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

新來的高按臺並沒有下令召見桂西衆土司,衆土司自然不好隨意離境跑來柳州府參見,不過這並不妨礙土司們想辦法靠近按臺老爺,好了解一下這位年輕的按臺究竟想要如何處置八寨地區。

眼下廣西巡撫張任病重,兩廣總督劉堯誨支持在八寨設立土司,只要這位高按臺也同意,那麼這件事基本上就算鐵板釘釘了,衆土司們頂多去爭一爭由哪家派人來擔任這廣西中軸線上的八寨地區土司,卻不必擔心朝廷藉此機會逐漸將勢力推進至桂西。

當然,朝廷非要推進的話,桂西土司也並不是真的就很慌張,實際上早在洪武二十八年時,朝廷就在正經的桂西之地南丹州設立過南丹衛,而且該衛實力強大,遠不止正常一衛5600人的編制,當時給了桂西衆土司巨大的壓力。

但僅僅九年之後,也即永樂二年,朝廷就將南丹衛遷走,改置於思恩府東面的上林縣附近(此時廣西有兩個上林縣,這是東邊那個,在廣西中部),後來在正統年間又小挪了一次,但大體還是在八寨地區不遠。

當時遷走南丹衛有兩個原因,一是桂中八寨地區持續不穩,作亂頻仍,朝廷有必要調一支雄兵鎮壓當地;二是南丹衛在南丹地區,因爲“山高林密陰翳,蛇蟲遺毒草莽”、“雨過毒流,瘴癘遍地”、“屯田難成,實非樂居”,所以士卒戰死少而病死多,忒不划算,只能調走。

所以,桂西土司並不怕朝廷腦抽,非要不顧一切強行進入桂西,他們只怕朝廷由東而西慢慢通過不斷的新修城池、城鎮,並依靠新設衛所逐步屯田推進。

這樣的蠶食纔是他們受不了的,因爲那代表朝廷勢力將緩慢、堅定但不可阻擋的西擴。

現在八寨地區的安排,就是他們瞭解朝廷新態度的風向標。在他們看來,如果朝廷在八寨地區設置土司,則代表朝廷安於現狀,如果朝廷在八寨地區設置流官,那恐怕就是朝廷將要逐漸西壓的表現了。

事關生存,沒有哪家土司不關心,所以在數日後,諸大土司家族的代表在龍潭鎮秘密聚會,共同商議如何應對此次危機。

此次會晤稱不上什麼會議,只是各家代表們見個面,相互表明一下反對朝廷在八寨地區設立流官的立場罷了。至於萬一那位高按臺堅持不同意在八寨設置土司,且朝廷最終又聽信他的說辭,則諸土司該如何應對,這次會晤並沒有人公開提及。

沒有人公開提及,並不代表沒有人關心,畢竟兩廣總督常駐地在廣東肇慶——這個得說明一句,兩廣總督駐地在嘉靖四十五年前在廣西梧州,嘉靖四十五年後一直在廣東肇慶,總之都不在廣州。

此時的兩廣總督,正式官名爲“總督兩廣軍務兼理糧餉帶管鹽法兼巡撫廣東地方”,所以其在廣東時有廣東巡撫一職賦予的行政職權,其在廣西時則只有總督一職所賦予的軍權,因此,他對於廣西行政設置的影響力,在朝廷中樞可未見得比廣西巡撫、巡按二人更受重視。

鏡湖龍首湖的別院之中,修着南方特有的鄰水小樓,樓中有四人,正是土司會晤散場之後剩下的四位。這四位不同於其他土司,乃是真正在這次八寨安置問題上最說得上話的四家土司代表。

除了那日的七公子和黃姑娘赫然在列之外,還有兩人也留了下來,一是思恩府趙家的二老爺趙立仲,一是慶遠莫氏大公子莫嵁。

萬一八寨設置土官管理,則這四位所代表的家族都是有機會成爲八寨地區世襲土司的,因此纔在此處開了個閉門會議。

雖然此地乃是黃家的別院,黃姑娘乃是召集人,但最先開口說話的仍然是那位岑家的七公子。

這位七公子仍如那天一般俊雅瀟灑,手上拿着描金烏骨倭扇(就是摺扇),身上穿着在廣西地界只有土司能穿的織金繡邊白色長衫,此時慢條斯理卻頗有深意地道:“趙二老爺,你家不考慮一下怎麼把思恩府的流官知府擠走,好堂堂正正做那思恩之主,卻偏偏盯着八寨之地,說來在下還真有些不明白……你們覺得朝廷會願意看着趙家的勢力如此連成一片嗎?”

趙二老爺趙立仲胖乎乎的圓臉上露出一抹嘲諷,皮笑肉不笑地道:“思恩府同知雖然聽起來不如思恩知府,但朝廷在思恩也無非就這麼一個泥塑一般的知府老爺。思恩府唯一的一支朝廷駐軍,還遠在思恩最南邊,況且也只有一個武緣守禦千戶所,不足一千兵丁,有什麼用呢?誰不知道思恩府是我趙家說了算……怎麼,令尊對祖宗舊地依然念念不忘?”

岑七公子聽了這話並不生氣,擺手道:“趙二老爺無須激我,思恩雖是岑氏舊地,但早已丟了五六十年,況且又不是我泗城一支丟的,家父有什麼好念念不忘?在下只是擔心令兄步岑猛當年的後塵,一力擴張,引來朝廷大軍罷了。趙二老爺不領情也就算了,怎麼還有這麼多懷疑?家父一貫對這些事沒有興趣,難道趙二老爺不知?”

趙二老爺呵呵一笑,道:“令尊既然沒有興趣,卻不知道七公子你所爲何來?”

七公子嘆了口氣:“在下自然也是不想跑這一趟的,奈何只要有事關土司之事,總少不得我岑氏的麻煩,在下想要偷個懶也不行呀。”

他這話一說出口,其餘三位的臉色都是有些不善——你還就真坐定了岑氏乃廣西土司之王的位置了?廣西但凡跟土司有關的事,還都少不得你岑氏出面?

可是大家也沒法直接表示反對,只好默然不語,趙二老爺和莫大公子都拿眼朝黃姑娘望去。

黃姑娘卻是面色淡然,微微一笑,道:“既是如此,不知岑氏對八寨之地的歸屬怎麼看呢?”

本以爲岑七公子會直說此處以是岑氏看中的地方,以勢壓人,誰料岑七公子卻嘆了一聲:“岑氏對八寨之地的歸屬並無其他意思,只要不是朝廷流官前來,我岑氏都無異議,只是不知道三位誰對此地有興趣?”

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17章 意外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八)頭鐵就會白給第067章 高淵抓週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05章 務實獻策(下)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070章 逐保倒張(三)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040章 瞭解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上)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096章 馮保倒臺(一)第4更!第032章 京師潛流(下)第234章 愚兄不及甚矣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021章 門生聚會(上)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021章 大閱之金玉其外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22章 花廳議事(上)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23章 連中三元(下)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031章 官民兩便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44章 《請開藩禁疏》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275章 勃固會戰(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五)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025章 河運海運(上)第151章 絃歌雅意[第4更]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63章 冠絕京華(中)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48章 叛軍舊事(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268章 揭謎(下)第010章 優劣利弊(下)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