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開平之行(下)

與想象中邊軍的半乞丐狀完全不同,戚家軍軍容齊整,盔明甲亮,雖然戚繼光本次是打着巡視防務的名頭前來,只帶了五百火槍騎兵,也沒有在進入開平鎮時擺出閱兵或者作戰時的整齊軍陣,但南軍戰士們那股昂揚的氣勢,甚至讓高務實回想起自己當年觀看國慶閱兵時子弟兵們的精神氣來。

這就是成於嘉靖時期,縱橫水陸南北,在三代帝王手中大放異彩,被稱之爲的戚家軍麼?

站在城樓上,看着從遠處一路行來的戚家軍,高務實一時竟然有些恍惚。

歷史上的嘉隆萬三代帝王,嘉靖被認爲昏君暴君,隆慶被看做庸碌之主,而萬曆就更慘了,直接被強行帶上了一個“明實亡於萬曆”的大帽子。似乎在這些人評價嘉隆萬三帝的時候,都直接忽視了嘉隆萬大改革之下民間百姓的生活日益變好,以及在這三朝源源不斷涌現出來的名臣名將和他們做成的事業。

尤其是隆萬時期,古人自己都看做煌煌盛世,也不知道怎麼,到後世居然被反過來說成明亡的前兆了。

也不必舉那些過於生僻的例子,只看馮夢龍在《警世通言》裡怎麼形容隆萬時期的大明:

“掃蕩殘胡立帝畿,龍翔鳳舞勢崔嵬;左環滄海天一帶,右擁太行山萬圍。戈戟九邊雄絕塞,衣冠萬國仰垂衣;太平人樂華胥世,永永金甌共日輝。

這首詩,單誇我朝燕京建都之盛……自永樂爺九傳至於萬曆爺,此乃我朝第十一代的天子。

這位天子,聰明神武,德福兼全,十歲登基,在位四十八年,削平了三處寇亂。那三處?

日本關白平秀吉、西夏哱承恩、播州楊應龍。

平秀吉侵犯朝鮮,哱承恩、楊應龍是土官謀叛,先後削平。

遠夷莫不畏服,爭來朝貢。真個是:一人有慶民安樂,四海無虞國太平。”

當然,也總有人不信中國人自己的記載,而信之於所謂外國學者,認爲他們的記載才值得信任。

好吧,先不爭辯這個,就依這些人的說法,來看看外國人怎麼記載的隆萬時期。

《利馬竇書信集·四、利氏致西班牙稅務司司長羅曼先生書,一五八四年(萬曆十二年)九月撰於肇慶》:

“中國土地的肥沃、美麗,富有和中國人的智識與能力,真是卓越異常,太高太大了。如把他詳細寫出,那就需要幾大冊。”

“在中國,人們雖儉於消費,但穿絲綢很是普遍的。此外也有麻類及其他東西製成的衣服,也是我們一般所沒有的,他們用高粱與米釀成的各種酒類;因此,即使很窮的人,買五毛錢的酒,也可足一天之用,而不習於喝水。”——這裡的“五毛錢”,大概是利瑪竇自己的換算。

你看,在外國學者看來,大明萬曆年間,民間居然富裕到以喝酒代替喝水的程度了,倘若飯都吃不飽,而是“吃糠喝稀”,至於以酒代水這麼誇張麼?

這還不算完,且看接下來利瑪竇的表述:

“特別要提到的,麥子與稻米以及其他蔬菜,產量遠超過西班牙,這是我親眼見到的……這方面歸功於照顧與播種的得法和土地的耕耘良好的關係,他們耕種似乎比我們更好。”

“中國天生好奇與樂觀,它整個看來象一座大花園,並有無可形容的寧靜與安詳。……總之,水陸兩路,任人自取,好象一個大威尼斯。”

“整個中國就象是由一位數學家所策劃,是用圓規所測定,各村各鎮有其位,……因爲小農莊與小城市,既是如此衆多,我可以說全中國就象一個無比大的城市。”

“人們都說,他們可與羅馬人的工程相比美。這些少許我所見到的真是太美了,街道修得筆直,鋪地磚,牌坊處處有,比羅馬城還多;由於這些牌坊,使城市變得更加莊嚴,顯出國家治理得好,工程偉大,其上鑲有大理石的碑文,刻上精美文字,似乎比我們的要好得多。”

“中國土地是很清潔健康的,記得在那裡沒有發生過瘟疫和傳染病,所以充滿各處的是白髮老人,雖然這事我們可以歸功給良好的政府……整年有舞蹈和音樂、還有作樂的處所、釣魚的池塘,和其他消遣的處所等。”

“農夫皆備有一兩件好看的衣服,以便見官員或朋友、或接客時用;平常都收藏起來。若沒有好看的衣服,就不便接客或晉見官員。……一般老百姓與貴族的服飾又不一樣,但外觀都很好看,頭髮上有許多飾物。”

“……我向閣下供認,我要敘述的事,若不是我親眼見過,無法使人置信:一路港口連續,若是去廣東,再去別的市場,連里斯本及威尼斯二大港口都沒有如此大的裝運吞吐量,在這裡,一言以蔽之,可以買到任何人所想要的東西。一些鄰國如日本、交趾支那、暹羅、馬六甲、爪哇、摩鹿加及其他無不來中國貿易。”

“這不能不算是一個最幸福的土地,物產豐富,盛產各種金銀與各種寶石,河流縱橫,湖泊密佈、果樹百花到處都有;所以這土地上的人既不相信,也不希望伊甸園,他們視自己現世所有的土地就是人間天堂了。”

正走神間,高務實忽然發現自己的手臂被人碰了碰,他這纔回過神來,便聽見高陌小聲提醒道:“大少爺,前面那穿大紅紵絲蟒袍的,應該就是戚南塘戚總戎。”

高務實凝神望去,只見一名身材高大,步履沉穩而又頗快的紅袍大將正朝自己這邊走來,他的身邊原有幾名將校跟隨,這時也被他擺手留在了後方。

高務實這時穿着一身青色的文官常服,胸前是白鷳補子——這是按照他“假侍讀學士”的從五品身份給出的標準。早前說過,這裡的“假”,意思是“代理”或者“暫時”,雖然皇帝明確表示過高務實不論品級,但翰林院自己也是要面子的,你都假侍讀學士了,相當於是代理着翰林院第二第三的職務,如果連個補子都沒混上,你高某人不嫌丟人,我翰林院還嫌丟人呢。

而戚繼光身上穿的蟒袍,按理說屬於超品,論級別比高務實這個假五品,實際不入流的高了十萬八千里。

然而,戚繼光大步流星走上前來,高務實剛往前一迎,都還沒來得及拱手,戚繼光已經遠遠地站定,高舉起手,一揖到底:“薊鎮總兵官戚某,見過高侍讀。”

高務實本來堆了一臉的笑容,見了這一幕,直接僵住。

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46章 冰底潛流(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96章 地雷陣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46章 冰底潛流(下)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39章 催婚那是真的煩第145章 《取用疏》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023章 意氣高於百尺樓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165章 馬江口海戰(4更破萬)第063章 海瑞調職(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84章 西暖閣中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249章 二虎競食?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73章 召見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31章 務實被擄(下)第147章 不與聞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252章 兄妹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