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節 影響深遠

冊立皇太孫,朝堂無異議,闔堂大喜。

這是一個強烈的信號!

朝廷除了給大家發錢,少不得來中國特色---請吃!

顯爵高官在偏殿開宴,低級官員人多,則在五軍都督府的校場上開流水席,大吃大喝!

宴會肯定由宮廷操辦,再有南京城區的各大酒樓全都接受了訂單,置了席面送校場。

由顏常武請客,不用戶部開支。

作爲主家,顏常武不過是陪了幾杯,而皇太孫也是三杯,就此停杯,顯示出兩父子的剋制,之後交由馬士英爲首的一幫內閣輔臣們代爲招待,結果他們統統喝高了,爛醉如泥般送回家中。

說實在話,冊立皇太孫,高興的頭一份兒自然是顏常武一家三口,第二份兒正是馬士英等一衆閣臣,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有意義,高官厚祿確保無疑,不會遭遇清算。

顏常武---朱和坪,兩父子一脈相傳,兒子不會否定老子,對老子那代的大臣們只要不礙他的事,統統都會好待遇。

反之,換個另外的朱皇帝,那馬士英就慘了,他可是從賊哦。

顏常武再怎麼變形,總有人罵他是海賊頭,一旦變天,別的大臣還好說,作爲文官之首,馬士英諂媚海賊頭的名聲槓槓的,一生一世都不得翻身。

現在嘛,馬士英的前途不在話下!

馬士英高興啊,比主家還要熱情洋溢,來者不拒,大家排着隊來給他敬酒,要是喝完,只怕他就成爲了倒在宴席上的首輔,什麼名聲都有了。

好在次輔楊天生即時救場,爲老馬擋酒,只怕老馬就要醉死當場。

即便如此,老馬醉得不醒人事,第二天早朝不得不告假,讓監國公主朱真真即派御醫上府診治,發現是虛驚一場,老馬還能健康地爲朝廷辦差。

至於楊天生,這貨是千杯不倒的量,把別人幹翻,他精神倍長。

別人恭維他的好酒量,楊天生得意洋洋地道:“起初販運燒酒,別人滲多少水都知道,後來俺在臺灣釀了朗姆酒,你們喝的‘金牌’郎姆酒就是俺家的,那酒俺是當水一般來喝!”

原來如此!

官員們暗罵這個死海賊,私酒販子、酒鬼!

兩中華流行喝朗姆酒,‘金牌’郎姆酒就是其中名牌之一,暢銷兩中華,難怪他這麼能喝!

冊立皇太孫,民間中除了一些腐儒酸丁叫囂幾聲,如蚊子般哼哼,整個社會一邊倒地支持朝廷此舉。

因爲他們過上了好日子!

兩中華都行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努力發展經濟,增加民間收入,相比於十年前,社會各階層的經濟狀況有了明顯的改觀。

最主要的是官府行事與前朝大相徑庭,前朝是治人,管人,今朝卻帶來了“服務”的性質,爲民衆提供服務。

立竿見影的是官員考覈變成了德能並舉!

以前以德爲先,只要官員的RP好,則神馬都是浮雲。

現在則大不一樣,官員必須給朝廷弄到稅收,但又不能攏民!

攏民是肯定的,但不能激起民變,否則朝廷會不客氣。

事情沒辦好,還要勞動朝廷來彈壓,這樣的官員不要

這樣一樣,官員不可能以欺壓、逼迫的方式讓轄下民衆去發展經濟,強扭的瓜是不甜嘀,而應該採取鼓勵、幫忙的態度,提振民間經濟。

用首輔馬士英的話來說:“你有本事給朝廷來錢,又不讓人投訴你,纔是真本事!”

大環境變了,時勢不同了,一旦官員強來,民衆用腳投票,官員吃不了兜着走!

他們不得不絞盡腦汁,努力發展轄區內經濟,經濟上去了,稅收增加,民衆自然得利。

大頭的肯定是官府和老闆們拿去,但哪怕是小頭,民衆也能夠鍋裡添多幾塊肉,衣櫃裡增加多幾件新衣服。

銀元,越來越多的人見識倒了。

不僅僅靠商人、老闆們的投資行爲,官府的基建也成了民工們的樂園。

與前朝不同,官府大搞基建,老闆們吃肉,民工們也能喝湯,都有分潤。

基建是本朝的亮點,老闆們承包工程,多了一個來錢的渠道。

讓商人們大爲高興的是雖然稅收頗高,但分割各地的稅所、鈔關等收取的厘金不見了,沒有了,極有利商品的流通,提高了商人與老闆們的利潤。

另一個亮點則是本朝的“福利”!

新明朝廷明發詔令,曰絕不讓任何一個子民凍餓而死,子民們凍餓而亡的,官員必須負責,死得人多,主官就地免職!

如此一來,官員們再不能象以前般肆無忌憚不管子民的死活,他們不僅僅是治人,還承擔起服務,包括賑濟、醫院、保障等功能得到了大大的加強。

一個指標,即嬰兒成活率,是官員升遷的重要指標。

還有讀書,各大城市皆建立了國民小學,越來越多的孩童免費入學,受教育的程度提高。

……

倭人阿部賢六在他的日記上寫下道:“我見證了一個朝代的變遷,明朝政局的平穩過渡,這表明中國傳統勢力與新興的軍事集團的融洽結合,這讓中國大地得到了和平而不是走向戰爭,對於日本有着深遠的影響,在外有一個對幕府充滿善意的強國的存在,幕府最起碼享有百年太平!”

阿部賢六是個幕府高官的兒子,屬親華派,認爲中國的平穩對於日本的意義重大,他也剖析過幕府的統治,認爲行閉關鎖國的幕府既有其有利之處,亦存在着經濟困難與可能遭遇外來強國的挑戰,以致於統治難以爲繼。

不得不說他這人的目光如炬,如果沒有兩中華,幕府的統治到了中期就開始發生嚴重經濟危機,末期更會因爲紅毛番---即米國黑船來襲最終導致幕府倒臺。

目前可以說幕府的形勢大好,他們都很清楚人多地貧瘠的倭國根本不被中國的統治者放在眼裡,完全不用擔心中國會對倭國不利,因爲中國可供選擇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海上中華地多人少,陸上中華可攻略大陸,不會進攻倭國。

中國的經濟發達,且願意與各國尤其是中華小跟班有福同享,幕府賺到了更多的錢,民衆有更多的人吃上了銀舍利---倭國的白米是珍貴的,稱爲銀舍利。

中國的存在,讓幕府不存在敵人。

想要進攻幕府,先搞定中國,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僅是阿部賢六看到了新明冊立皇太孫的重要性,其餘各國使節們也在竊竊私語,討論此事的深遠意義,有“小中華”之稱的朝鮮應該是歪國仁之中最高興的,他們事中華如父母,中華的興旺發達,他們打心眼裡高興。

如此,朝鮮使節團成員們都喝高了,醉得不行,宴終時被塞上馬車打包離開。

又有琉球的、緬甸的使節都很開心,至於暹羅、老撾、柬埔寨則是恭喜不已,而安南猴子們明面上一團開心,暗地裡卻是糟心得很。

安南猴子們心懷叵測,屬猴的他們老想蹦跳一下,很顯然,中國越強,對他們的壓制越大。

另有一批傢伙格外開心,就是阿三!

他們一言不合就開掛,開心起來就會跳舞,當場在宴席上跳起舞來,逗得人們哈哈大笑!

要說到阿三頗具奴性,中國人佔領了他們的地盤,扶持起一個個傀儡政權,結果呢,發現他們的服從性極好,中國人讓他們向東,他們不會向西,讓他們趴着,他們就老老實實呆在地上不動。

明明是中國人的事情,阿三們卻爲中國人高興,其誠摯不容懷疑。

阿三頗有可取之處嘀!

第753節 北伐之韃子的疑惑第1157 奧斯曼獨立大潮起(四)第1998節 新疆建省第761節 姚首輔的煩惱第308節 惡棍也會心痛第486節 撿到素丹一枚第1765節 進攻的標準姿勢第1838節 甲板上的會議第666節 葡萄牙人熱情的招待第1487節 伏擊之緬甸人Hold住第1398節 毒舌兩兄弟度假記第920節 七天下城之CS雷戰第831節 功成後起齟齬(求訂閱)第1051節 勝利的源泉第287節 在寧遠城的活動第888節 攻打馬六甲城第29節急襲奧倫治城(三)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526節 文萊內戰第910節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96節 遠航開始第2017節 快到終點睡不着第286節 見孫承宗第1508節 年輕蘇丹之心第1558節 非中國商品佔據市場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657節 天津保衛戰之填溝壑第433節 新兵一枚之丘逢吉第379節 戰艦上的歷程第366節 我們差點戰敗!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725節 軍政之事第2022節 得送十二面金牌了第1節親不親,故鄉人第861節 大改造第661節 天津保衛戰之又掛一侄第1091節 未戰先鬥智第1341節 千葉合戰一之雙方部署第2098節 希臘人的攪局第306節 地域黑第718節 顏常武不及格第1267節 桂林平息第237節倭人和土著第652節 最怕漢化第1418節 雄關難過第1287節 改革居然完成了!第1754節 在加塔角海域的追逐第146節東南艦隊與福建水師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485節 萬丹內亂(二)第498節 王巡撫的動作第1934節 鄭柞的雄心第721節 柳如是心動不行動第255節到呂宋之不急第741節 新朝讓鬼變成人第933節 我們中國人講人情第1468節 拎包去打第2061節 最後的維齊爾第1894節 包頭佬大軍到來第641節 肥皂總理第1401節 王子之怒第1711節 口誅諸酋第1172節 漕運改海運之成功第1517節 撤退(二)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2節城下之盟第753節 造反非小事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687節 過合恩角第830節 韃靼人最後的抵抗第987節 肉呢?肉在哪裡?第1539節 顛峰對決之鏡片裡的世界第1432節 輕下德里第155節三足·鼎立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876節 寶洞聖母號的下場第1113節 五上尉升爲五上校第712節 東林黨罪過罄竹難書(一)第892節 洪煕官的心聲第110節出診部族第209節劉之鳳的質問第1899節 煙客必勝!第650節 我大明有東南軍第1119節 遜色的造反者第1218節 一招制敵(二)第217節大艦上的生活第1774節 奧斯曼人要和平第743節 攻徐州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461節 老傢伙第5節初議事第254節到呂宋之別樣心思第1803節 劉國軒登龍門第1613節 銀元砸屎部族去(二)第415節 西班牙人的屈辱(二)第44節艦員結構(二)第2081節 聖騎士與異教徒的合作第1062節 社團挑軍隊?!第626節 姚閣老歸東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