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

兩天後,範寧的船隻抵達了鄞縣,或許是靠海邊的緣故,鄞縣要比杭州暖和一點,不過繁華程度卻遠遠比不上杭州,和吳縣倒是挺像。

碼頭距離縣衙很近,衆人下了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景色。

雖然是晚冬,但並沒有冬天的蕭瑟,不少樹木依舊綠意蔥蔥,岸上往來行人不多,卻穿得比較整潔,建築也一樣,雖然建築都不高,被長長的圍牆包圍着,但看起來就像下了幾場大雨。

房頂和街道都被沖洗得乾乾淨淨,房頂是黑漆漆的瓦片,而地面的青石板也被摩擦得光亮如鑑。

“師兄,這座縣城挺乾淨的。”

藺弘打量四周一圈笑道:“看河水便知道了,這裡的水確實清澈。”

範寧點點頭笑道:“吳縣是靠京杭大運河的水運,這裡卻是倚重海運,河水當然比較乾淨,我們去縣衙。”

衆人上了碼頭,只見一名公差遠遠本來,卷着舌頭用官話大喊道:“請問,各位可是吳縣來的範小官人一行?”

範寧有點驚訝,王安石怎麼知道自己今天這個時候過來?

他連忙道:“在下正是吳縣範寧。”

“那就對了!”

公差呵呵笑道:“王縣君估計你們今天要來,讓我在碼頭上等着,各位請隨我走!”

“要不要僱兩輛牛車?”蘇亮問道。

“不需要,我們抄近路,片刻就可到縣衙。”

公差帶着衆人走過一條小巷,片刻便到了縣衙門口的廣場,只見縣衙門口廣場上排了長長的幾條隊伍,約有數百人之多。

這些都是前來縣衙借錢準備春耕的百姓,每個人手中拿着一塊木牌,這是官府發放的農耕牌。去年問官府借的錢還清後,就會得到這塊農耕牌,憑這塊農耕牌便能向官府借錢準備春耕。

七八名弓手正在維持着秩序,每個借錢的農民都伸長脖子,注視着隊伍前面的一排桌子。

幾名文吏正忙碌地登記信息,然後簽署借款契約。

其實農民能從官府借的錢並不多,每畝地借款五百文,足夠買種子和租借耕牛。

如果去年還貸記錄良好,則不需要任何抵押。

如果去年的借款逾期未還,也不是不可以再借,但需要用土地來作爲抵押,這便激起很多農民不滿,去杭州的羣體告狀就由此引發。

範寧一行人來到縣衙門口的小廣場前,範寧遠遠便看見了王安石,他正坐在一張桌子後面審覈農民的資格,不時詢問上幾句。

兩年多未見,王安石變得更瘦更黑了。

一般而言,縣令的任期都是三年,如果有特殊情況,還可以延長一到兩年,比如有重大事情未完成,再比如被當地百姓挽留等等。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將是王安石在鄞縣任職的最後一年。

王安石也看見了範寧一行,他笑了笑,起身要過來迎接,可就在這時,遠處有人忽然大喊:“牛驚了,快閃開!”

只聽蹄聲如雷,轟隆隆擊打着地面,震人心魄。

再細看,卻是兩頭碩壯的大青牛從不遠處狂奔而來,兩頭牛奔跑的速度太快,正在排隊的百姓們還沒有明白怎麼回事,一頭牛直衝進了人羣,而另一頭牛撞翻了十幾名百姓,又繼續衝向桌子。

百姓們嚇得哭爹喊娘,倉惶逃散,但是有不少年老百姓跑不快,被大青牛撞倒,大青牛踩踏着人體,向其他百姓衝去。

而另一頭大青牛則直奔桌子衝來,王安石也驚得目瞪口呆,站在那裡竟沒有躲閃。

‘咔嚓!咔嚓!’

大青牛一連撞翻兩張桌子,它見前面有人擋道,心中愈加憤怒,索性低下頭,噴出重重的鼻息,用犄角向王安石狠狠頂去。

眼看大青牛要頂上王安石,就在這千鈞一髮之時,只見一支短弩箭閃電般射來,力量異常強勁,竟貫穿了牛頭。

大青牛轟隆摔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當場斃命。

其他幾名弓手這才反應過來,紛紛站在王安石面前......

此時,另一頭牛也被弓手們制服,小廣場上已是一片狼藉,到處是哭聲和喊聲,十幾名被撞倒在地上的百姓,有的掙扎着要爬起來,有的則一動不動.

範寧一行人反應極快,立刻奔上前扶助倒地的百姓。

範寧卻快步走到那頭被擊斃的大青牛前,他看得很清楚,一支箭從對面約二十步外的巷子裡射出。

正是這支箭保住了王安石沒有被驚牛撞倒。

這是誰射出的關鍵一箭?有人在暗中保護王安石嗎?

還有這兩頭牛,範寧也看得很清楚,兩頭牛的屁股各插着一把匕首,顯然是有人在故意製造事端。

範寧快步走到大青牛前,王安石已經被弓手們保護進了縣衙,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有第二次攻擊。

左面巷子裡空空蕩蕩,出手射箭的人已不見蹤影,而遠處幾名弓手正在青牛奔來之處搜查,看起來也沒有什麼收穫。

倒在地上的大青牛已經斃命,插在它屁股上的匕首完全刺入體內,只剩刀柄在外,但這並不是致命傷。

致命傷是它頭頂上插着的一支弩箭,這支短弩箭至少有五寸,從眉心射入,也同樣大半沒入牛頭,只剩下一支箭尾在外面。

竟然能射穿牛的顱骨,這可不是一般短弩能辦到,只有大型軍用弩纔有這種可能,但弩箭顯然不是軍用弩射出。

雖然想不通原因所在,但有人在暗中保護王安石,這無論如何是一件好事。

這時,段瑜來到範寧身邊低聲道:“死了四人,重傷八人,其中三人很危險,估計也活不來。”

段瑜身體較弱,長年和醫師接觸,他多少懂一點急救之術,連他都說出無力迴天這種話,估計就真的救不活了。

“縣君,你不能出去,外面還很危險!”縣衙內傳來一陣激烈的勸阻聲

“再危險也要出去!”

縣衙傳出王安石憤怒的聲音,“百姓們生死不明,我躲在這裡算什麼?”

王安石最終還是走出了縣衙,他臉色鐵青,眼中燃燒着怒火。

他很清楚這兩頭牛不會從天而降,除了那幾家錢鋪,不會有其他人會幹這種事?

只是王安石沒有想到,對方居然用這種極端的手段來對付自己,這讓王安石心中升起滔天怒火。

他看了一眼正在救助的傷員,又看了看倒在地上的大青牛,目光最後才落在範寧身上。

他眼中憤怒的目光中又多了幾分歉疚。

“範賢弟,今天真的很抱歉,讓你們剛來便遭遇到了不安全事件!”

範寧搖了搖頭,淡淡道:“我們倒沒什麼不安全,僅僅旁觀而已,不過,現在恐怕已經不是事件那麼簡單,應該叫血案了。”

“什麼?”

王安石大吃一驚,他明白‘血案’兩個字的含義,那表示出人命了。

此時王安石也暫時顧不得範寧,快步不遠處圍着大羣百姓的縣衙東牆下走去。

牆角已經圍滿了看熱鬧的百姓,幾名衙役上前奮力撥開人羣。

“大家讓一讓,縣君來了!”

王安石穿過人羣,這才發現至少有六人已經被草蓆蓋上,這讓他大腦‘嗡!’的一聲,竟然死了六人?

這時,一名住在附近的醫師正在救助另外一名重傷老者,他低低嘆息一聲,站起身對身後的王安石搖了搖頭。

王安石心中一涼,又死了一人,現在是七人死亡,這無論如何是一件大案,但如果死者超過十人,那就必須上報朝廷。

王安石急聲問道:“其他傷者情況如何?”

“啓稟縣君,還有三人骨折和兩人輕傷,應該不會再死人。”

王安石心中稍稍鬆了口氣,但死了七個人的血案還是儼如一座大山般壓在他心中,令他憤怒萬分。

同時又像一陣狂風突襲,令他措手不及。

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百三十五章 遺產分配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五百六十六章 大紡車的啓示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十四章 回家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急詔南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