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撫遠大將軍

“坐吧……。”大阿哥也不說自己好還是不好,因爲這本就是廢話,被軟禁在此能有好麼?徑直在九阿哥身邊坐下,大阿哥看了眼九阿哥面前擺着的劣茶,自嘲道:“對不起了老九,我府中沒有好茶,實在是委屈你了。”

“大哥說什麼話,做弟弟的老見大哥難道還在意區區茶水不成?”九阿哥笑呵呵地坐下道。

“這次來是皇阿瑪讓你來的吧,說吧,有什麼事直說無妨。”大阿哥直截了當道。

九阿哥仔細打量着大阿哥,說起來他和大阿哥除了之前廢太子那時家宴見過一回後,之後就再也沒見過,一轉眼就近兩年了,眼前的大阿哥已同自己印象中的大阿哥有了很大的差別,其他的不說,就看他的頭髮都白的不成樣子了。

輕嘆了一聲,九阿哥心中有三分不是滋味,不管怎麼說這都是自己的大哥,如今落得如此下場雖然有咎由自取之過,但皇家無情,也是無可奈何的。

“小弟此次前來的確是皇阿瑪讓我來的,不過還有太子的意思在……。”

“太子……。”聽到這個詞,大阿哥頓時恍惚了一下,當年他和廢太子爭來鬥去數十年,不爲的就是這個太子之位麼?可現在無論是他還是廢太子都落了個井中月水中花,而現在的太子是老八的了。

“太子讓我私下先問問您,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聽到這八個字,大阿哥頓時一愣,兩眼冒出精光。一瞬間,九阿哥似乎又見到了當年那一身英武的大阿哥,而不是剛纔那位失去精神氣的普通人。

“老九,你着實說來,是否朝中出了什麼大事?”大阿哥敏銳地察覺到了問題,頓時問道。

九阿哥點點頭,也不隱瞞,反正這事遲早都會讓大阿哥清楚,當即就把現在的局勢大致同大阿哥講了講,尤其是講天津衛之戰更是仔細,等聽完究竟後,大阿哥神情不定,過了片刻長嘆一聲。

“想不到局勢居然會敗壞如此……。”大阿哥這時候心中有些後悔,當初再江南之時如果他能早聽自己老師熊賜履的話,不僅不會最後兵敗給調回京城問罪,而且還能徹底平定江南叛亂。

●тTk Λn●C〇

一念之差,自己錯失了機會,誰想到僅僅幾年的時間,這天下就變成了如此模樣。

大阿哥戎馬數十年,跟隨的都是康熙朝的赫赫名將,他雖然比不上那些人的天賦,但也算是一員良將。從九阿哥的敘述中,大阿哥已明白了現在情況,更清楚地知道大清王朝所面臨的局面。

在這種時候,國家已到了危難之時,一旦天津衛的明軍大舉進攻,擋得住還好,如果擋不住這北京城就危也!

想到這,大阿哥不再遲疑,當即起身道:“還請九弟轉告太子,廉頗雖老,但依能上陣!同時請太子和皇阿瑪放心,我身爲皇子,當以大清天下爲重,之前過往已如雲煙,只願爲大清江山出一份力足以!”

九阿哥是玲瓏人,一聽就明白了大阿哥的意思,尤其是他先說太子後說康熙,更是直接在九阿哥面前表明了態度,當即九阿哥就點頭起身,隨後道:“皇阿瑪口喻,着胤禔即刻入宮!”

“兒臣領旨!”大阿哥大聲應道,同時朝着九阿哥跪下以示接旨,當他起身之時,整個人情不自禁地微微顫抖着,這是興奮所至。

等邁出王府,擡頭望着天空,這府外的天空充滿着自由的活力,大阿哥什麼也沒說,直接上了已爲他準備好的馬,跟隨九阿哥朝着宮中方向快馬而去。

翌日,朝中上下誰都沒有想到,早就消失在衆人眼中的大阿哥突然間又回到了朝堂上,而且這一次大阿哥以郡王之位直領撫遠大將軍,統帥三軍。

大阿哥的鹹魚翻身讓衆人皆驚,但仔細想來又不得不承認康熙此舉的道理。相比清廷上下,也只有大阿哥有這個能力和地位當這個撫遠大將軍,何況如今的大阿哥和之前的大阿哥已有不同,現在的大阿哥少了幾份銳氣,但多了許多穩重。

康熙也是無奈,但他也只能這麼做。他和八阿哥這對父子都是聰明之極的人,當然知道輕重緩急,用大阿哥雖然是雙方達成的默許,但同樣也是一步好棋,何況大阿哥現在今非昔比,早就失去了爭奪皇位的權利,原本按着八阿哥的意思僅僅只是想讓大阿哥領兵而已,可誰想康熙居然直接把撫遠大將軍之職交給了大阿哥。

康熙這麼做自然有他的用意,他知道大阿哥不會不明白自己放大阿哥出來是因爲有八阿哥的原因,所以說,用撫遠大將軍之職交於大阿哥,既能擺出他當皇帝的氣度和重用,同時也是給八阿哥那邊下根刺。

你不是想拉攏大阿哥麼?那麼朕就給他一個超高的地位,看看你這位八賢王,現在的太子究竟還能不能壓得住老大?

康熙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早在他同意八阿哥的建議,並且讓九阿哥把大阿哥召進宮來的時候,康熙就想好了這一切。

還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康熙一直都把京城九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這個權利他是絕對不能放的,這是康熙最後的一個保險,由馬齊和張廷玉負責,無論是誰在這種情況擔任九門提督康熙都不會放心,只要北京城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什麼撫遠大將軍之類,只不過是一道聖旨罷了。

正當清廷緊急從各處調兵,各地兵力陸續啓程,在香河進行準備防禦的時候,天津衛的明軍已完成了第二次運輸任務,而第三次兵力輸送也在路上了,再過幾日所有大軍將全部抵達天津衛,而設立在崇明島的總指揮部也按照之前的準備前移天津衛。

除一直都在天津衛外海駐紮的王東外,林建章和莊巖也已抵達天津衛,董大山依舊留在崇明進行後期運輸工作,以確保物資暢通。

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六百一十五章 收拾心情第四百九十二章 豐臺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金陵(求票!)第八百八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叔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蒙古之戰(2)第三百零七章 大清藥丸?第九百九十三章 常朝第四十四章 老子的隊伍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天府尹第一百六十三章 爲監國賀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和地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雍正之死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一千七十六章 沐家後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君恩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騎兵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蒙古之戰(4)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盜第一百零三章 變化第四百四十五章 又沒錢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欲蓋彌彰第一千一十一章 豪氣萬丈第八十三章 決定第二百五十八章 耍無賴(求票!)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二百七十四章 江湖來訊第二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再次西進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推論第六十章 危急第二百六十九章 歷史提前第一百五十四章 澎湖第八百八十四章 無小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敲詐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祭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允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只會吃大米第一千一十八章 六部改制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果蔬第八百四十五章 理念之別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香第三百四十四章 爲君解憂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六十八章 拜訪第一千八十八章 世子上京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梁山先生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風箏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同一件事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一千九十五章 今夕大明第九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第一千四十四章 亂中求生第七百一十八章 思州田氏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大人物第一百五十九章 再攻杭州(加更求票!)第三百六十八章 試航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列陣第八百五十六章 來不及第四百三十二章 離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勞動改造第九百七十六章 過早出馬的正主第五百二十二章 汪景祺三策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七百四十八章 大明威嚴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答卷第四百六十二章 衡臣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五章 我真傻,真的!第七百一十五章 老本行第九百二十七章 一聲嘆息第九百八十八章 曲線求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更)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老臣出山第三十八章 杭州大戰4第一百四十六章 邸報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四勢力(求票!)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打擊第九百二十章 調包第八百九十四章 奴才的銀子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會軍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老汪出使第四百零一章 興奮的錦衣衛指揮使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拉清單第八百零一章 骯髒的靈魂第三百六十四章 戰俘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出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亂成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