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

現在,張昭所帶來的消息讓林建章極爲心動,他甚至在想這是不是老天爺在幫大明,幫自己?

眼下,自己正在對如何決斷而遲疑不決,一直未能定下南攻的方向。就在這時候,穆忠明居然查到了北京城中清廷十三皇子胤祥設在北京城內的暗探,這不是老天的安排還是什麼?

林建章沒考慮多久,頓時就有了決定,他讓張昭馬上趕回北京城去,立即找到穆忠明讓他千萬不要打草驚蛇。既然已確定榮盛昌和那位包掌櫃的底細,那麼正好藉此機會做一篇文章。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南攻保定就將擺上日程,而榮盛昌這顆棋子也將是決定南攻的一步好棋。

軍令如山,張昭在豐臺大營並沒多呆,立即就趕回了北京城。當穆忠明得知林建章的決定後立即表示錦衣衛會用全力進行配合。

隨後,穆忠明招來白曉鳴,仔細向他叮囑一番,這些日子依舊同往日那樣,至於榮盛昌那邊還是造舊,應該幹嘛還是幹嘛,千萬不要露出馬腳來,至於其他的等待自己消息,如果他能做好此事,到時候就是大功一件,並許諾事後會提拔他當個小旗。

得到了穆忠明的交代,白曉鳴興奮不已,一旦當了小旗自己就是從七品的官了,而且錦衣衛的待遇一向比普通官員好,從七品的小旗俸祿和七品知縣沒什麼區別,到那時候自己可以說是前途無量,如何不讓他興奮不已?

如今,直隸的清軍基本在南邊,除了馬蘭鎮總兵駐紮遵化和在天津衛和北京城下損失的部隊外,成編制的清軍綠營還有泰寧鎮和大名鎮。

直隸七鎮,眼下就剩下了三鎮,而且馬蘭鎮由於遠在遵化,現在根本就同在保定的十三阿哥聯繫不上,更不用說調動其兵力了。不過還算好,馬蘭鎮並沒有像古北口的董象緯那樣直接投降於明軍,這對於清軍來講馬馬虎虎算是個好消息吧。

至於泰寧鎮和大名鎮,其中泰寧鎮因爲駐紮保定,在之前增援天津衛之戰時就同明軍交戰中被打得落花流水,殘部撤至保定易縣後,泰寧鎮如今補充了些兵員,稍微恢復了些元氣,可戰鬥力已弱了許多。

而大名鎮由於離得遠,兵力未損,倒算是剩餘三鎮中勢力最強,也能最用得上的一部。

泰寧鎮和大名鎮兩部如今加起來只不過二萬多人,反而十三阿哥在直隸這一年中練了不少兵,現在力量最強的是十三阿哥一手練出來的兵勇,足有五萬人,而且這五萬人訓練有素,裝備也不差,雖比不上明軍,可相比普通綠營來講卻強了不少。

所以說,十三阿哥手中掌握的兵力已達到了七萬多,相比去年明軍佔據北京城時的六萬人馬增加了一萬之多。倒不是十三阿哥不想多練兵,關鍵是手中沒錢,清廷西狩後,十三阿哥就沒了朝廷直接撥款,後來的兵員擴張和裝備是他想盡辦法從地方擠出來的,爲了搞銀子,十三阿哥甚至還各地自設了關卡,對一應來往的人收取厘金,以這種方法來滿足軍費開支。

雖然厘金可以解決一部分軍費開支,但對於十三阿哥來講依舊不能滿足。十三阿哥雖然沒有正式帶過兵,可他從小就愛鑽研兵事,而且十三阿哥此人做事果斷,極有魄力,他非常清楚要練出強兵來,不僅需要嚴格的訓練和精良的軍械,更重要的是士兵的待遇。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對於那些從泥腿子成爲兵勇的老百姓來講,真金白銀纔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有了銀子,拿了高餉,他們才能爲了賣命,要不然人再多也只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

在厘金之外,十三阿哥還把目光盯上了一些地方豪強和有錢人,雖然他也知道向這些人伸手是飲鴆止渴,但在眼下他也顧不上那麼多了,大清的基業和天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沒了大清,他十三阿哥又能算得了什麼呢?如今保大清就是保自己,爲了這個目的,只要能達到目的什麼手段都可以用。

這小半年來,十三阿哥以皇子和統領直隸的身份可沒少衝大戶下手,對方識相的話,十三阿哥還能給對方留條後路,只是要了人家大半家產而已。如果對方不識相,那麼就不要怪他心狠手辣了,在他手中家破人亡的可不是一戶兩戶,至於罪名麼,那還不簡單?直接扣一個同叛賊同流合污的帽子上去,把人拉出去一砍,家產盡沒了事。

就這樣,十三阿哥才拉起了這五萬兵馬,有了足夠在直隸立足的底氣。但是,面對強大的明軍,十三阿哥還是沒太多信心,雖說他沒有參加過天津衛和北京城的戰鬥,可從得到的消息來看,十三阿哥卻清楚自己這五萬人再加二萬綠營依舊不是明軍的對手。

爲拉和明軍抗衡,十三阿哥想了不少辦法,不僅在自己軍中想辦法鑄造大炮和火銃外,同時還找人打聽明軍的動靜,此外十三阿哥還琢磨過如何從明軍手裡搞到新式火器,這倒和八阿哥的想法不約而同,由此可見十三阿哥也是一個頭腦清醒的明白人。

至於北京城裡的榮盛昌和包掌櫃,穆忠明的判斷沒有錯,錦衣衛的調查結果也是正確的,包掌櫃的確和十三阿哥有密切關係,而且也是十三阿哥在北京城的耳目。

但實際上,包掌櫃並不是十三阿哥的人,其實包掌櫃是四阿哥的人。說起來包掌櫃作爲保定人能在北京城裡立足,那是因爲包掌櫃的孃家表兄是四阿哥府裡的二管事,正是有了這麼一層關係,包掌櫃才能在北京城裡開了這家榮盛昌。

清廷西逃之時,四阿哥原本是想借此機會南逃和十三阿哥匯合的,沒想到八阿哥早就做了安排,牢牢看住了四阿哥一家。

但就算這樣,四阿哥也暗中做了安排,無奈只能把一些心腹轉交給了十三阿哥以助其力,併爲自己留一條後路。榮盛昌的包掌櫃就是其中之一,他明着是個布店掌櫃,可實際上就是後世四阿哥手下大名鼎鼎的粘杆處的一員。

第五百一十四章 死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來襲台州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對抗還是合作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五百五十六章 向北第七百三十三章 周家的目的第七百九十五章 血海深仇第二百九十五章 分設第一千八十九章 人生豪邁第五百七十五章 士氣第六百三十四章 可惜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西或北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狼第二百七十章 驅逐第七百八十章 西北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了第四十七章 夜戰陳家鎮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雲山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天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亂成一團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歸宿第五百九十八章 授職第五百三十八章 巴拉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部落西遷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王朝落幕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個戲精第五百一十九章 響徹雲霄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一千九十九章 農曆生日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半島海戰2第八百零一章 骯髒的靈魂第四百三十二章 離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尊明(新的一月求票!)第七百八十章 西北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八十六章 財政吃緊第九百四十章 愁雲第八章 老君門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生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第五百三十七章 以夷制蠻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七十章 朕心甚慰第三百三十章 大道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路易改革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東方的魅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天下之大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和談第三百八十七章 勝利的信念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戰艦第六百八十三章 請客第九十八章 開府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四百一十三章 登船第五百七十六章 危危可及第六百四十四章 分離第四百三十一章 亂相第三百九十一章 幻想的貴族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二十三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一百一十九章 台州之戰4第九百八十二章 朱皇帝的決心第一百五十八章 失地(求票!)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簡單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七百七十七章 牢騷第二百一十一章 高進論勢(求票!)第四十七章 夜戰陳家鎮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二百七十三章 以強擊弱第九百八十五章 利弊相交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方的朋友第五十八章 陳天安第七百五十三章 攪屎棍第四百七十二章 定策第二十章 走風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四百七十五章 後路第三百二十章 望江(求票!)第七百六十一章 後院失火第九十三章 接二連三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謝列霍夫要塞第四百八十一章 老將上馬第一百六十三章 爲監國賀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五百五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千二十二章 發火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五百九十八章 授職第二百七十七章 衝陣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還是北方第一千九十四章 羽鳥島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五十章 狡猾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