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洪武有靈(求票)

“張大人,如今局勢已不是什麼破敵,而是如何禦敵!憑我軍如今局面擅自出戰就是死路一條,如沒其他事本帥還有更要緊的事要去做,如張大人決意要出兵破敵還請張大人自便,但本帥其部下將士恕不奉陪!”說完,師懿德轉身就走,錢大昌緊隨其後,走到門口更是狠狠回頭瞪了張伯行一眼。

“師懿德!錢大昌!你……你們……老夫要彈劾你們!”張伯行沒想到師懿德居然如此頂撞自己,氣得高聲大罵,但此時師懿德和錢大昌彷彿跟本沒聽見,連頭都不回地出了巡撫衙門。

“師帥,張伯行這老匹夫恐怕不會罷休呀。”等出了巡撫衙門,錢大昌雖對師懿德怒懟張伯行感到心中痛快,但心中依有不安道。

“此時說這些還有用麼?”聽到這話,師懿德苦笑道,錢大昌默默無語。如今蘇州、常州已成了兩座孤城,無論他們如何防守被攻陷已是早晚的事,等城破之時也就是他們身亡之日。

“也不知常州那邊現在如何,實在不行把常州兵力全部調至蘇州吧,也許依託蘇州防禦我軍還能多抵抗幾日。”

“話是這樣說,但是一旦常州主動放棄蘇州這邊必然震動,何況張伯行那人萬一又……。”

師懿德搖搖頭:“如此,也只能各安天命。”

“師帥,其實如今倒不如……。”錢大昌同樣面露悲切,他微微遲疑了下,忍不住開口。

還沒等他說出下面的話,師懿德就擡手製止:“其他的就不用講了,也不用去多想,也許……等老夫戰死後你或可……哎……。”

說完,師懿德直接上了馬,手中馬鞭一揮快馬朝着城門方向而去,望着師懿德快速遠去的背影,錢大昌不由得閉上了眼,心中同樣一聲長嘆。

收復南京後第五日,南京城已逐漸恢復了次序,隨着廖煥之和後續趕都的官吏抵達,一應政務也陸續正常起來,對於南京攻城所破壞的城牆、炮臺等防禦設施也在修復過程中。

大軍經過幾日休整基本恢復,蘇鬆的董大山部對於蘇州城的攻擊也已展開,另外水師從鎮江、江陰兩地向內陸開始滲透,再加上部分軍力已向南京南朝常州方向進軍,眼下解決蘇鬆清軍的時候馬上就要到了。

這一日是黃曆的好日子,朱怡成身着袞服王袍帶南京主要文武官員前往孝陵祭拜,這裡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合葬陵,其陵墓雖過三百多年,由於保存和日常修繕到位基本完好,並無什麼損壞,再加上三百多年的光陰過去,孝陵四周處處都是參天大樹,依託巨大的孝陵顯得格外肅穆。行自陵外朱怡成就早早帶文武下馬步行,緩緩行走在入陵甬道旁,望着這依山而建的陵墓,心中百感交極。

“禮!”

隨着一聲喝,朱怡成帶着文武再一次三拜九叩,起身後繼續向前走,當他行到一處,突然看見旁有塊大碑,這碑看起來似乎所立時間不長。

“此碑是何人何時而立?”指着這碑問道。

“回監國,此碑是十年前僞清帝所立的‘治隆唐宋’碑。”擔任守陵的官員上前解釋道,這些低級官員是清廷派在這裡的,平日裡只是對孝陵進行管理和修繕工作,拿下南京後,由於這些官員一來品級很低,二來他們也不算政務官,再加上這些年守在孝陵對於大明也算是有功之臣,爲此朱怡成不僅把這些人留任下來,而且還給了不少賞賜。

“‘治隆唐宋’碑?呵呵……。”朱怡成頓時笑了起來,上前仔細看了看碑文內容,看了沒幾眼就顯出一副極其厭惡的表情:“來人!給孤把此碑拆走!我堂堂皇明何需酋夷來立碑評說!”

馬上上來十多個親軍,拿着工具不一會兒這塊碑就被挖出砸碎然後帶走,之後,挖出的土被填了回去,再細細平整了一下。等沒了這塊碑,再看看四周,朱怡成頓時覺得瞧起來舒服多了,解決了康熙所立的石碑後,又讓人把孝陵後來滿清所添加的一些亂七八糟玩意全部除去,朱怡成這纔開始大祭。

至於如何大祭,中間需要什麼步驟,自然早就有禮部官員做好了安排,朱怡成只需跟着按部就班即可。在大祭之時,朱怡成楞楞看着前方,不由得想起了後世的父母和親人,再回憶到來到此後所經歷的一切苦難和一步步走來的艱辛,不由得心頭酸楚,淚如雨下。

“小時候在家,爺爺老是說我家祖上就是您老祖宗的後代,以前小子我是根本不信的,還以爲老爺子是喝多了在吹牛皮。不過來到這時代後我漸漸信了,也許是您老祖宗在上天有靈瞧不過滿清韃子特意這樣安排的吧。您放心,現在玄玄玄孫子我已經打下南京了,接下來整個江蘇也會拿下,等以後一步步恢復我大明江山,這康麻子從我們老朱家奪去的天下一定會回到我們漢人手裡!不過,老祖宗您可千萬不要撒手不管呀,您得在天上繼續保佑我呀……。”

唸完祭文,上完香,朱怡成三跪九叩後趴在那邊唸唸有詞,由於離得遠,其他人也聽不清朱怡成嘴裡在說些什麼,但看他那淚流滿面又如此虔誠的模樣,衆人心中都無比感慨。

過了好一會兒,朱怡成這才和老祖宗朱元璋“深入交流”完,也許是在孝陵前說出了一直藏在心裡的話,又哭了一陣起身後的朱怡成心裡舒暢多了。

當他站起身時,恰好天上遮住太陽的雲朵散去,陽光從樹木的間隙從天上撒下,驅散了林中的薄霧,如同金光一般照耀在朱怡成的身上,映的朱怡成如同神人一般……。

“洪武先帝有靈!天命在我大明!天命在監國啊!大明萬歲!監國萬歲!”

見此,廖煥之第一個反應過來,欣喜若狂地跪地呼道,其餘人頓時連忙同時高呼,望向朱怡成的目光全部帶着無比的狂熱。

第四百六十章 外王內聖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草原上的變化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五百九十七章 塵埃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西方和東方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比中的意外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二百九十六章 提督四夷通事第八百九十三章 榨油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2第六百二十八章 邯鄲第五百一十五章 善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意外的驚喜第六百章 增援第七百四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七十八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六章 提督四夷通事第二十三章 孤家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探第五百八十七章 殷商的殷,英雄的雄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四百二十九章 直逼北京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誓言第四百六十六章 紅頂商人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想法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福兮禍兮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三十三章 史鑑第六百三十六章 地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傻的麼?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明新政5第七百八十六章 耐心等待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東行震撼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川受阻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一百九十七章 風雲變幻第二百八十三章 強硬態度第三百五十章 風滿樓第一千一百章 帶有目的的吹捧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一千八十一章 失望第七百五十五章 來了第七百二十八章 改換門庭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二百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八十章 南渡(大家中秋節快樂!求票!)第二百二十章 福建初定第九百三十八章 宋王之後第三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四百四十五章 又沒錢了第八百四十八章 亂成一團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五百九十一章 衝鋒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老北京第八十四章 問話第八百四十九章 都是垃圾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攻第六百四十六章 盛京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李衛的條程第八百二十五章 天子抵津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八百一十章 巨大的勝利第五百五十五章 江都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七百六十八章 老趙稱王第一千六十二章 黃剃頭第五百八十八章 馬長寶第一百零八章 秋風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五百二十二章 汪景祺三策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歡而散(求票!求訂閱!)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故地第六百九十二章 爲何問朕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一千五十七章 武英殿議遼東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棄遼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修史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