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出兵

科爾沁是蒙古一大勢力,由於科爾沁和滿清之間的特殊關係,在蒙古各部中科爾沁屬於極強的一支。

自後金興起後,科爾沁就靠向了滿清,等到後金改國號,建立所謂的“大清”後,科爾沁和滿清之間的關係就更加密切。

在滿清的扶持下,科爾沁佔據了漠南也就是蒙古東部的大片草原,並且這一片地區又被稱爲科爾沁草原。

此外,經歷百年的發展,如今科爾沁已有六旗,分別爲科爾沁右翼中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後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左翼前旗、科爾沁左翼後旗。

除去科爾沁本部的六旗外,科爾沁還基本控制了扎賚特旗、杜爾伯特旗,郭爾羅斯前旗、郭爾羅斯後旗。

自漠北蒙古三部被鄂爾泰聯合俄羅斯一舉滅亡後,東部蒙古力量最強大的就是科爾沁了。而且在漠北蒙古被滅之後,科爾沁趁火打劫在其中撈取了不少好處,從而進一步增強了自己的實力。

說句實話,如果不是因爲現在的局勢,怡親王是根本不想和科爾沁合作的,要知道怡親王的母系可是有着漠北蒙古的血脈,雖然漠北蒙古的滅亡其歸根結底要歸咎於建興皇帝和鄂爾泰,如果不是他們聯合俄羅斯向漠北蒙古突然出手,也不會有這樣的結果。

而且怡親王當年從漠北逃至遼東的時候,科爾沁部甚至還派人試圖搜索和抓捕怡親王,如果不是他跑的快再加上對蒙古各部比較瞭解,趕在科爾沁佈下天羅地網之前就逃到了遼東,恐怕早就被科爾沁抓到並當成禮物送給建興皇帝了。

從這點來講,怡親王和科爾沁部是有仇的,但這世界就是這麼奇妙,當初的仇人現在卻聯手成了一家人。隨着鄂爾泰在蒙古投靠大明後,科爾沁就和鄂爾泰徹底分道揚鑣。

而如今建興也成了歷史,雍正成了滿清的皇帝,作爲滿清忠實走狗的科爾沁自然也早就投靠了雍正。

怡親王是雍正的心腹,更是雍正最爲信任的兄弟,有了這麼一層關係,兩者合流也是自然的。

賀大淵會議後火速趕往北方,第一時間就調集了部下最精銳的第八師,爲了保證第八師的戰鬥力,賀大淵甚至從第二十一師和第二十二師中抽調了部分騎兵部隊和火炮部隊進行加強。

這樣一來,第八師在編制上比原本更爲強大,雖然第八師不是騎兵部隊,但在調集各師的部分騎兵編制後,第八師把這些騎兵組成了一個團的臨時編制,從而增強了第八師的機動能力。

這樣做,雖對於第二十一師和第二十二師的力量有所削弱,不過這兩個師目前承擔的任務是對北方投降滿清的安置和警戒工作,在這些滿清殘部和百姓已經徹底投降並收繳武器的情況下,以這兩個師的軍事力量已經足夠壓制了。

做完這些後,賀大淵絲毫不作停留,直接領兵南下。

按照戰役計劃佈置,賀大淵部是由北向南攻擊,配合主力第七軍進行作戰。所以他前進的方向是由後世的哈爾濱方向而出,過江向松原挺進,直接攻擊科爾沁左翼前旗,同時壓制科爾沁右翼前旗,一舉切斷科爾沁兩旗同科爾沁本部的聯繫,防止科爾沁部和怡親王部向北方逃竄。

現在的松原還不是後世的松原,但其地理位置極爲重要,這個地方位於滿清寧古塔將軍通往齊齊哈爾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後世哈爾濱、長春、大慶三地的中間地帶。

控制住松原,或者說現在的伯都訥,就能一舉遏制住這個要道,不僅能壓制南部的科爾沁和怡親王部,同時也能向西直接攻擊科爾沁右翼前旗。

賀大淵是老行伍了,當然一眼就看出了伯都訥的重要性,所以在領兵而出後,他毫不遲疑地就直撲伯都訥新城,要以最快的速度一舉拿下這個地方。

“將軍!先鋒來報,說是有科爾沁的騎兵出現。”

“騎兵?有多少?”第八師的行軍速度極快,僅僅兩日內就向目標撲去,按照估計再用不了多久就能抵達伯都訥新城。

“回將軍,眼下僅是騎兵斥候和小股部隊,我軍斥候已派出,暫時還不清楚科爾沁的軍力動向。”

賀大淵皺眉想了想,這種情況他在出兵時有所預料,科爾沁是蒙古一部,蒙古人作戰向來喜歡野戰而不是守城,再說了伯都訥新城只不過是一個小城,遠遠比不上關內的城池,像這種城根本就抵擋不了明軍的炮火。

當自己的大軍向伯都訥新城撲去的時候,科爾沁人肯定會得到消息,而且以他對蒙古人的瞭解,蒙古人絕對不會傻乎乎地死守城池。所以,現在前鋒遇到科爾沁的騎兵是很正常的事。

“讓先鋒注意,多派斥候打探,同時讓騎兵團派兩個連騎兵在先鋒部隊左右機動,以防蒙古人偷襲。”賀大淵很快就做出了決定,開口對部下說道。

“將軍,是否讓先鋒部隊減緩前進速度?”部下遲疑了下問。

“減緩?當然不!”賀大淵冷笑一聲:“這些蒙古人無非就是想讓我部放緩速度,以組織我佔領伯都訥新城。如果我部減緩前進速度這不恰入蒙古人的下懷?告訴各部隊繼續按原來的速度前進,同時做好戰鬥隨時準備,所有人都給老子睜大眼睛,別給蒙古人有機可乘!”

“是!”部下連忙應了一聲,跳上馬傳令去了。

等部下走後,賀大淵冷笑一聲,他心裡對於蒙古人玩的這套極爲鄙視,都什麼年代了蒙古人還當現在的明軍是以前的前明的明軍不成?

現在的明軍不僅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更擁有殺傷力極大的火器,而且爲了這次戰役第八師還臨時新編了一個騎兵團,這個騎兵團同樣裝備火器,同蒙古人直接對戰非但沒有不足還有極大優勢。

蒙古人想用一百多年前後金對付大明軍隊的戰術意圖給明軍造成麻煩,隨後再趁明軍畏敵不前的機會利用騎兵速度和衝擊力分割包抄從而擊潰明軍簡直就是做夢!

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僵局第四百一十四章 穆忠明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狡猾的托爾斯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五百一十五章 善後第四百二十八章 撫遠大將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惱怒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震山敲虎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小仁第一千五十七章 武英殿議遼東第三百二十一章 將相不合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四百一十五章 城門和炮臺第五百四十五章 誤國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一百五十八章 失地(求票!)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喜臨門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一千一十六章 讓皇上滿意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烏蘭烏德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八十六章 耐心等待第一千九十九章 農曆生日第二十章 走風第二百二十六章 鬧事(求票!)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千零二章 如今天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曼薩尼約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九百五十五章 王樊的建議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別列科夫的期望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二百一十五章 鴨王起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棋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牢騷第二百零一章 東海偷襲第八十九章 炮臺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七百八十八章 過河拆橋第九百三十五章 氣度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廉頗老矣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權第五百二十二章 汪景祺三策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叫門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四百七十章 包宏輝的決斷第九百八十四章 沙皇彼得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八百七十二章 信仰第九十七章 形勢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四百章 指血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王冠第七百二十六章 千年王八萬年龜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沙皇彼得第九百四十四章 相邀第五百四十六章 禍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王朝落幕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洪武有靈(求票)第五百七十三章 亂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欲蓋彌彰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果蔬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登門拜訪第八百零一章 骯髒的靈魂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五百四十章 軍團第三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第一百九十九章 遲幕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七百零四章 利誘第九百九十四章 我們冤枉第九百一十八章 範家大少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組織談話第八十七章 水師第九百二十四章 各持己見第一千一十三章 魄力第九百零四章 當年之仇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三百八十章 敵襲!敵襲!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五百四十九章 未來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蒙古之戰(4)第二百三十一章 出宮第六百五十二章 憤怒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表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