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

在京城住了五天,范仲淹準備回鄧州了,同時要送範寧回平江府。

這天下午,範寧在房內練字,門外傳來腳步聲,這腳步聲有點熟悉,是主人歐陽修。

他連忙放下筆,把正在寫的東西藏在下面,這時歐陽修出現在門口笑道:“你祖父正好有事暫時回不來,他託人捎話給我,讓我帶你去參加一個宴會,到時候他會在那裡。”

“多謝前輩,我隨時可以出發!”

歐陽修這幾天和範寧交集不多,只是第一天他考教了範寧驚人的記憶力,令他歎爲觀止。

尤其範寧給他修改了《醉翁亭記》,使他刮目相看,竟有了收徒之念。

歐陽修也是剛進京出任翰林學士,事情較多,在家時間很少,倒是女兒小倩和範寧關係很好,在自己面前已經誇獎了他兩次。

歐陽修想到範寧明天要回去,他祖父范仲淹拜託自己指點一下範寧的章書法,自己卻一直沒空,心不免有些愧疚。

歐陽修見範寧似乎在偷偷遮掩書案的字,便走前笑道:“你在寫什麼,給我看一看。”

範寧臉一紅,只好把一疊寫滿字的字給他,歐陽修頓時笑了起來,是自己前幾年寫的《朋黨論》。

“書法有點進步了,但還須長久努力!”

歐陽修也看出來了,範寧寫字他剛來那天又好了一點,更加工整,這是范仲淹教孫子的辦法,先寫工整,再慢慢寫好。

其實這個方法也不錯,只是見效較慢,不能性急。

範寧點點頭,“祖父也說了,沒有十年時間苦練,晚輩的字是見不了人的。”

“你祖父太誇張了,在我看來,堅持練習三四年,你的字能拿得出手了,不過要被你祖父稱爲‘書法’,確實要至少十年時間。”

“晚輩會堅持不懈,多謝前輩鼓勵。”

歐陽修又翻了一篇,他指着紙半首詞笑問道:“這是你寫的?”

範寧有點不好意思,他只寫了一個詞牌,和一句詞。

他用歐陽修的作品練字,除了《朋黨論》、《醉翁亭記》外,還有是《浪淘沙》,剛寫了其一句。

他想寫的這首詞其實是眼前這位歐陽前輩的晚年之作。

‘垂柳紫陌洛陽東.....’

歐陽修讀到‘垂柳紫陌洛陽東’,心竟隱隱被觸動了,又彷彿回到了當年和一羣好友在洛陽時的生活。

他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緒,又笑問道:“你應該沒去過洛陽,怎麼會有寫到洛陽?”

範寧躬身道:“晚輩沒有去過洛陽,這不是寫晚輩,而是寫前輩,這兩天晚輩在拜讀前輩的大作,感覺前輩很思念年輕時的生活,便想仿照前輩的風格塗鴉,可惜才疏學淺,模仿不了。”

歐陽修摸了摸他的頭,心頗爲感動,這孩子不僅聰明過人,更重要是宅心仁厚,這纔是金子般的品德。

這句垂柳紫陌洛陽東也開啓了他的思路,他才思涌出,提筆把全首寫了。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柳紫陌洛陽東,總是當年攜手處,遊遍花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他把這首詞遞給範寧,溫和笑道:“這首詞送給你了。”

“多謝前輩!”

........

今天是九月十八日,天空下着濛濛秋雨,一輛牛車在細雨斜風緩緩而行。

範寧今天要參加的宴會是祖父范仲淹的好友,樞密使龐籍的六十歲壽宴,龐籍官任宰相,在朝人脈極深,因此前來賀壽的官員絡繹不絕,很多人都是從外地趕來。

歐陽修帶着範寧以及學生曾布乘牛車來到了龐府,門口已停滿了各種馬車和牛車,龐籍親自率領兩個兒子在門口迎客。

或許是歐陽倩給範寧說了好話的緣故,曾布對範寧的一絲不滿也消失了,一路和範寧有說有笑。

“你們兩個跟着我,別走丟了!”

歐陽修招呼兩人一聲,兩人連忙跟隨,範寧雖然心智成熟,無奈腿短手小,還是一個孩童身軀,他只得和曾布一路小跑,跟着大步流星的歐陽修。

歐陽修自從前幾天《醉翁亭記》正式發表後,頓時轟動京城,聲望也到了一個頂峰,隱隱已有大宋壇領袖的跡象。

他一路和人打招呼,不多時便來到大門前,龐籍早看見了他,連忙笑着對衆人道:“醉翁來了,大家快把酒收起來!”

衆人一陣大笑,歐陽修和龐籍寒暄兩句,又把範寧和曾布拉過來行禮,龐籍呵呵笑道:“小曾也來了,你兄長在裡面,和司馬光在一起。”

他目光又轉向範寧,覺得有點眼生,便笑問:“永叔,這位是你的子侄?”

歐陽修微微一笑,“是希的孫子,這次從家鄉帶來,一個了不起的神童啊!”

龐籍又驚又喜,對範寧笑道:“原來你是老範的神童孫子,這兩天我耳朵都被他說起老繭了。”

範寧連忙躬身行禮道:“祖父憐愛孫子,大多會有誇大之辭,晚輩很平常,老相公切不可高擡了範寧。”

“誰說你很平常!”

身後忽然傳來一個聲音,衆人回頭,卻是王安石走前,只見他雙眼熬得通紅,臉頰略略有些清減。”

他走前深深向範寧行一禮,“君之一席話,令王安石勝讀十年書,請受我一禮。”

範寧淡淡一笑,“我只問你能接受嗎?”

王安石點點頭,“我覺得非常有道理,我願再用十年時間去實踐領悟!”

衆人頓時大爲驚訝,王安石可是近年來聲名鵲起的新秀,公認的才學卓著,他竟然向一個八歲小童行禮,口稱受教,着實令衆人深感震撼。

衆人紛紛問王安石,歐陽修是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而龐籍是較同情范仲淹,基本都不是保守派。

王安石把兩人拉到一旁,簡單地將範寧的分餅理論給他們說了一遍,歐陽修半響說不出話來,他竟有一種醍醐灌頂般的頓悟。

龐籍一拍巴掌,“這孩子看得透徹啊!我們白活了幾十年,居然還不如一個孩子。”

說完,龐籍又嘆口氣,“希有這樣的孫子,他也算後繼有人了!”

範寧撓撓頭,誇讚太多,他臉實在有點掛不住。

.......

進了龐府,歐陽修自己去應酬,把範寧丟給了曾布,府人流如織,到處是拜壽的賓客。

曾布帶着範寧來到一個人少之處,笑道:“不如我們再來試一番!”

“阿布要和什麼?”範寧微微笑道。

“我們幾個兄弟在家最喜歡玩詩句續尾,我說句,你對下句,我們接最後一個字。”

範寧精神一振,這個也是他喜歡的,只要不是讓他作詩行。

“那開始吧!你說第一句。”

曾布想了想道:“葡萄美酒夜光杯!”

這個有點難,一開頭曾布出了個偏題,曾布心得意,這一句他可是難住了大哥。

範寧想了一會兒,忽然脫口而出,“杯深旋被香醪涴!”

“好!”後面有人喝彩一聲。

兩人嚇了一跳,回頭望去,只見身後站着一名五十歲左右的官員,皮膚黝黑,身體微胖,雙眉如劍,一雙眼睛極爲銳利,儼如鷹一樣能看透人心。

範寧不認識此人,但曾布認識,他連忙行禮,“晚輩曾布參見包公!”

範寧頓時嚇了一跳,這位眼神犀利的黑臉官員是包拯?

他連忙向包拯的額頭望去,面什麼都沒有。

包拯微微笑道:“我剛纔遇到老範,他說自己的神童孫子來了,我估計這個小范是你吧!”

範寧委實無語,祖父怎麼到處宣揚,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烤嗎?若是每個人都跑來考教自己一番,還要不要人活了。

其實范仲淹是一番苦心,他在利用自己的資源爲範寧鋪路呢!在大宋,聲望是第一重要,聲望要從小開始做起,如晏殊,從小名聞天下,成年後自然能成爲宰相。

這是范仲淹帶範寧進京的真正目的,他年事已高,必須在還有一點名聲人脈之時替範寧鋪好路,以後靠他自己奮鬥了。

包拯又望向曾布,“你出了一個杯,好像很難,卻被人家回一個涴,你怎麼辦?”

曾布只得苦笑一聲,他以爲範寧會接‘杯莫停’,沒想到範寧卻反擊自己一個更生僻的字,這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這一局我輸了!”曾布對不出涴,只得無奈認輸。

包拯哈哈大笑,豎起拇指,“小范果然厲害,我老包也服了!”

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十三章 辭京歸鄉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四百零四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一百八十二章 緊急救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六百九十六章 遠程火攻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