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八旗的最後一口氣

大將軍王日理萬機,出征在即,自是沒有空親自去給帶子兵們上課,做勞什子思想動員工作。

故充分放權給下面人,讓他們自由發揮。

自古思想工作無非兩個辦法,一是耐心引導,二是棍棒教學。

從長遠來看,耐心引導效果最好。

從短期來看,棍棒教學更勝一籌。

不過大將軍王也注意到營中出現大量自己的泥塑,說是丁副主任的意思,用於加強包括宗室在內的八旗子弟愛國思想教育工作。

對此,賈六原則上是不同意的,他一直強調不要過於突出他,就是不允許搞他的個人崇拜。

“最近有人講本王是大清英雄,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難道除了本王外,咱大清就沒英雄了?”

“還有,你們把本王塑像同太祖太宗們並排放,這個會不會刺激到一些人?從而在本王出征以後在皇上那裡進本王的讒言?然後搞什麼十二道金牌把本王召回來?”

“.”

賈六有太多的顧慮。

“當今天下,試問何人能稱英雄!”

“數風流人物,還看王爺啊!”

“皇上真要弄什麼十二道金牌,我等就保着王爺殺進紫禁城!”

“江山輪流做,怎麼着也要輪到王爺了!”

“沒有王爺就沒有我等今日,王爺真要不肯再進一步,那我等也只好把王爺架上去了!”

“.”

在衆人誠意滿滿的反覆勸說下,以及自己的確是大清唯一英雄的現實面前,再三思量之後,賈六終還是聽從民意由他們去了。

只是強調不要太過份,不能因爲擡高他就要貶低大清的列祖列宗。

因爲他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法理上自己可能姓朱的依據。

所以,短期內,愛新覺羅的皮還是要披的。

至於什麼言而無信,收錢不辦人事的指責,王爺本人並不知情。

都是下面的人曲解王意。

再說,收上來的錢又不是王爺自個拿家用去,全是貼補在這次出征的。

別的不說,八旗將士的開撥銀總要給吧。

雖說不多,一人只需五兩,可這麼多人下來,十幾萬兩總是要的。

這錢朝廷是不給的,大將軍王又不能自己出錢,所以只能宗室自籌了。

同時,王爺本人是堅決不允許反戰、厭戰情緒蔓延的,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這次出征事關大清存亡,不管是宗室子弟還是八旗子弟,人人都要爭當嶽武穆。

誰敢反戰厭戰,畏戰怯戰,誰就是大清的千古罪人!

內務委員會正在完善戰場軍紀條例,對於反戰畏戰的宗室子弟,輕則開除宗籍發四川勞役,重則就地槍斃。

爲了表示自己與賊兵誓不兩立的決心,賈六更是手書“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命人用長幡置於自己的正黃大纛邊上。

不管他走到哪,正黃大纛就到哪,同時“精忠報國”的長幡也跟到哪。

不是“越是沒有越要強調”的意思,而是真就是這樣想,這樣做的。

這些年來,朝廷雖然多次下旨降低嶽武穆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將武聖改爲關二爺,但在八旗子弟心目中天下一等一的大英雄,除了嶽武穆爺爺,還真是沒人能當得起。

政治層面上,嶽武穆的後人嶽鍾琪身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生戰功顯赫,在平定青海叛亂、逐準安藏及討伐大小金川的過程中屢建大功,被乾隆譽爲“三朝武臣巨擘。”

“終大清一世,漢大臣拜大將軍,滿洲士卒隸麾下受節制,鍾琪一人而已。”

如此,大將軍王以武穆爲榜樣,以“精忠報國”激勵將士的行爲,自然不會受到任何懷疑。

軍費的着落有了,保守估計能通過議罪銀收上不低於二百萬兩的軍費,怎麼着也夠大軍從盧溝橋走到長江邊。

到時打還是不打,就看朝廷後續開不開支票了。

這一點,賈六與他的部下意見非常一致。

軍糧這一塊戶部正在籌備。

相比軍費,軍糧這一塊相對容易的很。

因爲早在大清開國之初,朝廷就在京師、各省州縣、八旗駐防區設立包括京通倉、各地官倉、常平倉、兵丁駐紮區的倉廒等在內系統完備的糧食儲備體系,以確保軍糧支出和國家的糧食供應安全。

戶部負責軍糧調撥的是侍郎和珅,爲了東閣賢弟能夠一舉平賊,挾大勝之威扶保皇上,和珅這兩天忙的連覺都沒睡。

“部裡已經給各地倉庫發文,凡辦理軍需所需官兵口糧及馬匹草豆,如有倉貯、廠貯未動者,一律撥來大軍。”

和珅又說除了戶部直轄管理的各地糧倉外,又發文給河南、陝西、四川、山西、直隸五省,讓這五省爲大軍供應軍糧,絕對保障出征將士不會餓着肚子打仗。

“東閣,留給皇上的時間不多了,一切都要看你了!”

和珅走時,鼻子很酸。

相比自己,東閣賢弟肩上的擔子更重,承受的壓力更是旁人難以想像的。

爲了重振愛新覺羅子弟,重振八旗的武勇,他寧可得罪宗室也絕不妥協,單這獨往也的精神,就是那幫尸位素餐的王爺們遠不能及的!

“和兄放心,爲了大清,爲了皇上,我哪怕流盡愛新覺羅最後一滴鮮血,也絕不放棄!”

賈六神情堅定,爲了這一天的到來,他已經等了好久了。

軍糧的事情是解決了,可眼下最讓賈六頭疼的其實不是糧草問題,而是如何籌措大軍出征所需的火槍、火炮、甲衣軍械、戰馬及其它軍中耗材。

這次出征,僅從京師出發的部隊就有正白旗護軍、虎槍營、善撲營,還有重建的健銳營,內務府包衣營,火器營,圓明園護軍營,總兵力差不多15個團近兩萬人。

賈六自己直屬的親衛部隊、出來演習拉練的熱河騎兵部隊,這又是近五個團人馬。

光是正規軍總數就達到了兩萬五千人。

這邊又妖蛾子似的非逼着人家宗室子弟從徵,一個黃帶子營,一個紅帶子營,兩營加一起一萬五千人肯定是有的。

出動戰馬七千餘匹,拉車的駑馬和驢、騾子、駱駝等牲畜近萬頭。

也就是說光從京師出發的部隊就有四萬人,且清一色八旗子弟,實是自和通泊之戰後京師八旗的最大規模動員。

也有人說是八旗的最後一口氣。

這話細細扳一扳的話,那真是一點也不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事。

人多是好,武器裝備哪裡來?

賈六十分頭疼。

第256章 我是個滿清人第894章 賢婿,阿瑪講幾句第437章 世凱,勤王啊!第755章 心裡有數就行第928章 我們當中有叛徒!第409章 老傢伙們的覺悟第207章 服從會裡安排第631章 反清復明集團大案第231章 專門克上的團伙第580章 第五百八十九文章 中國第三個聖人賈第230章 幹嘛要花錢?第221章 讓皇上想去第198章 法定唯一繼承人第881章 朕姓朱第449章 順貴人第257章 賈圖魯有種第636章 打八旗 分田地第868章 老紀,國家有任務給你第705章 六子,朕支持你第119章 私人恩怨第988章 血戰大淩河第254章 朝中有奸臣吶!第397章 大清是愛新覺羅的大清!第440章 世凱,你忠於朕麼?第986章 不叫阿福,叫耀武第93章 志同道合,共盟進步第715章 富哥,朕不幹了第1007章 朕去打個招呼第186章 黃馬褂,有的是第777章 王爺原來也不是好鳥第943章 老富啊,大餅要不要第299章 能取保候審麼?第518章 大姐夫也叛變了第1003章 皇上親爸爸死了也就這樣了第654章 大哥,沒想到你是這種人!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56章 給八旗留點種子吧!第121章 回去把賬結一下第335章 寶刀配英雄!第887章 順治以來的歷史問題第878章 後宮不幹政第323章 終身名譽會長第388章 完犢子了,白甲兵進京第723章 壞了,大將軍王腳崴了第554章 豐升額的大網第642章 有聖祖在,不必擔心錢第278章 面對疾風吧第464章 忠心是要經過批准的第35章 賈六鬼子心慌慌第249章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第344章 投降吧,黃金大大的有第628章 這官夠大了第1024章 六子,你下來了?第157章 我是你姑父第716章 開心做出戲第138章 天子題詞 剛存世間第349章 名將何須廢物襯托第212章 我在紫光閣等你們!第749章 大人的牌位還管不管用!第938章 羅馬正統在大清第192章 千秋臣子心,一朝日月天第136章 極盡哀榮賈大人第26章 放心,爹給你辦妥了第290章 提督有令,誓平叛軍第447章 賈總統第933章 大全成仙了第233章 老爺炮真衝第146章 特務頭子賈大人第572章 八旗特務第323章 終身名譽會長第410章 龜兒子,造反不喊你爹!第803章 辮子乃不便之物第122章 忠心護主賈大林第478章 熱血好似紅日光第566章 我是乾隆第442章 讓漢軍再次偉大第237章 你報什麼警啊!第448章 軍工產業園第521章 鬼家大人高明第863章 維新大帝第92章 手拉手共同進步第334章 鬼子六再披甲第762章 勤勞樸素賈王爺第712章 朕提議,世凱爲睿王第897章 史上第一皇帝第170章 願爲大人效死第850章 別開槍,我是會長!第112章 告訴皇上,鬼子六是好樣的第221章 讓皇上想去第667章 爲兄給百官打個樣第1011章 漢光一號第823章 討逆一事,全仗諸君第158章 老婆娘家兩親王第486章 如何成爲國寶第26章 放心,爹給你辦妥了第799章 末將還是用行動表示吧第176章 做人要厚道第383章 鬼子六護駕第1001章 怕什麼,全是我!第756章 西線無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