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尚在謀劃

第213章 尚在謀劃

楊端和會這麼分配兵力是合理的。

秦軍用於攻楚的一共有二十七萬人。

其中十萬是楊端和帶領的秦軍,另十萬是蒙武帶領的秦軍,剩餘七萬則是沈兵帶領的大梁軍。

三支軍隊毫無疑問是沈兵帶領的大梁軍最弱,就算是大梁軍有狼筅有鴛鴦陣也不例外。

尤其狼筅更適合野戰,到了攻城時……抱着這一根毛竹而且還是帶着枝葉的毛竹只怕連攻城梯都爬不上去。

再加上大梁軍又沒有配甲,防禦力又減一分。

於是不用多想,分別由蒙武攻城父而楊端和所領的主力則攻汝陰。

沈兵的大梁軍自然就用於二線。

然而卻沒有人知道,沈兵心裡其實有另一套計劃。

在這套計劃裡,大梁軍及黑甲軍纔是主角。

項燕這邊,他總算是趕在蒙武大軍趕到城父前將曹州兵拉回防線。

另一邊江東八千子弟兵及一萬水軍也適時趕到,項燕當即着手在汝水一線佈置防線。

汝陰在南城父在北,兩城相距兩百餘里,其間由汝水相連在壽春以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阻擋着秦軍。

項燕一趕到城父,馬上就對水軍進行改革。

他對領軍的項伯說道:

“所有戰船都裝上拍竿並抓緊時間訓練,務必要在數日內學會使用。”

“另外,在汝水東岸增設弓弩手及投石機,秦軍所用配重式投石機!”

項伯應了聲就去心急火燎的帶人去佈置了。

項燕的安排是沒有問題的。

這道防線的漏洞並非汝陰也非城父。

因爲汝陰與城父兩城經過楚國數十年經營已堅若磐石、固若金湯,何況楚軍兵力還在秦軍之上,且有更多的操作空間。

便若之前所言,秦軍一路佔領城邑必定兵力不足。

項燕甚至都準備好一支數萬人的騎軍隨時準備突襲秦軍補給線。

在這情況下,秦軍或是死攻汝陰或城父,必定只有損兵折將一個結局……

汝陰、城父兩城與其它城池不同,這兩城均是以汝水爲護城河,秦軍若要攻城便得跨過汝水。

如此不但兵力不易展開還極易爲楚軍反擊。

項燕也考慮過秦軍是否會像水淹大梁一般水淹兩城。

但這一點幾乎不可能,因爲汝水上游在楚軍手裡,秦軍無法築堤蓄水。

反觀楚軍,其兩城卻可以沿水路互相增援互爲掩護。

所以,楚軍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秦軍以無敵水軍也就是沈兵的黑甲軍攻破汝水斷了兩城的聯繫再各個擊破。

這也是項燕調來江東一萬水軍的原因。

這一萬水軍可不是楚國一萬水軍可比,且其戰船上還裝有拍竿,再加上岸邊又有大量投石機和弓弩手掩護,諒那黑甲水軍也無用武之地。

項燕考慮的這些還真是那麼回事。

黑甲水軍更適合打的是水戰,也就是兩支水軍對陣。

就算是江東水軍上陣也不一定能討得了好,原因是黑甲軍有車輪戰船。

車輪戰船的好處就是速度快,而戰場上速度往往可能決定勝負。

因爲從相對運動來說,若一方速度快另一方速度慢,幾乎可以認爲是兩者速度求差之後,速度慢的一方靜止不動。

於是速度慢就只有被動挨打,到時車輪戰船可以很靈活的繞到楚軍戰船後部拍竿死角處再靠近發起攻擊。

問題在於楚軍還在岸邊佈設了投石機和弓弩手……只要車輪戰船一進入其射程,就會遭到多方位的打擊。

這與其說是水戰還不如說是搶灘登陸戰。

所以即便是沈兵的黑甲軍再加上車輪戰船也討不了好。

好在沈兵從一開始也沒打算這麼做。

此時的項梁已將部隊駐紮在汝水,然後奉命輕騎親往壽春彙報戰況。

這是項燕的命令。

按說臨戰將軍不得離開駐地,但項燕卻是不得已而爲之。

因爲此時楚國內部意見還不統一,各貴族依舊各自爲陣拒不出兵。

項燕派項梁去壽春,正是爲了說服一衆貴族並給他們一些危機感。

項燕這一着是下了心思的,因爲項梁打過一場敗仗,甚至右臂還有道箭傷……這一路風塵又是傷又是血的往那殿內一站,立時就有了戰爭的緊迫感。

項梁在一衆衣冠整潔的大臣中向楚王負芻報告道:

“大王,大將軍遣末將還都稟報:因淮南諸軍尚未盡數抵達,不能還都與會。”

“敢請大王立即派譴得力大臣,向汝陰、城父兩地輸送糧草。”

“並着力籌劃大軍兵器箭鏃!”

楚王負芻有些緊張的問了聲:

“據聞……我軍先敗一仗?”

項梁倒也不迴避,大大方方的回答道:

“正是,末將乘夜帶兵偷襲秦軍。”

“不想秦軍卻以毛竹結陣阻我攻勢,我軍折損三萬餘人。”

這話立時就在殿內引起一陣鬨動,貴族們更是臉色煞白。

這項梁的本領他們是知道的,項氏子弟個個擅長用兵,其中又以項梁爲最,這也是項燕命項梁獨自駐守的陳城重地的原因。

然而,項梁領兵偷襲秦軍,居然能讓秦軍打得大敗而歸……這秦軍是厲害到什麼程度?

項梁沒有細說原因,更沒有辯解。

其實這也是項燕交待的,就是要嚇他們一嚇。

貴族們原本的心思還是:說不定項燕帶着楚王負芻這三十萬兵就能擋住秦軍,那麼他們這些貴族卻無需耗費一兵一卒就能坐享其成。

這樣既能退秦又能削弱大王勢力,何樂而不爲呢?

但此時一聽,項梁只一戰就被消耗掉三萬,那三十萬兵力豈不是幾天就打完了?

接着不就包圍壽春進而打到自己封地上了?

這還行?

想不出兵也不行了!

於是衆貴族互相交換了下眼色,就由昭恤帶頭問道:

“不知上將軍有何抗秦方略?”

項梁回答:

“戰事尚在謀劃,須依據秦軍動向而定……”

昭恤又吃一驚:

“強敵業已逼近國門,戰場方略卻‘尚在謀劃’?”

項梁冷冷回答:

“我軍箭簇糧食均不足,又如何能事先謀劃?”

這一問大臣們就全都啞口無言了。

(本章完)

第78章 七國第194章 副將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94章 荊軻刺秦第411章 信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433章 復國第517章 文明第140章 楚軍第404章 教育權第49章 許昌第62章 舉薦第412章 試炮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544章 真相第472章 交鋒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15章 釜底抽薪第214章 較勁第196章 昌平君第83章 農家第373章 農業第30章 禁民二業第177章 黑甲軍第91章 代田法第297章 牀弩第54章 休整第59章 工師第125章 心理第254章 突圍第84章 桔槔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68章 督陣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1章 火攻第70章 番木鱉第546章 水源第530章 茲陽第220章 撤軍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177章 黑甲軍第60章 賄賂第342章 市場化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242章 撤軍第179章 牽城第217章 項絡第460章 聯軍第110章 任務第346章 騎軍第56章 北地騎兵第164章 設計第200章 狼筅第296章 弩第416章 方略第539章 嚀泉第295章 高爐第67章 術數第493章 補給第79章 挖坑第145章 楚軍第260章 水力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74章 服務業第136章 紅燒第55章 伐木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280章 變法第415章 引信第539章 嚀泉第549章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96章 宵禁第197章 活路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32章 騷擾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17章 工人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550章 大結局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532章 西域第453章 拒親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504章 援軍第148章 辦法第230章 汝陰第62章 舉薦第535章 先機第275章 宣傳戰第307章 索箭第229章 閃電戰第110章 任務第364章 偷師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281章 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