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穴地攻城

兵臨城下,格里高利卻沒有太多驚慌,相比在谷地的幾道防線,烏蘭烏德城的堅固根本不是那些臨時防線可比。

要知道烏蘭烏德當年修建起來時就是城堡,俄羅斯人佔領此處後對烏蘭烏德進行了多次修築和擴建,幾十年下現在的烏蘭烏德說是一座城,其實用一個要塞來形容更爲合適。

整個烏蘭烏德無論是城牆還是建築都是用大塊的石頭切築而成,西方的建築修築和東方有所不同,相比東方習慣於用土木和燒製磚牆修築,西方人更喜歡用天然的巨石來建造。

從這點來說,巨石的耐久性相比土木更持久,所以西方文明從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建築並不少見,其中最爲著名的自然是古羅馬的鬥獸場、雅典的神殿廢墟,還有聞名於世的埃及金字塔等等。

而在東方,除了長城之外,數千年流傳下來的建築極少,僅存下來的往往也只是那些用石頭建造的橋、塔寥寥無幾的建築而已。

就算是大名鼎鼎的長城,在後世中國人都稱長城是秦始皇所修建的,可其實後世現代人看見的長城並非秦長城,而是明長城。

至於秦長城,僅能在某些地方纔能通過遺留的痕跡來進行確認,如果不是專業人士的話,看見秦長城的遺蹟根本就認不出來它是什麼,因爲千年的風霜下古時的秦長城早就沒了當年的雄姿,遺留的僅僅只是高低起伏的土堆罷了。

格里高利知道明軍的火炮厲害,可再厲害的火炮要打破烏蘭烏德的城牆根本就不可能。

巨石堆切的城牆完全可以阻擋住火炮的轟擊,而且烏蘭烏德的地理位置優勢非常明顯,明軍在無法包圍烏蘭烏德的情況下只能強攻,可是強攻烏蘭烏德談何容易?以格里高利來看,憑藉烏蘭烏德的防禦和城中的軍隊和物資,守上一年兩年都不是問題。

想當年滿清康熙時期,滿清因爲領土問題和俄羅斯在雅克薩地區打了一仗,這一仗從開始到結束前後用了將近五年的時間,其中真正交戰的時間長達三年左右。

俄羅斯駐守雅克薩的兵力並不多,僅只有五六百人而已,而滿清派出攻打雅克薩的兵力前後加起來超過五千人,如果再算上民夫和輔兵的話,動用兵力高達上萬。

以超過俄羅斯十幾甚至二十倍的力量,耗費了這麼久的時間纔拿下雅克薩,這就是當年雅克薩之戰的真相。

更加可笑的是,拿下雅克薩還不是清軍用武力攻破的,真正的原因是因爲清軍圍困太久導致雅克薩的俄羅斯守軍彈盡糧絕,最終無奈投降的緣故。

虧得後世那些清吹拼命爲我大清歌功頌德,可在真實的歷史之中這樣的戰績幾乎讓人笑掉大牙。更要命的是,這一仗看起來算是打贏了,可接下來的清廷騷操作卻人哭笑不得。

贏家割讓了領土,輸家卻拿到了在戰場上沒還有獲得的東西,這種所謂的“平等條約”也不知道是哪個白癡專家認爲的。

烏蘭烏德可不是雅克薩,當年的雅克薩只不過是俄羅斯人在那邊設立的一個據點,充其量就是後世抗日戰爭時期小日本大一點的炮樓存在。

而烏蘭烏德是城堡,是俄羅斯人在遠東的重鎮,從最初它的設計和建造就是以軍事需求來的,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擴建和增建,現在整個烏蘭烏德就如同一個烏龜殼一般,正是因爲如此,格里高利纔有如此底氣。

格里高利的想法很簡單,他只需要堅守烏蘭烏德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夠了,等到冬季來臨,明軍和蒙古人根本不可能繼續攻城,留給他們的只有撤退一條路。

格里高利清楚這點,作爲明軍的統帥楊勖也明白這點,所以說明軍是在和時間賽跑,必須要在冬季來臨之前拿下烏蘭烏德,要不就是功虧一簣。

烏蘭烏德不好打,抵達這時通過觀察楊勖就看明白了,但再不好打也要打,楊勖很快就指揮明軍對烏蘭烏德發起了進攻。

明軍的攻城戰先以炮火轟擊開始,明軍此次北上攜帶了上百門野戰炮和佛郎機,至於小型的虎蹲炮就更多了,不過在這樣的攻城戰中佛郎機和虎蹲炮都派不上什麼用處,擔任主要炮火攻擊的是明軍制式野戰炮。

幾十門野戰炮排成一排,隨着一聲號令而下,同時發出了怒吼。炮聲隆隆,大地震動,無數炮彈劃過天際,帶着炙熱的溫度朝着烏蘭烏德飛去。

烏蘭烏德的守軍同時開炮還擊,但相比明軍的野戰炮,毛子的大炮雖然口徑更大,射程卻沒有明軍遠,相比之下炮擊明軍佔了絕對優勢,可實際效果卻不怎麼樣。

一顆顆炮彈生生砸到烏蘭烏德的城牆和堡壘上,卻沒起到應有的效果。

烏蘭烏德的建造利用了大量巨石堆切,這些巨石的堅固程度超過了普通人的想象,炮彈砸上去,除了砸掉點石皮或者在上面留下一個白印子外根本就起不到什麼效果。

至於那些毛子們,個個都躲在厚實的牆後或者堡壘裡,除了寥寥無幾的倒黴蛋外,其餘人幾乎毫髮無損。

舉着望遠鏡的楊勖微微皺起了眉頭,雖說他對於這個情況有所預料,可沒想到烏蘭烏德的城牆會如此堅固。

“讓兄弟們上!”楊勖開口下達了正式攻擊的命令。

雖然他知道在炮火沒有起到顯著效果的情況下,這樣的攻城會付出巨大傷亡,可擺在楊勖面前沒有第二條路可走,要麼拿下烏蘭烏德,要麼灰溜溜地回兵南歸。

再說,打仗有不死人的麼?楊勖也是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爲將者必須心狠手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哪怕是用人命來堆也必須拿下烏蘭烏德。

明軍早就做好了準備,一應攻城器械全部就緒。

隨着一聲令下,明軍開始正式攻城,首先上去的是一個營的明軍,帶着攻城器械如潮水一般涌去。後面的明軍大炮繼續射擊,一發接着一發炮彈盡力壓制住烏蘭烏德的火力,爲步兵進行掩護。

“明軍上來了,準備開炮!”

格里高利老奸巨猾,從一開始他就隱藏了守城炮火,同明軍對射的防禦炮只不過是城防的一部分,還有部分火炮都藏在城牆之後。

見到明軍正式進攻開始,格里高利果斷下達了火炮全開的命令,當明軍步兵帶着攻城器械涌來,抵達火炮射程之內時,烏蘭烏德的火炮頓時全開,一時間明軍步兵被打得措手不及,幾具器械連同操作的士兵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就被炮彈生生連同器械一起砸成了碎片。

這一幕讓明軍大怒,明軍火炮立即調整目標,衝着露頭的城防炮方向拼命射擊,你來我往互有傷亡,可同時進攻的一營暫時無法抵禦住烏蘭烏德的反抗,無奈之下只能無功而返。

明軍第一次進攻還沒打到城牆下就無奈退了下去,不過接下來明軍再一次用炮火繼續壓制,同時發起了第二次進攻。

這一次進攻要比第一次好了許多,由於烏蘭烏德之前沒有暴露出來的火炮位置已經被明軍掌握,明軍依靠火炮數量進行壓制,所以進攻的明軍在付出一定傷亡的情況下終於攻到了城下。

烏蘭烏德的城牆設計和中國有所不同,俄羅斯人對烏蘭烏德的防禦設立利用了棱堡式建築結構,這種建築結構的優勢是防守方可以對進攻方進行多方面的交叉式火力攻擊。

這也給明軍的進攻帶來了極大難度,當明軍在城牆下開始利用登城器械進行攀搶城頭戰術的時候,躲在牆後的毛子們一個個突然就露了頭,他們拿着火槍,又或者用其他防禦裝備對牆下的明軍發起了反擊,明軍雖然早就有所準備,用火槍和虎蹲炮等火器進行對射,同時掩護登城的同伴進攻,可因爲棱堡的優勢所在,很快進攻的明軍落入了下風。

戰鬥從上午持續到傍晚,當黑夜來臨之前,進攻的明軍這才退了下去。

當下屬把第一天傷亡報告送到統帥楊勖面前時,楊勖的臉色有些難看,僅僅一天時間,明軍就傷亡了六百多人,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楊勖的想象,更要命的是烏蘭烏德依舊巍然不動,明軍連城牆都沒登上去。

如果接下來的攻城戰依舊如此的話,那麼這仗也不用打了,等待明軍的不是在烏蘭烏德城下流乾鮮血,或就是當寒冬來臨後明軍在這裡活活凍死。

“大帥,何不用穴地攻城?”正當楊勖爲之頭痛的時候,一個偏將在一旁提醒道。

所謂當局者迷,楊勖猛然間擡頭,暗罵了一句自己蠢才。

這些年順風仗,大規模的野戰運動戰打多了,攻城戰隨着明軍火槍火炮的不斷強大也造就了明軍直接以火力強壓的固定戰術。反而,明軍方面卻忘記了當年朱怡成剛剛起兵時候因爲軍力不足和火器簡陋的條件下的那些“不入流”的老戰術。

想當年,明軍拿下杭州,收復南京,靠的是什麼?雖然那時候的明軍敢打敢拼,可清軍依舊強大,爲了拿下這兩個重城明軍在沒有火炮優勢的情況下采取了穴地攻城戰術,從而一舉打破了城池,橫掃江南,最終造就了大明的復興。

穴地攻城戰術是朱怡成發明的,其實朱怡成也是拿後世某天王的創造成果使用,雖然這個戰術看起來不怎麼樣,可不得不承認這戰術的確好用。就算是在後世的現代戰爭中,穴地攻城戰術依舊存在,只不過改了個名字罷了。

想到這,楊勖馬上決定聽取偏將的建議採取穴地攻城,同時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偏將負責。

當天夜裡,明軍一部在偏將的帶領下離烏蘭烏德城五里外的地方選了幾處適合地方,開始挖掘隧道。

接下來的幾天,明軍繼續攻城,不過同第一天的大規模直接步兵強攻不同,這幾天中明軍的攻城主要以火炮攻擊爲主,步兵方面似乎被烏蘭烏德的防禦有些嚇破了膽,只要攻到城下稍有損失就慌忙撤退,每日裡來來回回好幾次,這種情況讓守城的格里高利嘲笑不已。

“哈哈哈!這些黃皮豬真是膽小鬼,就這樣的膽量還打算拿下我的烏蘭烏德?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打吧,繼續打吧,再等些日子,等地獄裡的寒風吹出來後,就是你們的末日到了!”

格里高利喝着美酒,翹着二郎腿洋洋得意,在他邊上幾個中層軍官同樣笑逐顏開,一個個大拍特拍格里高利的馬屁。

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外事衙門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三步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光陰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叔第五百零八章 天命之子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第六百九十五章 改赴南陽第三百零九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氣象(求票!)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2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七百零五章 上位者的煩惱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盛昌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噩耗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九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九百三十二章 一體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拆分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化第四百三十八章 亂臣賊子第九十五章 絕境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新明新政第二百五十章 選妃(求票!)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明(新的一月求票!)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方戰局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小仁第五百七十四章 控制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三百二十五章 皇家日常第五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二百九十六章 提督四夷通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海闊天空第一章 甲字一號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望川遠赴第六百七十八章 惶惶的滿清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只會吃大米第一千六十二章 黃剃頭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婚姻第五百一十四章 死了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文明和野蠻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麻煩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騎兵第六十二章 結束後的開始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東的信念第八百九十八章 讚許第一百五十四章 澎湖第五百二十五章 一局第四十九章 洪爺仁義第一千三十二章 驚變北來第九百零九章 長輩前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七百九十九章 士氣可用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擇第一千五十章 定策第四百四十九章 拒絕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斷尾求生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八百四十五章 理念之別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借花獻佛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擾人清夢第八百零九章 炮擊馬尼拉第一千二十五章 詫異莫名第三百零三章 南陽朝會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八百四十二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喜?第四百七十三章 雷霆手段第四百七十二章 定策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南陸開發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八百三十三章 小江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線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仇得報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二十三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強硬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升帳第九百六十五章 何顯祖進言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前卒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不一樣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建興之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更替第八十九章 炮臺第一百二十章 台州之戰5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一千五十七章 武英殿議遼東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路易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