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令人髮指

今日之事,非同小可,整個朝堂上下,議論紛紛。

別看今日在殿上皇帝沒有爲此震怒,但每個朝臣心裡都知道,那恐怖的暴風雨正在形成,如今只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政務廳,也稱政務寺。

此時的公卿大臣們也回到了政務廳,開始處理全國各地彙集而來的政務,只不過今日之氣氛,卻顯得有些詭異。

每個人的桌上雖然擺放着紙張,大家臉上卻全無激動高興之意,一個一個似乎心事重重,緊鎖着眉頭,好似在思慮着什麼事情。

“諸位大人,今日早朝發生的事,你們如何看?”

治粟內史紀偕,忍不住出聲,打破了政務廳這種壓抑的沉寂氣氛。

衆人紛紛擡起頭,相視一眼,都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是的,今日之事,他們都不敢妄議。

治慄內史紀偕冷笑了一聲,道:“怎麼,在朝上不敢言,難道在這裡也都不敢說一說自己的見解麼?”

一些人聽到這話,臉上不由一紅,心中頓感慚愧。

而有些人則表示不服了,有個人反駁道:“內史大人,你在殿上不也沒敢發聲麼?”

“既然內史大人問大家的看法,不如內史大人先給大家說說你自己對今日之事的看法吧!”衆人紛紛笑道。

政務廳,由馮去疾與李斯這兩位丞相統領,領百官,掌國政事務。除了李陽開府變法,單獨統領律政一系,還有軍隊一系,脫離了政務廳(寺),其它各部基本上都受轄於政務廳。

也就是此時政務廳的這些公卿大臣,幾乎都是各部機關的掌執大臣。

治慄內史冷哼一聲,鄙視了衆人一眼,道:“難道諸位不覺得,今日之事,似乎是衝着中丞相去的麼?”

此話一出,衆人無不是一愣,先前臉上打趣的表情也立即就消失不見了,一個個凝重了起來。

就連馮去疾也是擡頭微微詫異的看了一眼紀偕。

“怎麼,大家都不說話了?”紀偕看着大家面面相噓的樣子,不由惱了,他們要自己先講,現在自己講了,他們卻是依舊一副默不作聲的樣子,這讓紀偕有點生氣了。

這時,有人就道:“不瞞內史大人,其實我等對今日朝上之事,皆是和你一般想法。”

“哦?這麼說來,我的猜測沒錯了。”

紀偕眉頭一挑,略感擔憂道:“你們覺得中丞相會有事麼?”

衆人紛紛搖頭嘆息,一人道:“雖然今日陛下沒有牽怒於中丞相,但是恐怕陛下從今日起,已經對中丞相起疑了。”

“對,如果這時再有人在陛下面前煽風點火,或搞出點事情來,中丞相危矣!”另一人接過話去,說道。

大家贊同的點點頭,至於背後是誰要害李陽,這事倒是沒有一個人問起。

因爲身爲朝中大臣的他們,都能輕易的看出來,此事定然跟太子之爭有關。

李陽身爲太傅,要害他的人,除了胡亥,還能有誰。

頓了頓,這時有人轉頭看向馮去疾:“馮相,您怎麼看?”

馮去疾瞟了一眼衆人,一雙混濁的老眼,此刻卻散發着銳智的光茫,若有所思道:“諸位不妨靜觀其變吧,若是太史令所言屬實,今日之事便是如此過去了。若是此事真的是有人在背後謀劃,欲對中丞相不利,那麼……呵,定有後招。所以,靜觀之吧!”

衆人點點頭,覺得馮去疾所說的不無道理。

就在這時,李斯也走了進來。

馮去疾一見,便趕緊放下手中之事,迎上幾步,問道:“李相,如何?”

李斯攤了攤手:“中丞相似乎心中已有應對之策,鎮定自若,我等還是不用替他擔憂了。”

馮去疾一聽,驚了!

這都什麼時候了,他還能鎮定自若,恐怕他是腦袋被驢給踢傻了吧,還不清楚自己遇到多大的麻煩了。

當即便道:“你有跟他講明瞭今日之事嗎?”

李斯點頭:“自然是講了,只不過……他倒是不以爲意的樣子,只是說他會小心。”

“哼,太年輕了,他還是太年輕了啊!他真以爲陛下在殿上沒有牽怒他,就真的沒事了?簡直愚蠢!”馮去疾氣得罵了一句,隨後嘆了口氣,無奈苦笑道:“如果我們的猜測是對的,那他這個樣子,唉……他這次必死無疑了!”

李斯也嘆了口氣,說實話,他也有點看不懂李陽。

明明自己剛纔跟他講的很明白了,而且他自己也懷疑今日之事,可能是趙高要對付他。可是……他居然是一臉風清雲淡,波瀾不驚,沒有哪怕一點點的擔憂之色。

如果說他這是自信吧,這也自信的有些太過份了吧。

要對付他李陽的人,可是趙高啊!

如果只是說他是秉筆大臣,或者說他是掌印大臣,可能還無法知道此人厲害到一個什麼概念。

但是,如果說他是一個,連馮去疾和蒙恬二人,軍、政兩系合力與他爭鬥了好幾年,都沒有鬥出個勝負來的強敵,就能想像得到,這個宦官有多麼厲害了。

這樣一個強敵,現在佈下陰謀詭計,正要對付你李陽,你卻一點也不擔心,無所謂的態度,那簡直已經不能說是自信了,而是輕狂囂張,甚至輕狂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了!

總之,如果趙高要對付的人是他李斯的話,李斯一定會如臨大敵般對待。而不會像李陽今日那樣,自以爲是。

只不過,李斯不知道的是,在原本的歷史上,他確實是死於趙高之手,而且還死的極慘,對他動用了各種酷刑,最後腰斬。

其實,死於趙高之手的,何止是他李斯一家。馮家、蒙家,還有嬴氏子孫,甚至連公主們,都通通被趙高一手陰謀詭計全給搞死了。

書歸正轉,馮去疾看到李斯無奈的樣子,也知道他是盡力了,便道:“罷了,晚上本相再去勸勸,希望能點醒他。”

李斯笑了,搖頭道:“馮相還是別自討沒趣了,他並非看不明白今日之事,只是他似乎並不將此事放在眼裡,一副胸有成竹之狀,恐怕你去說,也毫無用處。”

“胸有成竹?”

馮去疾被這話給氣樂了,冷哼一聲:“這小子未免也太輕狂自傲了,本相看他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敵人有多厲害。真以爲自己頭腦聰明,就能對付得了對方的陰謀詭計了,他這是找死。”

馮去疾真的有些生氣了,要不是因爲這件事,關係到太子之爭,他真的不想去替李陽擔這份心。

雖然馮去疾也承認,李陽很聰明,也很有智慧,但是他的對手可是趙高,此人可是一個陰謀家啊,老謀深算,城府及心思深不可測。

正所謂,薑還是老的辣,特別是對於一個不諳世事的年輕人來說,遇到這樣一個老謀深算的對手,什麼聰明才智都是不頂用的。

想及於此,馮去疾嘆了口氣,李陽的輕狂自傲,他也不是第一次見識,所以也相信李斯的話,就算他再次勸說,估計也確實沒有什麼用處,於是道:“罷了,我們也只能在朝堂上盡力幫襯了。”

李斯亦是如此作想的點點頭。

可是,不知爲何,當想起在麒麟殿外,李陽那一副泰然處之的樣子,李斯心裡就忍不住在想,難道李陽他真的有信心打敗趙高?

呼……

李斯倒吸了口涼氣,趕緊甩了甩腦袋,自嘲的苦笑,自己這個想法未免也有點輕狂了。

李陽就算再有才華,也不可能鬥得過老謀深算的趙高嘛!

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一百二十章 數學家第二百三十章 可憐的冒頓第二百四十三章 撈軍功第三百二十二章 這彎有點急第二十六章,必須保第三十三章 可持續性發展戰略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陽的傳聞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太苦了第五十一章 老子要續命第二百三十三章 這不可能第八十三章 太賤了第六十四章 陰謀套路第七十六章 玄鳥第二百七十七章 落水狗?第三十七章 吟詩一首第一百八十七章 還能再見嗎?(爲月票滿5000票加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嘴巴開過光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秦夢第二百八十章 農業***第一百六十七章 朕的皇陵被你們挖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山東海船製造局第七十五章 天書警示第一百八十二章 改制第一百零一章 滾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才的寂寞第二十八章 表現的機會來了第九十九章 大膽李陽第三百三十八章 無敵是多麼寂寞第二百五十五章 飄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震憾第三百零八章 秦國重器第十二章 震動天下第七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九十八章 提意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過年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涼涼第一百四十七章 外交署第四十七章 可憐的惡漢第七十二章 李陽不死,天理難容第十五章 開府第一百七十八章 隨便議議第二百七十五章 普天同慶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昊使團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三百七十三章 公輸冊帶來的消息第一百零四章 背鍋俠第一百八十八章 土改進行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意識問題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農作物第八十章 十字真言第三百三十六章 馮家立場第三百八十一章 烏孫求援第二百零二章 精銳鐵騎第三百六十三章 商業稅第八十九章 做你的春秋大夢第三百五十二章 炸藥第二百零一章 本院定爲你報仇第三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二百六十七章 過年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陽誤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律法與正義第三百七十六章 匠癡公輸冊與博學鎮國君第五十二章 青史留名第二百六十九章 改軍制第一百八十三章 秦國新政第三百七十一章 優化的必要性第一百三十六章 刺激經濟第一百九十二章 聚衆鬧事第五十六章 彩第三百七十三章 公輸冊帶來的消息第五十章 失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背鍋俠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早朝第三百五十八章 董翳第三百一十六章 高山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這年輕人第三百章 工程製造署第五十章 失望第四十二章 共商滅秦大計第一百九十六章 聚衆抗法第二百六十四章 暢談人生第二百零六章 陽滋第三百三十五章 密謀第一百零九章 另有所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指點江山第二十二章 神人也第二百九十八章 提意見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人的底線呢?第九十三章 一箭五雕第一百一十三章 疑兵陣第二十九章 想錯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嚇死個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曠世奇才第二百六十八章 公元十年第二百三十章 可憐的冒頓第三百五十章 打賭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陽誤國第二百零二章 精銳鐵騎第三百一十四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