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

高務實趕往內閣,原是打算跟此前一樣穩一穩三伯高拱的心情,沒成想一到內閣卻聽當值的翰林說高閣老得知自己被參,二話沒說直接打道回府去了,今兒已經臨時改成郭閣老執筆擬票。

高務實稍稍一怔,馬上放下心來。按照大明官場的習慣,被參當然是要回家,自己做出一個主動停職待勘的姿態來的,但一般來說也不至於這麼急,當天被參當天就走,所以高拱既然如此痛快,說明他已經在這件事上想開了,打算按照高務實之前的建議來辦。

那就沒事了。

高務實想了想,覺得既然已經來了,去老師那兒拜見一下也好,便轉頭走向郭樸的值房。

殷士儋離任而郭樸入閣之後,高拱奏明皇帝,再次調整了一下內閣的分工。

現在的內閣,高拱自己分管吏部和刑部,這顯然是爲肅清吏治,不必贅述。

郭樸現在分管禮部、戶部,但同時也可以過問一些兵部事宜——因爲他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高務實上疏提出的驛站改革,這裡頭主要涉及的就是戶部和兵部。

張居正本來是主管兵部,現在兵部的大權被分了一部分出去,於是加上了工部。

現在大明的兵部很有意思,它有兩個輔臣督管,還有一個少傅、吏部尚書來主持部務——這裡的吏部尚書說的不是高拱,而是楊博。

這裡必須解釋一下,此刻的大明,有兩個人頭上掛“吏部尚書”銜,一個是高拱,他是正經的吏部尚書,吏部歸他管;還有一個就是楊博,他也掛着吏部尚書的銜,但他主持的是兵部事務。

這件事聽起來很古怪,但其中是有原因的:吏部尚書實際上是六部之中地位最高的,這不必多說了。楊博作爲晉黨真正意義上的“黨魁”,其資歷、地位都十分尊崇,並且此前他就做過吏部尚書,現在他也沒犯事,不可能給他降格使用。

而同時,趙貞吉京營改制實踐之後沒多久,兵部尚書就空缺了,代行尚書權限的左侍郎谷中虛又在前不久被皇帝勒令在京閒住,兵部於是徹底沒了主官。這肯定不行啊,於是高拱就把在京休養的楊博請出來,以吏部尚書之名主管兵部。【無風注:楊博以吏部尚書掌兵部,雖然畸形,但的確是史實。】

所以現在兵部的情況是六部之中最複雜的:首先,張居正從入閣一直分管兵部,不僅在兵部的勢力根深蒂固,外鎮將領之中也有很多仰其鼻息的“門下走狗小的某某”;楊博國朝老臣,又是晉黨核心人物,更以堂堂吏部尚書之尊來掌兵部,猛龍過江之勢毋庸諱言;郭樸卻也不遑多讓,他是做過吏部尚書的內閣次輔,又因爲負責改革驛站,必須對兵部有足夠的影響,皇帝對此也很關注,那自然不能不在兵部發聲。

可以這麼說,兵部衙門現在算是一場三國志——張居正算是曹操,楊博、郭樸因爲高拱的關係,算是孫劉聯盟。

當然,這麼一來,實際上也可以說高拱對兵部同樣有很大的影響力。

高務實來拜見郭樸的時候,郭樸就正在看一則關於兵部的奏疏。

他見了高務實,倒也毫不驚訝,明知道高務實是爲什麼而來,卻偏不和他去說高拱被參的事,反而道:“你來得正好,這裡有一道和兵部有關的奏疏,你來看看。”

高務實略有些意外,因爲郭樸雖然是他的老師,但他是個公私分得很開的人,平時即便討論政務,也只有關於張居正、馮保等人的事情纔會和高務實說,今天居然破了例?

不過高務實也沒多問,只是接過奏疏看了起來。

這道奏疏是兵科都給事中樑問孟所上,奏疏言:“頃者虜酋款塞,人以爲邊境安矣,以臣計之殆未可謂無事也。宣大山陝貢市屆期,乃文臣沿習舊套,粉飾華詞,武臣藉口封貢,弛意戰守,邊民之撫綏不得其方,軍士之訓練不以其實,城堡之地塌者未盡修理,屯田之荒蕪者未盡開闢。降夷通丁,漸生渙散之心;硝黃鐵器,每犯私通之禁,以至車夷之去留、史夷之安插、撫賞之盈縮、市期之遲違,俱屬可慮。

“其在薊鎮,則屬夷私索撫賞,而軍士扣賠月糧,南兵倍加犒賞,而北兵爲增憤惋。遼東再揵,當長勝慮敵之秋;套虜西掠,抱假道伐虢之患,是皆可爲深慮者,而曰邊境已安,此臣之所未解也。乞嚴飭九邊文武大吏,悉心經畫,以圖實效。”

有意思了……這位樑掌科【無風注:都給事中,明時俗稱科長、掌科,本書中如果稱呼爲科長,似乎有些齣戲,所以以後都以掌科稱呼】倒是好膽色。

衆所周知,宣大山陝大半是高拱的嫡系,薊遼則是張居正的人馬,你居然兩派一齊批評了?

郭樸見高務實沉吟不語,提點道:“你可知樑問孟其人?”

高務實搖頭道:“不太熟。”

“他是嘉靖四十四年的金榜,肅卿是他的座師。”郭樸頓了頓,又平靜地補充道:“不過他的房師卻是張太嶽。”

高務實頓時一怔,心道:這麼有意思的嗎?

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位樑掌科的舉動就似乎更有意思了。

高務實再次拿起奏疏,仔細看了看,思索片刻,忽然笑了起來:“這位樑掌科,看來也是我的師兄了。”

他這裡的“師兄”,是從高拱這裡論的,言下之意,這是我們的人。

郭樸不動聲色,問道:“何以見得?”

高務實笑着一彈奏疏:“他雖然兩頭批評,議論公允,但其實還是有所側重的。”

“說說看。”

“老師,您又考學生了。”高務實倒也不介意,笑道:“您看他批評宣大山陝,主要說的是什麼?是將士鬆懈,火器外流,但沒有具體實指。這種事情就算報給聖上,聖上也頂多就是下旨嚴飭一番,誰也不會掉一塊肉。”

郭樸微微挑眉:“那薊遼呢?”

高務實哈哈一笑,擺手道:“戚元敬這個倒黴蛋,又被人坑了。”

“怎麼說?”

高務實把奏疏往郭樸的書案上一放,指着其中一段念道:“老師你看這句:‘其在薊鎮,則屬夷私索撫賞,而軍士扣賠月糧,南兵倍加犒賞,而北兵爲增憤惋’——扣北兵的月糧給南兵發賞,這話任誰聽了,都會認爲必是戚帥行事不公吧?畢竟,南兵可都是戚帥帶去的。”

郭樸聽完,頗有深意地打量了高務實一眼,問道:“聽你這口吻,似乎認爲戚繼光是被冤枉了?”

高務實正色道:“老師,據學生所知,南兵拿的餉銀和犒賞一直都高於北兵,但這並不是近來纔有之事,算起來,從戚帥單獨募兵以來,一直如此。”

“這我知道。”郭樸淡淡地問:“我關心的是,北兵可有不服?”

“難說,可能是有的。”高務實倒也光棍,直接道:“不過不服也沒用,南兵的表現和戰績,的確都遠勝北兵。學生不知老師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但若以學生之淺見,若我帶兵,是寧可要三千南兵,也不要一萬北兵的。”

郭樸聽了,不禁莞爾:“你帶兵?你會帶兵?”

“帶兵自然是不會的。”高務實略微有些尷尬,但馬上又接口道:“不過,令行禁止是一支軍隊的基礎,南兵在這一點上遠勝北兵,這總是事實吧?反正學生是覺得,與其帶一支指揮不靈的大軍,不如帶一支如臂使指的精兵。”

“考慮問題不要這麼簡單。”郭樸伸手點了點那道奏疏,道:“若是這支大軍因爲不服這樣的差別對待,發生兵亂了呢?屆時,誰來負責?”

高務實心裡完全不覺得戚繼光麾下能鬧出兵亂來,但這話不好說,畢竟他是作爲後人來看待問題的,對戚繼光的信任幾乎達到了盲信的程度,而郭樸這樣的當時文臣,可未見得多麼高看戚繼光——至少,絕不可能有崇拜感。

郭樸見高務實不說話了,才幽幽開口:“告訴你一件事:樑問孟原本是以張太嶽學生自居的。”

高務實臉色頓時一變,脫口而出:“糟了!”

郭樸終於露出一抹苦笑,道:“現在知道麻煩在哪了?”

高務實一拍大腿,急道:“他的房師雖然是張閣老,但畢竟座師是我三伯,因此他既可以投張閣老,也可以投我三伯,誰也不能說他背師忘恩。如今我三伯與張閣老起了齟齬,他大概是更看好我三伯,所以急急忙忙想要改投門戶……”

高務實以手扶額,嘆了口氣道:“可問題在於,他這樣坑害戚繼光,外人定以爲是我三伯指使,目標是斷張閣老一臂!若只是外人這麼想也就罷了,關鍵是皇上會怎麼想!我們纔剛剛定策要以退爲進,倒逼皇上主動對張閣老進行壓制,結果被他這一攪和……唉,這傢伙可真是挑了個好時候啊!”

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135章 密奏第149章 不急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中)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161章 殿試金榜(中)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094章 無間道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259章 妖書案?第122章 蒙疆風雲(七)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35章 密奏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12章 東返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277章 逆轉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098章 回柳州!第168章 戰象VS大炮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116章 推辭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085章 成交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067章 茶樓聽報(上)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01章 新婚初日的談話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95章 破虜(中)第106章 春遊踏青(下)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272章 孝陵衛司香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225章 三策(中)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257章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