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

曹詩做事還是較雷厲風行,他抵達唐縣的當天晚,便組織官員開始挨家挨戶向準備移民漢縣的百姓傳達即將分田的消息,這個消息使得整個縣城都沸騰起來。

範寧卻沒有參與漢縣的土地分配,有了唐縣的經驗,相信漢縣土地分配不會出問題,他現在需要抓緊時間寫述職報告,月底他要返回京城,進行兩年前赴鯤州任以來的第一次正式述職。

外面淅瀝瀝地下着小雨,一盞柔和的燈光下,範寧坐在桌前不斷奮筆疾書,偶然也會停筆思索,兩年的艱苦奮鬥,使鯤州漸漸走了正軌,碩果累累。

但遺憾也有,最大的遺憾是鯨州軍城,朝廷遲遲沒有批准,使得鯨州的開發格外緩慢,甚至停步不前,這次回京,他一定要爭取到准許修建鯨州軍城的批覆。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敲門聲,範寧放下筆問道:“是誰?”

“阿寧,是我!”

是明仁的聲音,範寧有點怪,他怎麼來了?

範寧前開了門,一股濃烈的汗臭味撲面而來,渾身泥水的明仁擠了進來,他笑嘻嘻道:“先幫個忙!”

範寧當然知道他要自己幫忙做什麼,他的幾間屋子裡堆滿了木箱子,都是他們兄弟淘到的砂金,全部寄存在自己這裡。

範寧瞪了他一眼,只得跟他出去,門口兩頭健騾子各架着兩隻大木箱子,每隻木箱子至少重八九十斤,裡面全是金砂。

範寧都不知道他們兄弟這一年淘到了多少黃金,只知道他們兩人現在已經可以擠身宋朝的富豪行列了。

明仁當然不是從鯤州最北面騎騾子過來,他們兄弟買了一艘三千石的大船,每隔幾個月會過來一趟,要麼是明禮,要麼是明仁,現在大船應該停靠在碼頭。

兩人十分吃力地將四口大箱子搬進裡屋,明仁把兩頭騾子拴在門口,這才拍拍身的泥走進來笑道:“肚子餓壞了,有什麼吃的沒有?”

“走吧!我請你去酒樓吃飯。”

“現在這麼晚了,酒樓還開門嗎?”

“老羅記酒樓應該還沒有關。”

範寧鎖房門,撐了一把油紙傘,帶着明仁向縣城心走去,縣城的商業在過去一年迅速擴大,不僅有j-i館、酒樓、茶館、澡堂、小吃鋪、鐵匠鋪、木匠鋪、質庫、錢鋪、布店、估衣店、雜貨鋪等等,還開一家關撲店,生意十分興隆,光酒樓有五家。

由於酒樓競爭激烈,酒樓都普遍延長了供應時間,其最新開的一家老羅記酒樓一直到深夜纔打烊。

“喲!範使君這麼晚還來吃飯?”

一名正在打盹的酒保見範寧走進來,不由嚇了一跳。

“現在還有什麼酒菜?”範寧笑問道。

“有!有!範使君常點的幾樣都有!”

“那按照老規矩,來兩份!”

“使君請坐,酒菜馬來!”

兩人沒有二樓,直接在一樓靠窗處坐了下來。

柔和的燈光下,範寧打量一眼明仁,一個冬天不見,只見他依然穿着那件藍色的細麻深衣,但髒得已經看不出本色,鬍子也長了,皮膚黝黑,頭髮亂得像雞窩,不過一雙眼睛依舊十分靈活,充滿了商人的機敏。

“回頭帶你去洗個澡,再換身衣服,估計你幾個月沒洗澡了吧!”

“不用了!”

明仁擺擺手,“等會兒我去泉屋,在那裡可以洗澡,晚我住在那裡!”

泉屋是一家j-i館,明仁、明禮兩兄弟是它家的常客,他們都二十一歲了,有着強烈的生理需求,也不用隱瞞範寧。

範寧眉頭皺了一下,卻沒有說什麼。

很快,酒保給他們了酒菜,範寧給他斟一杯酒,笑道:“我月底要回大宋,你們有沒有什麼打算?”

“我跟你一起回去,把砂金運回平江府,再去朝廷申請採礦許可。”

“你們還想採金?”

“那當然!我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金田,不狠狠賺一筆,這麼交給官府,我們怎麼甘心,反正開礦許可的期限也是兩年,等你任期屆滿,我們洗手跟你回去。”

“你們開採了多少金砂,能不能透露一下?”

“都堆在你的房間裡,你還不知道嗎?”

“難道你要我去找人來稱量?”

明仁將杯酒一飲而盡,壓低聲音道:“加今晚這一批,一共六萬五千兩金砂。”

範寧心折算一下,差不多兩噸黃金,着實嚇了一跳。

“這麼多金砂,打算如何處理?”

“我們打算先存放在朱老爺子的倉庫,等以後回來一併處理。”

“那索性讓朱佩幫你們處理,熔解鑄成金錠,老爺子肯定有辦法。”

明仁拍拍額頭笑道:“倒也是,反正你馬要迎娶朱佩,都是一家人了,請她幫忙處理,對了,這裡面還有你的三成。”

“是朱佩的三成,和我沒有關係!”

明仁撇撇嘴,“你裝吧!你小子的老底我還不知道?”

他不再理睬範寧,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吃飽喝足,他拍拍肚子,“我去洗澡睡覺了,有什麼話,我們明天再說!”

他站起身便揚長而去。

範寧望着明仁削瘦的背影遠去,他心不得不佩服這兩兄弟的膽識和頭腦,善於抓住機會,趁着朝廷沒有對鯤州金銀礦實施管制之時,搶先申請了探礦證,狠狠大賺一筆。

後來的曹家其實也有機會,但他們較拖沓,沒有像明仁、明禮那樣果斷抓住機會,等他們最終決定在鯤州採礦時,朝廷的管控令已經到了,曹家失去了一個發大財的機會。

六萬五千兩砂金,精煉下來大概有六萬兩左右,那也是價值六十萬貫,雖然不能和富可敵國的皇親國戚相,但在平民也是大富豪級別了,再淘金兩年,算朝廷拿走大頭,他們也該有十萬兩黃金了。

範寧不由有點頭大,不知這兩個傢伙會怎麼樣安排自己的財產?

..........

漢縣的土地分配完全參照唐縣的方式,在一片喧鬧和激動的氣氛完成了,這次土地分配也包括了兩百多名在鯤州成家的士兵,土地分配完成後,數十艘大船運載着滿懷希望的移民向鯤北灣駛去。

春天是孕育着希望和充滿活力的季節,也是鯤州軍民最期待的季節,可惜今天範寧無法享受這個春季,他踏了回國述職的旅程。

三月初,兩百艘大船在海風乘風破浪航行,這次返回京城,除了範寧回國述職外,船隊還滿載着兩萬根琥珀木和五十匹去年出生的小馬。

另外還有安倍家族第二次購買兵甲的一百二十萬兩銀子和四萬兩黃金,兩次大手筆的貿易,安倍家族已經建立起一支裝備精良的萬人精銳之軍,其戰鬥力遠遠超過了源賴信的軍隊。

當然,安倍家族也付出不菲的代價,五座銀庫的三座已經宋軍掏空。

範寧負手站在船頭,凝視着無邊無際的藍色海洋,一時思緒萬千。

這時,明仁緩緩走到他身邊,雙手扶着船舷道:“去年我回京城,京城下下都在談論你年紀輕輕出任鯤州知事,有誇讚,有羨慕,但也有不少譏諷,你自己怎麼看?”

範寧淡淡一笑,“我掌管鯤州給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站在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看法,你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對我施以誇讚。”

“那你呢?我和明禮一直在討論你的感受,你對自己的評價是什麼?”

“對我而言,鯤州只是一個開端,也是一塊試驗田。”

“我有點聽不懂?”明禮茫然道。

範寧看了他一眼,又笑道:“鯤州只是大宋經略海外的第一步,第一步走穩、走成功了,給朝廷帶來豐厚的收益,它會激勵大宋繼續向海外開拓,向南洋開拓,從這個意義說,鯤州不僅是第一步,更是一塊試驗田。

所以我必須要讓它成功,天子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才任命我來當鯤州知事,甚至連通判都沒有任命,讓我全權負責鯤州,他對海外開疆寄予厚望啊!”

明仁沉吟一下道:“其實我覺得經營流求大島會更容易成功,畢竟鯤州的冬季太寒冷了。”

範寧搖搖頭,“如果當初選流求當突破口,朝廷不會像今天這樣支持,像你們當初想賣某樣東西,最重要是要打動客人掏錢,對不對?”

明仁一拍額頭,“我明白了,你是用養馬來打動天子和朝廷!”

範寧笑了起來,“大宋的痛點在於沒有養馬之地,其實鯤州也並不是最好的養馬之地,但我必須要拿出亮點來,所以養馬是讓朝廷捨得投下錢糧物資的最大動力了,畢竟大宋不是天子一個人說了算,朝廷的支持纔是關鍵。”

明仁默默點頭,他感覺自己這個堂弟越來越成熟練達、謀算深遠,完全不像一個十九歲的年輕人,倒像是一個老謀深算的年謀士。

這時,範寧想起一事,便笑問道:“你們賺了那麼多黃金,打算做什麼產業,還是繼續從事石頭生意嗎?”

明仁搖了搖頭,“石頭是父親的事業,我們不想再涉足,說實話,我們還沒有考慮好以後做什麼?”

“我給你們提個建議吧!”

明仁咧嘴笑道:“其實我們早想請教你了,你說!”

範寧微微一笑,“你們去泉州買下一家大型造船廠,同時組建一支龐大的民間海船隊,所有的船隻都最好在萬石以,養一支經驗豐富遠海船員,然後以它爲資本,進行遠洋貿易,去南洋、去天竺、去波斯、大食,當大宋向外開拓時,你們的天地纔會變得異常寬廣。”

明仁眼睛一亮,他目光投向遠方,一雙年輕的眼睛裡變得格外的清澈。

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一百五十三章 碼頭偶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七百二十三章 決戰時刻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試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六十五章 兩強相爭(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一十五章 葉子戲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