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太后好狠吶!

沒什麼主見的信王爺這就算入夥了,再次也是默認皇帝有問題。

這麼一來,兩紅、兩藍四旗的大旗主就成了宗室正本的主力軍。

還有一個老的不出面,叫小的搖旗的鑲白旗主顯親王蘊著,局面上就是五對三。

或者說四點五對三。

旗主王爺們如今雖然不及國初那會牛逼,但他們存在的本身就代表了一股八旗不可忽視的力量。

至少,還是能號召下五旗六成力量的,對於不少官員也是不容小噓的影響力。

富勒渾暗喜,形勢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軍機處有于敏中,兵部有他連襟伊勒圖,部隊有外面的鬼子六同眼前的色痕圖,再加上一大幫子王公貝勒們,今日何愁大事不能定!

另外,京外的督撫重臣們將有一半支持此事,還擔心什麼?

其實皇帝是滿人還是漢人,於他富勒渾心中根本不重要。

但爲何他沒有拿乾隆是漢人說事,反而鼓動慶恆這個愣頭青拿太后同聖祖有染說事呢,原因是這個說法比乾隆是漢人更加令人信服。

說乾隆是陳閣老生的,楊林生的,老主持小和尚生的,破綻太多。

同理,說乾隆是太后同果郡王私通生的,也疑點太多,首先就是皇子出生的原檔記錄就合不上。

因此說皇帝是漢人對於一般旗人而言,可能挺震憾,但到了王公大臣這一層面,這個說法真是有點無稽之談了。

延壽堂內外哪個不是人精?

但要說乾隆是聖祖爺同兒媳私通生的,那真是鐵證如山。

明擺着的事,太后不要丈夫,先帝不要老子,當今皇帝也不要老子,聖祖爺生前又是那麼喜歡乾隆這個“孫子”,還私下召見太后給她相面說她是有福之人,這樁樁事實用什麼解釋?

就幾位當事人的萬年吉地就能說明問題。

雖然這會坐實乾隆仍是滿洲,也仍是愛新覺羅子嗣,然而這個倫序以及繼位的合法性,對先帝的褻瀆,對孝的玷污,對禮法的踐踏卻註定乾隆不能再爲滿洲的共主。

富勒渾要的是一個可以讓宗室諸王、貝勒貝子、大臣共同逼宮的合法可信理由,而不是民間初聽震驚,細推破綻一堆的謠言。

局面已經大致成形,只要色痕圖手下的鑲黃旗滿洲護軍站在宗室這邊,乾隆明天恐怕不能爲太后扶靈了。

目光看向首席軍機大臣于敏中,後者微微點頭。

伺君多年的于敏中對於皇帝的心性太瞭解不過,自從他收買太監高雲從私窺宮禁密摺之事案發後,雖然皇帝最終將他從刑部大牢放了出來,並且還讓他繼續擔任首席軍機大臣,但于敏中很清楚皇帝對他起疑的種子已經埋下。

哪怕他餘生老老實實,將來也逃不過鄂爾泰、張廷玉的下場。

更何況他自狀元出仕以來,逢錢必貪,貪污所得高達數百萬兩之巨。

想要保住生前的地位,想要死後不被皇帝清算,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一個皇帝。

以他于敏中首席軍機大臣的身份參與擁立新君,情況再壞,也能保住生前身後名利。

康親王永恩的想法則單純許多,自皇帝登基以來他們宗室倍受打壓,名爲旗主實則連個都統都不如。

大清開國雖然百年,但何時八旗旗主淪落到連朝政都不能過問的地步了?

從早先四大貝勒議政到後來的八旗旗主共商國是,再到議政王大臣會議,宗室始終都是有權力的,因爲這大清不是皇帝一個人的大清,而是愛新覺羅子弟共有的大清!

可當今皇帝一登基,就將宗室有德有能的王公削弱壓制,大力提拔任用異姓,更藉助不斷的戰爭消耗八旗子弟,裁撤漢軍那會還要將滿八旗打發一些出關,使得如今的八旗凋敝不堪,這些永恩看在眼中,能不心急麼?

要不是說皇帝是漢人的謠言實在破綻太多,他還真信了那些謠言,不然壓根解釋不了皇帝對宗室的打壓,對八旗的消耗到底是什麼意思!

今日之事,正如箭已上弦,不得不發,無論如何都要弄個明白。

不過永恩卻不想將這事搞的太大,血流成河,他還是想“和平”解決此事,最好乾隆能夠自己退位,不然兩方真要撕破臉皮大動干戈,對八旗也好,對愛新覺羅也好,都不是好事。

“諸位,去見皇上,問個明白!”

意志堅定的富勒渾正要帶領衆人前往西耳房時,他的副手禮部侍郎奎尼卻突然站了出來,對衆人高聲喝道:“有先帝遺詔!”

“先帝遺詔?!”

衆人聽後都是一驚,先帝都駕崩四十年了,哪來的遺詔?

富勒渾也是一臉疑惑。

只見那禮部侍郎奎尼從懷中取出一道聖旨,當着衆人面緩緩打開,旋即在衆人愕然、不解的目光中高聲宣讀起來。

衆人聽後全都呆了,奎尼所讀先帝遺詔竟是廢掉藏於正大光明匾額後的傳位秘詔,說皇四子弘曆並非皇室骨血,要改立皇五子弘晝爲皇太子,嗣弘晝登基後賜死弘曆的旨意!

軍機大臣索琳按着心頭跳動問道:“這道旨意從何而來?”

“此詔被太后一直秘藏於宮中,爲侍衛海康發現秘密拿出海康何在!”

奎尼喝了一聲,宗室子弟、幹清門侍衛海康立時從人羣中擠出。

面對上百雙看向他的眼睛,海康面色也有些害怕,但還是將發現此秘詔的事情說了出來。

“太后駕崩之後,皇上讓和中堂挑了些侍衛於慈寧宮中清理太后遺物,和中堂挑中了我”

據海康說這道先帝遺詔是在太后寢宮的玉觀音像中發現,且是用黃布裹着的。

初始海康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打開來看之後才發現竟是先帝遺詔,由於遺詔上寫的內容太嚇人,也關係大清江山社稷,因此海康並沒有將此遺詔交給和珅,而是冒着生命危險偷偷藏在懷中,直到遇見禮部的奎侍郎,這纔將遺詔交給他。

衆人聽後,都是目瞪口呆。

如果遺詔是真的,那說明先帝駕崩前知道弘曆不是他兒子,但爲何留下遺詔卻沒能處理此事呢?

有人不禁想到謠言說太后毒殺先帝的事。

再想這遺詔被太后藏在宮中四十年,外人毫不知情,不少人打心底開始發寒。

是被心機歹毒且隱忍數十年的太后給嚇到了。

“秘詔真假,一看便知。”

狀元出身的于敏中上前一把從奎尼手中搶過秘詔,顯親王豐訥亨、莊親王永瑺他們也趕緊湊上來看,就是富勒渾也伸着脖子瞪大眼睛望着那遺詔。

只幾眼,衆人面上的驚色更甚,因爲遺詔筆跡確是先帝的字跡,用的印也不假。

于敏中還是不放心,將遺詔反過來仔細端祥。

時過四十年,遺詔的蠶絲已經發黃,同宮中存檔幾十年的聖旨如出一撤,卷軸一看也是老物件,絕對無假!

“鈕祜祿好狠吶!竟敢藏匿先帝遺詔四十年!她這是要將弘曆不是先帝之子的真相帶進棺材嗎!她這是讓先帝死不瞑目啊!”

莊親王永瑺氣得青筋暴起,怒火中燒的他已是直呼太后和皇帝之名了。

第31章 八旗是漢軍的八旗第671章 天命在我!第114章 請中堂大人別追了第175章 鬼子六披甲執鐵鍋第455章 我們當中有壞人第302章 老太爺埋哪了?第895章 提督大人練兵歌第930章 富哥永遠值得信任第846章 從龍之戰第737章 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第611章 終於能賣國了第912章 六子,老富動手了第311章 額駙教你們如何造反第507章 死在巴圖魯刀下,幸哉第733章 朕要讓你們後悔第223章 朕能靠誰?第321章 千年靈龜第590章 以後我不收禮了第177章 你該叫常遇春第478章 熱血好似紅日光第817章 鬼子六,你混蛋!第988章 血戰大淩河第1005章 一切,向好的方向發展第899章 皇家陸軍第998章 打倒保皇派鬼子六第77章 上架感言第498章 皇上,鬼子六不是好人吶第102章 下一步得辦溫中堂第276章 諸位,幹吧!第472章 高皇帝漢復第839章 自己人,好商量第608章 北洋大開發第746章 此子類我第411章 大人說了,旗主的不要第105章 要做,就做到底!第927章 維新皇上就是好第952章 真是快活的氣息啊第531章 我的親姑爸爸哎第717章 做好奪門的準備第169章 賈大人的工程項目第6章 愛新覺羅大老表第343章 實是真蠢耳第1001章 怕什麼,全是我!第336章 大清鐵拳的力量第302章 老太爺埋哪了?第898章 朕就是這樣的漢子第103章 我與反賊不共戴天第165章 賈圖魯開會第545章 求賢若渴啊第613章 大炮的會不會?第470章 鐵證,先帝是被毒死的!第394章 殺乾隆,保大清第923章 勿傷我阿瑪一根毛第106章 溫中堂的茅房在哪?第287章 額駙要獨走!第655章 賈二第369章 四川綠營三巨頭第644章 炸一炸聖祖爺第600章 老楊,你過關了第240章 賈大人代表大清第213章 賈大人,您想怎麼聊第136章 極盡哀榮賈大人第553章 吾兄願爲王乎?第902章 富中堂又出山了第67章 見死不救是本份第753章 我也可以愛明朝!第193章 先生是知心人啊第603章 豎子,焉敢污我清白!第513章 北洋通商第896章 朕給弟兄們賠個不是第976章 新舊八旗的對決第32章 旗人奸賊鬼子六第862章 北伐第337章 你們懂個屁,這是探明火力第1003章 皇上親爸爸死了也就這樣了第520章 投機分子兩面派第802章 呀,睿親王震驚了第543章 兒啊,你也被抓了?第470章 鐵證,先帝是被毒死的!第636章 打八旗 分田地第954章 別裝了,收工第474章 六子,你不希望英年早逝吧第674章 八旗大競選第440章 世凱,你忠於朕麼?第233章 老爺炮真衝第1005章 一切,向好的方向發展第722章 大將軍王第270章 爲了勝利,先撤退第279章 開始吧,諸位!第732章 一切以旨意爲先第727章 朝中出了奸臣!第786章 兩個大清第639章 保不離柱,柱不離保第330章 疾驅湖廣,直指武昌第703章 晦氣,太晦氣了!第1章 三堂會審伽利略第606章 再辦大將軍第106章 溫中堂的茅房在哪?第317章 老太爺墳被雷劈了第277章 敵在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