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節 奪命雙英(一)

曾英,大明通州總兵官,年齡不大,公元1621年生,現在是公元1654年,他才三十三歲,卻已經是位軍中宿將!

當得上宿將稱呼者,一種是年齡大,熬資歷熬,另一種則是打得仗多,曾英正是後者。

年輕時隨做官的父親到了成都,在此安家,爲人倜儻有武才,喜歡江湖救急,時人稱頌其爲“曾公子”。

明軍出塞兩支大部隊,主將分別是甘輝與李過,曾英只願跟隨甘輝,不鳥李過。

因爲曾英是官宦世家出生,根正苗紅妥妥的大明官二代,與什麼闖王、八大王之流是格格不入,八大王入川,曾英與之戰鬥,大肝,且不落下風。

李過是李自成派系,也是反賊出身,禍亂大明的傢伙,雖說現在大家一家人,曾英對他不感冒。

而甘輝來自東南王系統,東南王被一些人詆譭爲“海賊王”、“活曹操”,但是不能否認的是,他至今沒有反過大明,沒有公開亮幟造反,自始至終都是大明臣子。

在海外的東南國,別人在東南國的報紙發表文章,上寫“大明的東南國”,東南國官方是審覈通過的!

所以名聲很重要,曾英有帥才,肯追隨甘輝效力,他被委以重任,爲右路軍主將,眼下他聽到“報——”一騎飛來,軍陣如潮水一般層層裂開,放傳令兵入內,他瘋狂的抽打着戰馬,嘶聲長呼,瞬間衝到曾英身邊。

滾鞍落馬,三步並作兩步,衝到曾英身邊,曾英斜眼問道,“大將軍有什麼指示?!”

傳令兵呼呼的喘着氣,臉色卻非常古怪,焦急中居然透出三分忸怩,“……大人……大將軍、大將軍他跟我說……”

真不是軍人作派,曾英不耐煩地一把拿住傳令兵的脖子,“他X的,大聲點!快點說!!”

“咳……咳……大將軍要我……”傳令兵被擠得喘不過氣來,掙扎着大聲叫道:“……大將軍要你捏捏下邊,看看那玩意兒是否還在?”

瞧這話說的!

曾英臉色大變,不待他說什麼,旁邊有人搶答道:“上覆大將軍,我家相公那玩意兒還在,他的夫人我玩得很爽,不勞他掛心!”

暈!

那人揮揮手道:“去吧!就說是我說的!”

曾英的手一鬆,傳令兵如蒙大赦,連滾帶爬地走到馬匹身邊,打馬離開。

如此強勢的作答,周圍的人聽到不禁莞爾,有的人笑出聲來!

而曾英被氣了個倒仰,翻起了白眼,卻無可奈何。

說話者,曾英正妻,董瓊英是也!

董瓊英,生得頗有姿色,而且孃家有錢有勢,正是不折不扣的白富美。

窮文富武,她家族是豪族,族人舞刀弄槍,習練武術,她自小就練起來,長大後嫺熟武事,深受曾英敬重?或者是懼怕?

兩夫妻對打的話,曾英不能下狠手,就打不過老婆也!

她隨軍出征,是這次出塞的大明徵虜大將軍行轅營務處副總辦,軍銜爲參將,自爲一軍,有蠻族女軍三百員追隨,尤善戰,登山如猿蹂。

中國傳統是男主外女主內,男人在外耕戰,女人在家處理家務,很少有女性參軍。

明代四川出了兩個了不起的女將,一個是白桿兵秦良玉,另一個則是董瓊英,董瓊英原本的名聲不顯,她的出名是在外戰。

也是她的運氣,遇到的是逆天的東南王,對女性不歧視,直接予以提撥。

營務處相當於辦公廳、辦公室,對軍人有權節制,甘輝以董瓊英的女兵作爲憲兵,行軍紀管理及外聯之事,這有好處,用女兵對外,表現出明軍的懷柔態度。

同時讓她參與管理軍醫院,因爲軍醫院的女護士多,不過董瓊英更感興趣的是打仗。

這次大戰,她率領她的直屬部隊加強到右陣作爲預備隊,現在守護在中軍。

被甘輝一激,曾英豈能忍,他準備親自帶隊上陣,以向世人證實他下邊還有,只是他環顧一下四周,不禁躊躇。

戰事危急,身邊將領多被外派,他出動後,右陣揮揮部將缺乏大將主持,萬一有事,難以處理。

明白到他的意思,董瓊英推了一把道:“去吧,這裡有我!”

“你?”曾英還是遲疑。

此事非同小可,一旦敵軍攻擊,中軍掌旗鼓軍令,關係重大。

然後又被暴力妻子踢了一腳道:“懷疑老孃?我的《陸軍指揮戰術》分數高過你!”

顏常武掌權,兩中華文官武將都要不停地進修,美其名爲“活到老學到老”,《陸軍指揮戰術》是武將的一項進修科目,主要就是提升軍官們的指揮能力。

曾英趕快走,省得被老婆說多幾句,他面子不停地剝落。

他一揮手道:“兒郎們隨我來!”叫上二千火槍兵前去堵缺口去也!

曾英一離開,留下了董瓊英,見周圍官兵們懷疑的目光,她冷笑一聲,表示態度道:“人在陣地在,想要突破老孃的陣地,就從老孃的身上跨過去!”

呃暈!

大夥兒心忖你這麼生猛,誰敢從你身上跨過去?!

然後董瓊英作威作福,斥罵後邊的鼓手們道:“敲得有氣無力,你們在敲喪鼓嗎?還是今天吃稀飯就拉稀?再不行的話,老孃就換人了!”

她邪邪一笑道:“老孃換女兵上陣來敲鼓,讓你們聽聽夠不夠你們敲得響亮!”

這還得了!

於是鼓手們使盡吃奶的力氣,軍鼓驚天動地地敲起來,倒也振奮軍心,就連中軍甘輝也爲之側目,對左右道:“激一激曾英,至少鼓聲也象個樣子!”

……

曾英出動堵缺口,明軍右陣持續受到壓力,那個可惡的烏拉待部族首領索倫特經驗老到,他看到明軍右陣混亂,於是他揮動狼旗,指揮騎兵加強對那裡的攻擊,不斷涌來的騎兵打得右陣明軍風聲鶴唳,整個陣地上一片片白霧,那是槍炮到處亂射,時有誤射事情發生。

敵軍騎兵採用穿插滲透的方法,不斷地涌進了右陣中,突地,右陣中央處守護大旗的官兵們驚奇地發現至少有二百敵騎向他們撲來,都不知道打哪裡來的!

周圍太亂了,以至於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已軍中央處的吃緊!

有兄弟過來增援,但人數不多。

蹄聲緊迫,敵騎迫在眉睫,而站在中央處指揮的是一個女流之輩,能否擔起重任?

第1293節 苦練成材第750節 北伐之韃子被漢奸坑了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602節 說真話,賣真貨!第2062節 蘇丹獻璽第1402節 金批令箭第1375節 歸化之路順利第764節 處置之殺漢奸第1181節 同仇敵愾的孟買城第1372節 釋羅布丹珠心結第1950節 一賠十第1334節 倭酋共議第1541節 四帕夏失風第24節爾虞我詐第2180章 定名分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68節白米飯收伏好漢心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214節一籌莫展的鄒巡撫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1498節 劉國軒的衝鋒第1373節 聯合作戰第1769節 給臉不要臉第514節 素丹的憤怒!第1477節 敵情介紹(三)第1409節 裝腔作勢第32節只值三個銅板的紀念章第1844節 高雄169號艦的勝利第1574節 贈人雪茄,手有餘香第766節 吳三桂咎由自取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361節 甘輝力諫某大少不可光看戲第1786節 《羅馬條約》第496節 百萬華人下南洋(三)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228節追擊海盜船第763節 由天而定第1195節 海盜本色(一)第726節 皇室家務第916節 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244節劉香的末日第10節修路風波第1258節 先來鬥將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432節 兩房第2039節 參戰的年輕小夥子第2079節 誰都有恨第376節 明人與倭人合流第232節剿匪過程第1993節 沒帶路黨就寸步難行第1012節 兩場報告第2037節 包頭佬不甘示弱第1330節 他先上,我就來!第625節 領悟玄機第312節 方伯的憂慮第460節 馬打籃人來了第818節 賺了五十萬第1731節 猥瑣的漢狗第702節 捕到大魚了第601節 大家友好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732節 高傑的抉擇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053節 狗急跳牆的小人物(一)第1020節 開羅城的備戰第1242節 新明勝前明!第1726節 笨方法也是好方法第1786節 物質戰勝精神第663節 他們不是人第2176章 許二牛度假(一)第1127節 科普律魯·帕夏的條件第1208節 拍賣進行中第1289節 難題難解第502節 丁魁楚和光同塵第327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勝利第325節 第二次巴達維亞會戰之以牙還牙第1626節 營壘立諸事定第1845節 韓寶生的大膽計劃第1812節 上將當戲子第2069節 發財伊斯坦布爾!第481節 皇協軍的幹活(一)第1360節 觸動人心第41節地瓜有了好出路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017節 船上芸芸衆生第1885節 狂魔特色大作第121節琉球當入我中華第1796節 聰明的荷蘭人第698節 東南情報局已建成第198節臺灣設府第1706節 河口城雜事第1889節 戰鬥白熱化第915節 錫蘭海戰之戰後第96節海洋貿易第240節再來六條三級戰列艦第1987節 血肉磨坊之莎車第1705節 動作不必整齊的閱兵式第2016節 大豬肉!第385節 清流誤國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