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欽差革新,溫水煮蛙

遺蛻之地的時間流速,本就與外界不同,邱言的心魔身在其中呆了二十多年,又在時空縫隙中遲滯一段時間,這東華自然也經歷了一段時候。

不過,在兩年半的時間裡,邱言的血肉身和神靈身,一方面作爲心魔身的後盾,另一方面也沒有停下各自工作,各有所爲。

其中,以血肉身的成就最爲明顯,畢竟對神靈而言,兩年時間不過一個彈指,可能一次諸神會議就消耗兩年,可對於凡人而言,兩年時間卻足以改變一生。

邱言持節出京,秉承皇命,統領劍南,有節制軍政之權,又負責和沼人的交涉,不過實際上任務,還在於變革軍制。

不過,此舉牽扯諸多,不光是軍方抵制,就連那世家大族都牽扯其中,更有諸多官僚人脈網絡的聯繫,使得幾家書院亦生出反感。

再加上田遊青聯合新舊兩黨在旁掣肘,衆人都覺邱言此行,不會有什麼結果,最好的局面,不過是借沼人入侵的時候,用以團結軍民,但如果一個不小心,反倒可能被沼人佔了便宜,賠了夫人又折兵,不知有多少人曾經等着看他的笑話。

不過,這也只是曾經。

在這之後,邱言大刀闊斧的對一些機構進行裁撤和改組,自然引起了軍方兵家的反彈,可一來精銳之兵北上,留下來的多是衛戍和二線兵丁,二來,邱言也給予了他們一點甜頭,展示出了圓滑的手段,還是平息了事端。

兵事不比其他公務,邱言在兵馬中樞的樞密院中,可以辭退文員機要,自己越俎代庖的親自處理,以一當百,而使得承旨司不亂,可那是單純的處理文案,現在他到了劍南之地,南疆邊陲,面對種種邊患,已經不是紙張上的文字和數字了,而是切切實實的問題,這裡需要的不光需要謀劃和決斷,更需要那些兵卒切切實實的施行。

計劃的再好,一個人能將所有戰略都攬過,制定萬全,若執行的人不配合,或者刻意懈怠,最後也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邱言反而還要擔責。

革新兵制也是一樣。

爲什麼朝中諸臣不願來此,乃至一聽邱言要來,就都靜觀其變?原因就在於,邱言來此,既要對付沼人,又要得罪軍方,幾乎是難以兩全的選擇,若邱言順從兵家,或許能平定沼人之亂,卻又要有負皇帝所託,失卻聖眷,可謂進退維谷。

所以,邱言在革新兵制也有佈置,採取了曲線之法,先將一默認之事,給拿到了檯面上,然後借題發揮,漸漸達成目的,此事就是軍屯。

大瑞的軍屯,始於開國時,幾經廢立,發展到今天,在邊疆之地十分普遍,甚至成了一種沒有明文的定規。

軍屯,其實有着不少的好處,在開國的時候,恢復了軍閥割據時期荒廢的農業,發展了農業生產,又能供給軍餉,減輕了農民與朝廷的負擔。

到了王朝中期,體現在開發邊陲、鞏固邊防等方面,但除了好處,自然也產生了許多的弊端,主要就在分配剝削上,因軍屯涉及到軍方兵家,這是個有着嚴格上下等級劃分的組織,軍屯發展,久而久之,會出現上位軍官享受利益,下位軍官遭受剝削的局面。

這些事,都被邱言一一掌握,他在來到劍南之後,最早的時候,展示出無爲而治的模樣,一度被人輕視,但在這段時間裡,邱言對劍南道上上下下的局面,都瞭解透徹,加以分析,圈定了可以拉攏的對象,也標出了難以化解的敵人。

接下來的事就非常簡單了,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力量,哪怕只是暫時聯合,也要加以籠絡,然後運用這些力量,去打壓那些不願意妥協之人。

說到拉攏,就不得不提到“邱官兵改”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衛所制。

這就是將軍屯拿上臺面,變成一種定製的方法,並且上報朝廷,給以准許。

在奏請中,邱言書曰:“興國之本,在於強兵之食,若兵食盡資於民,則民力重困。故令爾將士屯田,且耕且戰。今定軍於邊,或得新土,諸將宜督軍士及時開墾以收地利,庶幾兵食充足,國有所賴。”

此言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少大臣出言反對,訴說種種隱患和明禍,但又有兵家爲此言撐腰,使得朝堂上混亂不已。

李坤幾經權衡,又見了奏摺副本中,言及的一些密文,上書:“屯田積粟、備邊,宜選諸將軍智謀勇略者數人,以東西五百里爲制,立法分屯,佈列緣邊之地,遠近相望,首尾相應,遇敵則戰,寇去則耕,此長久之法也。”

這就是針對沼人寇邊的具體方略了,其中又說了些即將頒行的兵制新條,並且指出,屯田之事,宜疏不宜堵,限於官道和通信,就算朝廷明令禁止,也不會杜絕此舉,反而會成爲灰色地帶,使得積弊越多,難以管制,倒不如將之納入明法,完善制度,加以掌控。

最後,邱言甚至將衛所確立之後,可能發生的弊端,一一列舉出來,並估算了大概會在多少年後產生,又該輔以何等手段處置和制約。

這一份細心和遠見,終於打動了李坤,使得他點頭施行。

衛所制,是邱言總結了當世局面,結合前世所知,構成的制度,他當然知道,發展下去,會產生種種弊端,甚至連具體會有什麼後果,都心知肚明。

但邱言早就意識到,任何制度和法令,本就沒有永恆,最多保證在一定時期內正確,妄圖確立一個永遠正確的制度,其實是種非常懶惰而又不負責任的想法,世上豈有一勞永逸之事?

在他看來,每種制度都有自己的生命週期,只要在週期內,能解決相應的問題,起到進步作用,就可以運用,否則的話,擔心會產生問題,就乾脆不用,那什麼事情也不要做了,因爲只有不做事,纔不會出錯。

實際上,無論前世還是今生,邱言或在身邊、或從書上看過不少的事,都證明了這點,很多人以爲可以立下萬世不易的法度,後人只要在框架內行事,就能處理任何問題,確保所有事都能得到理想結果。

但隨着發展,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了,沒有想到和預料到的局面顯現了,可惜制定法度的人早已作古,後世之人困於形式,難以掙脫。

古今中外,概莫能焉。

“前人有前人的使命,後人有後人的造化,過多推崇先人留下的法度,又或將所有責任都推諉給古人,都是片面的,若事事都被古人、先人做好,那今人的存在又有何意義?先人只要將所屬時代該做的事做好,便就足夠了。”

邱言所施行的兵制,以軍屯開始,被很多人看成是妥協,是向兵家認輸了,如此一來,自使得兵家重新接納了邱言,成了他的助力,打壓其他勢力。

這在兵家看來,是消滅競爭者,獨享利益。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在劍南軍方開始消化勝利果實的時候,邱言又出臺了進一步的詳細制章,涉及軍屯成員的劃分、戍守與屯田的兵卒比例、軍士屯田的份額、屯田的來源、屯田工具和耕牛的管控,對屯田徵收稅糧的標準,以及在得到疆土時,該如何組織屯田團體,怎麼分佈在邊疆。

這些條例一出,沉浸在喜悅中的劍南將領們,好似一盆冷水澆在頭上,猛然驚醒,當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他們這才意識到,朝廷明瞭屯田之法,雖然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屯田了,可規矩一砸下來,很多原本能獨吞、獨享的利益,要被生生奪去!

這還不算,藉助劃分、分配、收稅等方面,邱言的手,赫然伸到了劍南軍方的七寸之處!

說到底,軍伍的根本還在錢糧,養軍、安心都在其中。

只是,這時醒悟,已經有些晚了,他們助邱言打壓世家,又順着邱言的意思,在軍中宣傳,使得很多底層的兵卒歡欣鼓舞,細則一出,條例都是保障底層兵卒利益的,這個時候就算反對,也會生出禍患。

更何況,好巧不巧的,沼人中的竈沼又在這時調兵遣將,有北上劍南的跡象,其首領葛洛蘭派了使者過來,說是討要官職。

面對這般局勢,爲將已經到手的利益鞏固,劍南道的諸多將領,不得不與邱言繼續合作,抵禦沼人的進攻。

原本,對他們來說,沼人占城就是恥辱,但有邱言頂缸,如今邱言將軍屯拿出來,很多地方位於邊疆交界,放任沼人施爲,就是與自己過不去了。

就這樣,藉助沼人的壓力,邱言穩住了軍方,隨後以軍屯爲突破口,慢慢推行一整套兵制變遷,乍一看是和軍屯人員、組織有關,可延伸出來,就牽扯衆多了,並和鎮壓沼人隱隱相連,使得兵家將領有苦難言。

另一邊,又有更多沼人匯聚過來,不只竈沼,更有佛沼與沼人本部插手,發出通牒,逼得幾位節度使齊聚邱言府上,希望能討得一個說法。

第966章 意境蘊養,本源融網第1308章 囚得異洲人,聞知遺蛻變第15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239章 細微之處,可以驚神!第920章 坐脈觀芥子第275章 昔日畫中魂,今朝面前人第104章 火煉魄,念鍛魂第104章 火煉魄,念鍛魂第1165章 各留氣運在網間第1132章 理屈詞窮怨鬼神第542章 風入魂夢,意與城合第841章 繁華何所出?第179章 性命之爭,家中熟人第1231章 厚今薄古,言不離父第1307章 畫皮如牢鎖三念第371章 蟠桃如心,竊天五賊第1159章 夢裡只因白日思第1309章 神通化宇,不辯四方第165章 民願爲天,當勇當堅第1169章 登天之基!第625章 備前朝之制度,具歷代之得失第796章 強凝人文根基淺,退而弄潮在人間第1104章 定國侯的痛腳第935章 飛虎道賀第816章 事無鉅細皆攬,裁撤去留由心第1405章 鬼門立靈地,冥氣生玄奧第526章 女因言對峙,官由卷生意第1035章 與師論道,先問弟子第1218章 過去未來,彈指一星宿第559章 圍城!第621章 邱修撰翰林演周饒第1093章 武經藏四武第607章 隨身傳法第783章 天將借雷壓神,歸來卻探暗星第977章 嶺南白蓮亂第569章 念合秩序?龍氣顯化?第842章 人網一點動!第902章 一怒殺人,仗運不謀第864章 過門入海,意境成水第352章 敵意何來?第1361章 雷火次第出第547章 龍隨諭臨異象起第1056章 天時地利成神通第1章 三根毫毛第422章 民心可用,三品如人第961章 第三根毫毛!第1015章 名動天下,世人爭相睹第958章 虛上實下第499章 他鄉遇故知第992章 成也神通,敗也神通第545章 三百進士誰爲首?第655章 好個人道大賢!第1501章 心同心連,身與身合第782章 落子北疆一隅,陽謀天下世家第1432章 古神、香火神、天生神第508章 諸方皆動!第1494章 神沐文運,魔散雜念第12章 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第956章 促得心中城第441章 論禮第1242章 貓言北俱,妖王所屬第1086章 猴頭求長生第46章 律法人情,陽謀順勢第1191章 國運在土,龍脈礦藏第298章 自作孽第1231章 厚今薄古,言不離父第873章 竈公與佛第300章 降臨!第133章 驚天動地第637章 風起火蔓污水流第767章 律曰知行合一,活字無中生有第992章 莫**,悲慼絕念壯惡神第578章 禮到白衣來第1185章 十三人,寄他念第1428章 七字第269章 天理渾然,性命契機!第1439章 天庭有路第1500章 不聞不見,玄之又玄第8章 城隍!第1117章 元嬰起,星光落第1276章 似爲討侯來,實爲爾等至第1232章 閉門禍來也有因第74章 止謗莫如自脩第876章 一佛昇天第308章 千萬書生念成林第1388章 鼠馱錦囊弟子歸第1153章 卻道誰人去留第182章 投石立威,求字救命第748章 片語自有乾坤,豈在一面之詞第958章 虛上實下第976章 衆勢難逆城下盟第1196章 世家聚,兵鋒指第558章 天庭情報第1468章 劫主!第640章 墨成屏,血喚黑龍第914章 氣運連綿兮性命全第1081章 丹出於人而天地加持第755章 欲聞道,世家寒門暗戰第1310章 遺蛻乾坤,九國五家第1276章 似爲討侯來,實爲爾等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