劉時敏在鄭海珠的指導下,研究了片刻望遠鏡,忽然認真道:“阿珠,你是不是一早就瞄準了紅夷人的這玩意兒,想送給一個人?”

鄭海珠大大方方地看着馬祥麟道:“對,我想送給馬將軍,劉公公一定看明白了,這個東西,不僅航海有用,打仗更有用。”

馬祥麟心頭一動,接過劉時敏遞過來的望遠鏡,幾步攀上院中榕樹,向着牆外的浩浩海波,舉起鏡筒。

遠處的航船一下子變得又近又大,連甲板上的纜繩都能看得清楚分明。

樹下的劉時敏笑道:“驍將得此物,在沙場上勢必如虎添翼啊。別說這紅毛番,真是送了一件好禮。”

他轉頭,卻正對上鄭海珠如古井之底般深幽的眸光。

“公公,阿珠隱隱覺得,這些紅毛番,會比弗朗基人和當年的東瀛倭人,更狠。”

……

三天後,鄭海珠揹着個小小的包袱,坐上一輛海澄縣官驛的馬車,向南往龍溪縣去。

她沒有帶上貼身女伴範破虜,理由是,讓她在月港多看看那些番商的穿着,從一個小裁縫的角度,記住服飾的樣式。

馬祥麟要派兩個川軍跟着她,也被她婉拒了。

“馬將軍,我在族人眼裡,是個會與親人打官司、爭房產的壞丫頭,我這次只想去父母兄嫂的墳頭祭拜,不想驚動旁人。”

馬祥麟知她自尊又有主見,便不再堅持。

同在漳州府治下,龍溪縣離海澄縣不過三十里地,只是沿途山路崎區,馬車己時出發,行了一個多時辰,才抵達龍溪的驛館。

驛長是個始終住在縣城的老吏,不認得海邊村鎮的鄭家人,見鄭海珠拿出朝廷的驛券,又見她梳着出閣婦人的髮式,只當是哪個大官的跑腿婆子,忙殷勤地安排去僻靜的院落裡,與男客們分開。

鄭海珠吃了些驛站給的點心,看看太陽還高懸中天,便戴上閩地常見的紗簾住帽,出得驛站,按照記憶中的路線,尋到面海的山下,給鄭家幾位先人的墳前敬上線香,擺了糕點果子,將四周的蒿草清理乾淨。

替鄭姑娘的原身,以及老天給的侄兒鄭守寬,盡完這些義務後,鄭海珠才往桃花渡去。

桃花渡雖也靠海,卻和像樣的碼頭差得遠,散亂停泊的破舊小沙船,主要用於運送本地人去周遭小島上挖貝殼、撈紫菜。

鄭海珠沿着海邊走到渡口,靜靜矗立沒多久,就見不遠處的茶亭裡,鑽出來一個與守寬差不多大的少年。

少年揹着一兜還往下滴着海水的貽貝,衝鄭海珠道:“最遠的那艘,泊在礁石下的,顏大哥在等你。”

鄭海珠盯着他那對清澈但充滿好奇的眸子,冷冷問道:“什麼顏大哥?”

少年一愣,繼而咧嘴道:“姑娘真是小心。是我們大當家,顏思齊顏大哥。海灘開闊,剛剛他在船上用望遠鏡看到你,才讓我來這裡引你去。顏大哥讓我告訴你,他給你準備了一把村正刀,這樣你就不怕鯊魚啦,還能用它撬蚵仔吃。”

這個暗號很特別。

鄭海珠抿嘴,將戒備之色一抹,會心地點點頭:“獨自在外,凡事不得不長個心眼,小兄弟莫怪。”

少年目光明朗:“無妨無妨,理應如此。我們走吧。對了,小弟我,也姓鄭。”

第八十三章 西拉雅人(上)213章 露餡第113章 她不是我拴的小貓小狗183章 又見故人第二十章 水下秘密151章 栽贓(下)209章 上鉤了第十八章 前緣難續第349章 你幫朕選的人,都不錯176章 明荷海戰(八)今晚第一更第五章 滅滅大小姐的傲氣198章 裂痕第350章 東李娘娘與張嫣第四十八章 尼姑殺人了第400章 再次自上而下地啓蒙第315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上)第448章 先分一部分158章 撫順保衛戰(六)207章 見面(上)150章 栽贓(上)120章 松石間意第357章 與何士晉的飯局129章 探煤第八十二章 只能選寶島了第435章 佟家這麼過分?第六十九章 巴洛克連衣裙第365章 扎針123章 北上第307章 出去一趟,要辦好幾件事153章 撫順保衛戰(一)199章 拇指154章 撫順保衛戰(二)第421章 是誰給你們朱家人一口飯吃第三十六章 我要繡她們第六十八章 去月港273章 你以爲我戀愛腦?第434章 告密第435章 佟家這麼過分?265章第411章 我不是王化貞290章 坐不上龍椅,我也不會灰溜溜地走206章 四貝勒的人第374章 我養你,給你寫曲子的自由272章 尋仇第310章 怎地就贏了?第四十六章 原來姓張第九十二章 創業佈局第三十七章 黃妻姚氏221章 第七卷完第十六章 上島第344章 後會有期217章253章第324章 恢復大寧鎮(上)第354章 必須踢走她第二十章 水下秘密第447章 你何苦爲個昏王賠上仕途223章 踢走姚千戶第八章 竟是君子第313章 紮營待兔265章第348章 “爲國爲民”的東林派224章 鋪設子公司專營珠寶161章 兜生意與復仇(下)245章 左光斗請夫人去213章 露餡206章 四貝勒的人第360章 孔府爲魚肉,魯藩爲刀俎第四十章 教妻,行山第348章 “爲國爲民”的東林派第110章 女縴夫189 落戶崇明島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149章 赫圖阿拉(下)第六十二章 書院定址295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彙報的機會(上)第二十八章 董宅前空降錦衣衛177章 明荷海戰(八)今晚第二更173章 明荷海戰(五)273章 你以爲我戀愛腦?第384章 三公子我和你談正事第三十九章 黃家後宅第二十七章 給董其昌救火218章 映在窗櫺上的人影第八十一章 血戰(下)291章 劉時敏你留下185章 本書上部完結第311章 成了146章 就這麼辦第364章 領了任務的樂師第十七章 白月光第349章 你幫朕選的人,都不錯第三十二章 燈下閱甫第449章 賣給俄商的新商品和炸韃子的新火器第303章 出塞(上)第二十八章 董宅前空降錦衣衛第三十五章 看中你是個心定之人第315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上)168章 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