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借刀

這個曙光出現在哪裡?在王府。

寧夏兵變的時候,慶王府告破,慶王(老慶王已薨,此爲世子但尚未襲封)因爲年幼,被其母妃藏於地窖而躲過了一劫,但慶王府在寧夏境內所屬的田產、物產和金銀細軟等物,則被哱拜一黨洗劫一空。

這筆錢原先是打算做爲哱拜一黨招兵買馬的資本的,但後來因爲平虜城久攻不克,哱拜等人擔心後路有失,花了大價錢說服博碩克圖充當其強援。爲此,哱拜不僅將花馬池許諾給了博碩克圖,還把從慶王府得到的金銀細軟打包送給了他,只有田產房產之類的東西還留在手中。

這個消息高務實此前也略有耳聞,但不是十分確鑿,更不清楚慶王府究竟被哱拜颳去了多少財產,而現在伊勒都齊卻將答案告訴了他。

雖然留在哱拜等人手中的慶王府田產房產情況不明,但僅博碩克圖所得到的金銀細軟,總價值就高達一百四十七萬兩之多,這其中還不包括博碩克圖根本鬧不明白的那些古董文玩,博碩克圖只知道這些古董文玩“共有十九大車”。

這個消息真把高務實都嚇了一跳,像京華這樣出了名的有錢,其在西北也不見得能隨時隨地拿出將近一百五十萬兩的現銀來,更多的財富其實體現在各種不動產和商品、貨物之上,而區區一個慶王府,居然就能搜刮出這麼多現銀,委實令人目瞪口呆。

不過高務實仔細想想,好像也能理解。慶王這一支不是“後起之秀”,初代慶王叫做朱栴,也有記爲朱的,他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皇子,號凝真、凝真子。

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出生於應天府。正統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病逝,享年六十一歲。逝世後,埋葬在今寧夏同心縣韋州明王陵。朱栴死後,被英宗諡曰“靖”——這是褒諡,大抵是說他爲國藩籬有大功。

這位初代慶王二十六年就藩寧夏。以餉未敷,令駐慶陽北古韋州城,就延安、綏、寧租賦。二十八年詔王理慶陽、寧夏、延安、綏德諸衛軍務。三十年始建邸。

按照朝廷的官方記錄,“王好學有文,忠孝出天性。成祖善之,令歲一至韋州度夏。宣德初,言寧夏卑溼,水泉惡,乞仍居韋。不許,令歲一往來,如成祖時。正統初,寧夏總兵官史昭奏王沮邊務,佔靈州草場畜牧,遣使由綏德草地往還,煽惑土民。章未下,或告王閱兵,造戎器,購天文書。朱栴疑皆昭爲之。三年上書,請徙國避昭。英宗不可,貽書慰諭。其年薨。”

整段話的主要意思是這位慶王不喜歡寧夏,想內遷一點到韋州,但一直沒有獲批。後來被寧夏總兵舉報,說他又是佔草場,又是閱兵、造兵器、買天文書——意思是有造反嫌疑。

於是慶王爲了避開這位總兵,同時也爲了自證清白,就上疏自請內遷。這時候已經是英宗朝了,朝廷對藩王的壓制已經比成祖時期放鬆了很多,所以英宗沒答應,於是慶王一系就一直留在了寧夏。

初代慶王有沒有想過造反,這一點現在已經無關緊要,但是這裡有一個線索值得注意,那就是早在初代慶王時期,慶王府就有“佔草場”這種行爲。

草場本身不值錢,但早期明軍的草場是用來養馬的,慶王佔草場肯定不是爲了欣賞大草原的自然風光,其要麼養牛羊,要麼也就是養馬,但不管養什麼,由於此人其實並沒有造反的舉動甚至跡象,所以他佔草場都肯定是爲了賺錢——換句話說,初代慶王就已經開始經營活動了。

慶王一系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八代,目前這一代即將襲封的“慶王”是第九代,慶王府錢滾錢兩百年,哪怕一直呆在並不富庶的寧夏,富裕一點也的確不奇怪。

按照大明的傳統,藩王的產業那當然是要格外保護妥當的,高務實既然擊敗了博碩克圖,甚至連人都給抓了,那麼博碩克圖手裡的這筆銀子當然應該作爲“髒銀”被追贓,然後原封不動還給慶王府纔對。

不過高務實顯然不打算按照這個慣例辦事——給慶王府幹做什麼?朝廷開藩禁也沒損害王爺們的利益,這筆錢還給慶王也無非繼續養豬。與其如此,爲什麼不拿去做點更有意義的事呢?

至於說慶王府將來的生計,那個其實根本不必擔心,因爲高務實也只能拿走這筆能從博碩克圖手中得來的浮財,慶王府的田產房產之類,等到平定哱拜之後肯定還是得還給他,慶王府不可能會餓死人。

不過這筆浮財也不能順手拿走就完事,有不少可能出現的麻煩最好是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比如將來打完仗,慶王上疏要朝廷把這筆錢還給他,自己就得有個說法,還得讓朝廷有個說法才行,不然就很被動了。

最簡單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宣稱不知道這筆錢,或者不知道這筆錢去了哪裡;另一種就是光明正大的表示這筆錢我收繳了,將花在陝西三邊的軍務上。

第一種辦法,如果不出事那當然是極好的,怎麼花都行,但麻煩在於不大可能不出事,慶王丟了將近一百五十萬兩銀子,他能不吭聲嗎?別說以這些王爺們的德性了,就算換了是他高務實也忍不了啊,這麼大一筆錢平白無故沒了,怎麼可能不鬧騰?

而只要鬧騰起來,這事就肯定瞞不住,因爲知道的人實在太多,現在博碩克圖所部一大堆人知道,伊勒都齊也知道了,將來高務實一收繳,還會有更多的明軍知道。乃至於將來要花這筆錢,也不可能不說明這筆錢是從哪來的,那就更是人盡皆知的局面,怎麼瞞?沒法瞞。

所以這條路子走不通,得看第二條。

光明正大的收繳了這筆髒銀,然後用在陝西三邊的軍務上,理論上來說好像是佔據公理公義了,但其實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這裡是大明,不是紅朝,高務實不可能用“人民羣衆高於一切”這樣的道理來說服人,那沒幾個人會聽的。雖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這筆錢上升不到這個程度,因爲它本身算是慶王府的私產——大明可能沒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一說,但並不代表沒有這種思維,尤其這財產的所有者還是宗室親王的前提下,更不可能隨意侵犯佔有了。

看朱翊鈞的表現就知道,以孝道治天下的天下中,“親親”關係屬於宗**理關係,連皇帝都不敢輕忽,所以皇室雖然能夠打壓宗藩的軍政權力,卻不敢輕易動他們的財產——怎麼着,你這皇帝連給同宗一口飯吃都捨不得?

誰當皇帝也承受不了這句話,否則高務實上疏開藩禁的時候,爲何大量篇幅都花在瞭解決宗藩生存問題上?還不是不敢挑釁這種宗**理,也不敢讓皇帝背這麼大一口鍋麼。

因此原因,直接收繳也不好辦,還得另想辦法。

回過神來,高務實誇讚了伊勒都齊一番,卻發現伊勒都齊似乎並不是很開心,他眼珠一轉,明白了其中原因。

高務實呵呵一笑,道:“伊勒都齊將軍可是因爲此戰沒能一展軍威而失望?”

伊勒都齊怏怏不樂地嘆了口氣,道:“是啊,本以爲能打一仗,立些功勞,回去也好向阿布……呃,向家父交待,誰知道博碩克圖被脫脫叔父一番話給嚇唬住了……唉。”

高務實微笑道:“此次作戰,將軍你已經立下大功了。”

“這算什麼啊。”伊勒都齊搖頭道:“樞臺有所不知,這功勞在大明或許是算數的,但在咱們蒙古人眼裡卻是不算數的,蒙古人算戰功,必須得是實打實的打了勝仗纔算。末將拿這個戰功回去和阿布說,阿布沒準能把我趕出來。”

高務實哈哈一笑,非常貼心地道:“原來如此,本部堂明白了。不過,將軍你要立戰功其實也是很容易的,只是……”

“只是什麼?”伊勒都齊連忙問道。

高務實嘆道:“只是怕將軍不願意呀……”

伊勒都齊畢竟不是蠢人,心中一動,試探着問道:“樞臺的意思……是讓末將去打寧夏?”

高務實微微挑眉,問道:“寧夏?嗯……將軍以爲如何?”

伊勒都齊微微張嘴,欲言又止。

高務實笑道:“將軍有什麼話不妨明言,雖然本部堂一旦宣佈軍令,那的確是不打商量的,但平時卻不然,萬事都好商量。”

伊勒都齊苦笑道:“末將倒不是要打什麼商量,只是末將所部這兩萬勇士都是騎兵,去打寧夏怕是不太好使……寧夏周邊既有長城雄關,又有內外雙城及四十七堡。不怕說句犯忌的話,末將所部要是有這個本事,寧夏城至少幾十年前就該歸鄂爾多斯部所有了。”

哦,那倒是,蒙古人要真能拿下這些堅城和塢堡,當初俺答汗稱雄塞北之時早就該打下來了,哪裡還需要等到今天?

高務實聽得一笑,也不計較他的“犯忌”,而是點頭道:“將軍所言倒也有理,不過本部堂倒也沒打算讓將軍去死磕寧夏堅城。”

“哦?”伊勒都齊有些意外,但他想起高務實用兵善謀,忍不住就想岔了,有些詫異地問道:“末將久聞樞臺乃是天下第一聰明人,難道樞臺有辦法將哱拜騙出城來打野戰?”

高務實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成了“天下第一聰明人”,估摸是蒙古人把“狀元”的意思理會錯了,不過這倒也不是關鍵,他只是微微搖頭:“本部堂暫時沒有這樣的考慮,倒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寧夏之戰不該這樣打。”

這倒是個新鮮事,怎麼打還有區別嗎?伊勒都齊甚至忘了自己的事,詫異道:“爲什麼?哦,末將是說……那該怎麼打?”

高務實淡淡地道:“不用計,強打。”

伊勒都齊一臉愕然,終於還是忍不住問道:“這是爲何?”

高務實輕聲一笑,淡然中流露出一抹冷厲:“因爲要讓有些人看一看,無論什麼堅城巨堡,大明天兵都能攻無不克。”

伊勒都齊心中一凜,還以爲高務實的意思是警告自己或者其他蒙古首領,但他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

高務實剛纔說的是“無論什麼堅城巨堡”,但蒙古有個屁的堅城巨堡?就算是把漢那吉的歸化城或者大板升,在大明的城池面前也顯然遠遠談不上什麼堅城巨堡啊,那高務實這番話中所指的對象顯然不是蒙古人纔對。

可若不是蒙古人,那還能是誰?南邊有個緬甸,據說前些年鬧得很歡騰,但去年已經被大明收拾了;東邊還有女真人,可女真人和蒙古人的情況差別也不大,雖然有些寨子也號稱是“城”,但那玩意兒在大明面前算個屁?顯然也談不上“堅城巨堡”。

能夠談得上堅城巨堡的……好像只有大明自家纔有啊,這是咋回事?

其實伊勒都齊猜得沒錯,高務實所指的對象其實就在大明國內,只不過並沒有明確實指——任何一個在開藩禁過程中可能舉兵造反或者鬧騷動的藩王,都是高務實要通過寧夏之戰給予警告的對象。

伊勒都齊想了一會兒沒想明白,但既然不會是指蒙古人,他也就懶得一直去想了,回頭提起了自己那茬事:“既然寧夏之戰無須末將協助,不知道末將這戰功還能上哪裡找?”

高務實笑了笑,道:“自然是去火落赤、著力兔兄弟那兒找。”

伊勒都齊恍然大悟,馬上問道:“他二人現在何處?”

高務實指了指自己桌案上的一對軍報,道:“今日剛剛收到的消息,他們於十日之前出兵,已經逼得碾伯守軍東撤,現在正在攻打莊浪衛轄地西大通河堡。”

伊勒都齊作爲套部的一員,對於莊浪衛附近的情況並不陌生,如果碾伯已經丟了,火落赤正在攻打西大通河堡,那就說明大明通往西域的“走廊”已經岌岌可危——這條通道的寬度甚至不到一百里了,簡直隨時可能會斷。

這果然是個立功的好地方!

“末將願往!”不過伊勒都齊還有個很大的疑問必須要問清楚:“不過末將若去了莊浪衛,這指揮權……”

----------

感謝書友“曹面子”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霜之寶瓶”、“1樂觀向上好青年1”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081章 務實授徒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95章 破虜(中)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070章 西北望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16章 推辭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52章 邊市秘聞(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130章 跋扈尚書(下)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50章 四方會談(上)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208章 剿殺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113章 駙馬咳血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123章 大危機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16章 陽謀!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64章 曹淦歸來(下)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29章 遭遇響馬(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047章 有詔第057章 財迷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252章 兄妹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45章 務實御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