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殿議爭論

南京皇宮,偏殿。

朱怡成沒想到打直隸的進展居然如此之快,當初林建章上折提出他的戰術時,朱怡成並沒過多考慮就同意了。對於手下的將領,朱怡成在使用過程中並沒太多限制,他是皇帝,不是在前線喊打喊衝的將軍,何況朱怡成很有自知之明,對於大方向的把握他還行,可要論帶兵打仗,他的手藝遠不如這些將領。

如今形勢一片大好,朱怡成可不會像委員長那般愛好直接插手具體指揮,雖然他們發急了都會罵幾句娘西匹,但差別還是有的。

門頭溝一戰,明軍一舉殲滅了直隸清軍主力,隨後一路南下直接打到了邢臺。但隨着戰線拉長,明軍兵力不足的弱點很快就暴露了出來,眼下林建章已暫時止步邢臺,並向南京發來軍報,要求南方明軍快速北上,在中原合兵。

“林建章的軍報各位看過了?你們說說各自的想法吧。”朱怡成對着坐在自己面前的幾位軍機大臣道。

廖煥之作爲首席軍機並未先開口,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他對面的董大山。畢竟,兵部是董大山執掌,而且作爲陸軍統帥,董大山在此事最有發言權。

董大山略一遲疑開口道:“說起此事,關鍵還是兵力問題,眼下我軍在北方的兵力總計八萬餘人,從總兵力來看似乎不少,但實際能用的兵力並不多。”

衆人微微點頭,董大山說的沒錯,雖然明軍在北方有八萬多人的總兵力,但除去駐守古北口、天津衛和北京城各處的兵力外,還有擺在滄州以北的一萬多人,這些兵力加起來就已經接近五萬人。

這五萬人中,還包括了之前古北口易幟的三萬清軍,所以明軍在直隸真正能動用的兵力滿打滿算不到四萬,也就是林建章所指揮的新軍主力。

上面那五萬人是絕對不能動的,尤其是滄州以北的那一萬多人,明軍需要靠這支部隊暫時壓制住山東的清軍。至於各地的防禦,尤其是北京城和古北口等地,這些兵力也必須保持,另外不要忘記,門頭溝一戰後,俘虜清軍高達四萬有餘,這些俘虜也需派兵看守。

此外,林建章一路南下,攻城掠地,所佔的州縣也需各派兵員駐紮。就算調派的不是新軍,只是普通陸軍,這一個縣城至少擺上幾百人,十個縣城就是幾千人的規模,再加上戰場不斷拉長,又需保證後勤要道,更需要動用不少兵力進行維護。

其實,關於兵力問題明軍一直在想辦法解決,海軍那邊自拿下天津衛後就沒中斷過向北方運輸兵力。可是,整個天下到處都是戰場,尤其是湖北、湖南等地用兵,明軍在這兩省投入了大量軍力,再加上明軍控制區域的各處兵力駐紮等,這幾十萬人撒下去根本就不夠用。

而且誰都沒想到林建章會在門頭溝打瞭如此一個勝仗,這仗雖然一舉殲滅了清軍大量有生力量,但同樣也打亂了明軍在江南的佈置。

按照之前總參謀部的計劃,林建章在北方動手同時,明軍會對揚州等地展開協助攻擊,以牽制江北的清軍爲北方戰場減輕壓力,同時調動清軍力量使林建章能更好地展開戰略部署。

但誰想到,林建章贏得如此乾淨利落,眼下北方的明軍長驅直入,但南方的明軍現在還沒來得及調整過來。按照目前的局面,明軍必須馬上調整戰術,改由湖北北上,過長江直接攻進河南,隨後向黃河一線進軍,然後同林建章部在開封合兵,打通南北要道。

這樣一來,明軍必須調集十五萬以上大軍才勉強夠用,而且考慮到隆科多這個老對手現在就在河南,爲保證一舉成功,如能增兵至二十萬就更有把握。

當董大山的口中說出這二十萬的數字時,在場衆人倒吸了一口冷氣。倒不是大明沒有這二十萬大軍,眼下大明各處總兵力已超過了五十萬,從這數字來看,拿出二十萬似乎是沒問題。

但這不是如此算的,之前說過,整個大明各省和各處州縣都需一定數量的部隊駐紮,尤其是同清軍交戰區域。僅僅這些兵力駐紮就需三十多萬人,再加上大明剛拿下湖北和湖南兩省,維持兩省穩定和防止清軍反撲,必須要有重兵駐守。

眼下,滿打滿算也只有楊勖那邊可以抽調二萬人,再加上黃朝雲部可抽調的六萬多人,這加起來也不過八萬人而已。距離董大山所要求的二十萬數字還相差懸殊,就算以最低十五萬來計那還幾乎差了一半。

“需這麼多?難道就不能少些?”王樊臉色有些難看,這一增兵都是花錢如流水,之前北京城打拍賣使得緊巴巴的財政剛緩和了沒多久,如今就算增兵七萬人,這就是幾百上千萬的支出啊!

“王大人,這可是國戰!”董大山不悅道,暗罵王樊滿腦子全鑽錢眼子裡去了,如今大明佔了上風,只要打通南北,這滿清的命就去了大半,光復神州大業就在眼前,此時還在乎一些錢麼?

被董大山如此一說,王樊臉色頓時漲得通紅:“董帥,您這算是什麼話?國家大事,我王某難道不知輕重麼?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總得容我籌劃一下吧?”

“這我不管,眼下機會已擺在眼前,增兵是勢在必行,而且必須快!”董大山斬釘截鐵道:“一旦不盡快打通南北,等清軍緩過氣來就麻煩了。這大軍在外征戰,每日耗費極大,總不能讓林建章一直在邢臺等着吧。”

“你這話分明就是不講理……。”王樊沒想到董大山這麼不給自己面子,頓時有些發急了,正要開口反駁,邊上廖煥之咳嗽了一下,接過話道:“董帥的心情老夫理解,不過王大人這些年一直操勞國事,維持戶部有目共睹,的確也不容易,大家都是爲了皇爺,爲了我大明江山,同僚之間無需如此。”

說着,廖煥之向朱怡成拱拱手道:“皇爺,臣以爲董帥的要求並不過分,但戶部的情況也不能不考慮。再者,如今增兵也沒這麼快,雖說我大明的兵制不同以往各朝,但要快速集結兵力也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廖煥之說的沒錯,朱怡成在幾年前就開始着手改制兵制,同時建立了最初的預備役制度,爲的就是能在必要時快速形成有效的增兵。但這種制度剛推行不久,並未全部完善,而且加上時間又短,要在這麼短時間內增加如此兵員的確是個問題。

何況,這些兵員集結後也需一段時間訓練才能上戰場,所以真正能使用的還是現在大明在役的部隊。

“廖愛卿有何謀劃?”廖煥之是什麼人朱怡成再清楚不過,別看廖煥之當初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知縣,但這些年來廖煥之在首席軍機位上坐的穩穩當當,不僅做事慎密,而且頗有能力。

廖煥之笑道:“臣並無謀劃,只不過有些少許見解而已,皇爺,容臣先問董帥幾個問題可否?”

見他這副模樣,朱怡成不置可否,點了點頭。

“董帥,如今我大明在湖北、湖南兩省可用兵力共有多少?”

“十七萬左右,其中湖北九萬,湖南八萬,如加上投誠的清軍大概一共在二十萬上下。”對此,董大山想都不想脫口而出。

廖煥之點點頭,繼續問道:“如果老夫沒記錯的話,湖北九萬人是黃朝雲部吧?至於湖南的八萬兵馬是楊勖部?”

“沒錯,的確如此。”董大山點點頭道。

廖煥之撫着須道:“如果說調動黃朝雲部九萬人全部北上,然後楊勖的八萬人分出一半,再加上我大明由江西、浙江還有安慶各地另抽調二萬人,如此不就是有十五大軍了麼?”

“不可!”廖煥之話音剛落,董大山頓時反對道:“黃朝雲部的九萬人需駐紮湖北,以防襄陽之敵,此外高進部依舊在湖北和湖南之境,如這九萬人全部抽調,一旦有變我大明拿什麼來抵擋?另外廖大人更不要忘記,廣西還有清軍在,如今廣西清軍兵力已近十萬,另外清廷已讓廣西趙弘燦統領三省,楊勖部不僅要控制湖南和廣東一線,更要以防趙弘燦隨時反撲,如何能抽調這麼多?我剛纔所說數字已是考慮用降兵和增兵替補之數,一旦主力全部抽走,難道兩省之地就不要了麼?”

十七萬主力,一下子抽調十三萬,剩餘的四萬主力要守住兩個大省,雖然手中還有三萬投降的清軍勉強可用,但這也太冒險了。董大山無論如何都不會這麼幹,一旦這些兵力抽走,清軍或者高進突然攻擊兩省,大明拿什麼去擋?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湖北還是湖南,這兩省大明才控制不久,無論是地方還是周邊局勢都不穩,沒有重兵駐紮壓制的話,什麼情況都可能出現,董大山是絕對不會冒如此大風險的。

就連朱怡成也對此皺起了眉頭,在看他看來這廖煥之簡直就是紙上談兵,打通南北固然重要,可湖北湖南兩省是關係到大明控制南方的重要地區,絕對不允許出任何問題。

第五百零四章 恩典第一千零八章 坐以待斃第七百一十六章 開刀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新式戰艦第五百九十四章 破陣第一千四十六章 錦衣侯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古之戰(9)第八百四十九章 都是垃圾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蒙古之戰(7)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圈地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第八百七十三章 分段施工第八百三十八章 恐怖的一幕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第二百九十四章 廣東平定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三合之戰(3)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打成一片第九百四十八章 問詢第六百五十二章 憤怒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糧食困局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香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六百零五章 殺孽第一百七十一章 山呼萬歲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文明和野蠻第三百四十九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八十一章 到京第五百五十七章 忠烈之後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過猶不及第四百章 指血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反轉(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故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主子第五百九十四章 破陣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九百七十九章 低頭第八百八十三章 四平八穩第九百九十四章 我們冤枉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盜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第一站澳門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歸宿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三百二十六章 龍泉士子第六百章 增援第七百六十三章 停戰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三百一十九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九十五章 包袱第三百六十七章 雙喜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幸災樂禍第三百五十三章 進步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請罪第二百三十九章 虎狼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探望第六百四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五百五十四章 離心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謀劃第五百九十一章 衝鋒第一千二百章 上奏第八百五十四章 任憑於他第九百一十九章 北地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推論第十三章 好戲開場第一千六十一章 兩手第四百零九章 旋渦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太子在呂宋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西班牙人在行動第七百三十一章 聰明人的對話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拍即合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復爵?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八百九十八章 讚許第六百零七章 痛定思痛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鮎魚第四十一章 杭州大戰7第四百八十五章 小校白曉鳴第五百三十章 糾結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四百三十八章 亂臣賊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一千零九章 下山第二百六十章 再次遇襲(求票)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歡而散(求票!求訂閱!)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一千九十八章 喬治的自救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過猶不及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