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帶路

劉蔭樞一行當天走了四十多裡山路,直到確定貴州那邊再也追不上自己後這才找地方歇了下來。

四十多裡山路,行起來很不好走,隨從等人尚可,但劉蔭樞年事已高,就算有人扶持着也有些支持不下來。

不過當天夜裡,他拒絕了親衛明日再休一日的建議,執意繼續向前。由於他的堅持,親衛也有些無奈,只能讓下屬做幾副擡轎,明日擡着劉蔭樞趕路。

第二日,劉蔭樞下令一改昨日的隱秘,反而讓人每到一處先打出他巡撫的旗號,大張旗鼓地上路。他這麼做,親衛和隨從都有些不明白,不過劉蔭樞很清楚自己這麼做的目的,之前隱秘是擔心貝和諾和阿靈阿派人追他回去,現在大張旗鼓是要讓所有人知道自己的行蹤,這並不是有什麼矛盾。

現在,清軍在貴州的控制區域已經壓縮到了貴陽西南部分地區,而貴陽以東區域已成了前線。不過靠近貴陽附近,還有清軍的好幾支主力部隊依在,劉蔭樞所往的方向正是他們所在的位置。

接下來的幾日,劉蔭樞一連跑了幾處地方,見了帶兵將領。名義上他是以巡撫的身份去勞軍的,同時親自接見將士以鼓勵他們守住防線。但實際上,他此行的目的是爲了麻痹對手,爲貝和諾和阿靈阿爭取撤向雲南的時間。同時,劉蔭樞也私下和帶兵將領進行溝通,商議撤離的時間,以確保撤離的突然性和隱秘性。

在走了好幾處防線,見完了這些將領後,已經疲憊不堪的劉蔭樞拒絕了迴歸貴陽的建議,繼續又朝着一處而去。

而此時他要去的地方是位於貴陽東北的楊黃寨,此處也叫開陽。這地名的來源起於當年王陽明,前明時期,王陽明被流於貴州ꓹ 在貴州授學研究,最終悟出了心學的道理ꓹ 從而成聖。所以這地取自大開陽明之學的意思,被後世稱爲開陽。

說起楊黃寨,或者說開陽ꓹ 除了上面所說的其名來歷外,此地更有另一個不同之處ꓹ 那就是這裡是原本宣慰司治所的所在之處,而劉蔭樞到這裡來的目的就是爲了見田仁統。

“大人ꓹ 前面二十里就是楊黃寨了ꓹ 山路崎嶇,大人歇息一會再走吧。”臨近開陽,親衛忍不住對劉蔭樞勸道。

這些日子來日奔波,就連他強壯的身體也吃不消,何況劉蔭樞這樣的老人?現在的劉蔭樞根本已經走不動路了,被用擡轎擡着,身子歪斜在轎椅上。一張臉滿是憔悴ꓹ 臉色中還泛着一絲不健康的潮紅。

“日頭還早,讓大家加把勁ꓹ 等到了楊黃寨再歇息也不遲。”劉蔭樞輕聲說道ꓹ 一句話中咳嗽了幾次纔講完ꓹ 說完後他努力正了正身子ꓹ 右手扶着椅欄。

“大人,您的身子……。”親衛心中焦慮ꓹ 劉蔭樞這些日子身子一日不如一日ꓹ 他是看在眼裡。現在的劉蔭樞因爲勞累過度已經有些發燒了ꓹ 再如此折騰下去,他真擔心劉蔭樞會病重不起。

“老朽的身子沒事ꓹ 怎麼?你的腿腳還行否?”劉蔭樞反而笑着問。

“大人……。”親衛張了張嘴,可見到劉蔭樞目光中的堅毅卻又把勸說的話嚥了回去,隨後上前幫劉蔭樞理了理蓋在他腿上的毛毯,隨後吩咐擡轎的親兵千萬不要顛着老大人。

繼續向前走,山路蜿蜒,二十里山路要在平地四五十里都不止。走了足足兩個時辰,他們也不過行了十多裡而已,剛剛拐過一處山巒,突然間前面就出現了一羣人。

在前面的親衛頓時一驚,連忙讓隊伍停下,隨後聚集起人準備以防不測。這時候後面的劉蔭樞察覺到了前面的情況,讓人去詢問發生了什麼,很快派去詢問的親兵回來報道說是碰上了幾十個土司的土兵。

“大人,前面有土兵攔路,要我等止步。”去交涉的親衛回來稟報道。

“土兵?怎麼?你難道沒說我們的來歷和所要去的地方?”劉蔭樞開口問道。

“自然是說了,不過這些土兵蠻橫的很,說是未有頭人同意不管何人都不能再向前走,如果我等繼續向前他們就不客氣了……。”親衛連忙解釋道。

“不客氣?好大的口氣!”劉蔭樞當即氣極而笑,擡手朝着前面一指道:“來人啊!打出老朽的巡撫儀仗,告訴這些土兵老朽是誰!老朽今日倒想看看哪個趕攔!”

“大人……。”親衛頓時一驚,這劉蔭樞是要硬碰硬啊!他們這一行人也不過百來人而已,這些力量要對付那幾十個土兵根本佔不到什麼上風,何況他們所在的位置已經是田仁統的地盤了,一旦打起來對方很快就能得到消息,等增援的人趕到,他們百來人的隊伍根本就不夠人家砍的。

更何況隊伍中還有劉蔭樞這樣身份的大員,一旦這些土兵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向老大人下手,這又如何是好?

“快去!”見親衛遲疑不決,劉蔭樞瞪着眼頓時喝了一聲,親衛不敢不從,連忙應了一聲,隨後就讓人打出了全副巡撫儀仗,隨後大搖大擺地就朝土兵把守的地方徑直而去。

原本那些土兵以爲嚇住了劉蔭樞一行,在他們想來對方如果不想打起來也只有迴轉的一條路。誰想到劉蔭樞早就下了決心,他這次出來就沒想過要活着回去,而現在他必須要見到田仁統,在不解決田仁統的情況下如何會被這些小卒子幾句話就嚇退?

眼見着劉蔭樞這邊打出了全副巡撫儀義,大搖大擺地過來了。土兵們頓時就傻了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卻不知道怎麼辦纔好。

如果說直接打起來,這些頭腦簡單的土兵或許會腦子一熱衝上前去,可現在對方擺明車馬這樣過來卻讓他們有些措手不及。畢竟無論是田仁統或者是他手下的土司和頭人,眼下依舊馬馬虎虎算是大清的臣子,而劉蔭樞是大清的封疆大吏,貴州的巡撫。

劉蔭樞直接以巡撫的全套架勢直接過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真起了衝突天曉得會發生什麼事?畢竟田仁統眼下只是兩頭搖擺,雖然已經漸漸拋棄了大清,可畢竟還沒真正翻臉不是?如果就這麼砍了劉蔭樞,說不定自己的腦袋也會被田仁統砍下來,土兵頭腦簡單是簡單,可不代表是傻子。

就這樣,劉蔭樞直接在對方目瞪口呆之下就到了近前。坐在擡轎上的他用嚴厲的目光掃視着那些舉手無措的土兵們,清了清嗓子就道:“老夫是貴州巡撫,爾等可是宣慰司之屬?”

“在下……不不……卑職……見過老大人……。”土兵中一個小頭目硬着頭皮上前行禮,正要解釋幾句得時候,被劉蔭樞直接打斷了話。

“本撫臺如今要去開陽城,同宣慰司田大人有要事相商,爾等在此是迎接本撫臺是否?既然如此,爾等在前帶路吧,這天色也不早了,早些進了開陽城,爾等也不算辛苦這一趟。”

“我……老大人……。”那小頭目一時間語塞,不知道怎麼回答纔好。

可還沒等他繼續往下說,劉蔭樞就有些不耐煩地朝他揮了揮手:“還愣着幹嘛?還不帶路!”

那小頭目也不知道自己是被劉蔭樞強大的氣場壓住了又或者被他一番話說糊塗了,接着他腦子暈呼呼地讓自己的部下讓開大路,甚至親自領着人走在隊伍前頭,朝着開陽城方向而去。

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頭的買賣第九百四十六章 坐論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光陰第五百四十四章 明倫堂第七百二十二章 倚老賣老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四十六章 禮物第一百三十六章 蠢蠢欲動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六百六十二章 驚天之雷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一千五百章 真香第五百七十一章 過府第一千零六章 通車第六百二十四章 離開第五百四十四章 明倫堂第六百三十四章 可惜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棋盤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六百八十七章 千里駒第一千零七章 清君側第一百二十一章 顧柏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戰俘第四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尊嚴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大明的選擇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騎士鮑爾第一千三十二章 驚變北來第四百九十三章 奪路而逃第二百四十六章 禮物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敗第四百零七章 目標天津衛第八章 老君門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會晤暫停第八百五十二章 想法第八百四十九章 都是垃圾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第七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小懲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爵第六百六十三章 當殿拿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別列科夫的期望第四百二十章 御前反問第四百五十九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北遷第七百五十二章 國家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落黃泥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從新明到南海第八百六十章 意志第一千零四章 萬里更替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情第一千一十五章 落毛的鳳凰第七百二十五章 拉攏各方第十四章 監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湊人頭(求票!)第九百四十一章 如坐鍼氈第八百二十一章 炮火覆蓋第三百八十章 敵襲!敵襲!第五百三十一章 心頭火起第七百六十章 重視第八百八十四章 無小事第八百九十五章 毛將焉附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去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鬱悶的周師爺第八百五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百四十六章 面聖第一千三十一章 半島亂局第八十二章 地圖和火器第五百四十四章 明倫堂第一千二十一章 安心第九百一十八章 範家大少第七百九十五章 血海深仇第一百零七章 大工房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來去兩路第三百九十八章 老十的憤怒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利益第六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變第四百二十四章 其徐如林第八百九十八章 讚許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請罪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一千八十二章 瀋陽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西或北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緬甸亂局第五十一章 笑容第二百一十九章 牛皮吹大了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羨慕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宴會第六百六十五章 風暴中心第四百六十六章 紅頂商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膽寒第六百二十章 出賣利益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決意第九百五十四章 巡撫山西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人口基礎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又一次變化第二百八十四章 野望第二十章 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