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章 奪城殺兄

黃芷汀到底還是出兵了,雖然時間緊急來不及調動大軍,但還是抽調了海淵城附近兩千五百左右狼兵連夜出兵向西而去。

黃芷汀和高務實商量的結果是,如果黃拱聖還沒有動手,那麼這兩千五百狼兵主要就起威懾作用,使其不敢亂來;如果黃拱聖已經動手,甚至按照最壞的結果打算,已經奪取了明江城,那麼黃芷汀就先將明江城包圍起來,等候廣西撫、按兩院的決斷。

等候撫、按決斷顯然不是黃芷汀自己原先的本意,這是高務實力勸之後才讓她答應下來的。

按照黃芷汀原先的想法,是儘量不要給朝廷干涉“思明內政”的機會和藉口,能威懾得黃拱聖不敢動手自然是最好的,如果已經遲了,那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思明州,擒拿黃拱聖,總而言之一句話,不能讓朝廷大軍開進思明府境內,以免生變。

但高務實說服了她,高務實雖然不熟悉軍務,也不知道萬一黃芷汀真要武力奪取思明州,這一仗會打成什麼樣,但是他卻知道怎麼說服她:“此番若戰,雙方皆是黃氏之兵,無論戰損如何,無非是親者痛而仇者快也。姑娘莫非忘了岑猛之亂?思恩、田州雙雙衰落,遂使泗城崛起,此所謂前車之覆、後車之鑑是也,姑娘何不慎重?”

黃芷汀果然猶豫了,畢竟無論岑氏還是黃氏,誰能成爲本宗的主家,憑的可不是翻族譜、比血緣,而是看哪一支實力最強。思明州本來就是思明府除了本家之外最強的一州,本家和他們打一場,無非雙雙受損,要是萬一打得還不順利,直接弄成兩敗俱傷,那就更糟了。

但黃芷汀仍然擔心朝廷干涉,尤其是擔心朝廷一旦干涉,可能不會止於平叛,而是摻沙子、設流官。

思明府是黃氏的大本營,而周邊黃氏同宗還有如江州、思同州、歸德州、左州、奉義州、向武州等理論上屬於太平府或者直隸州的地區,甚至還有個別縣、巡檢司也是黃氏一系,他們之所以奉思明府爲主家,正是因爲這個大本營不僅是黃氏最強的一支,而且是全無朝廷插手的一支。

原本隆慶三年時,黃承祖被朝廷陰掉了忠州之後,主家的聲勢就大受影響,如果這次再被朝廷陰了思明州,那這個主家地位還穩不穩,可就只有天知道了。

高務實道:“此事不必擔心,在下好歹有個功名在身,此番願意親自走一趟,去勸說撫、按兩院,保管將其中道理與兩院分說明白。”

黃芷汀有些不敢信,問道:“你要怎麼說?”

高務實笑道:“這有何難?便說思明府乃是黃氏主家,若是被逼急了,只怕整個黃氏都可能騷動……廣西連續打了十餘年,別說撫按兩院,便是朝廷都爲此有些頭疼,是以爲了確保廣西穩定,兩院必然不會冒着桂南騷動的危險強行改土歸流。”

這番分析倒是頗有道理,黃芷汀有些意動。

高務實心中一笑,又給她加了一碼,道:“若是姑娘不相信在下口才,不如這樣,在下先去說動岑七公子隨你一同出兵。”

黃芷汀怔了一怔,道:“泗城?泗城離我思明府五百多裡呢,等他們出兵,黃花菜都涼透了。”

“不必從泗城出兵。”高務實笑了笑,道:“岑七公子人就在黃府,他在城外也帶着差不多三百狼兵,就請他帶着這些兵馬與姑娘一同前往思明州明江城,便可以達到效果了。”

黃芷汀皺眉道:“你的意思是……做出岑黃兩家聯手的假象,震懾黃拱聖?”

高務實道:“不光是震懾黃拱聖,也是提醒朝廷。”

他這麼一說,黃芷汀就反應過來了——岑凌帶了多少兵馬並不是關鍵,她也未必是真的需要岑凌的兵馬幫忙,岑凌的唯一作用就是顯示“岑黃聯手”!

思明府是代表黃氏,泗城州代表岑氏。黃芷汀沒人懷疑,就算岑凌,他代表岑氏也問題不大,畢竟岑紹勳不管事嘛,岑凌是他親弟弟,總比黃瑪更親一些不是?所以岑凌在外界看來,當然是可以代表泗城岑氏的。

如此一來,在朝廷看來當然就是岑黃聯手了。岑黃兩家既然聯手,那麼朝廷除非準備興兵二十萬以上,否則就斷然不會胡亂插手。

黃芷汀被說服了,道:“只要你能說動岑凌,我就信你。”

高務實於是去“說服”岑凌——這有什麼好說服的?岑凌固然從內心上來說希望看到黃家亂一亂,可是他現在有求於人啊,高務實不過是來找他幫忙露個面,他要是還不答應,自己請高務實幫忙擺平黃瑪這件事還有得談嗎?別說這件事沒得談了,說不定高務實還會把泗城州內部生亂的消息放出去,那就麻煩大了。

所以,這個威脅他不能不理,這個忙他不能不幫,只好一副義不容辭的模樣答應下來,並和高務實一同來見黃芷汀。

她剛纔沒想起來問高務實怎麼說服岑凌,此時想問卻又不方便問了,再說時間緊急,這些事將來再說也不遲,於是一邊請岑凌給城外的三百狼兵下令,一邊給高務實留下兩道蓋了思明府土知州銅印的空白公文,讓他自己填寫內容,好拿去在撫臺、按檯面前作爲“思明府使者”的身份證明。

高務實自然不需要這玩意來證明自己的身份,不過兩張空白公文他還是收下了,然後三人各自忙各自的事,黃芷汀與岑凌分別調兵,準備聯手出擊。高務實則收拾收拾……好吧,他也沒什麼好收拾的,直截了當帶着黃芷汀命人給他準備的幾套衣服,便在十名狼兵的陪同下準備“去柳州和桂林”了。

當然,高務實本來不必像黃芷汀那麼着急,睡到明天再出發完全沒有問題,不過爲了表示自己幹勁十足,他還是連夜出動,向柳州進發。

就在他出動之後不久,又有兩批人分別出動,而且目標居然驚人的一致,都是尾隨跟蹤高務實。

唯一不同的,只是目的。

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98章 貴州總兵(下)第167章 十萬雄師過馬江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134章 朝局變化(下)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129章 基本就緒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40章 瞭解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59章 會元之爭(下)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157章 人事調整(上)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64章 曹淦歸來(上)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015章 伴讀之邀(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57章 隆慶教子(上)第095章 流言與三件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007章 張氏例錢(下)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48章 魔之誘惑(下)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030章 立威(中)第033章 晚輩不會引起公憤吧?(4更破萬)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148章 降明總好過降黎第092章 莫朝在作死?第205章 政策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33章 我三伯在蒙古成佛了?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78章 太子伴讀(上)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118章 鎮暹羅第007章 亡命之徒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14章 暫攝州務第138章 比嚴世藩危險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