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可持續性發展戰略

“等一下!”

就在禁軍準備將一臉死灰絕望的何章、紀偕二人架出殿外去的時候,忽然,一聲喝止聲,從殿前響起。

這道喝止聲,自然是來自於李陽了,因爲如今這麒麟殿上的滿朝文武,個個都自身難保,也只有李陽敢在此時出聲求情了。

李陽是真的同情這兩個倒黴蛋,不說真話是死,說了真話還是死,這還真是死的有點悲催。

何況,李陽今日問這些問題,也只是爲了更好的講述自己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可不想因爲別人回答了他的問題,就爲此丟掉性命。

如果真那樣的話,李陽心裡也過意不去的。

李陽叫住禁軍後,立即轉身對嬴政求情:“陛下,何將軍和紀大人雖然在此之前有隱瞞險情之嫌,但畢竟剛纔如實稟報了,臣懇請陛下饒了二位大人這一回,讓他們以後將功補過。”

李斯一聽,也立即出列,拱手附議:“臣覺得中丞說的有理,懇請陛下收回王命!”

嬴政看了李陽一眼,最後嘆了口氣,對禁軍揮了揮手:“罷了,既然中丞求情,那朕今日便饒了爾等,若下回再隱瞞不報,定斬不饒!”

何章、紀偕二人蒙赦大恩,自然是驚喜交加,劫後餘生之感,那是油然而生,於是連忙對嬴政拱手謝恩:“謝陛下,臣等定盡心做事,以求將功補過。”

嬴政微微頜首。

其實,他也不是真心想殺此二人,因爲他知道李陽定會替二人求情的。

而自己這麼做的用意,只是想讓大家都知道,身爲臣子,豈能因爲自保周全,連如此險情都隱瞞不報,此乃非臣子之道。

就好比馮去疾,雖然經常勸諫,很是讓嬴政惱火、煩燥,但是卻也從來沒有治他的罪。爲什麼?還不就是因爲他是盡臣子之事嗎,對於盡心盡忠盡職之人,哪怕令人厭煩,但是作爲一國之君的嬴政來說,他也是不可能亂殺之的。

這下子好了,目的也都達到了。

何、紀二人謝過皇恩之後,接着又對李陽拱手:“謝中丞!”

李陽笑了笑:“二人大人客氣了,雖然二位大人之前隱瞞了現狀,但是本相亦是知道,二位大人在如此爲艱的境況下,還要使大秦這臺大機器正常運轉,十分之不易。二位大人辛苦了。”

說到這裡,李陽亦是拱手一禮。

二人一聽,頓時眼眶一溼,淚流滿面。

以往的無數心酸,就好似在此刻全部傾瀉而出。

是啊,雖然自己以前不敢將現狀稟報給陛下,但也正因爲如此,他們還得想方設法的讓各種工作順利進行,其中的艱難與不易,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如今,二人聽到李陽這麼一說,自然是心中一暖,就像是小媳婦回了孃家一樣,哭成了淚人。

此時,他們二人甚至都忘記了,剛纔自己差點被殺,全是被李陽這個傢伙給折騰起來的。

可憐的兩個倒黴蛋,此時居然一點也不怪李陽,反而還頗爲的感動。

李陽一臉同情的嘆了口氣,一幅本相懂你們的表情,然後示意二人歸列,然後接着掃視衆人,道:“剛纔何章將軍與紀偕大人的話,諸位大人也應該聽懂了,不僅工程不可持續下去了,而且就連糧草亦是到了危急邊緣。”

衆人紛紛點頭,再次贊同。

李陽略微停頓了一下,接着看向衆人:“我還有一問。”

唰……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唰的一下全都看向了李陽,一個個隨即膽顫心驚了起來,十分之擔心李陽會對自己提問。

笑話,剛纔何章和紀偕,就是因爲回答他的問題,差點連小命都沒了。

這他媽要是自己被他問到,豈不也得倒大黴了。

所以,衆人無不是心中惶恐,顫巍,一臉緊張的看向李陽。

李陽:“…………”

咦,這他媽是怎麼回事,怎麼本相看着誰,誰就發顫?

本相有這麼可怕嗎?

李陽翻了個白眼,然後道:“最後一問,本相欲問諸位大人,現狀如此,按目前之方針策略,大秦還能持續下去嗎?”

呼……

衆人大鬆了口氣,然後連忙齊道:“不可持續也!”

李陽滿意的點點頭,道:“諸位大人說的極是啊!民已到了耕不足食之地步,國家工程到了不人可徵之地步,國亦到了無糧維持之地步,此再難持續啊。”

李陽嘆了口氣,繼續道:“我大秦到了如此險境,本相爲此,也是憂心忡忡,夜不能寐,爲此,本相花費數日,終於想出了一條可持續性發展的計策,現今道來與諸位聽。”

這一下,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想聽聽李陽的高見了。

馮去疾連忙恭恭敬敬的拱手道:“願聞李中丞高見!”

衆人亦是一齊拱手:“懇請中丞教我!”

李陽點點頭,對這樣的效果很是滿意,於是便開始講道:“可持續性發展,既是指自然、經濟、社會、科學的協調統一發展,這種發展既要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的長遠利益,所以稱之爲可持續性發展戰略。”

???

衆人一臉懵逼和迷茫。

這是什麼鬼,好像一句也聽不懂啊!

“咳!”馮去疾咳了一下,不好意思的問道:“那個什麼,李中丞可否說簡單一些?”

李陽噢了一聲,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將百姓生計、大秦的現狀、賦稅錢財,等所有的一切事務統一規劃,統一協調,以此規劃出一條既可以保證百姓生計不受影響,又保證國家能正常運行,工程順利進行的一種政策方針。”

這一下,大家總算是差不多聽明白了。

衆人都紛紛點頭,覺得如果真的可以想出這樣一條策略來的話,顯然是非常之不錯的。

只不過,這種策略,一時半會兒誰能想得出來呀?

要是能想得出來,也不至於到如今這種地步了。

馮去疾問道:“李中丞,可是想出此種既保證百姓生計,又保證國家之利益不受影響的計策來了?”

李陽點點頭:“本相發了三天時間,總算是勉強想出一條辦法來了。”

“三……三天?”

一聽這話,滿朝文武都有一種想死的感覺。

三天就能想出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來,你還一幅甚是不滿意的樣子,你這不是純粹打擊人麼!

大家就好像是吃了蒼蠅一般,一時難過的竟無言以對了。

李陽也不管人家被虐的感受,自顧自的道:“這個辦法很簡單,那就是依新法行事,農忙之時盡數遣散所有役夫,先讓他們回去耕作。兩百萬青壯勞力啊,一年下來,這賦稅之數,定能徵足。”

馮去疾點點頭,一想,眉頭又皺了起來,問道:“兩百萬役夫解散,盡皆迴歸原籍耕種,這賦稅是有了,可如此一來,農閒之時日,短之又短,阿房宮等工程豈不是大受影響?”

何章也非常贊同馮去疾的話,連忙點了點頭,一年到頭,幾乎除了冬季,其它三季,基本上都是屬農忙之時,這樣一來的話,別說阿房宮和長城了,就連原本半年就要完工的驪山秦陵,恐怕都要拖到四年之後才能完工了。

想到這裡,何章小心翼翼的問道:“李中丞,您不是說,所謂的可持續性發展戰略,是指既保民之生計,又保國家事務順利進行嗎,如果按您所說的這樣做,恐……恐怕下官手裡的三個工程,盡受影響了。”

沒辦法,雖然李陽剛纔向皇帝求情,救了自己一命,但是涉及到自己負責的幾個工程,他也只能站出來提醒李陽了。

衆人,紛紛再次望向李陽,因爲他剛纔所說的辦法,可不算是什麼兩全齊美之策。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將?第二百三十六章 最後一戰第六十四章 陰謀套路第三百章 工程製造署第三百一十六章 高山王第三百四十章 搞事情第十一章 授爵拜相第一百零一章 滾第一百二十六章 入城第二百五十章 太優秀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薩拉族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膽的想法第九十九章 大膽李陽第五十九章 猜人名第一百九十六章 土地承包制第九十六章 這個人太可怕了第二百零五章 斬 (爲月票滿一千票加更)第三百四十章 搞事情第一百八十一章 土改策略第二百七十四章 迴歸第八十章 十字真言第二百一十六章 長城大營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雨收衣服第一百四十六章 殷地安第二百二十一章 缺德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國新政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嬴政,不服!(爲月票增加一千票加更)第二百零四章 皇權特許第一百三十三章 意識問題第一百二十章 及時打臉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早朝第一百零一章 滾廢話一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信你個鬼啊第三百六十八章 請功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彎有點急第三百二十六章 怎麼可以這樣?第二百五十章 太優秀了第三百章 工程製造署第三百八十一章 烏孫求援第三百七十四章 飛剪船問世第一百零九章 另有所謀第一百二十一章 再傳捷報第一百五十三章 嘴巴開過光第二百零三章 就地格殺第三百五十六章 信用貨幣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敗匈奴第三百七十九章 普天同慶第一百七十五章 土地改革第十四章 慶賀第三十一章 不可持續第八章 學的有點雜第五十章 失望第二百八十九章 桃源第九十八章 官商勾結第三十五章 工程招標第三百一十八章 城破第三百一十五章 接收少昊第三百七十九章 普天同慶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才的寂寞第二十七章 人心第十九章 頌詞第一百七十一章 逆子!第六十二章 暴殄天物第一百六十九章 新世界第四十三章 誰也別攔我第三十九章 好個錘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一日又一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你是誰?第九十八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征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家好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差錢第十四章 慶賀第二百九十章 辣椒基地第三百三十二章 太平盛世第九十八章 官商勾結第二百五十七章 喜聞樂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國新政第三百章 工程製造署第二百九十五章 暴利第六十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百五十三章 行省制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國兩制(爲月票滿一千加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豎式(爲盟主有腹肌的園長加更)第二百五十八章 這個人太可怕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大事發生第六十四章 陰謀套路第三百二十章 英明神武的薩拉王第二百七十六章 監國第三百二十三章 捷報第四十八章 歷史進程第二百四十七章 斥責三問第三百三十三章 李陽謀國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三百三十五章 密謀第六十二章 暴殄天物第五十九章 猜人名第二百六十一章 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