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我輩士紳,捐輸乃是取死之道!

江西饒州府,浮樑縣。

縣衙內,饒州營千總臉色鐵青,瞅着一羣士紳。

王士紳給撫遠大將軍的那封信不出意外的石沉大海了。大將軍行轅的書辦那一關,都沒過得去。直接當做廢紙扔掉了!

而浮樑縣的一處巡檢司,卻突然遭遇了襲擊。

從徽州府出發的吳軍尖兵沿着徽浮古道開始拔除清軍小股汛兵巡檢。

一名巡檢僥倖跳入昌江得以生還,將戰爭的消息傳回了縣城,所有人大驚失色。

於是知縣牽頭,士紳捐輸。

湊足了500兩銀子,200石米,請來了最近的救兵——饒州營。

……

江西不設提督,由巡撫吳志誠兼任。

除撫標外全省僅有九江鎮、南贛鎮兩員總兵,而饒州營又是屬於九江鎮總兵麾下,設遊擊一員,兵丁500餘。

此時增援浮樑縣的,僅僅是一名千總帶着200人。其餘的兵力還有遊擊將軍早就被撫遠大將軍調去抵禦吳軍主力了,生死未卜。

浮樑縣2處巡檢司被殲滅,還有3處汛兵失去聯絡。

傻子都意識到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這員剛剛趕到的千總,第一件事居然不是佈防,而是要餉銀!

知縣深感意外,但大敵當前又不宜鬧翻。只能尷尬的召來了一羣士紳,希望他們顧全大局!

這就是開頭一幕,吵架的起因。

……

王鄉紳豎起3個指頭:

“再加300兩。”

“吊,弟兄們把腦袋別在褲腰帶打仗,老表們就給300兩?”

“千總大人此言差矣,共計800兩,每個人能勻4兩開拔銀,這就不少了。”

千總把暖帽摘下,憤怒的指着北邊:

“湖口縣士紳捐輸了50萬兩!50萬兩啊!”

王鄉紳卻是面不改色:

“是嗎?”

這一句輕飄飄的質疑,點燃了千總的怒火。‘

他狠狠的抓起暖帽轉身離開,丟下一句話:

“到時候,莫要怪弟兄們打仗不用心。”

在場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所有人的臉上都寫着兩個字:擔心!

“老王,賊兵馬上就來了。這,這~”

“是啊,要不咱們就再加點吧。命比銀子重要的。”

知縣也尷尬的打圓場:

“本官出面斡旋一下,大家互相體諒嘛。王前輩,你也要有大局觀。”

王鄉紳卻是微微一笑:

“縣尊,不如打開縣倉犒勞這幫丘八爺!畢竟,這也算公事!”

知縣的白臉猛地漲紅了。

半天沒說出一個字,拂袖而去。

……

次日,

浮樑縣東北部,昌江北岸出現了吳軍旗幟。

李小五率3個營的兵力另有民夫500人,將 5門6磅炮拆開,一路肩扛手挑的過來了。

徽浮古道雖然早就有了。

可沿途高高低低,一會翻山一會繞山,石板路最寬處8尺,最窄處僅有1尺半,就這樣走了足足300多裡。

【路線基本是現在的慈張公路。】

全軍從歙縣出發,途經休寧、界首、祁門、抵達浮樑縣境內,足足花了8天。

“小將軍,到了。”

“你等引路搬運輜重有功。頭目每人賞5兩,其餘2兩。”

“謝謝將軍。”

民夫很開心,拿到了賞銀。

徽州人對於吳軍的感觀很不錯,因爲不搶不燒不殺,幹活還給錢。這樣的軍隊幾乎是他們所能想象到的最完美軍隊。

……

“休整半日,吃飽喝足小憩片刻。然後跟着本官,直取浮樑縣。”

“遵命。”

衆人在山腳下,匆匆吃完乾糧,抱着火槍閉眼小睡。

而此時的縣城四門緊閉。

饒州營的綠營兵罵罵咧咧在城中吃霸王餐。

千總一股邪火無處發泄,揮舞着鞭子把酒樓掌櫃的打的滿地打滾,硬是索要了50兩銀子的茶水費。

知縣假裝不知道,

因爲他還指望着這幫丘八爺幫着守城呢,否則光憑縣衙的百十個衙役幫閒還有數十個民壯弓手,他沒有信心。

“師爺,本縣士紳真不是東西,死到臨頭都不肯舍財。”

師爺尷尬的笑笑,其實以他的閱歷,知道本縣士紳的做法纔是正確的。湖口縣士紳那是純粹的腦子進水了。

但身爲知縣的幕僚,p股不能坐歪。他必須爲東家着想,故而建議道:

“不如這樣,先以縣衙的名義借!”

“借下錢糧到時候讓本官還?”

“哎,東翁此言差矣。以縣衙的名義借,自然是縣衙還。一時還不上也不打緊,先欠着。反正這衙門也沒長腿。”

……

知縣琢磨了一下,答應了。

然後師爺就去照辦了。

不過,半個時辰後就傳來了一條令他不安的消息:王鄉紳一家子,跑了!

守門的衙役收了他100兩,打開了城門放走了王家老小21口。

“大敵當前,老王八竟敢如此拆臺。來人,封了他的宅子,暫且充公。”

“嗻。”

暫且充公,是留了餘地的。

宅內的浮財肯定是要颳走的,反正沒有證據。

宅子嘛,視戰況和人情輕重而定,說不定還要還給他。

……

衙役班頭親自帶隊搜出了2000多兩銀子。合理分潤後,知縣得了500兩,官倉得了300兩。

其餘的不翼而飛。

然而,知縣卻是越發的不安。

老王八雖然可恨,可他這些年可沒踩過坑。難道他斷定這浮樑縣必陷?因而不管不顧的跑了?

“貼出告示,招募青壯上城,每天給30文工錢。再和城裡的油坊商量商量,暫時徵用他們的油料守城。”

“嗻。”

知縣的手段比較委婉,是因爲得罪不起。

此時的江西不是幾百年後的江西。經濟富庶,人文燦爛,商業也很發達。

雖不如江南,但差距不是很大。

明朝中期起,就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說法。

幾任首輔都是江西人,從而形成了江西朝臣幫。在官本位的封建時代,富庶區域一定是出官員(中科舉)的區域。

衰敗,是太平天國和清軍的拉鋸戰之後。

一落千丈,從此尷尬。實際上皖南和贛北,包括太湖沿岸都是因爲這場戰爭元氣大傷。

而原本富庶的松江府卻是因爲軍事上的安全避風港地位,吸納了大批的財富和人才。從而成爲了整個東南乃至帝國的耀眼明珠。

……

浮樑縣的士紳羣體強大,可以和知縣分庭抗禮。

因而知縣對於這些人底下的產業也不敢隨便強徵,只能是商量,希望他們顧全大局。

而跑出城的王士紳一家,則是倉皇如喪家之犬。

其最聰慧的孫子問道:

“爺爺,我們爲什麼要逃?”

“縣城守不住,不逃就得死。”

天資普通,心有些軟的兒子則是忍不住有些怨言:

“爹你也太吝嗇了,咱家雖然現銀不多,都投在產業上。可捐個幾千兩很輕鬆,擊退賊兵我們也受益啊。”

王鄉紳疲憊的靠着馬車,冷冷的諷刺道:

“你懂個屁。我不是拿不出銀子,也不是捨不得銀子,而是知道捐輸乃是取死之道。”

孫子略一思索,就問道:

“爺爺可是擔憂,賊兵來了會對捐輸的士紳斬盡殺絕?”

“對。”王鄉紳欣慰的點點頭,“不過,還有一層用意。乖孫可知道?”

年方10歲的孫子,思索了一會,突然擡起頭,驚恐顫抖的語氣說道: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王鄉紳嘆了一口氣,默默的點頭:

“乖孫,你是我王家的寶!”

“湖口縣那幫蠢貨,他們自以爲拿出50萬兩現銀是報效朝廷,卻不懂這是在給自己挖墓坑,甚至是在給全江西的士紳挖墓坑。

“戰爭一開,我等士紳拿好地契房契,捲了金銀細軟,速速逃命纔對。帶不走的銀子埋進地窖或者扔進鄱陽湖,也不能捐輸呀。唉!”

爺孫倆一問一答,中間的兒子一頭霧水,似懂非懂。

孫子表情慘白,卻是一副瞭然於心的神態。

馬車晃悠悠前行,冷風吹着山林。周邊雖然一片寧靜祥和的氣氛,卻是讓人感覺後背陡生寒意。

……

10歲的小神童甚至牙齒打架。他對於這個社會真實運行邏輯的瞭解,又深了一層。

朝廷缺錢糧,天天琢磨增加稅源。

北方多省都已經增加了每畝1錢的田稅。

當然了,大清永不加賦,所以這1錢不叫賦稅,叫追繳歷年欠收的利息。

你湖口士紳此舉等於是告訴朝廷:

來啊,我們很有錢,我們還願意拿出來!皇上,伱看我們腦滿腸肥長得像不像肥豬!

“爺爺,你說這場仗誰會贏?”

“不知道。”

“那我們怎麼辦?”

“趁着消息還沒傳開,把景德鎮的瓷窯和山頭低價出幾處,換點現銀逃亡。”

“去哪兒?”

“往南邊先避避戰火,看看情況再說。”王鄉紳突然下定了決心,“逃亡時不得聚集在一起,分兩路。萬一有個好歹,我王家也能留根香火。”

穿金戴銀的兒媳婦,說道:

“爹,咱們是士紳。不至於這麼狼狽吧。”

“和平年代,士紳才值錢。戰火一起,士紳就是肥豬,光溜溜的肥豬。把你頭上耳朵上這些金閃閃的玩意摘下來,這會要了你的命!”

……

距離太陽落山還有1個時辰時,

浮樑縣城陷落!

李小五率領3個營的兵力,強攻一舉拿下。火炮和火槍壓制城頭,然後架起十幾架雲梯,一氣而下,傷亡40餘人。

浮樑守軍膽寒,稍事抵抗後就奪門逃命,知縣在逃亡時被擊斃。

負責主攻的是童子營,人小體重輕靈活,以佩劍和短手銃踩着雲梯一口氣衝上了城牆。

哦對了,

童子營已經正式改名“青年近衛營”。

本來李鬱是想改爲“少年近衛營”的,比較貼切。但是一琢磨過幾年又要改。

不如一次到位,拔苗助長吧。直接進入青年階段!

饒州營千總跑路時還沒忘了放一把火泄憤。

不是恨吳軍,而是恨浮樑人沒給足餉銀。全江西的綠營兵都知道湖口戰場的同行瓜分了50萬兩。

越想越恨。

……

實際上就連隔了老遠的貴州綠營兵都聽說了這事,羨慕的眼睛發紅,手頭髮紫?

50萬啊,50萬~

許多人開始打聽,

撫遠大將軍啥時候調咱貴州綠營出征江西。主要是想精忠報國、狠狠殺敵,錢不錢的真不在乎!

貴州綠營37000餘人,設提督一員。

相比全省僅有600萬的人口,這個駐軍密度可以說是喪心病狂。隔壁雲南也差不多,甚至比這還誇張。

鎮遠總兵、威寧總兵一合計,向提督建議主動向撫遠大將軍請戰!

貴州綠營不怕打仗,怕窮!

……

李小五打下浮樑,獲得了糧食補充。

次日徵發了1000多民夫、100多頭騾子隨軍。沿昌江北岸進攻饒州府。

僅留下幾十個兵駐守浮樑。並令人沿徽浮古道回去報信,調200民兵進駐浮樑縣城還有景德鎮。

李鬱在信中叮囑過他,儘量完好的佔據景德鎮,控制瓷窯、制瓷工。之後工業大臣杜仁會派來懂行的官吏來接手。

景德鎮,是個金豬!

茶葉、絲綢、瓷器,將來是新朝對外經濟的三駕馬車!

每一樣都能抵得上幾個精銳軍團外加一屋子外交官的作用。原因很簡單,貨源壟斷呀!

感謝歐洲王室,感謝東印度公司。

培養出了一個極其龐大的喝茶羣體,和一個舞會必穿絲綢華服,設宴必擺精緻瓷器的上流社會。

李鬱心中正在醞釀一個極其宏偉的計劃!

計劃中的第一個獻祭品就是即將到來的撒克遜帝國訪清使團!

……

擁有武力,纔會擁有一切。

鄱陽湖湖口戰雲密佈。

寬度僅有2裡的水面被拉上了鐵鏈,兩側各有炮臺營寨,飄揚着清軍軍旗。

“總指揮,真的要強攻嗎?”

“嗯,下令吧。”

隨着爬上桅杆高處的旗手打出旗語,艦隊兵分兩路,分別擺出了一字長蛇陣,用側舷火炮炮擊清軍炮臺。

早有準備的清軍稍後展開了反擊。

江面頓時水柱沖天,硝煙瀰漫。

從戰況來看,吳軍水師的火炮更準、炮火更密集。每艘船都把炮彈傾斜在岸上的清軍炮臺四周,猛烈程度超出想象。

感謝老天爺,今日少風浪。

炮手們的命中概率達到了驚人的2成,看似很低,實際很高了。

鑄炮技術的代差導致了戰局的一邊倒!

湖口一側的清軍炮臺中彈燃起大火。內部連發生續爆炸,黑煙滾滾,顯然是炮臺內的火藥殉爆了。

……

第288章 地方和朝廷的博弈“尺度”:一般不第82章 不如讓我來騙第361章 繼續降價!降到江南那幫孫子願意購第223章 誤打誤撞,識破了乾隆的陰險計劃194.第192章 九頭鳥暴打老鐵第227章 江寧城最漫長的一天第39章 最慫的語氣,說最霸氣的話第293章 李鬱:我不聽你們的,我要吸取一位第14章 投名狀161.第160章 大人,我們竈丁只是窮,不是傻第40章 它,無處不在第11章 結拜,與狼共舞212.第209章 《關於禁止江南民間無序私自割第63章 爹,我是劉路啊第112章 陣斬施令倫,李家軍的第一次正式出161.第160章 大人,我們竈丁只是窮,不是傻第84章 又掉鏈子!214.第211章 乾隆冷靜覆盤:朕發現了盲點第232章 乾隆的執念,只有和珅能滿足第273章 暗流涌動的吳王府,權力遊戲141.第140章 白蓮教拋出的香餌,吞不吞?請假一天!195.第193章 李家軍,出擊!第335章 封鎖九門,殺!殺!殺!第71章 本官什麼都不知道第318章 乾隆四十二年的春天,關鍵詞就一個第303章 天子,兵強馬壯者爲之!155.第154章 坤爺,小姐在後院等你吶128.第128章 黃知府投桃報李,教科書式審案第74章 馬忠義:本官懷疑李鬱要反215.第212章 軍機大臣,還踏馬首席?你能不第50章 十六字狀詞,殺人誅心第248章 兵源如此下去,怕是會留下巨大隱患183.第181章 光頭 戎裝 優勢在我第340章 不要讓請帝國誤解!皇家海軍堅決不第340章 不要讓請帝國誤解!皇家海軍堅決不第363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第39章 最慫的語氣,說最霸氣的話第315章 除夕酒宴,吳國殿堂八大派系之爭第245章 巨炮碾壓杭州滿城,宣告一個時代的第227章 江寧城最漫長的一天第105章 黃通判的發家史第30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200.第198章 滿城打靶,封官建制第332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來啊,互第123章 紫禁城面聖,給乾隆畫大餅第62章 風月也留學?第302章 走投無路,滿蒙八旗孤注一擲,賭李191.第189章 忠誠,論心不論跡。你殺官,你第342章 打開門,讓標準之風吹進來嘛!第313章 乾隆:自棄化外,在天朝本應正法之152.第151章 京旗戰索倫,蘇州滿城第一仗第63章 爹,我是劉路啊第106章 是時候,獻祭一位大官了第250章 再進一步,稱吳王第223章 誤打誤撞,識破了乾隆的陰險計劃第275章 清廷江北官場的一顆地雷,被自己人214.第211章 乾隆冷靜覆盤:朕發現了盲點第27章 胡把總是個老實人第7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商戰第335章 封鎖九門,殺!殺!殺!第300章 精銳,肯定是精銳!第82章 不如讓我來騙192.第190章 湖北吃緊,江南緊吃,一東一西第327章 《閩吳互不侵犯20條》176.第174章 施主若是聽不懂大乘佛法,貧僧第70章 你跑路吧!第20章 蒸汽動力機牀第270章 好消息:大霧散了。壞消息:外面全第51章 借錢206.第204章 乾隆急火攻心,養心殿翻車180.第178章 這差事風險很大,正經人躲之不第30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93章 和珅你說,朕是不是給他們臉了?第113章 人在資本積累的初始階段,難免用點第300章 精銳,肯定是精銳!第6章 青木堂來了第103章 白天上課,晚上殺人第54章 清月村的困局第29章 消失的他第327章 《閩吳互不侵犯20條》第100章 量產劈山炮第296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12章 紅牀打頭,紅棺收尾,這就是女人要第103章 白天上課,晚上殺人第3章 青樓交友172.第170章 擊斃福康安,然後多角度精確造第127章 掛羊頭賣狗肉,玷污了義父這個高尚168.第166章 滴水滾珠局?李氏騙局?163.第162章 皇上,江南的官兒有大問題!第65章 造孽啊212.第209章 《關於禁止江南民間無序私自割168.第166章 滴水滾珠局?李氏騙局?第14章 投名狀第15章 剪辮叫魂案第84章 又掉鏈子!第71章 本官什麼都不知道第32章 穿馬面裙的狐狸精第109章 不行,我是正經商人222.第219章 主公有令,火候已到,今日必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