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

南京,秋天來了。

雨沙沙地下着,土肥圓倭人阿部賢六穿着淡褐色的和服,打着大紅油紙傘,不慌不忙地邁着鴨子步到達了他位於老虎橋巷的工作室前,開鎖進內。

這一片道路全是石板路,沒泥,也無水浸,所以他穿着有點累贅的和服根本無妨,鞋子也不髒。

這座宅地不過百平方米,卻五臟俱全,外形是他喜愛的“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內裡有個小天井,有三株樹,可坐於樹下石圓桌下品茗,非常舒適。

老虎橋巷位於進香河附近,進香河谷山青水秀,景色怡人,乃南京城內的水路要道,連接着雞鳴寺跟外城的秦淮河,城外的人們想要進城燒香,離不開這四通八達的河網。

河道附近的道路有蓮花橋、老虎橋、大石橋等,兩旁盡是黛瓦、粉壁、馬頭牆隨處可見,本來就熱鬧非凡,這些年來,隨着南京人口增加,此處的房價飆升。

幸運的阿部賢六早早買下了這套房子,否則以今時今日的價格,哪怕是他有着父親阿部忠秋身居倭國“老中”顯職,家族龐大財力的支持,也拿不下來,太貴了!

阿部賢六入得門來,穿過中堂,到達書房,裡面文房四寶俱全,書架上盡是漢字書籍,書架高度直達樑上。

推開花窗,讓外面的新鮮空氣進來,然後用撣子打掃灰塵,他已經有大半年沒回來過,不過宅第安然無恙,無人進內,治安相當好!

到了天井裡的井旁打水回書房,用泥炭小爐煮水,水煮沸了,用上了景德鎮的茶具,他泡茶喝,翻開漢書來看。

這一切做得非常自然而然,要不是他的身材,幾乎就是明人、中國人。

至於他穿着和服,不,這是漢服,我們東瀛人從你們漢朝那裡JJ的衣服!

沒錯,該位倭人是不折不扣的明粉,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公元17世紀的兩中華,是世界上燈塔國,象磁鐵牢牢地吸引了無數的粉絲,山崎進六不過是其中之一。

1644年的甲申之變,前明傾覆,東南國領袖乘戰列艦進南京,奪取大明政權。

第二年,當時阿部賢六就來了。

領袖定鼎未久,南京城內人心惶惶,倭人獨具眼光,使盡全身銀錢,甚至借貸,買下了這座宅第,如今成爲他的得意之舉。

他一直呆在中國沒有歸國,他爲人豪爽好客,這間宅第也就成爲了在南京倭人的聚會點。

門栓響動,有人拍門。

阿部賢六出去開門,門外站着二位倭人,一個叫做山崎英夫,另一個叫做石原喜之郎,都是熟客。

三位倭人鞠躬互打招呼道。

“山崎君,石原君!”

“阿部君!”

“請!

“請!請!”

倭人禮多,大家鞠躬來鞠躬去,總算進書房內坐下,立即把不大的書房給顯窄了。

“兩位來得真快,我一回到南京,你們就來了!”阿部賢六微笑道。

他感謝道:“我不在南京時,謝謝你們爲我照顧這裡!”

“咳,小事一樁!”山崎英夫催促道:“阿部君,你去了東南國遊覽了大半年,快快說說你的經歷吧!”

“好!”原來阿部賢六去了一趟海上中華之東南國,他就說起了他的經歷來。

稍定了一下神,他說道:“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裡的人的奮鬥精神,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在勤奮程度上超過中國人的,我來到,看到了一座大山,離開前,一座大山變成了種植園!”

他作了個手勢,以顯示那座山之大,再說明耕耘的華人不過千數,讓兩個倭人聽得瞪大眼睛!

他在去年底乘着北風下東南亞,盡遊東南亞諸大島,所見所聞,給這個倭人印象極爲深刻!

在金山省,即加裡曼丹島、婆羅洲,不愧是金山省,除了金子採掘業發達之外,這裡簡直是種植業的天堂!

島上稻米自給自足,如此不必外來輸米,再有種植玉米、紅薯、木薯,除了作爲人類調劑食物,玉米可喂牲畜給它們增膘,至於紅薯是餵豬的,木薯澱粉應用廣泛,制餅來食很常見。

阿部賢六在金山省,尤其喜歡吃木薯粉炸蝦餅,拿它們當飯吃,吃了一個又一個,沾上一些焦鹽,那味道棒極了!

價格嘛,很便宜,木薯粉不值錢,在海邊,蝦也不值錢,更有甚者,華人開蝦塘養蝦,蝦不值錢,不值錢。

不過阿部賢六更喜歡吃肉,他承認道:“我在東南亞這段日子裡,吃的肉比沒來前吃的肉還要多!”

他說得很實在,聽得山崎英夫和石原喜之郎羨慕無比,他們來到中國之後,吃的肉比在倭國吃得多多,但是阿部賢六更勝一籌,口福超好,在東南亞吃到的肉勝過他以前吃的肉的總和還要多,口福不提有多大!

在倭國,肉類匱乏,民衆很少吃到肉,肉指的非海鮮肉,即使上層能夠吃到海鮮,下層吃臭鹹魚,但肉就是肉,很少倭人能夠吃到。

“他們大力發展……領袖叫做生產力……”阿部賢六提到“領袖”沒說誰的領袖,只說領袖,而兩倭人也不糾正他的錯誤。

阿部賢六回憶道:“他們開發土地,成片成片的森林被砍伐,整個東南亞都在不停地砍樹、砍樹、砍樹……”

然後變成一座座巨大的種植園:棕櫚樹、胡椒、菸葉、咖啡、可可、麻、西米樹等等的種植。

東南亞地區的蚊蟲和帶毒生物多,可是華人把一座大島嶼盡皆開發,再毒不過華人,那些生物沒有了生存環境,徹底完結。

在島上種草養殖大量的牲畜,牲畜從頭到腳都可以賣錢,一點都不浪費,糞便也被一搶而光:給作物追肥,或者製造火藥。

東南國對外戰爭頻繁,火藥有多少要多少。

似乎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無論種植多少、養多少,都可以賣掉,即使是低價,也不會虧本。

一座座山被削平,一棟棟房屋建立,一座座城市撥地而地,讓阿部賢六這個倭人徹底地震撼了!

……

“不,海上中華的精粹,我更是看到了……勤勞、遵紀守法、團結奮進……不同於陸上中華,陸上中華也在向着海上中華的精神靠攏,兩中華煥發出巨大的活力,轉變爲巨大的國力和財富,強國富民的中華,是迄今歷史上最強大的中華帝國,勝過唐朝!我欲上書將軍,要求重派遣唐使!”阿部賢六站起來,激昂地道。

第1921節 求援之時疫(一)第119節碼頭上第1364節 跟着大明明有肉吃第899節 新朝事務(二)第161節 人見人愛的顏大少第1766節 十五年前的佈局第1122節 淪爲笑話的卡米勒·帕夏第823節 原形畢露的蒙古人第1942節 話不能當飯吃!第1147節 奧斯曼騎兵慫了!第955節 老兵的言傳身教第215節我的戰列艦第877節 紅毛番攻陸序成爲大海盜之子第1065節 箭魚部隊第73節英國人很紳士第463節 一舉成名的程敏同學第2185章 直落(三)第1657節 對岸有堅城第777節 一勞永逸解決遊牧民族第169節落子(四)第939節 榨三鍋油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090節 夜襲第887節 一個半傳奇海盜第1118節 卡薩維拉是叛徒!第414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一)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第100節四大來錢法第1038節 拿下法里奧第51節船底世界第820節 屋漏遇夜雨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537節 和西班牙人好上了第963節 王子開齋記第765節 錢多多心情好第1343節 千葉合戰之倭殺倭第1179節 帶着一身金光而來的紅毛番第1740節 漢藏交戰(三)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789節 三帕夏逼宮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1555節 此起第700節 百聞不如一見第668節 皇家馬德里!第1467節 談及殖民地第978節 領袖式的婚禮第1377節 只恨賣隊友無門!第968節 迷信是必須的第268節第一次巴達維亞會戰(3)第1771節 伊斯坦布爾驚變第911節 錫蘭海戰之準備打了第261節這是神戰第2056節 竇名望的不開心第1310節 明義第172節南海風雲欲來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332節 摸營第1916節 劉孔昭的感悟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545節 HOLD住!第187節副提督的家事第320節 荷蘭人之心第153節民衆需要崇拜第1379節 帶路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784節 集郵第94節甜蜜的事業人物、年代大事記第521節 大家都聰明第1452節 心情如坐過山車第2045節 炮兵在行動第167節落子(二)第219節Show實力第841節 風起於紅毛番跳樓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782節 爲反對而反對的維特議員第757節 入川之鬥將第1216節 女軍官與會第474節 安汶城大變樣第1745節 軍頭楊展拜佛第1165節 倭人阿部賢六第1644節 出兵黑龍江去打老毛子(一)第391節 東南府閱艦式第67節 好漢來投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567節 運河之賺到了第1512節 威尼斯的特使第1932節 巡撫用功第758節 北京保衛戰第1018節 急攻開羅!第98節女婿強撐!第792節 蘇州調研(一)第1350節 千葉合戰之主將倒下第675節 他找到一個好老闆第49節過春節(二)第2044節 鐵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