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

經過近半個月的長途跋涉,範寧一行抵達了延安府,延安府的軍政官員專門爲範寧接風洗塵,次日一早,延安路知軍高遵裕親自陪同範寧前往綏德軍。

高遵裕是名將高瓊的長孫,也是趙宗實王妃高滔滔的大伯,範寧成婚時,他的兄弟高遵甫給範寧送來三千兩銀子作爲賀禮,正是高遵裕的意思。

高家也因此獲得了鯤州黃金的開採權,這兩年着實發了大財。

正因爲有幾層關係,高遵裕對範寧的到來也格外熱情,一路全程陪同,兩天後,他們抵達了靠近邊境的米家峪。

這裡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山勢起伏,山坳衆多,米家峪就是其中一條最大的山坳,寬達十幾裡,延綿近百里,再向東走五十餘里,就能抵達綏德軍的駐地。

“西夏雖然和大宋簽了盟約,但並不代表他們就消停了,大規模的戰爭沒有了,但小規模的摩擦時常發生,叫做打穀草,跟契丹人學會的。

前幾天,數百名西夏軍騎兵越境來搶奴隸,和我們狠狠打了一仗,幹掉了一百多名西夏騎兵,我們只死了四十餘人,幹得真他孃的痛快。”

“像這種數百人規模的衝突大概多久會有一次?”範寧問道。

“這個不一定,主要是夏秋兩季比較多,夏天來搶人,秋天來搶糧食,幾乎隔幾天就來一次,尤其那些城堡的駐軍喜寂寞得很了,就會冒險來搶女人。”

“最遠深入宋境多遠?”

“也不會有多遠,走得太遠他們也害怕,我們會斷他們的後路,一般最多五十里,主要是夜間來襲,剛開始讓我們疲於奔命,現在也摸到規律了,他們來了,我們埋伏在他們退路上,打他們的伏擊。”

“但這樣老百姓慘了,他們畢竟得逞了纔會回去。”

“這也沒辦法,不過邊疆漢民很少,漢民都進城了,靠近邊境一帶主要是羌民,倒黴的也是羌民。”

高遵裕話音剛落,一名士兵指着前方大喊道:“將軍,快看前方!”

只見前方塵土飛揚,滾滾黃塵像燃起的濃煙,漸漸向這邊靠近,高遵裕的臉色頓時變得嚴峻起來,不多時,遠方近百名騎馬之人奔近,男男女女都有,還有孩子抱在懷中。

士兵們頓時認出來了,“將軍,是羌人。”

“不對,後面還有追兵!”

在這百餘名羌人的背後,依舊塵土飛揚,高遵裕立刻意識到,他們遭遇到西夏軍打穀草的遊哨。

“大家快跟我走!”

高遵裕掉頭向另一條小道衝去,他們一共只有三十餘人,尤其還帶着朝廷高官,實在不敢冒險。

小路越奔越高,最後居然繞到山頂上,這裡視眼開闊,只見前方十幾裡外,果然有一支騎兵正向這邊疾奔而來,大約有兩百餘人,都是一身黑色的裝束。

“是鐵鷂子軍嗎?”範寧低聲問道。

高遵裕搖搖頭,“鐵鷂子軍是重甲騎兵,數量不多,只負責保護君王,這裡不會出現了,這應該是擒生軍。”

“擒生軍是什麼意思?”

高遵裕冷笑一聲道:“就是專門抓奴隸的軍隊,西夏貴族喜歡蓄奴,用奴隸來採鹽採礦,奴隸一直是西夏賺錢的手段,所以西夏專門成立一支抓捕奴隸的軍隊,就叫做擒生軍,約有數萬人,這些年不知抓走了多少大宋百姓,光鹽奴就是十幾萬人之多。”

高遵裕很謹慎,他不想被西夏騎兵盯上,一擺手道:“我們走!”

衆人掉轉馬頭離開山頂,向北面奔馳而去,他們只能繞道前往綏德軍.......

兩個時辰後,他們繞過了西夏擒生軍,又從山頂上下來,繼續沿着米家峪北行,又走出二十餘里,前面就是米家峪的出口,高遵裕忽然勒住了戰馬。

只見前面出現了一支軍隊,約千餘人,爲首是一名威風凜凜的大將,他身後的旗幟飛揚,上面寫着大大的宋字,他們果然是宋軍。

“哈!是種家大郎!”

高遵裕認出了爲首的大將,揮揮手大喊道:“種將軍!”

對面的大將也認出了高遵裕,催馬飛奔而至,他翻身下馬,單膝跪下抱歉道:“末將參見高知軍!”

“種將軍請起,我給你介紹一位朝廷高官,左諫議大夫範知院來綏德軍巡視。”

範寧笑着點點頭,對面大將很是驚訝,他沒想到這位朝廷高官會這麼年輕,他也不敢怠慢,連忙上前躬身行禮,“末將種詁參見範知院。”

高遵裕給範寧介紹道:“這位就是綏德軍都指揮使種詁種將軍,老將軍種世衡的長子。”

範寧恍然,種世衡是種家軍的創始人,他後世子孫种師道更是赫赫有名。

範寧也行禮笑道:“我奉天子旨意巡視延安府,瞭解軍心民意,尤其要聽取綏德軍將士的想法,還望種將軍多多配合。”

“卑職一定全力協助範知院。”

種詁說完,又急聲問高遵裕道:“知軍剛纔沒有遇到一支西夏軍嗎?”

“當然遇到了,只是我們繞道上山,避開了他們,莫非種將軍想斷這支西夏軍的退路?”

種詁點點頭,“卑職帶了兩千弟兄趕來,就是爲了全殲這支西夏騎兵。”

“但你們只有千人士兵啊!”範寧不解地問道。

種詁微微一笑,“還有一千士兵埋伏在谷口的另一側,等敵軍上鉤呢!”

這時,山頂上有刺眼的亮光閃爍,這是報信兵用鏡子反射陽光爲信號,意味着敵軍回來了。

種詁連忙道:“敵軍已經來了,請知軍和範知院在後面稍候,看卑職怎麼全殲這支軍隊。”

高遵裕沒有搶指揮權,他點點頭對範寧道:“我們去後面觀戰!”

他帶着範寧向士兵身後奔去,範寧興趣很濃,他雖然在日本也率軍作戰,但在大宋腹地,他還是第一次看見宋軍和西夏軍作戰。

範寧微微一笑道:“讓弟兄們好好打,我會替他們向天子請功!”

高遵裕把話傳出去,三軍士氣大振,邊軍就害怕立功不得賞,有範寧這位高官坐鎮,他們頓時士氣振奮,摩拳擦掌,等待敵軍到來。

WWW_ tt kan_ ¢ ○ 範寧看了看谷口,寬足有五里,但宋軍只控制了右邊一里,就算左邊還埋伏着一千人,但中間還是有缺口,他們怎麼堵?

高遵裕明白範寧的想法,低聲道:“中間部分佈下了鐵蒺藜,戰馬過不去。”

高遵裕從馬袋中摸出一枚鐵蒺藜遞給範寧,範寧凝神着這枚黑漆漆的鐵蒺藜,中間是個鵪鶉卵大小的鐵蛋,三面鑄上一根尖銳扁長的鐵刺,三根刺對稱,無論怎麼拋,落地後都會有一根鐵刺向上,可以直接刺入馬蹄中,在狹窄的通道中,這種利器威力極大。

“如果衝擊失敗,他們會不會撤回去?”範寧又問道。

高遵裕微微一笑,“那是你不瞭解西夏軍隊,他們可沒有撤退這個說法,尤其是騎兵,撤退意味着戰敗,對他們是巨大的恥辱,但他們也不想死戰,等他們發現實在無法衝破重圍,再想回撤時就已經來不及了。”

“高知軍很瞭解西夏軍隊啊!”

“那是當然!”

高遵裕得意洋洋道:“和他們打了那麼多年交道,早已知根知底!”

正說着,兩百餘名西夏騎兵在數裡外出現了,他們沒有追趕上那羣羌人牧民,他們當時也發現了山頂上的範寧一行,使這羣西夏騎兵有點擔心,便沒有深入宋境,在追出數十里無果後,便調頭返回。

西夏騎兵羣越來越近,一千多名宋軍士兵刷地舉起勁弩,對準了殺氣騰騰奔來的西夏騎兵。

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一百一十章 最重之權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三十三章 怒其不爭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四百一十八章 文淵博罷相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二百零九章 金榜高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四百六十三章 麒麟宮面聖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