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

皇帝賜御膳,對於普通人甚至普通大臣而言,都是十分難得的恩寵,但對於高務實來說,就未免司空見慣了。不過既然朱翊鈞找他有事,他還是儘可能快地吃完,然後便去參見。

等見到朱翊鈞,卻見他正在房中踱步,看起來頗有些焦急的樣子。

高務實有些詫異,上前行了一禮,道:“皇上召臣前來可是有什麼事?”

朱翊鈞一見他,立刻露出喜色,上前抓住高務實的手臂,朝身邊的小太監們揮了揮手:“你們先退下。”小太監們連忙躬身離開,只留了陳矩一人在側。

朱翊鈞笑眯眯地看着高務實:“倒也不是什麼急事,朕主要是想找你陪朕出去走走。”

高務實呆了一呆:“出去走走?去哪兒?”

朱翊鈞一看他這副模樣,頓時把臉一垮,不悅道:“今年年初,朕雖然也去了一趟天壽山,但是那次是奉兩宮皇太后一同拜謁山陵,行止不得自由。現在好不容易有機會單獨出來,難道還只能整天被這些人包圍着,什麼想看的都看不着?”

高務實微微蹙眉:“皇上的意思是,白龍魚服?這個……安全上似乎有些隱憂。”

朱翊鈞橫了他一眼:“安全上有什麼隱憂?朕也沒說要和武宗皇帝那般,朕就在皇莊轉轉,怎麼就不安全了?”

“這個……皇上帶多少侍衛?”高務實道:“臣可不會武藝,萬一要是有什麼情況,怕是很難妥善護駕。”

那這就算是基本達成妥協了,朱翊鈞頓時笑了起來,也不端着模樣自稱朕了,笑眯眯地道:“我不帶侍衛,你不是帶了家丁嗎,隨便帶上幾個,咱們就裝作……呃,你乾脆就別裝了,你還是高修撰,至於我嘛……你有什麼兄弟沒有,我隨便冒充一個就好。”

高務實看了朱翊鈞一眼,他的臉本來是國字臉,但因爲一直有些嬰兒肥,看起來倒有些圓臉的意思,相對來講比較顯年紀小。於是高務實就道:“臣家中行大,二弟高務觀,比臣小不到兩歲,皇上可以暫時冒之。”

朱翊鈞大喜,一拍高務實的肩膀:“好好好,那現在你就是我大哥了。走,先去你那兒換衣服,我的衣服紋章不對,穿出去就露餡,好在咱倆身材差不太多,你先借我一套衣服穿穿。”

那是,你的衣服上繡着各種五爪龍,單獨穿出去走在街上,估計不用一個時辰就被抓去見官了。

高務實心中暗忖:帶皇帝閒逛可不是什麼好差事,安全倒還只是一個方面,這裡畢竟是皇莊,現在又有隨行的京營駐紮附近,總不會跟我當年一樣碰上響馬。不過關鍵是他要在皇莊看什麼呢?

不過高務實畢竟不是個土生土長的正經文官,倒也不至於把皇帝微服轉轉看做大逆不道,既然安全不成問題,只是在皇莊看看,他也就同意了。

陳矩立刻安排了一下,說是皇上去高修撰住的院子看看,順便和高修撰商議一下祭詞,幾個人立刻趕去高務實的小院。

高務實吩咐高陌拿出幾套自己的衣服讓朱翊鈞挑選,自己也脫下官服,換了一身藏藍色道袍,帶上方巾,一副年輕文士打扮。

朱翊鈞也挑了一套道袍,不過卻是月白色。陳矩倒還方便,他是有自己的尋常服飾的,不過此時他不敢穿得跟朱翊鈞一個檔次,只好找了身褐色直綴換上。

高務實叫上高陌、曹恪和侯拱辰,讓高陌安排幾個內務處的家丁暗中跟着,便帶了朱翊鈞出門。

出得皇莊院子,高務實便問:“皇上要去哪?”

朱翊鈞看了陳矩一眼,道:“總聽科道言官說皇莊的不是,我想看看這皇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他又朝高務實道:“對了,你近來纂修會典,可知皇莊的來歷?”

高務實道:“皇莊的起源嘛……早在成祖爲燕王時,就在燕京宛平的黃垡、東莊營等地擁有王莊。成祖即位後,將他在北京所擁有的王莊改稱皇莊,史載:‘遷都北平,升宛平爲京縣,遂詔有司,以黃垡皇莊歸宛平’,‘即其地建倉,因賜名黃垡倉雲’。

不過,皇莊正式出現則是在天順八年(1464),以沒入曹吉祥地爲宮中莊田,皇莊之名由此始有也。孝宗弘治二年,畿內皇莊有五處,共佔地一萬二千八百餘頃。到正德時,皇莊發展更快,武宗即位,逾月即建皇莊七,其後增至三百餘處。諸王、外戚求請及奪民田者無算。從弘治十八年到正德八年的十年間,共建皇莊三十三處,總計佔地三萬七千五百九十五頃四十六畝。”

朱翊鈞又朝陳矩望去,問:“現在皇莊有多少頃?”

陳矩是御馬監掌印,御馬監不止管着京營的一部分,還管皇莊、皇店、草場等,所以朱翊鈞有此一問。

“大致約莫五萬頃。”陳矩低頭答道。

“一頃百畝,五萬頃,也就是五百萬畝。”朱翊鈞又問高務實道:“高先生前幾年清查田畝,乃知我國家兩京十三省,耕地一共約莫八億畝左右,如今皇莊五百萬畝,所佔比例也不算大,爲何有些御史說得那般不堪?是怎麼說的來着?”

高務實前不久正纂修田畝制度這一塊,聞言便道:“正德元年二月,巡撫都御史王璟請革皇莊,未有諭旨。廷臣議論,都主張革除,大學士劉健等進言曰:且管莊內官,假託威勢,逼勒小民,其所科索,必逾常額。況所領官校,如餓豺狼,甚爲民擾,以至蕩家產、鬻兒女,怨聲動地,逃移滿路。京畿內外,盜賊縱橫,亦由於此。

而夏文湣公(夏言)在《勘報皇莊疏》中則說:祖宗以來,宮闈一切供用,自有成規,況九重之內,錦衣玉食,何欲不遂。顧可屈萬乘之尊,下同匹夫,以侵畎畝之業,辱官壺之貴,雜於閭閻,以爭升斗之利。其何以示天下,訓後世也哉!”

“你記得清楚。”朱翊鈞點頭道:“可是朕很懷疑,朕這五百萬畝的皇莊,就真的能有這麼大的危害?”

高務實道:“可是皇上,皇莊都集中在京畿附近,而莫說京畿了,整個北直隸有多少田呢?在清丈之前,黃冊上是大概八千一百萬畝,清丈之後,巧得很,正好加了大概五百萬畝,成了八千六百萬畝。這意味着,即便以整個北直隸來說,每十七畝地,其中就有一畝是皇莊,而如果只看京畿附近,這個比例大概是每五六畝地,就有一畝是皇莊。”

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184章 變色龍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227章 舊黨爭,新疑雲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09章 喜與憂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79章 無品閒官(下)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98章 回柳州!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117章 意外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31章 謝公氣度[第4更]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117章 意外第205章 政策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211章 目標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117章 意外第108章 隱情(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27章 倒潘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111章 戚少保要入京了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206章 弒嶽(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六)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216章 準備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22章 相府夜會(下)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096章 馮保倒臺(四)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下)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069章 追蹤(4更破萬)第199章 傳教士?第149章 建設遼南(中)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