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

自正式住入南京皇宮後,朱怡成的身份已不同往日,平日裡出宮的機會很少。倒不是有人不讓他出去,畢竟他朱怡成是復明君主,不是太平年間養尊處優的皇帝,更不是從小就養於深宮不聞世事的那些前朝諸帝。朱怡成要去哪裡,沒人敢攔,更沒人敢管,只不過正式登位之後國家大小事千頭萬緒,每日裡忙忙碌碌,哪裡有時間出宮?

就算難得出去,朱怡成去的地方大多也是各部或者五軍都督府,而像今天穿着普通衣服,扮作普通人出行倒是第一次。

正月剛過,街上還瀰漫着些節日的氣氛。更因爲大明在福建打了勝仗,民間對大明的信心也越來越足,再加上覆京已近一年,隨着各項政策的推行,江南百姓,尤其是南京百姓對於大明的認同感也遠超當初,在街頭巷尾,穿着大明衣冠的越來越多,至於去年還能看見的金錢鼠尾、長袍馬褂早就不見,就算有些來往於南北的商人腦袋上還留着清廷的標記,但到了南京後換身衣服,戴上帽子,從表面看已同明人並無兩樣。

現在纔是傍晚時分,離太陽落山還有些時間,也正是城中最爲熱鬧的時候。一路向城南去,坐在轎中的朱怡成透過半挑起的轎簾看着街上的人流,感受着那片繁華和安寧,自豪感從心中油然而生。

當行過一條街口,空氣中瀰漫着一股特殊的香氣,頓時令朱怡成眼睛一亮,他敲敲轎前的橫槓,轎子頓時停了下來,朱怡成跨出轎子,順着香味望去,當看見不遠處一家小店挑起的店簾時頓時就笑了。

“皇爺……。”朱怡成的轎子停下,張冉連忙也停了下來,急急趕來詢問何事。

“走,去瞧瞧。”朱怡成笑着說道,張冉順着朱怡成指向的地方望去,心中暗暗叫苦,因爲朱怡成要去的地方居然是一個看起來不怎麼起眼的鹽水鴨鋪,鋪前掛着一串的鹽水鴨,鋪子生意不錯,光顧的客人不少。

張冉怎麼都沒想到朱怡成會突然對這起了興趣,可朱怡成要去他又不敢阻攔,只能連忙給隨行的侍衛使了個眼色,隨後親自陪着往那鋪子走。

南京的鴨餚天下聞名,朱怡成在二十一世紀時可沒少吃過,每次來南京遊玩的時候總會弄點板鴨、鹽水鴨這些吃上幾頓。而復都南京後,他雖在宮中也讓人弄過幾回,可不知怎麼回事這味道總不是他所想的。剛纔恰好路過這家鴨鋪,在轎子中的朱怡成聞到了久違的香味,頓時食指大動按捺不住了。

來到鴨鋪前,打量了一下,朱怡成徑直向裡走去,鋪子並不大,外面排隊的客人不少,不過店堂裡到有空位,找了張空桌朱怡成坐下,頓時就有夥計上前招呼。

“這位公子,想吃點什麼?本店的桂花鴨可是金陵城的一絕,要不來點?”夥計倒會招呼客人,見朱怡成穿着雖然普通,但這衣服料子卻實在不一般,而且氣度不凡,再加上邊上的隨從(張冉)也是一副不簡單的樣子,還帶着幾個護院一樣的下人,看來不是朝中那位大人家的公子就是江南富豪家的子弟。

桂花鴨其實就是鹽水鴨,朱怡成笑着點頭道:“行呀,給我們先來兩隻,挑好的也切好一些,再來點拿手的鴨餚,對了,有粉絲湯麼?”

“粉絲湯?”夥計聽了頓時一愣,這時候朱怡成反應過來自己說錯了話,這玩意按歷史要百年後纔有,現在哪裡來這東西,不過他頓時笑着改口道:“我說的是鴨血湯。”

“哦,這個有,這個有!”夥計恍然大悟,連連點頭。這鴨血湯像他們這樣的鴨鋪一般都賣,最早的時候叫鵝血湯,後來改爲鴨血,東西雖然不值什麼錢,不過做的好了倒也好吃,南京城裡有不少人好這一口,沒想到這位公子也喜歡。

應了一聲,夥計連忙下去準備了,等夥計走後,張冉忍不住悄聲道:“皇爺,您要是喜歡這些吃食微臣替皇爺安排就行,何必在這用膳,這裡魚龍混雜,而且還失了您的身份呀。”

朱怡成搖搖頭,順手中桌上的筷桶裡抽出一雙筷子,點點四周道:“朕本就是尋常人家出生,這裡都是朕的子民,何來魚龍混雜,又何來失了身份?先不說爲君者與民同樂理所當然,何況瞭解民情也是爲君的本分,另外吃這東西還是在這裡的好,在其他地方就沒這個味了,來來來,恐怕你平日也未來這吃過吧?今天說了一天事正好有些餓了,朕請客。”

張冉無可奈何,見朱怡成這副興致勃勃的樣子只能暗暗示意侍衛小心保護,各護衛以朱怡成這桌爲中心隱隱約約把他保護起來,但馬上被朱怡成給察覺,店鋪本來就小,這麼多人圍着不等於此地無銀三百兩,告訴人家自己身份不同一般麼?當即朱怡成讓其他侍衛退出,只留下三人和張冉再加自己一張桌,其餘人不得靠近。

店家的動作很快,不一會兒切好的鴨子和小菜就上來了,還有朱怡成特意要的鴨血湯。先用筷子夾了塊鴨子放進嘴中,略微一嚼,滿口生香。再用調羹喝一口湯,鮮美的滋味充滿了口腔,令朱怡成頓時叫好。

看來,這吃鴨子還是得在這種店纔有味道啊!邊吃着,朱怡成心中邊感慨,此時夥計來到跟前見朱怡成吃得香,忍不住自誇起來。

從夥計的口中得知,這家鴨店雖說看着不起眼,但實際上已傳了十幾代了,早在洪武年間就有了這家老鋪子,後來一代代傳下來,經歷了風風雨雨才至今日,而且這夥計就是如今店鋪老闆的兒子。

“想當年,魏國公府還在的時候,一到逢年過節就要在我家訂鴨子來辦宴席,就算現在,這南京城中愛吃我家鴨子的人也不少。不瞞公子,您今天算是來的巧,也算來得早,如果再晚些時間過來,這些鴨子可就賣完了。”夥計洋洋得意地說道。

“我說曹小二,這魏國公在你家吃鴨子的事是什麼時候的事?別說你了,你老子都沒生出來呢,你倒還記得?幾年前怎麼就不聽你吹呢?別怕是瞎說的吧?”這時候,邊上一桌有人笑着說道,聽到這話曹小二頓時就急眼了。

“這怎麼能是瞎說的呢?你去城裡面打聽打聽,我老曹家的鴨鋪是不是洪武年就傳來的,這魏國公府有沒有訂我家鴨子,這可都是實實在在事!要不,我家這鴨鋪能有這麼好的生意?這祖傳的手藝,這可做不了半點假。”

邊上另外一人倒是知道些,當即講道:“這話倒不假,曹家鴨鋪傳了十幾代了,當年達官貴人光顧的可不少,這魏國公守備南京,與國同休,當年在這訂鴨子也不希奇。”

“瞧瞧!你們瞧瞧,這不就是嘛,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聽到這,曹小二理直氣壯地說道,衆人頓時一片大笑。

既然說到了魏國公,當即就有人提起了魏國公徐家一脈,不過可惜的很,這終明一朝的頂級貴勳最終晚節不保,當清軍打來後先是獻城投降,後又被滿清拋棄最後又窮困而死的淒涼結局。說到此,衆人不免得唏噓一番,轉而又說起了如今大明。

如今,大明雖只佔有三省一府之地,但其蒸蒸日上有目共睹,而且隨着福建的拿下,南京城中百姓對於大明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不同於以前。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百姓平日裡評論起清廷不像以前那麼小心謹慎,藏着掖着了。

“聽說四川那邊前些時候出了大事?”

“對!這個我也聽說了,說是白蓮教在川中起事,鬧得連四川巡撫都丟了腦袋。”

“該!依我說,這滿清上下沒一個好種,當年八旗在南京城橫行霸道不知禍害了多少人,這些王八蛋死一個算一個全是活該!等全部死絕了,這天下就是我大明的了。”

“別胡扯了,滿清這些王八蛋被你罵幾句就能死絕?簡直是笑話。不過話說回來,這四川鬧這麼大,整個四川都被白蓮教給佔了,依我看呀,這滿清的好日子的確不長了。如今福建已經拿下,接下來兩廣估計也差不離,中原、四川又鬧起來,北邊的滿靼子的好日子不長了,等我大明百萬雄師北上,重現洪武之威爲時不遠也。”

衆人七嘴八舌,越說越是來勁,不過也有人有些顧慮。雖然大明如今百戰百勝,地盤越來越大,但是接下來還有許多仗要打,這一打仗不僅要死人還得耗費大量銀兩和糧草,雖說現在永業天子待百姓不錯,可誰又能說得準,到時候加糧加餉的,老百姓的負擔必然加重。

“這個應該不會吧?”一個商人打扮的人搖頭道:“永業天子可不同尋常人,如今大明實施的可是四民並立之策,對於海貿尤其看重。你們在南京或許不知,在寧波那邊這海貿來往每日的利益可如同金山銀海一般,而且上海那邊的發展簡直日新月異,有海外大量金銀的支持,我們大明哪裡會有賦稅之憂?”

“這不然!”一個書生打扮的人頓時反駁道:“以農爲本,古就有聖人言之,此乃正道。這天下財富均由定數,商人買賣只是高賣低買,又不從事生產,怎能是正途?更何況,海貿之利畢竟是無萍之草,一旦天下財富枯竭,這邊又失了根本,難道最終苦的不是百姓?依我看,永業天子還是應該重視農桑,這纔是王道之基啊!”

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六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歸宿第八百五十五章 關外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低調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一千七十章 鞠躬盡瘁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一百零三章 變化第七百二十一章 會晤第五百零一章 交通事故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騎兵第二十三章 孤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引狼入室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第七軍第四百四十五章 又沒錢了第一百一十章 喜洋洋第九百六十三章 柔佛歸明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嗚嗚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五百一十七章 密謀第六百五十九章 福州之變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六十四章 廖煥之第九百六十章 狼性勃發第七百八十三章 行子第七十六章 賢王第九百四十八章 問詢第四十五章 走風?第一百零六章 兩地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七百七十九章 軍情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沙皇彼得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第七百一十五章 老本行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四百三十二章 離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妥協第一千一十章 該還是不該第六章 驚變第四百六十六章 紅頂商人第五百章 印地安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後手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一千五十九章 策略第三百一十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八十八章 過河拆橋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五百一十一章 羅剎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恩第九百七十八章 稱臣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八百五十二章 想法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九百零三章 節點第五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答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邊境衝突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拉清單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六百一十八章 多管齊下第三章 倒黴的朱怡成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一百零三章 變化第四百五十五章 江夏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三十章 事與願違第一千三十五章 向北向北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菜第六百三十三章 聖上萬歲第七百一十二章 用兵?第五十九章 伏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尚書人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老北京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三百九十二章 伯爵的信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格局第一千二十八章 兄弟爭寵第二百八十五章 欺君之罪(求票!)第五百四十六章 禍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線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徵收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明新政5第一百七十六章 穩固(繼續求票!)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七百零五章 上位者的煩惱第一千二十章 十大公爵第七百零四章 利誘第二百三十七章 清宮密聞錄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