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聖人?

使團在澳門停留的時間並不長,補充了淡水、食物等後,很快就從澳門繼續啓航,朝着緬甸方向而去。

費爾南多在澳門加入使團,作爲使團的一員同船前往緬甸,而就在他們啓航的當日,緬甸南部城市沙廉,之前舉行協調會議的四國代表再一次碰頭,並且產生了激烈的爭論。

荷蘭駐緬甸代表艾伯特不僅固執己見,甚至還當着其他三國代表的面告知,他已經同意東籲王朝國王達寧格內的要求,讓東籲王朝王室在緬甸南部組建政府,繼續延續東籲王朝的命運。

英國代表亨利當即就皺起了眉頭,荷蘭的擅自決定根本就沒和各國提前打招呼,而且在南部組建政府?這和前一次商談的完全不同,要知道當初荷蘭雖然反對緬甸王朝更替,但也僅僅只是按照法蘭西的建議對於滅國的前王室成員提供政治庇護罷了。

而現在,政治庇護居然變成了支持東籲王朝?這樣做帶來的後果和影響是極其嚴重的,難道荷蘭就不擔心會導致緬甸整個局勢的惡化?

不過亨利卻沒開口,英國在這場緬甸王朝更替中的角色是早就確定了的,亨利雖然希望英國能在其中獲得利益,但不希望讓英國更深入的捲入這場變化中,況且之前所謂的政治庇護是法蘭西代表朱利安所建議的,而現在這種變化自然是直接打了朱利安的臉,亨利倒要想看看朱利安是什麼反應。

聽艾伯特這麼一說,朱利安頓時也皺起了眉目,當即很不客氣地要求艾伯特一個解釋。

“閣下!您要知道政治庇護和支持東籲王朝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前者是出自人道主義,作爲貴族之間的援助,而後者是直接插手緬甸局勢,您這樣做的話會把沙廉直接拖進戰爭的旋渦!”

朱利安的語氣很是不悅,如果是在太陽王的事情,小小的荷蘭居然敢跳過偉大的法蘭西擅自作出這樣的決定,法蘭西必然要讓他嚐嚐冒犯的後果。可惜的是,現在的法蘭西已經不再是太陽王的時代了,歐洲戰爭消耗了法蘭西極大的資源,如今法蘭西政府已到了快破產的境地,再加上國內反戰的呼聲極大,法蘭西對外政策開始收縮,導致這幾年影響力也逐步下降。

可不管怎麼說,法蘭西依舊是這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艾伯特可以無視葡萄牙代表費迪南的意見,可對於法蘭西的意見卻不能置之不理。

“這正是今天要求諸位前來的原因。”艾伯特微笑着回答道,見諸人很是不解,他神色略有些得意:“由於荷蘭王國的協調,東籲王朝的王室和孟族那邊已經達成了協議,雙方願意在目前情況下拋棄之前敵對的姿態,從而重新劃分緬甸的勢力範圍。”

這話一出,其餘三人頓時面面相覷,朱利安還是第一次聽說有這樣的情況,不過三人都是頗有城府的貴族,所以沒有打斷艾伯特的話,繼續靜靜聽着他往下講。

“東籲王朝同意孟族作爲地方勢力控制緬甸中東部和東南部區域,從而從緬甸獨立出來,並且承認對方的統治。此外,孟族同意承認東籲王朝對緬甸中西部和西南部的統治合法權,願意爲穩定緬甸局勢進行全面合作。”

“艾伯特閣下,雙方居然能達成這樣的結果,恐怕您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吧?”葡萄牙駐緬甸代表費迪南陰陽怪氣地問道。

東籲王朝和孟族之間是什麼關係?外人不知道,他們這些長期在緬甸的人如何不清楚?

一直以來,東籲王朝和孟族如同死敵一般的存在,作爲緬甸地方勢力最強大的孟族一直在從事反對東籲王朝的“偉大事業”。說句不好聽的話,在緬甸局勢大變之前,東籲王朝是作爲緬甸唯一的王朝和政府,而孟族就是反抗和力圖推翻東籲王朝的“反賊”存在。

這兩者相互之間交戰多次,雖然東籲王朝的力量稍強些,卻始終拿孟族沒有絲毫辦法,而且佔領了緬甸中東部和中南部的孟族這些年來其力量不斷上升,給予東籲王朝極大壓力。

如果歷史不改變的話,再過十數年孟族就會舉兵進攻阿瓦,從而敲響東籲王朝最後的喪鐘。

而現在,這兩個冤家對頭居然聯合起來了,而且雙方還達成了協議,各自劃分了地盤。此外甚至還聯手意圖對抗已經佔領阿瓦的高進軍事集團,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意外。

假如讓他們成功的話,那麼緬甸從一個完整的國家就變成了三個政權,北方是高進,南方一分爲二,東邊是孟族,西邊是殘存的東籲王朝,至於沙廉恰好就在靠近中間的位置。

不得不承認這種瓜分緬甸的舉止對於控制沙廉的西方各國是極爲有利的,緬甸從一個國家分爲三個政權,不僅能讓緬甸對於西方各國的依賴性更強些,同時西方各國也可以通過這種局勢來對緬甸進行更加深入的滲透,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

但是,費迪南根本就不看好這點,在他看來荷蘭人簡直是昏了頭了,自以爲聰明的荷蘭人難道就不怕引火燒身麼?高進可不是沒有背景的,他的身後可是強盛無比的大明帝國,荷蘭人的這種小動作完全就是對大明帝國的挑釁,一旦鬧出事來恐怕要承受其嚴重後果。

艾伯特哈哈一笑,神態輕鬆道:“作爲外來者,我覺得應該尊重當地的意願,緬甸是一個美麗的國家,我們只是暫時在沙廉進行落腳而已,緬甸內部的爭鬥和我們並沒有關係,不過爲了沙廉的穩定,我覺得再有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諸位覺得呢?”

“信你這番鬼話才真是見鬼了!”費迪南心中暗罵,大家都是大航海時期崛起的歐洲國家,誰不知道誰呀?葡萄牙進入大航海的時間還比荷蘭早一些。

自大航海開始,歐洲人在世界各地陸續建立殖民地,掠奪當地的財富,可什麼時候尊重過當地半毛錢的意願?難道是靠着沾染了鮮血的長劍和火槍來尊重的?假如是這樣的話,那麼所有殺人放火搶劫發家的西方人都是聖人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第一千四十二章 腹背夾擊第七百二十章 偶遇第七百六十四章 晚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幸災樂禍第一千四十五章 銘記在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撫遠大將軍第一千三百章 臨危受命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未來第七百七十二章 兩個英國佬的對話第九百一十二章 撤離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七百八十章 西北第七百二十八章 改換門庭第五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九百三十九章 取捨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閒子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閒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第七百四十六章 問斥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州之戰4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任職參贊第七百四十章 文章還是要做第五百九十七章 塵埃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第八百七十章 往事如煙第四百七十章 包宏輝的決斷第一千五十四章 來了又走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征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第六十四章 廖煥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舉拿下第七十七章 一鍋粥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四百九十五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六百二十九章 罵將第五百九十五章 反衝鋒第三百八十章 敵襲!敵襲!第三百五十七章 父子兄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八百五十四章 任憑於他第六百四十五章 東進遼東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轉移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八百二十八章 奉天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雲南急報第三十六章 杭州大戰2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欺騙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妥協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狐狸第八百零五章 火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四百零六章 幻想第二百三十八章 騎兵南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巡查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樹開花(求票!)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一百二十六章 倉促應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三十九章 神兵天降第五百一十章 一團亂麻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六百七十三章 名冊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三合之戰(2)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九百六十九章 惶恐萬分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方的朋友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蒙古之戰(1)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戰術調整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遠東的本傑明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李衛述職3第二百二十二章 家國事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臉面何在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自量力第九十五章 絕境第一千五十四章 來了又走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幸災樂禍第三百六十二章 白蓮易主第三百一十六章 搶購風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舉拿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拉清單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一千零一章 暢想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巡查第三百三十三章 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