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天府尹

孫嘉淦終於踏上了天津衛的土地,如今的天津衛已完全成了一個大軍港,明軍佔領天津衛後就着手把天津衛城打造成了大明在北方的重要基地。不僅完善了天津衛港口,重新修築了大沽口炮臺,就連天津衛城也同以前不一樣了。

現在的天津衛集軍港、中轉倉儲、軍營於一體,不僅東海艦隊駐紮在軍港中,來往南北的商船也不在少數,此外天津衛還有近萬陸軍駐紮,再加上擴城修築工事所徵派的民夫,整個天津衛熱鬧異常。

對於天津衛,孫嘉淦並不陌生,因爲他本就是北人,康熙四十七年時,孫嘉淦就是從天津衛登船去的江南,那時候的孫嘉淦只是山西興縣一個二十出頭的窮秀才,迫於家境貧寒,再加上江南好友相約,孫嘉淦離開家鄉南下求學。

這一走就是五年時間,孫嘉淦自己都沒想到他居然會以另一種身份回到北方。

當年到了江南,孫嘉淦遊學苦讀,只想過兩年回去後參加科考,但誰知道後來江南袁奇舉兵,轉眼間局勢變幻,被捲入戰亂的孫嘉淦身無分文,只能勉強在杭州爲人抄寫度日。

隨後,先是袁奇兵敗,緊接朱怡成又在寧波崛起,之後杭州城被明軍攻破,孫嘉淦這時候就更難回去了。

直到朱怡成佔領南京,重複大明後,爲招攬天下士子開考科舉。那時候已落魄無比的孫嘉淦咬一咬牙,參加了當年恩科,誰想一舉考中。

中了進士後的孫嘉淦先在翰林院爲官,一年後被調任宜興知縣,在其任上孫嘉淦爲官清廉秉公,更敢言直諫,政績卓越。當了一年多的知縣,孫嘉淦被鄔思道看中,推薦調至應天府,短短一年後就升爲應天同知。

成了應天同知,可以說孫嘉淦已一步踏入中層官員的行列了,而且以他的年齡和能力只要不出差錯,十年之後執掌一部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前些時候大明拿下北京城,北京作爲大明故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經軍機處各大臣商討,報朱怡成同意,孫嘉淦在幾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由應天同知升遷順天府尹,踏進了中高級官員行列。

選擇孫嘉淦擔任此職,一是出於他的人品和能力,二來也是考慮孫嘉淦原本就是北人,對於北地情況比較瞭解。再者,孫嘉淦做事極有魄力,不畏強權,敢言敢當,把他這樣一個人擺到這個位置,無論是朱怡成還是軍機處都比較放心。

“您可是孫錫公孫大人?”正當孫嘉淦打量着這熟悉卻又陌生的天津衛時,一個肩有一顆銀星的近衛親軍軍官走上前來,行禮後問道。

“我就是孫嘉淦,不知校尉是……?”

“回孫大人,在下是近衛親軍林帥屬下參謀鄭羣,受林帥委派前來接孫大人。”

“林帥有心了,還煩勞鄭校尉來接。”孫嘉淦聞得對方是林建章派了接自己的人頓時和顏悅色點了點頭。

鄭羣告訴孫嘉淦,今日正好有運輸車隊由天津衛至北京城,他們可以跟隨車隊一起去北京。畢竟現在雖說北京附近已全部被明軍所掌握,天津衛至北京城的道路比較暢通,不過眼下北方清廷勢力依舊很大,再加上明軍限於兵力和其他問題依舊無法百分之百控制住直隸周邊,爲了安全起見,明軍物資運輸都是組成車隊,然後由部隊押運前往,以防止清軍半路偷襲。

對於這個安排,孫嘉淦並無什麼異議,畢竟他剛來北地,於北京的情況還不瞭解,而且林建章派人來接他自然已全考慮周全,跟着鄭羣走就是了。

當鄭羣詢問孫嘉淦所攜帶的行李、家人、部屬等等在何處,以便他做安排的時候,孫嘉淦指着一旁兩個僕人加幾箱子書告訴他就是這些,鄭羣略有詫異,他沒想到孫嘉淦作爲三品官千里上任居然如此簡單,要知道如今大明對於官員俸祿可是不少,以孫嘉淦的級別和收入,養上十幾個僕人再帶幾個師爺是輕而易舉的事,至於行李之類更不會如此寒酸。

不過,鄭羣也未說什麼,就讓人去安排了。過了不久,鄭羣告訴孫嘉淦已安排妥當,現在就可啓程。孫嘉淦點點頭,隨後跟着鄭羣來到車隊,上了一輛準備好的馬車,一行人向着北京城而去。

由天津衛至北京,車隊路線是先經廊坊停留一日,第二日再啓程於午後到北京城。

這一路上,孫嘉淦也沒閒着,向鄭羣詢問了些關於北京城的事。鄭羣是林建章的參謀,同時也是他特意派來迎接孫嘉淦的,對於北京城的情況比較瞭解,當即一一爲他講述。

孫嘉淦聽得仔細,有不明之處也問了個詳細,就這樣一問一答,等他進了北京城的時候,對於北京現在情況大致也就有了個底。

進了北京城,第一件事當然要去兵部,也就是現在北方戰區的總指揮部。一來孫嘉淦要拜訪王東、林建章、莊巖這三位,二來他作爲順天府尹到北京當然是要接手北京城的管理。

而現在,北京城因爲戰局情況依舊是軍管,由軍管轉爲政府智能部門負責,其中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孫嘉淦能力雖強,但他是一人上任,府衙的情況和一系列工作都需要部隊方面協助,要等慢慢把班子搭建起來才能發揮作用。

對於孫嘉淦的到來,衆人早就有所準備,王東以軍機大臣的身份告訴孫嘉淦,一應需求他和林建章等人都會大力支持,而且先期會把負責軍管的治安部隊派給孫嘉淦以進行協助。

不過,對於政府結構,這些就要靠孫嘉淦自己來了,清廷西狩之後,朝中有身份的官員幾乎逃了個一乾二淨,留下來的不是小官就是小吏,這些人中哪些可用,哪裡不能用,孫嘉淦可直接決斷,無論是軍機處還是朱怡成那邊,他們需要看的只不過是結果。

對此,孫嘉淦早就有所準備,同王東等商談後就正式走馬上任。不得不說,孫嘉淦此人能力的確很強,短短几日之內,他就從之前的滿清官吏中先挑出了一些人來,再加軍管方面派給他的軍官組成了一個大致的府衙結構,隨後就開始一步步着手接過整個北京城的管轄。

之前軍管,雖然穩定了北京秩序,但軍管替代不了政府部門,當政府部門的架子搭起來後,一些職能也開始逐漸運轉。再加上軍方的支持和大明政府後期不斷向北京派遣中下級官員以充實各部門後,北京城也漸漸完成了過渡。

但孫嘉淦的工作依舊日夜繁忙,自來北京城後他幾乎沒怎麼休息過,每日裡都在無數的事務中度過。

就像現在,除去一些小事,擺在他眼前的就有兩件大事,這兩件大事都是迫在眉睫的。

第一件事,就是皇宮。

清廷西狩,明軍入城後清掃城中殘敵,同時暫封了紫禁城。這樣做是林建章等人出於考慮,紫禁城是皇帝居所,他們作爲武將直接接手很不合適,所以暫封皇宮,一是爲了避嫌,二來也是等待南京正式派人來接手處置。

這件事就需要孫嘉淦來進行處理,現在紫禁城雖然暫封,但不能說紫禁城內就沒有人了,留下來的宮女太監還有不少,再加上錦衣衛作爲皇帝親軍暫時充作侍衛,以守衛皇宮。

孫嘉淦到任後,對於皇宮中的宮女太監進行了刪選留用,同時依造大明內宮要求重新進行調整。這些情況孫嘉淦也寫成了詳細奏摺轉報至南京,朱怡成對此並無異議,不過朱怡成提出三點要求。

這三點要求其一是必須確保皇宮完整,宮內物品整理歸檔不得遺失。其二是對於留用人員刪選必須嚴格,無論是宮女還是太監要做成檔案,此事需錦衣衛參與。其三就是去處皇宮內關於滿清的痕跡,無論是宮門匾牌還是裝飾,但凡有滿清痕跡的一應不能留存。

畢竟,大明以後是要以北京爲都城的,一個大明的皇帝在有明顯帶有滿文滿飾的皇宮中居住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雖說現在大明財政困難,一時間還拿不出銀子來重新修繕紫禁城,但只是進行簡單的去處滿清痕跡這點還是能做到的。

而第二件事更是重要,這件事是孫嘉淦離開南京時朱怡成特別關照的,那就是叮囑孫嘉淦打聽當年其祖父朱慈煥,也就是崇禎帝第五子,民間俗稱的朱三太子,後名爲王士元,和其父王兟(朱和兟)、叔父王在(朱和在)、堂弟王鈺寶(朱怡鈺)等人屍骨的下落。

當年,康熙狠下毒手,對他們施以極刑,後來朱怡成聞訊後在南京爲其各人立了衣冠冢進行祭拜,而今北京城已經拿下,自然要收其屍骨以入土爲安,這件事實際上錦衣衛一直在查詢,但由於當時只知道其殘屍被丟到了城外亂墳崗,至於究竟在何處卻一直無法確定,所以讓孫嘉淦到任後仔細打聽。

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言不發第六百七十四章 李衛第二百七十八章 凝固第三十一章 對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跑路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要了老命第六百零八章 善後第九百一十章 老戲骨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果蔬第二百二十章 福建初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還都的準備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六百五十八章 浪尖上的知府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九十六章 落幕第三百五十六章 慾望的選擇第七百九十三章 轉移目標第四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聯手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後方運來的東西第一千零八章 坐以待斃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四百五十章 盤算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李衛述職1第四百三十八章 亂臣賊子第二百八十五章 欺君之罪(求票!)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七百二十章 偶遇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爭吵第三百八十一章 亂仗第七百九十一章 兩人的困局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入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巡查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一件大事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坑第七百二十六章 千年王八萬年龜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徹底改變第六百六十二章 驚天之雷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軍國利器第六百三十五章 政治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班底第一千三十七章 大救星第二章 反賊第一千一十二章 屯田第四百一十五章 城門和炮臺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時光如賊第六百五十八章 浪尖上的知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江南人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嚇死微臣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離心第九十八章 開府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二百四十一章 力勸出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六百七十七章 考覈第六百一十五章 收拾心情第二百四十章 嶽鍾琪第一千五十八章 老陳出山第一百七十九章 問策張廷玉(求票)第六百一十五章 收拾心情第一百五十一章 三個問題第六百九十四章 噩耗第五百一十八章 八卦第一千九十三章 羅成的發現第七百一十七章 四方勢力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對策第八百六十八章 衛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問題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野蠻打擊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人選第五百九十四章 破陣第六百零四章 大亂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一千七十七章 識破第五十二章 改變第五百九十八章 授職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半島海戰(完)第二百三十六章 特殊人才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王朝落幕第三百六十七章 雙喜第一百三十九章 虛晃一槍?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覆蓋第五百四十一章 整頓順天第四百四十八章 三塊骨頭第四百四十四章 爵爺的喜事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二百二十三章 帶來給朕(求票)第五百七十章 天意第三百九十章 歐洲來客第一千零二章 如今天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線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三百六十五章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