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_第489章 毒計(5)

中秋佳節,圓月當空,南京城1派歌舞昇平的時候,重慶卻氣氛嚴肅。

不僅是烏江勇毅伯英靈抵達的原因,遼王召見黃宗羲也是1件不可忽視的事情。而且,兩撥人還碰在了1起。

遼王府9品教授,南直隸金壇人周鑣(音鏢),是周應秋的侄兒,以秀才舉薦爲遼王府教授。

江邊上,甲士儀仗層層,整套的周天星宿幡旗環繞帷帳林立,在夜風中飄揚。

整套的星宿旗只有皇帝有,給遼王的是特許專用。

“太沖,何來之遲乎?”

周鑣領着1班武士,負責迎接沐浴、換衣後的黃宗羲1行人。王府教授是9品官,看着低,實際上意義非常。何況遼王府在編官員只有儀衛正賀人龍、5品長史1人,教授兩人,總共94個在編跟隨遼王儀駕。遼國其他臣屬都在瀋陽,或跟着遼相孟弘略4處找發財的路子。

所以周鑣,已經算是重量級人物。若是汪文言親至,則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錦衣衛出身長史要親自出動來迎接。

“弟拜見仲馭兄!”

黃宗羲拱手行禮,網巾束髮,1襲青衫姿態瀟灑,舉止利落,微微露笑神色莊重:“西南路險,師尊本要親至,奈何入秋以來4時不正,偶感風寒。這才失了禮數,還請仲馭兄代小弟於千歲爺處,多多美言。”

雙手攙起黃宗羲,周鑣笑着:“千歲爺豁達開明,豈需愚兄居中做醜?快,莫讓千歲爺久等,千歲爺可甚是掛念太沖。”

“仲馭兄,請!”

黃宗羲也握着周鑣的手,勉強算下來周鑣兄弟兩個早年也能算是他父親黃尊素的弟子。

1手拉着黃宗羲,周鑣在前領路。

黃宗羲後面跟着的東林3代重要核心子弟端着禮物,這些要當場進獻給遼王,需要衛士進行搜身檢驗。儘管1路上這幫人被盯得死死,但還是不能放鬆。

兩名甲士托起丈高帷幕,周鑣稍稍躬身低頭拉着黃宗羲入內。

南邊臨江,3面帷幕做牆,遼王坐北朝南,背後護衛成排依春秋古禮而跪坐,運輸靈柩的水西軍官坐在左首西邊,他們的佩刀沒有解除,爲表達對遼王的尊重,刀放在右手處,而不是左手這種利於拔刀的地方;右首席位空缺。

水西將士的鎧甲、面容5官與大明各處有着稍稍差異,黃宗羲看到水西將士不由1愣,水西將士也斂去笑容,或端着酒杯望過來神色靜穆,或放下酒杯手按桌邊靠近刀鞘。

遼王背後的3排跪坐的甲士也直起腰膝,做好急速起立衝刺彈壓現場的準備,跪坐是最方便拔刀戰鬥的方式,這是春秋古禮,別以爲都是爲了好看,爲的還是情況不對當場拔刀。

遼王背後北邊的帷幕外,1排排拄着火銃的銃兵靜坐,江北這1片區域帷幕縱橫分隔出1個個小區域,有屯兵的,也有舞女歌姬休息的地方,還有竈臺區域及解手區域。

坐在他左首的賀人龍對樂吏使了個眼色,4周聲音停息。

朱弘林放下白銀酒碗,坐的端正看向正下方的黃宗羲。

“回稟王上,餘姚黃宗羲覲見。”

周鑣拱手行禮,向東挪步,騰開位置。

黃宗羲上前拱手,低頭面無表情:“學生黃宗羲,拜見遼王千歲爺,恭祝千歲爺如意順心。”

他以客籍入考,已取得秀才功名,隨來的東林3代幾乎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也沒法子,誰讓西南這邊教育落後,往往有的縣連每科連最基本的人數都湊不出。

“孤近來不甚如意,亦未順心,希望如太沖所言。”

“學生惶恐。”

“哼,惶恐什麼?許久未見,太沖倒是越發幹練了。成了,閒事休提。入座,同享這良辰美景。”

“學生遵命。”

黃宗羲跟着周鑣落座,身後隨行的東林3代子弟呈送禮物,以謄抄的書籍、道經、筆墨紙硯等4寶爲主。

安邦彥的弟弟阿倫見了高聲道:“還當是什麼,淨是些俗物。”

黃宗羲繃緊麪皮不言語,現在水西將士9是火藥桶,不能刺激。否則大計未成,可能當場9被砍死在這裡。

皇帝忍着怒氣不願意大開殺戒刺激天下那根緊繃的神經,可遼王同樣有怒氣,還頂着賢王的名頭,完全敢豁出去報復他們。大不了,高聲宣判輕打板子,閉門靜養幾年後又是1個大權在握的遼王千歲。

周鑣也是3吳子弟,還是文人,見阿倫開口詆譭書籍,也知道黃宗羲爲難之處,遂道:“安將軍此言恐有不妥,此乃聖人教義之承載,豈能以俗物稱之?”

阿倫看向遼王,朱弘林只是端起酒碗小抿1口,神態悠悠擡起下巴,看着星空明月。

江水嘩啦聲此起彼伏,帷帳內1片寂靜,都看着阿倫。

阿倫揭開籠罩左肩的鮮紅戎袍,7枚金銀銅質地的勳章掛在心口,右手拍了拍嘩啦作響,對4周拱手道:“若聖人教義有用,還需我等做什麼征伐不臣之事?若真有用,國朝1應問題,你等儒生手捧聖人教義,張張嘴自能解決,還需我等作甚?”

現在的武人榮耀感極強,1代代武人被打壓的如狗,現在有1種病態的反彈。

1個人再英明神武,是改變不了1個時代趨勢的;可1個階級可以,武人這個階層與朱弘昭合在1起,要名義有名義,要拳頭有拳頭,要高度有高度,還有什麼可以阻擋拳頭的?

“國朝近來屢懲大貪大惡,無不是飽讀聖人經義之人,手舉聖人教義,口談時政道德,滿肚子損公肥私。做人心口不1,爲臣有負聖天子信賴,監守自盜屢禁不止,殺的不是這些文賊,又是哪些人!”

深吸1口氣,阿倫指着身邊水西軍官,揚着下巴不看黃宗羲等人,神態不屑看着星空:“日月昭昭,青史爲鑑。是非公論,自有後人裁斷!”

1名名水西軍官起身,揭開斜罩住左肩的鮮紅戎袍,露出1枚枚勳章,這是他們血汗幸苦的證明,用實物來彰顯功勳,可比1紙文書來的有意義。

他們目光無情望着坐成兩列十2排的東林子弟,彷彿在看死人。

送安邦彥靈柩的儀仗隊伍,以水西將士與旗手衛爲主,依照水西傳統沒有着裝素服,而是採用喜慶色彩。很簡單,安邦彥爲國捐軀是榮耀,是值得高興爲其慶賀的事情,老死病榻,纔是屈辱。

東林3代不敢在這裡玩兒高調講氣節風骨,遼王坐在主位可能9在等他們自己刺激這些憤怒的丘8。若沒有汪文言給他們支招,可能現在9會集體作死。

汪文言給他們指出1條似乎可以走通的路子,爲了走通這條路,他們可以暫時忍耐12。

至於周鑣也閉嘴不言語,他叔父周應秋是刑部尚書,法司2把手。如果反對阿倫的言辭,9是抵制法司判下的案子認爲法司不公允,也9是指責自己的叔父爲虎作倀。

出於交情他可以爲黃宗羲出頭1次,但不會爲黃宗羲等人背鍋。

朱弘林見這幫人竟然忍住了,呵呵發笑擺手啪啪作響:“將軍這話在情理,但過於絕對了。打仗衛國殺敵,綏靖地方,的確少不得將士們劈荊斬棘;但治國還是需要聖人經義的。凡事不可1概而論,要留條底線。給人留底線,也是在給自己留。”

“王爺教訓的是,末將明白了。”

阿倫扭身拱手,見遼王頷首,才落座,端起酒杯飲1口,望着黃宗羲獰笑齜牙,緩緩嚥下這口酒。

水西將士紛紛落座,這幫人軍紀是出了名的差,性情暴躁的對黃宗羲做了個抹脖子動作,1個個神情桀驁。

朱弘林看向樂吏,下巴1揚,清淡聲樂響起。他聽不慣恢宏軍樂或宮廷風格的音樂,聽的都是歡快小調。

斜躺着,端起1碗酒看向黃宗羲,鼻脣之間淡淡8字胡抖着:“孤聽說,太沖於西南甚是刻苦,已達到頭懸樑,錐刺股的地步,大有張溥之風範?”

“不敢有瞞王爺,學生思念家母甚是愁苦。唯有書籍可分憂,又難以專心,才行此下策。”

黃宗羲身子微微前傾,腦袋半俯着以示謙卑。

“好學是好事情,可做人的本份更重要。人做不好,是做不得社稷之臣的。人之1字,當腳踏實地,昂首挺胸,簡簡單單猶如參天之木;而爲臣者,更需樑柱之心。臣之1字,有承上啓下居中之形意,最缺的9是1顆方正、公明、無漏之心。”

“王爺教誨,學生當以此砥礪,不敢忘卻。”

朱弘林聽了笑笑,根本不在乎黃宗羲的態度,他挺贊同2郎的意見,學文先學字,字是大道之承載。學好每1個字,或精熟某1個字,9算成材了。

朝廷不缺讀書人來當官,這種讀書人可有可無,沒有你還有其他人;缺的是那種胸中理念成系統,有自己堅持,與某1種道契合的人。這種人,纔是朱弘昭眼中的人才,因爲這種人有原則有堅持。

以朱弘昭的看法來說,高3學生的智商、知識儲備全面性能完爆大學生。但大學生,大學生涯最重要的東西不是學的像高中生那麼全面,而是學習某1個系統形成自己的學識系統的同時,也塑造出自己的爲人理念系統。

時勢難造英雄_第122章 飛熊衛(2)青陽_第220章 淩河建奴現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6章 福王手段南京_第465章 革新之道南京_第542章 議新策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2)南京_第541章 蝗災青陽_第255章 徐光啓出京九邊大同_第83章 後續(2)青陽_第227章 蒙古入塞啓明_第342章 東擴計劃青陽_第249章 人心所向即天命啓明_第302章 糧草黑槍南京_第443章 南京3兩事(中)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7章 禍福相依九邊大同_第47章 難兄難弟青陽_第244章 文臣的底線九邊大同_第63章 割袍斷義青陽_第205章 君子之約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8章 山東赴遼軍啓明_第296章 朝議時勢難造英雄_第115章 紮營祝家莊(1)南京_第598章 南擴計劃下啓明_第276章 千帆竟過時勢難造英雄_第125章 輪轉將軍破曲阜九邊大同_第2章 奉國中尉,只能當豬!時勢難造英雄_第123章 兵賊聯手,所向無敵(2)南京_第485章 毒計(1)青陽_第241章 北線戰事南京_第527章 將府評議鐵網_第394章 鑄幣與改幣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9章 朝議(1)南京_第435章 吃麪,還是吃米?九邊大同_第29章 孫傳庭北上南京_第492章 毒計(8)時勢難造英雄_第129章 總攻(2)南京_第523章 銃刺衝鋒(4)九邊大同_第4章 小事化大啓明_第308章 鹽務暴利南京_第431章 酒酣鐵網_第394章 鑄幣與改幣南京_第606章 項城伯南京_第480章 1條線九邊大同_第22章 奪兵時勢難造英雄_第139章 準備栽贓啓明_第292章 治國安邦,順我者昌南京_第585章 分裂徵兆青陽_第234章 再臨平遙鐵網_第371章 中興大勢(2)南京_第574章 平叛南京_第530章 公主難嫁中啓明_第279章 奪功3人組啓明_第283章 72人過無跡(1)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1章 食色,本性也(1)時勢難造英雄_第120章 趙彥毒計啓明_第310章 時代發展問題(2)九邊大同_第85章 9邊大同終是夢(1)南京_第606章 項城伯南京_第470章 計劃生育南京_第489章 毒計(5)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3章 兩千歲南京_第523章 銃刺衝鋒(4)南京_第530章 公主難嫁中九邊大同_第7章 姐妹倆南京_第543章 南京1日遊上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2章 冬雷鬧鬼時勢難造英雄_第95章 忍耐不發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6章 談不攏9打南京_第514章 斬蛇計劃鐵網_第424章 陳策操軍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47章 禍福相依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0章 讓兵權南京_第433章 感慨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62章 冬雷鬧鬼啓明_第340章 褫奪南京_第602章 西狩上時勢難造英雄_第105章 衡王犒軍(2)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95章 朝鮮變動青陽_第270章 丞相府與替罪羊九邊大同_第73章 爭奪兵權九邊大同_第70章 戰後掌軍(2)啓明_第325章 內閣鬥毆鐵網_第371章 中興大勢(2)南京_第526章 春耕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82章 政治青陽_第207章 只能是誤會血不流乾誓不休_第150章 讓兵權時勢難造英雄_第113章 歌姬青桐南京_第488章 毒計(4)青陽_第244章 文臣的底線時勢難造英雄_第115章 紮營祝家莊(2)南京_第471章 臉面問題鐵網_第361章 家室不寧國事難靖啓明_第354章 大口袋時勢難造英雄_第131章 安置降軍啓明_第357章 告國民書九邊大同_第78章 大明平虜伯?(1)青陽_第262章 密詔遺詔青陽_第246章 眼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