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進攻朝鮮

“大人,這些人怎麼處理,要不要送回日照那邊”?高尋問道,這些人暫時安置在皮島上,但是也不是長久之計。

“暫時還未定,正好楊廷林也在,咱們商議一下,我有個計劃,你們看行不行”?盧象升沉吟了一會,說:“這些人大多數是京郊一代的,送回日照以後,恐怕大部分還要回老家去”。

這就是漢人的大多數念想,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小窩。

“現在這些人裡面,怕是會混進來奸細的,暫時咱們還查不清楚,所以,我想把這些人送到朝鮮那邊去,要知道這些人大多數是青壯年,只要養好身體,那就是好的兵苗子”。這一次的損失不小,盧象升很想把這些人補充進去,況且,這些人中,很多都對韃子恨之入骨,對於打韃子,那是舉雙手贊同的。

而且,這樣,還可以上期監管,挑出來裡面有可能存在的間隙,以及那些親韃子的人。

“我同意”。高尋點點頭,這的確是個好辦法,這一戰損失不小,而日照那邊,暫時無法增援更多的兵馬了。

要知道之前跟鄭芝龍大戰的時候,損失慘重,已經徵兵一次了,如果再次徵兵的話,只會適得其反的。

“可惜了,如果咱們有三四萬大軍的話,就不會這麼被動了,甚至是能夠拿下遼東半島”。楊廷林可惜的說,現在攤子鋪的大了,各個方面都要兵馬駐守,兵力緊張。

“現在王虎已經做得很好了,兵力再多的話,就過了”。盧象升搖搖頭,這兵力並不是越多越好,也要根據實際人口來計算,太多的話,負荷過重,早晚會出問題的,還是平衡發展爲好。

“既然如此,我以爲,去平壤以南爲好”。高尋建議的說,這朝鮮北地,跟東北一樣,地處寒冷,百里無人煙。

而南方之地,人煙稠密,糧草的補給也好供給,況且越往南,除了平壤,韃子的軍隊越少,至於朝鮮的軍隊,他還沒看上眼,一羣牆頭草而已。

“也好,這樣,分出十艘戰艦,你帶着這些人過去,我帶着剩下的人,繼續襲擾,從獐子島出發,襲擾鎮江,義州,也讓伐木隊安心”。

上個月,薛夢蝶就派出兩個百人隊,來東北這邊尋找合適樹齡的樹木砍伐,以備將來之用。雖然庫存還有不少,而且重金購買,但是消耗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這些人選到合適的樹木以後,就會砍伐然後丟進鴨綠江裡,讓其順流衝進海里,自然是會有艦隊,在出海口附近等待的。

這一次打鬧旅順城,韃子已經增援,重兵把守,畢竟,那裡距離瀋陽不遠,萬一有了差錯,那就麻煩了。

所以,在兵力不多的情況下,盧象升決定,不再對金州那邊襲擾,改爲兵力薄弱的鎮江,義州一代。

幾日後,高尋帶着五千騎兵,數十門火炮,以及近五千的漢民,朝着平壤駛去。

“統領,已經差不多了”。艦長彙報,根據地圖的指示,已經過了平壤城。

這海州府,河流衆多,乃是一個很大的平原地帶,也是其國最爲發達的地區之一。

“就在海州登陸,記住了,膽敢反抗者,格殺勿論”。高尋下令道,對於這些藩屬國,並不需要那麼的客氣。

況且,清軍的包衣裡面,就有很多的朝鮮人甚至是漢八旗裡,也有近半的朝鮮軍,也是幫兇的存在。

“明軍來了,明軍打來了”。戰艦剛剛靠近港口,很多朝鮮人就嚇得四散而逃,他們從來沒遇見過,如此大的戰艦。

海州牧得知有敵人直海上來,召集兵馬,前去殺敵,可是,到了港口的時候,就傻眼了,因爲碼頭上,有着數千的騎兵,一個個裝備精良。

反觀自己這邊,只有上千人,沒有鎧甲,武器也是刀劍居多。

“殺”!高尋大呼一聲,帶着騎兵開始衝鋒,面對朝鮮的千人隊,毫無壓力,一個衝鋒,就把敵軍衝的潰敗,四散而逃,海州牧直接跪地求饒,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實力上的碾壓。

“大人饒命啊,我投降,我投降啊”!海州牧跪在地上大喊,這才半盞茶的功夫,自己這邊,就死傷過半,怎麼打?

“起來說話,這海州府,可有韃子的軍隊”?高尋問道,對於這朝鮮的情況,並不是很熟悉。

“回大人,並沒有,不過在平壤城,以及南面的漢城都有重兵駐紮,有萬人左右,這些韃子的大軍,輕易不會出動,只有到了糧食收穫的時候,纔會下來徵集糧食”。

這朝鮮,對於大清來說,乃是後勤之地,可以提供大量的包衣,僕從,以及糧食。

在打下朝鮮以後,就殺光了那些親明的派系,扶持親清的皇室上臺,鎮壓反抗,搜刮糧食。

“我就是大明朝來解救你們的,只要你們聽話,自然是相安無事,但是,想要起異心的話,我不介意,把你們都殺光”。高尋霸氣的說。

“從今天開始,這裡屬於大明的管轄,一切收入,糧草,不用運往都城,交給我就行了”。

同時,高尋開始在港口附近,安營紮寨,建設兵營,同時讓漢民,把一應火炮,都擡了下了。

看着那明晃晃的火炮,海州牧更加害怕了,這麼多的大軍,就不是自己對付的了得了,更別說還有那麼多犀利的火炮。

“牧長大人,要不要上報啊,這要是讓朝廷和韃子知道了,可不妙啊”!守將擔心的說,現在朝廷可是親清派啊,這要是隱瞞的話,事後就不好辦了。總班頭擔心的說,這大明軍隊厲害,可是,韃子也不是吃素的啊!

“說的是啊,要知道現在明國內也不太平,而且,大清和大明正在交戰,最後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萬一某天大明的軍隊又走了,那就麻煩了”。海州牧擔心的說,當初大清入侵朝鮮的時候,朝鮮就跟大明朝求救,畢竟朝鮮乃是大明的藩屬國,有義務救援。

可惜,崇禎帝被國內的流賊和大清的攻擊,弄得焦頭爛額的,自顧不暇了,那裡有精力和軍隊去支援朝鮮,前車之鑑啊!

第二百三十七章 幫助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次來襲第四百一十九章 炮擊戰第一百三十章 悠閒第四百三十六章 攻下皮島第五百 二十四章 大敗袁宗第第四百六十二章 戰事膠着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拍即合第六百七十六章 鄭芝龍的死期第四百六十九章 進攻朝鮮第五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恐慌第四百四十六章 蝗蟲大作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主動備戰第六百七十七章 南明的擔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走親戚第三百七十一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勝第四百一十八章 直逼府城第五百零八章 棗林時報第五十章 來客第四百零七章 輕鬆攻破第四百七十一章 聯軍撤退第五百七十一章 韃子逃走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來第三百二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第一百五十六章 問題第六百 六十六章 第一夜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敗第五百零六章 不戰而勝第四百四十章 應對之策第五十章 來客第三十二章 爹的往事第六百五十三章 被伏擊第五百六十一章 果斷出擊第三百九十六章 危機的出現第一百九十九章 分配土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拿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阻止混亂第五十五章 達成第五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二百六十八章 佔領第二百九十五章 潛伏第一百三十九章 戰勝與損失第四百八十五章 設法營救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臉神秘第四百二十八章 突圍第三百五十九章 炮聲隆隆第四百六十章 鬆錦之戰第六百零三章 激烈戰鬥第二百一十一章 撤退第六百九十八章 無路可逃第四百二十七章 賄賂第五百八十二章 熊亮和李自成的戰鬥第一百五十三章 佳人等待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自成的壯大第五百二十三章 開封城外第四十三章 爭執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臉神秘第四百二十七章 賄賂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上初戰鬥第三百二十章 進退兩難第六百八十九章 交鋒第三百六十八章 爭吵第三百章 被俘的韃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丁啓睿大敗第二百零二章 視察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驚慌失措第一百二十九章 恭賀第六百三十章 潰勢第二百三十一章 活捉馬守應第六百零三章 激烈戰鬥第二百三十一章 活捉馬守應第三百四十八章 反應第六百七十四章 拿下第九十九章 援軍第三章 出事了第九十六章 消耗戰第五百五十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五百八十八章 轉向進攻第三百二十二章 戰鬥繼續第一百零二章 追錯了路第六百四十八章 頹勢第一百五十章 捷報第三百二十六章 買糧第四百四十九章 難辦的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偷襲計劃第四百九十二章 炮隊就位第四百二十一章 混亂第三百一十五章 密道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試探第六百八十九章 交鋒第五百八十章 劉宗敏死了第三十一章 再見郡主第六百 六十六章 第一夜第五百零五章 大戰落幕第三十五章 良好效果第一百零六章 改變第四百六十九章 進攻朝鮮第四百三十四章 牛刀小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