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賈大人勸農

直隸河間府獻縣,淮鎮。

四月,春暖花開日。

田間地頭,油菜花開,蜜蜂嗡嗡,白蝶飛舞,一片欣欣向上場景。

“咻咻!”

一身樸素老農打扮的直隸總督賈大人趁隨員不察,一棍子掃掉一片,頗是沾沾自喜,認爲自己功力見漲,一般植物已經不是他的對手。

未幾,將手中小棍扔進油菜花叢中,拿起鋤頭戴上涼帽,再次踏入地頭,認真的鋤起田間的雜草來。

勞動場面可謂十分感人,但見賈大人不時擡頭看日用掛在脖間的粗布毛巾擦拭汗水,不時蹲下仔細打量着那已經膝蓋高的麥子,神情凝重的同時又帶了一絲欣慰。

一舉一動都透着賈大人對農田的喜愛,對農人的敬重。

這是賈大人來淮鎮的第四天了。

爲了給全省軍民做榜樣,賈大人特意將淮鎮作爲他的蹲點小鎮,每日同當地農家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歇。

並在此寫下了人生第一首勸農詩,詩名爲《農耕好》。

詩云:

“催耕布穀鳴林曲,辰吉相將事力田。

井井鱗塍來饁女,子牽童抱繞身邊。”

此詩刊登於半個月前的《大清日報》,編者按語曰:全詩無刻意抒情,只將農家場景娓娓道來,將讀者帶入一片喜慶的春景中,堪稱好詩,好詩。

只爲何詩明明是昨天寫的,卻出現在半個月前的日報上,主要是賈大人爲了配合直隸全省大農耕活動,特意做的一些微調。

瑕不掩瑜。

自古以來,凡官員對農業生產都是極爲重視,賈大人也不例外。

其在出行途中多次強調工業、農業兩手抓,不管哪一手都不能軟。對於農業發展問題,更是多次下發指示,甚至不無嚴厲的對陪同官員說道:“誰要是務了農時,我這個滿洲就要了誰腦袋!”

《大清日報》擬在六月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賈大人上任之初,於親訪民間途中發現有一株水稻“鶴立雞羣”,比其他水稻早熟2個月。

爲此賈大人非常高興,命人將這株水稻的種子收藏,開始不斷試種,增加規模,期以來年能夠推廣全省。

由於這株水稻是賈大人發現並親自培育的,因此被稱爲賈稻。

“賈稻”擬在明年於直隸保定府進行大規模試種五萬畝,預計可以取得大豐收,畝產900斤,相關慶祝活動總督衙門、佈政衙門、保種府已在暗中籌備中,只等試種結果出來後便行開始。

這篇擬在兩個月後刊登的報道得到了賈大人的親自審覈,並於文章中增添修改許多,可見大人對於農業的重視已經走火入魔。

“悉心相勸,並不時諮訪疾苦者,有絲毫妨於農業者,必爲除去!”

《大清日報》接連數期都提到新任總督大人對農業生產的重視,並報道說總督大人在正定府巡訪時,試點性的推行“九品農官”制。

也就是下令各府、各州、縣每年推舉一位終身耕地、勤勞樸實的農民,授予九品頂戴,除集中到保定總督衙門進行表彰外,也享受九品頂戴應有的待遇及俸祿。

賈大人希望通過此舉能提高農業專家的待遇,同時將這些農官一輩子的經驗用文字總結出來,繼而通過《大清日報》及相關單位向農民廣而告之,使直隸各縣的農業生產能夠再上一個新臺階。

除出臺一系列重農、勸農、利農的相關文件外,賈大人還特別重視新興作物的推廣。

不久前,山東按察使陸躍刊印《甘薯錄》一書,此書總結了甘薯種植種植的經驗,一經刊印便被保定知府梵偉發現,繼而立即進呈總督衙門。

賈大人在看到這本書後連飯都沒吃,於茅房中就將此書全篇看完,之後迫不及待下令直隸各省都要刊印、傳抄,並要求直隸佈政衙門、天津巡撫衙門、熱河都統衙門等相關單位要組織專人進行甘薯推廣,於各地區選擇適宜土地大規模試種。

對試種土地的田主,可由佈政衙門給予適當補貼,以提高農民試種積極性。

賈大人明確各地推廣試種的甘薯,主要是作爲牲畜餵養,而不是作爲居民口糧。

這個要求是賈大人近期提出的,三年內要讓直隸百姓每月吃上三頓肉的配套工程。

此工程由總督衙門的戶房主抓。

爲此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涉及農牧業多個方面。

在視察大名府時,清豐知縣陸某推廣甘薯種植有功,賈大人特意向朝廷舉薦其爲大名府通判。

此事無疑是個風向標,令得直隸大小官員對於推廣甘薯,發展賈大人提出的雞鴨豬羊副業,讓百姓臉有紅色,不要菜色的指示倍加有勁。

也是在大名府視察期間,賈大人又發現有不少地方有玉米種植。

此物民間俗稱包穀,在明朝萬曆年間傳入中國,適合在山地種植。

玉米不僅可以能用於居民口糧,還能用於牲畜餵養,可在雜地田畔種植,不佔主糧田,因此賈大人鼓勵百姓種植玉米,甚至要求全省各縣官員要在道路兩側種植玉米,說什麼未熟時看景色,熟了後飽肚子。

爲了貫徹總督大人的精神,《大清日報》更是將玉米、甘薯、大豆、花生、棉花、桑稱爲新興“六穀”,號召全省百姓推廣種植。

於淮鎮蹲點期間,賈大人更是針對農業生產問題組織相關單位開了幾次現場會,主要是圍繞水利設施修繕展開。

會中賈大人提出各縣佐貳官及三班六房應當每年拿出一個月時間,到各鄉村包乾到戶。

一來改變過去的官僚思想,讓百姓近距離接觸;

二來則是幫助家中缺少勞力的百姓搶收搶種。

爲了讓下面人更好的執行自己的要求,賈六特意選中淮鎮張寡婦家爲他的蹲點單位。

截至目前爲止,他已經親自幫張寡婦除了五分地的雜草,同時爲張寡婦修好了院子,甚至用自己的俸祿給張家打了一口水井,蓋了個茅廁,從而讓張寡婦同其幾個孩子告別露天方便的陋習。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日頭已高,溫度急劇提升,賈六感到渾身都已經出汗,便適時的放下鋤頭,對蹲在田邊的一衆報社採編人員道:“都寫好了?”

“都寫好了!”

十多名一直隨行的報社採編人員,也就是原先栓柱招募的造謠人員,包括但不侷限於小說、評書之類的作者們趕緊站起,紛紛上前將自己的稿件遞給總督大人閱覽。

第634章 做官難,做大官更難第494章 朕的好日子要來了第355章 同清狗拼了第314章 殺出一條血路第350章 你小子想養寇自重?第750章 異種也稱王第795章 老夫是來開會的!第118章 要讓皇上愛我們第378章 我提議皇位應該多爾滾坐第700章 向高皇帝敬禮!第726章 大清第八位皇帝第202章 偶爾叛下國沒有關係第779章 王爺,事情不好辦啊第178章 大清賊將錄第455章 我們當中有壞人第304章 男克清,女文靜第693章 我投自己一票第335章 寶刀配英雄!第164章 歡迎賈圖魯載譽歸來第123章 索倫不應該再流血第487章 先帝保佑,事半功倍第929章 深藏不露是老富第366章 做好大清的兵就行了第225章 犧牲也是門生意第731章 鬼子六殺人了第212章 我在紫光閣等你們!第518章 大姐夫也叛變了第1012章 朕退位了第705章 六子,朕支持你第651章 六子,來開會了第353章 我打還不成嗎!第959章 大膽幹,敢闖一定會成功第818章 小心鬼子六當吳三桂啊第927章 維新皇上就是好第658章 不準曠工喝喜酒第583章 你就是英親王了第310章 孝心不能打折扣第729章 誰能比我狠!第152章 狗熊送終 姐夫出征第18章 我會當個好貪官第106章 溫中堂的茅房在哪?第163章 前鋒侍衛賈大林第254章 朝中有奸臣吶!第732章 一切以旨意爲先第689章 大人,您不地道啊第484章 白馬之禍第267章 好純正的味道第212章 我在紫光閣等你們!第915章 六子也很可憐的第836章 直隸的秘密報告第819章 老表,你頂不頂我?第98章 這裡說話不方便第737章 有力出力,有錢出錢第884章 朕的朝廷終於開張了第79章 做官必須手下強第752章 還是老滿好啊第877章 我就是鬼子六第397章 大清是愛新覺羅的大清!第324章 世凱帶兵有方第811章 你個漢人神氣什麼!第29章 好漢第一把卷交第609章 賈家真要出天子第611章 終於能賣國了第68章 賈大人蓋世武功第915章 六子也很可憐的第980章 鬼子六小心眼第311章 額駙教你們如何造反第437章 世凱,勤王啊!第341章 這是總理大人的第182章 此地真是好,他媽真不孬第568章 長毛!第26章 放心,爹給你辦妥了第321章 千年靈龜第974章 陛下真乃光武再世!第683章 大哥,我錯了!第402章 太后好狠吶!第669章 爲了大清就得不要臉第207章 服從會裡安排第887章 順治以來的歷史問題第163章 前鋒侍衛賈大林第80章 說一不二賈大人第714章 老富,朕下回不敢了第303章 不孝子啊!第782章 終於能做一回莊了第245章 請我賈佳世凱先!第410章 龜兒子,造反不喊你爹!第711章 別說了,朕也附議!第187章 額駙就不能入會了?第37章 恭喜少爺,三試甲等第987章 鬼子六又有喜第630章 好聖孫第337章 你們懂個屁,這是探明火力第667章 爲兄給百官打個樣第77章 上架感言第661章 讓皇上講幾句第860章 阿祖,你變了第997章 我老勒,大總統也!第71章 賈大人事業小成第242章 鬼子六是好人第1016章 去新單位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