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浪尖上的知府

如今的福州知府姓崔名宏毅,江蘇人士,恩科進士出身,曾在浙江擔任知縣,後調任廣東,在廣東任上崔宏毅大力推廣農商,政績顯然,考評爲卓越,一任過後原本朝廷是打算把他調至江西任職,後來因爲福州知府唐緯的意外死亡,吏部就改了他的任命,把他調至福州爲知府。

也就是說,崔宏毅來福州上任的時間並不長,而且從他的爲官情況來看雖然稱不上清如水,但也算是能臣幹吏,更重要的是崔宏毅是恩科進士,算起來不僅是朱怡成的天子門生,而且同福建當地的官員、商人等並沒有什麼瓜葛,所以在陳五顯看來這個人是可以爭取的。

所以,陳五顯打算先同崔宏毅談一下,摸一摸他的底。如果崔宏毅並未和那些人同流合污,那麼有了崔宏毅的配合接下來的事就好辦多了。畢竟現在這時候,在還未拿到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就動用駐軍,誰能保證那些人不會警惕?何況如此大案,到時候這些人勾結起來狗急跳牆,那可就不是小事了。

陳五顯是帶兵之人,深知要麼不動,要動就要雷霆萬鈞一擊而中的道理,他可不想因爲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就暴露自己的真正目的和底牌。讓福州參將柏昊做好準備,並且取得調兵的權利,那是爲了防備萬一,而不是立即發動。

越在緊要關頭,就要越要能沉得住氣。當日陳五顯派人請崔宏毅過府,至於理由也好找的很,陳五顯來到福州作爲福州的父母官,之前受到崔宏毅款待,如今現在事辦的差不多了,陳五顯過些日子就要離開福州,在離開之前回請對方也是很正常的。

就這樣,崔宏毅欣然赴約,但他怎麼都沒想到的是自己這場赴約卻是福建官場巨震的開始,而且這場巨震不僅只是福建一省,隨着後來情況的發展,這場震動幾乎波及了大明所有控制的省份,許多人更因爲此事而人頭落地。

表面上看崔宏毅受陳五顯邀請赴宴,可當晚上崔宏毅離開,坐上轎子後的一瞬間,原本笑眯眯的一張圓臉瞬間就變得冷若冰霜。他來之前根本就沒想到陳五顯請他過府的真意,更沒料到在毫無知覺的情況下突然間捲入了一場風波之中。

對於陳五顯來到福建,福建上下都只是以爲他來福建是榮歸故里,同時爲當年陣亡的義軍將士收斂屍骨。而且陳五顯到了福建後也是這樣做的,無論是在他的家鄉所作所爲,或者一直來忙碌的事,都足以顯示他來福建就是做這些事的。

可是崔宏毅萬萬沒有想到,陳五顯來福建的理由並非表面那麼簡單,當他看到陳五顯請出朱怡成的旨意和那能調動兵馬的命令後,他的腦子裡轟隆一聲就炸開了,滿眼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

緊接着,陳五顯直截了當地告訴了他請他過府的真正用意,同時詢問他的立場,這時候崔宏毅只覺得陳五顯望向他的目光猶如一把銳利的刀子,全身散發着濃郁的殺氣。

虧得崔宏毅到任的時間不長,的確和地方沒有絲毫瓜葛。而且因爲之前唐緯的意外身亡,這些日子那些人收斂了許多,畢竟死了一個堂堂知府,這事雖然被掩蓋過去,可一旦因爲自己的問題再把這事揭出來的話誰都沒好果子吃,暫時的低調是必須的,這也是他們收斂的主要原因。

想到這,知道真相後的崔宏毅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更爲自己的未來而感到後怕不已。如果繼續下去,作爲福州知府,等將來他不同那些人同流合污,就有可能成爲第二個唐緯。

崔宏毅不是清官,在當知縣的時候他就利用手中的權利爲自己謀取了些好處,畢竟絕對的廉潔在政治上是絕對不存在的,哪怕如今朝廷已提高了官員的待遇,尤其是所謂的養廉銀更讓官員的日子好過許多。

可有一句話是真理,那就是權利會滋生腐敗。尤其是作爲地方父母官,也許在朝廷大員眼裡,區區知縣算不得什麼,可實際上作爲“百里侯”,管着一方地,在老百姓眼裡是高不可攀的角色。

尤其是如今大明大興商業,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機會,一些精明的商人一年的收穫就足以讓人眼紅不已。崔宏毅也愛錢,可是他有他的底線,他撈錢的對象從來不會向普通老百姓下手,因爲他知道這些苦哈哈的日子原本就不怎麼樣,而且從這些人身上撈錢不僅缺德,還容易出事,再說就算刮地三尺又能撈得多少好處呢?

崔宏毅撈錢的對象一直就是那些商人和新興的工廠,對於利益豐厚的這些人,從他們身上佔點便宜是很正常的事。何況崔宏毅也不會獅子大開口,更不會平白無辜的敲詐,要知道他可是進士出身,作爲讀書人是有底線的。

利用摻股,拿暗份子,或者其他方式,崔宏毅撈錢撈的有滋有味,另外崔宏毅也不是什麼都不做,作爲官員他在撈錢的同時會給這些人提供些便利和特權,這樣一來就成了兩拍及合的結果,他拿錢拿得理所當然,而送錢的人也高興,雙方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假如時間長了,或者又沒有唐緯之前的事,說不定在福州知府任上做久了崔宏毅也會陷入這個泥坑。一想到這,崔宏毅就覺得後背發涼,暗怕不已。

回到府中,崔宏毅在兩個親隨的陪同下進了書房,等到了書房後前一刻還停着腰桿的崔宏毅後一秒就彎下了腰,帶着三分討好的笑容向這兩個親隨行禮。

“兩位大人,現在如何安排還請示下。”崔宏毅很是客氣地說道,他不客氣不行,要知道這兩位親隨可不是他真正的親隨,眼下原本同他一起去過府的親隨已經被陳五顯扣押了起來,而這兩位親隨是陳五顯的人,不……應該說朝廷的人,他們是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化裝而成。

個子高的先看了眼身邊個子矮的那人,隨後道:“剛前爵爺已經吩咐過了,你喚個人過來帶我過去即可。”

“這沒問題,那……。”崔宏毅頓了頓,看了看沒出聲的矮個子。

高個子冷笑一聲道:“非常時期,我這位兄弟就陪着崔大人,沒有問題吧?”

“當然當然,這如何會有問題,爵爺愛惜下官,下官高興都來不及呢。”崔宏毅哪裡不知道這矮個子所謂的陪着自己是監視自己的一舉一動,但他不會傻到說出真話,故意裝着高興的樣子笑着連連點頭。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八百零二章 包圍第九百二十四章 各持己見第一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九百六十二章 心情複雜的鄂爾泰第五百四十二章 莊巖的看法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問政第六百一十四章 曾舍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中俄開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祭祀回京第八百一十七章 關鍵一戰第六十六章 狗頭軍師第六百九十六章 掘墓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九百五十章 借道第四百八十八章 粘杆處第三百四十一章 順者昌逆者亡(求票!)第一千七十一章 死而後已第二十六章 計賺上虞第五十七章 領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節奏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六十四章 廖煥之第六百一十九章 仿製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長期規劃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五百七十八章 會師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舉拿下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蒙古之戰(6)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美格局第九十六章 落幕第八百二十二章 驚雷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蒙古之戰(7)第四百零一章 興奮的錦衣衛指揮使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冬日出訪第九百五十五章 王樊的建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逼宮第六百九十九章 歷史問題第五百零九章 各懷心思第五百零四章 恩典第九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四百七十二章 定策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訛詐第一千五十二章 元服第一百一十七章 台州之戰2第四十八章 人質第三百五十四章 亡羊補牢第九百三十五章 氣度第一百七十六章 穩固(繼續求票!)第一千零八章 坐以待斃第九百八十章 如此厚顏無恥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降第二百八十章 三策(求票)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表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兩地總督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整旗鼓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一千一十一章 豪氣萬丈第六百三十二章 黃河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信息滯後第五百一十四章 死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拒絕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大臣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撥亂反正第九百九十四章 我們冤枉第九百零一章 沒奈何第一千四十八章 老殘齋第三百零五章 血脈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守愚第四百六十七章 另一條路第三百七十一章 那霸之變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談談第二百二十八章 密室之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安定軍心第七百五十四章 增援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講述第一千二十七章 子孫後代第四百五十六章 猛進第六百九十二章 爲何問朕第五十章 狡猾第八百章 南下馬尼拉第七百三十六章 準備還都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進軍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兩路南下第九百五十章 借道第八百五十三章 東拉西扯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別列科夫的期望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七百三十九章 島鏈第三百七十八章 奇怪的戰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四百一十五章 城門和炮臺第四百八十七章 南北一線第五百四十八章 冊立第八百三十五章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