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皇帝

原來祖龍是長這樣的……

身量不高,七尺一二,樣貌不俊,中人之姿。他臉上最奪人的應該是那雙眼睛,狹長,銳利,似鷹隼,如狡狼,深褐色的瞳孔像是有精光在閃,細細解讀,能叫人讀出來的又只有無窮的慾望。

他的衣着也很樸素,只是一件素玄的常服,常服是深衣款式,長衽絞金,與腰帶同色。那腰帶上無劍無玉,平整貼服。

長相不出衆,身高不出衆,衣着也不出衆,始皇帝立身於一羣天之驕子,豪門貴爵中間,卻依舊是場中的焦點。因爲他身上的氣勢太盛,看不見,摸不着,卻連星月也要黯然失色,天上地下,彷彿只唯有他一人。

李恪突然感到呼吸困難,對面的官員兵卒盡皆跪倒,他們呢?他和墨者們在這位堂堂的千古一帝面前又應當如何自處?

趙高垂手帶着虎賁們落荒而去,李恪與始皇帝間再無他人。

始皇帝的目光掃了過來,就在李恪躊躇要不要跪的當口,慎行面帶笑意趕到前面,攏起手便是一聲長揖。

“隴西慎行,見過皇帝陛下。”

墨家衆人齊齊長揖,滄海君左右看了看,學不來長揖,悶不作聲噗通跪倒。

衆人山呼:“見過皇帝陛下。”

始皇帝被滄海君的憨相逗得莞爾,對左右言:“高來此逞威前遣人報朕,說墨者之中有人身形好似刺客。他恐有墨衛混入營內,這才帶着些許甲士過來盤查。你等看看,他們之中,可有墨衛?”

蒙毅在旁輕聲迴應:“陛下,墨衛以刺秦爲榮,如何會對陛下行禮?倒是中車府令高,私調虎賁,當論其越權之罪!”

始皇帝擺了擺手:“毅,當日朕即赦免了高,此事便當揭過,你何必窮追不捨?”

“臣仍是那句話,趙高之罪,依法必死。趙高,佞臣也,焉可久留於陛下左右!”

“朕也仍是那句話,佞臣自有佞臣的好,高才幹頗具,正可逗樂。”

“陛下!”

始皇帝的聲音沉下來:“毅卿,今日乃朕與鉅子之約,你真要在此,與朕重辯舊事?”

蒙毅臉色一連數變,最終長嘆拱手:“臣……知錯。”

蒙毅退步入班,扶蘇趨步相隨,始皇帝面帶笑意迎向墨者們,一擡手虛扶起慎行:“鉅子,見你一面當真不易,今日有宵小伏於道上,引錐飛擊,平白壞了朕的一駕金根。”

“人言禍福相依,否極泰來。皇帝命懸於天,性命豈能是宵小之輩隨手可奪?今日一場虛驚,正說明皇帝好事將近。”

始皇帝哈哈大笑:“鉅子此言實在,比那些請罪自罰的順耳得多!朕有天下子民祈福,區區賊人,豈入朕目!”

他回過身,對着百官高聲令道,“令!三百里境,大索十日,無論成與不成,此事皆到此爲止,不可復論!”

官員齊齊躬身長揖:“臣等遵令!”

始皇帝把住慎行的臂膀,溫言說道:“前次一別一晃十年,朕聽聞鉅子喜納高徒,可願爲朕引見?”

“憨夫尚在雁門之地,恪與凌兒,陛下欲先見誰呢?”

始皇帝想了一想,說:“且叫朕先看看,朕的兒媳何在?”

辛凌邁了一步,合攏雙手,躬身下推:“辛凌見過陛下。”

“朕只知莫離,不知辛凌。”

辛凌不情不願地促聲應到:“是!”

始皇帝這才笑了起來。他上上下下打量着辛凌,眉眼中掩不住欣賞之色。

“十年前你尚梳總角,眉眼也不曾長開。朕雖與鉅子定親,可日日要見你翁嘴臉,總擔心你長成如父。幸得你樣貌如母,姿容出塵,與你翁全無半點相同。”

“媼不美的。”

“噫?”

辛凌昂起頭,倔強反駁:“媼不美。我自幼見媼,每每都是面容憔悴,發如枯槁,瞎了眼,癃了臂,纏綿病榻終日咳血,這纔是媼的樣貌,陛下言錯了!”

官員之中一人驚怒而出,衝着辛凌斥罵:“莫離!在陛下面前,豈有你放肆的餘地!”

扶蘇笑着攔到那人面前,輕聲說:“岳丈,莫離心直口快,小婿甚喜之,也望岳丈莫要責怪纔好。”

“這便開始護妻了。”始皇帝哈哈大笑,“莫離,扶蘇年二十四,乃是朕的長子。如今他那些親弟皆爲人父,唯有他,至今不曾娶妻。今日你當告知於朕,還需多久,你才願嫁入皇家?”

辛凌咬了咬嘴脣:“待師弟學成……”

“師弟學成……”始皇帝沉吟兩聲,棄了辛凌走到李恪面前,“你便是恪?”

李恪退步,拱手深揖:“雁門學子恪,見過皇帝。”

始皇帝的眉頭皺了起來。

他號皇帝,但世人皆稱他爲陛下,此意自爲臣下,敬服、忠貞。慎行稱他皇帝,是因爲鉅子的身份代表墨家,而墨家至今與大秦有隙,始皇帝對此心知肚明,所以才能做到不在意。

但李恪也稱他皇帝……

小小年紀,不僅傲,而且野!

想到這兒,始皇帝看着李恪,也不讓李恪起身,只自顧自說:“你的墨行如今便擺在正殿門外,天壇之上。你的犼獸連同圖板,亦被朕雕銅刻板,陪入驪山。還有櫓盾、投矛,朕下令裝配邊軍,琢磨戰法。前些日子槐里君來信,稱你弟遵又向句注將軍獻了馬鐙、馬掌,使大秦鐵騎,能如遊牧一般縱馬騎射。我賜他晉爵三等,如今已是第七等的公大夫。十餘歲的年紀爵至公大夫,大秦史上,好似不曾有過吧?”

李恪的身子鞠得更低,雙腳併攏穩若磐石:“恪待遵,謝過皇帝隆恩!”

“忠敬大秦之人,應得封賞!”始皇帝的面色更沉,低聲說,“你可知,若不是扶蘇幾番規勸,我早已將你闢入咸陽,用你所學,謀福大秦?”

李恪爲難起來。

他自然聽得出始皇帝的不滿,但是……他還沒做好心理建設,那一聲陛下,那一禮稽首,委實難以做到。

所以他只能任由始皇帝刁難,哪怕腰臂痠軟,依舊是攏着手,弓着背,一動不動,一言不發。

慎行恰到好處插嘴進來:“不知此次皇帝東巡,幾多達官相陪?”

“九卿至五,丞相左隨。”

“墨家何德,竟勞動皇帝盡攜顯貴相迎。只是老兒眼花體弱,爲何不曾見到丞相?”

始皇帝冷冷一笑,這才放過李恪:“鉅子何必明知故問呢?”

“皇帝所言,莫非是中車府高?”

“高雖愚笨,忠心可持,他此來爲難鉅子,不過是爲人教唆,估錯了朕的心思。”

慎行了然一笑:“丞相今日事忙吧?”

“他昨日方知你我有約,今日錐落,便急匆匆跑去陽武坐鎮,當真一眼都不願與你照面。”始皇帝啞然一聲,走上前重又把住慎行臂膀,“鉅子,長夜漫漫,弈棋如何?”

“固所願爾,不敢請爾!”

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二十八章 應對得體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二四一章 我想你了第四八一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四十五章 貧賤難離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八十六章 子貢贖人第四四五章 娘子,美甚第五零零章 冠禮,成人之始!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五五零章 李恪就是河間郡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一六八章 任其上令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六八五章 還軍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一百章 葡萄美酒第四六九章 直道第六零四章 螢惑守心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十三章 流言四起第九章 糙漢不糙第五六一章 真人始皇帝第三四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一七七章 伯益螺旋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四一零章 滄海纔是真豪傑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六五九章 兩封御令第六七四章 聰明的辛騰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二七零章 奪軍殺將第四五零章 一出好戲(國慶七天樂)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五二四章 鄉毒第三十三章 有失有得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一六三章 武姬酒肆第三十七章 流水作業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七一二章 名將與獨臣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四八二章 八字一撇第四零八章 進擊的項籍第五九七章 韓信單騎赴會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二八七章 修身之意第七三三章 死戰之二,北軍威武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三十八章 災前搶收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四一九章 突襲齊王寨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一七六章 水力體系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七四零章 死戰之九,大雍的怪胎第五六三章 儒生之算,六國之願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七八零章 澠池會之三,尊榮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五六九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二,捕牢第五八二章 五行靈動術之三,真人貞寶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說些閒話……第二五零章 馳援苦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