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要官,拼了

第112章 要官,拼了

成平殿內,只剩下道君皇帝和趙檉兩人。

聽趙檉述說吐蕃嶺國詳細之事後,道君皇帝依舊沒從興奮中恢復過來,他道:“二哥兒,朕要好好賞賜你。”

加官是很難加了,總不能把樞密院給出去吧?那就多賞賜一些吧。

道君皇帝並不傻,皇子管兵,其實已算違制了,但還可以接受,畢竟他喜歡用自己人,高俅都能領殿前司,給自家人一個侍衛親軍司亦不是不可,甚至皇城司前陣子也剛剛給出去。

至於領兵,那還是罷了,道君皇帝暗暗搖頭。

“爹爹,孩兒不要甚麼賞賜。”趙檉禮道,要什麼賞賜啊,樞密院又不能給他,難道還能讓他做個宰相不成?甚或經略安撫掌邊境一路或幾路事?至少眼下看,這都是不可能的。

“二哥兒不要賞賜?”道君皇帝點點頭,他多少亦瞭解趙檉,雖然做皇帝不像普通人那般,瞧着自家子女長大,但若說眼中點事全無卻是不可能的,這個二哥兒,不要賞賜,就肯定想要別的,甚至比賞賜還要大。

“是,爹爹。”趙檉道:“孩兒不要賞賜,孩兒想要舉薦一人任隴右都護府副都護。”

“哦?”道君皇帝點了點頭,這二哥兒培植心腹如此大膽了嗎?不過隴右那邊都是西軍將門勢力,都護府說實話,除了管的地盤大些,在西軍中沒甚根基。

“二哥兒說說看。”

趙檉想了想,便將這次嶺國前來攀附朝貢的功勞,都推到柳隨雲身上。

道君皇帝聽後沉思道:“是那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的柳家?”

趙檉道:“爹爹明見。”

道君皇帝笑了:“竟然是他家,我倒記得這個柳隨雲,當年點他探花卻不是爲了別的,只是詩詞甚好,人亦生得俊逸,符探花之名,其他卻太過酸腐,大抵紙上談兵。”

趙檉聞言心中暗想,你老人家也好說紙上談兵嗎?他道:“這孩兒卻是不知曉了。”

道君皇帝道:“他探花出身,怎想着做武官?”

都護是武官,本朝文官領兵,所以隴右都護一直都由知州領。

類如樞密使知樞密院事這等官職,在唐五代等時都是武職,唯獨本朝生生做成文官。

西北將門,武將門第不假,但統兵的主帥,經略安撫等,全是文職,就是當年狄青領兵,明明武將,但做了主帥也必須加以文職,以文官身份統兵。

文官帶兵,這是本朝的特色。

趙檉道:“或許是想這樣升官容易些?”

沒有過多的解釋,甚麼軍國道理,國法律條都不必談,因爲這本身就是來要官的。

隴右都護府的大都護從四品,副都護正五品,看似品級不高,實際上想要爬上這種等位置亦是很難的。

以柳隨雲的年紀,哪怕有家中人使力,無論走文武,至少要十年的時間,纔有可能衝到這種位置,那還得說是升官飛快。

走文官之路,比走武將之路更難。

王黼連升八階,也是在校書郎,左司諫的位置上蟄伏了十幾年,而且他的連升八階有些特殊原因,不說本朝,古往今來也沒幾人可以複製。

柳隨雲如果走正常仕途,那首先就要在清貴的院司,七八品的位置上先熬上幾年,至於馬上外放一任知縣,那都是想多了。

似他這般年紀,直接入朝給個五品文職,是根本不可能的,想都不要想。

但武職則不同,本朝重文輕武,一向對武職比較看輕,這亦是高俅從一個沒品級的親隨,能一步上到殿前司都指揮使的原因,甚至譚真從皇城司跨到侍衛司,原本馬步兵衙那些武官在重置侍衛親軍司後,直接跳上一兩級升官,這些都沒費什麼大力。

道君皇帝目光炯炯,看着趙檉道:“只爲了升官容易?”

趙檉低頭道:“孩兒有私心。”

道君皇帝道:“甚麼私心?”

趙檉道:“柳隨雲他會養馬,孩兒覺得光靠西北那些蕃民回鶻熟戶養馬,自家沒個懂的,總不放心,柳隨雲在那邊養馬,倒是祛除了孩兒一塊心病。”

道君皇帝道:“二哥兒,你倒是把養馬當做一件正事來做了。”

趙檉道:“只願爲爹爹效力,孩兒做任何事都不遺餘力。”

道君皇帝點頭。

趙檉繼續說道:“孩兒舉薦柳隨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些不敢說。”

道君皇帝道:“但說無妨。”

趙檉站在那裡深深吸了口氣,這才道:“西軍將門勢大,便是隴右都護府這位置,一直以來都由西軍兼任,孩兒覺得應放上一兩個朝中人,雖然談不上制衡,卻總是聊勝於無。”

這話其實有些過了,能不能說?能說,就是朝上一個七品官也能說,甚至可以站在西軍將帥面前,義正言辭慷慨激昂地說出來,皇帝和西軍將帥誰也不會當回事。

但是趙檉說卻有些不合適了,身份不同,話語的輕重份量亦隨之變化,皇子這個身份實在太敏感了。

趙檉也是拼了。

自小便定下三步棋,就是那書房匣子裡壓在下面的三張紙箋。

雖然說每一步棋都是獨立的,走成一步將來都有隔空對弈指點山河的資格,但倘若能三步連在一處,那就是另外一種局勢了。

隴右都護府副都護如果不拿下來,那經營隴右這一步棋便算廢了一半,因爲他不可能總呆在隴右那地方,就算是他想呆在隴右不回來,道君皇帝也絕不會讓。

他敢這麼提出來,也是這兩年朝堂上對隴右不太重視,畢竟吐蕃和西夏的勢力已經很弱了,而且西北的主戰場在鄜延、環慶、秦鳳、涇原這四路上。

隴右兵少,且都是廂軍鄉兵雜牌軍,如果不趁着嶺國朝貢這個時機提出來,他擔心以後再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

道君皇帝神色沒了剛纔的興奮,而是陷入淡淡思索,片刻他道:“二哥兒似乎對西軍有些看法?”

趙檉急忙道:“孩兒不敢,孩兒不懂那些朝堂事,只是孩兒去隴右幾月辛苦,居然沒一人前來拜訪,就是過年時亦孤苦伶仃,莫說金銀財物,便是連點年禮都未得分毫,孩兒覺得……西軍有些太驕橫了。”

道君皇帝忽然笑了笑:“西軍還是很忠心的,二哥兒未免小家子氣了,不過……只是個副都護而已,朕便給了那柳隨雲就是,堂堂欽點探花郎,不願做京官,卻願意跑去西北吃灰沙,便由他了。”

趙檉聞言心中大喜,臉上卻只微微露出些許,禮道:“多謝爹爹成全,如此孩兒亦能多養些戰馬出來了。”

道君皇帝點頭,凝視了趙檉片刻,道:“既然二哥兒今日入了皇城,朕亦有一件事要與伱說。”

(兩章,晚上還有。)

(本章完)

第560章 驚豔一槍逞雄英第561章 追蹤索跡探離形第474章 換家,鬥槍第642章 黃雀在後第365章 功過兩難評第514章 暗夜經第557章 自在門內步閒庭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586章 鷹揚高昌第277章 封賞第330章 修行第216章 毒與器第476章 大器免成,絕豔槍法第414章 燭畔鬢雲有舊盟第39章 東宮宴會第425章 神鵰小俠,成親準備第386章 英雄島第472章 元家人,四季明第316章 九變,大麴,提審第426章 成親,武藝,劍第357章 七生七死方七佛第438章 報仇雪恨第260章 虎狼於外,暗中窺探,狼煙四起,天第150章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第597章 改旗易幟第557章 自在門內步閒庭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63章 九紋龍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458章 廟小妖風大,池淺魔怪多第568章 名號,燕北第518章 交手第615章 暗流洶涌第278章 秦王!第555章 我是漢人抖威風,百年大廈當覆傾第354章 七佛圍城,秦王留人第635章 破城,潛藏第363章 奪命之劍,詭詐之計第547章 授業第294章 赴宴第384章 光明後使第405章 見帝第141章 小娘的恨意第563章 一怒拔劍,嫁衣神劍第538章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404章 賜婚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672章 秦天帝第117章 高寵逞威,武松心焦第486章 調兵,來人第84章 殺穿擂臺第614章 豪聚第388章 驚天秘辛第49章 裡若夢,雙眸如星第521章 罪大惡極第474章 換家,鬥槍第349章 士族第343章 煙花三月下揚州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153章 殺人滅口第577章 天人合一第371章 月夜進杭州第116章 海闊天高,濤生雲滅第521章 罪大惡極第558章 長槍掠火一戰成第149章 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第402章 謀劃將來第29章 一路追查第100章 美人如玉槍如龍第435章 風雪滿東京第318章 種種手段第468章 清華紅玉,悽情箭法第247章 便把令來行第44章 美人魚兒第639章 會寧來人,天人大門第448章 命運之迫第196章 孔雀翎第542章 故人,好漢第90章 裡獨行一盞燈第535章 覆滅第642章 黃雀在後第189章 但有女兒處,皆唱長相思第324章 莊名稱綠柳,宋江進東京第400章 懲治,凱旋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455章 立馬黃河,劍指西夏第485章 戰西涼第551章 五虎八騎十六彪第32章 戲弄第660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二)第232章 裙裡腿第545章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105章 神秘古城第9章 帝與太子第643章 黑雲天袖第485章 戰西涼第642章 黃雀在後第665章 飛逃東京第158章 打秋風第273章 賊軍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