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往昔不知何爲曲,今朝初聞曲中人

道君皇帝聞言捻着鬍鬚笑了笑,出個甚麼題目纔好呢?

他看了一眼下方衆人,周邦彥肯定不會起首作詞,應是那些京城詞家先來,那這題目就不能出得太難,難的要留去後面。

他了解周邦彥的詞風,周的詞抒婉約,寫風流,道情長,勿論古今,那這些就先不用。

他也瞭解趙檉的詩風詞風,些年來這老二的詩詞他都看過,大部分吹擂豪情,鼓壯志,道雄哉,寫邊塞,言悲愴,卻是少於描景。

完全是兩個路子,如果單論文風來說,兩者各有千秋,但卻風馬牛不相及。

周邦彥少雄渾,趙檉少柔情。

不過相比之下,周邦彥更全面一些,畢竟年歲在那裡放着,幾十年來各種類型的詩詞都寫過,好壞不說,總是全部能寫。

趙檉不同,至少道君皇帝沒見過他寫景色類的詩詞,傷春悲秋少有,至於節慶類的,那兩首中秋曲纔是頭遭。

想到這裡,道君皇帝笑道:“朕先出個應景的好了,眼下秋深,就以時氣各作詞曲。”

以時氣作文,那就是寫秋,可以寫心情感懷,可以寫秋日風光,可以借秋詠志,但前提都少不了要描寫景色。

在道君皇帝心中,這是趙檉不擅長的。

趙檉在下面聞言,微微垂了目,嘴角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

果然,從題目上就被針對了。

但這都在他的預料之中,道君皇帝必出他平日裡少作的題目,以爲他不擅長。

他平時寫東西少景少情,多豪放感悟,道君皇帝會依這個路數反着來。

再結合周邦彥不會先一步出手,而是讓那些詞家試探,那麼道君皇帝就不至於出太難的題,最可能是應時氣的題目。

應什麼時氣?自然是秋日!

他一共給趙元奴送去了三首曲子,其中第一首就是寫秋的。

周邦彥等人一起道:“臣等遵旨。”

趙檉也道:“臣領旨。”

這是車輪大戰,並不是一首或幾首定輸贏。

對面出一人作秋詞,他這裡應着,然後再對下一題目下一個人,甚至一輪後可以重新再來,直到一方接不下爲止。

可誰讓他沒人啊,找不來人幫他衝鋒陷陣,畢竟曲子剛興,寫得好的寥寥無幾,估計也就京畿一帶算是如火如荼,遠去兩廣西北這等邊地,怕是曲事還未傳播過去。

這時別說有關清曲的派別沒有,就算是大體要走的路子脈絡都沒有形成。

趙檉今晚就是要給清曲開出一條路來,讓天下學作曲子的人,都能夠有一個典範,不至於走偏了路數,寫成那種詞不詞,曲不曲,沒有任何意義的文字出來。

這時他道:“官家,臣有一事覺得不妥。”

道君皇帝道:“秦王有話便說。”

趙檉瞅着對面道:“臣覺得既然官家出題,對方一人應題,倘若臣的曲子完全碾壓對方所作之詞,那應對之人便該再沒資格繼續出場!”

他說的很簡單,一個題目,對方輸了的話,就別再出來丟人現眼了,哪怕對方心裡還有存貨,也不夠資格出來再與他應對。

道君皇帝在上方聞言一愕,這話聽起來沒有毛病,畢竟趙檉這邊就一個人,對面十幾個,輸了下去就是,也別出場了。

可他今日是必要借這詞曲之爭來打壓老二的,一切有利的機會都不能放過,便是有些猶豫。

趙檉又道:“雖然官家公平,讓臣也邀人,但臣並沒有邀來,可雖是如此,對面的詞家輸了還上場的話,只怕今晚宴會傳揚出去會被士林笑話,何況……對這些詞家的聲名亦是有損!”

道君皇帝瞅了一眼周邦彥等人:“這……”

趙檉笑道:“若是官家覺得外人不會看輕今日晚宴,對面詞家也不在乎多年累積的名聲,周大家也不怕晚節不保,那臣倒是無謂了。”

道君皇帝臉色立刻黑了下來,這老二話說的倒是冠冕堂皇,卻是綿裡藏針,開始反擊。

只是這事兒也確實如他所說,不是那麼光彩,傳揚出去,有些丟了身份和麪皮。

周邦彥臉色也不好看,他這次回京本來想單獨和趙檉辯駁,不料道君皇帝居然把別的詞家一起叫來,他想反對也沒辦法,此刻趙檉直接點出來,未免就有些難堪。

他也是個輕狂之人,想當年神宗朝時,王大相公變法開始,他視天下文人如無物,寫下長達七千多字的《汴都賦》,進獻給神宗皇帝。

這篇頌揚盛世、謳歌變法的作品,神宗皇帝捧在手中,讀了半天卻讀不下來,因爲他在文裡用了不少古文奇字,神宗皇帝不認識。

哪怕召來“七歲知讀書,日誦數千言”的尚書左丞李清臣,讓李清臣在殿上大聲誦讀,但李清臣也有很多字不認識,好在李腦子夠快,遂“多以邊旁言之”。

隨後,神宗皇帝在政事堂親自見他,任命他爲太學正,就這樣他直接從一名太學生,搖身一變成爲了管理太學的官員。

自此,他周邦彥聲名遠播,從文壇鵲起,待許多詞人大家逐漸老而故去,他開始名揚天下,到這一朝更是穩坐當代詞家第一人的位子,在道君皇帝這朝,無人能出左右。

這是何等榮耀,何等風光,眼下居然要和一羣人來對付個後生晚輩。

這根本是他周邦彥不屑爲之的,別說他現在詞家大宗的身份,就算當年他於文壇沒有這些身份地位時,也絕不可能做這樣的事情。

可是!詞曲之爭,茲事體大,這已經涉及到文統了!

所以,他忍了!但是趙檉的話語卻讓他直接破防,是啊,文統是文統,文統不是他一個人的,晚節卻是他自己的,兩者相比之下……似乎還是晚節更重要一些吧!

道君皇帝這時還沒開口,周邦彥回頭看向衆人,衆人面色羞慚,都是輕輕點頭。

他正色道:“官家,臣看就依秦王所說好了。”

道君皇帝聞言瞅了瞅趙檉,瞧其一副淡定自若模樣,心中有氣,道:“秦王所說雖有些道理,但不能依照此來,周愛卿當不在此列,還有秦王必須作出遠勝詞家的曲子才行!”

趙檉點頭:“官家英明,周大家自然不在此列。”

道君皇帝淡淡道:“那就開始吧。”說完靠着椅背,微微闔上雙目。

對面周邦彥道:“秦王先請!”

趙檉搖頭:“你們人多,你們先來,本王還要再想片刻!”

周邦彥點頭看向左右身後,此刻不少詞家都心中憤慨,躍躍欲試。

這與秋有關的詞其實尋常,此刻又正是秋季,不止趙檉一人料到會出此題,就是他們中也不少猜到。

這種時氣詞,大抵都有存貨,不比即興所指的題目,要現場琢磨,立刻就有幾人示意想要出場。

周邦彥瞅了其中一個叫陳斯道的詞家,點了點頭。

陳斯道立刻站起身來到場中,衝道君皇帝行了一禮:“官家,臣獻醜了。”

他是五品的官員,禮數自然充足,又和趙檉王黼等人客氣一番,隨後便道填詞桂枝香。

詞牌子桂枝香,極爲應景,雙調一百零一字。

桂枝香還名疏簾淡月,大抵以王安石的金陵懷古爲正體,不過變體也有幾種,這陳斯道填的是正體。

他有腹稿,便讓旁邊樂工直接起調,然後吟誦出來。

是一篇臨秋暢懷的詞,見秋傷悲追憶往事,又遙想將來,其中描景精緻,工整嚴謹。

詞罷衆人不由叫好,道君皇帝在上面也微微點頭。

趙檉卻嗤笑道:“百零一字的桂枝香,陳副郎填詞多年,莫不是以爲字數越多越好?”

陳斯道是太僕寺員外郎,員外郎從五品,簡稱外郎或員外,通稱副郎。

他聽趙檉話語頓時眉頭緊皺,這桂枝香的字數其實不算多,乃是最爲適中的那種。

比西江月、漁家傲等多了些字,和戚氏、六州歌頭那種大牌相比,又要減了不少。

所以這分明就是秦王故意找茬,念奴嬌也是這些字,作的人極多,沒聽哪個說字多了。

他正待反駁,卻聽趙檉又道:“字多也就算了,內容空泛、言之無物,通篇無病呻吟,敗作!”

“啊!”陳斯道聞言血往上涌,腦袋便是一暈。

這宴上的可不是平民百姓,所講言語亦不是市井中的玩笑爭鬧,當朝天子在座,少宰副相,禮部尚書,大宋的士大夫頂層,一言一語都能牽動無數風暴,左右天下動靜。

大宋詞壇的名家也來了大半,至少京畿地區的幾乎全部到場,都在瞧着看着,秦王乃是文壇領袖之一,這一句“敗作”倘若傳揚出去,他哪裡還有臉見人?他的士林名聲必然大受折損,便是……身後之名,也必將受到影響。

他看着趙檉,臉色慘白:“秦王殿下,你……”

趙檉心說誰讓你當出頭鳥第一個站出來,這可不能怪我,況且這詞寫的確實很一般,談不上佳作。

周邦彥這時忍不住道:“秦王如此貶低這首詞,不知有何妙作?”

趙檉緩緩站起身來,負手走到地中,笑道:“以季秋爲引題,何用百多字,一首小令足矣。”

陳斯道聞言,顫聲道:“小令?我不相信秦王一首清曲小令就能碾壓下官之詞!”

趙檉瞅了瞅他,笑道:“本來我也不相信,畢竟小令字少不說,有的還是單調不分上下闋,氣勢上便自弱了,可我聽了陳副郎的這詞,卻覺得小令已是足夠!”

陳斯道後退兩步,旁邊一名小宦官急忙扶住:“下官還是不相信,下官不相信!”

趙檉道:“昨日我閒着無事,感秋意悲寥,萬物漸謝,造了個曲牌子出來把玩,乃是個小令的牌子。”

對於文人大家來說,獨創詞牌曲牌並不稀罕,柳永所填的詞,許多牌子都是自創,尤其“戚氏”這個詞牌,堪稱有詞以來字數第二多,一闋分三段,足有二百一十二字。

而像雨霖鈴、望海潮、蝶戀花、迷神引這些詞牌,也都是柳永創造的,並非繼承晉唐。

詞人自創牌子不少見,周邦彥也有自創的詞牌,李清照也有,詞道大家都具備獨創牌子的本事,不過一支詞牌裡面涉及的樂調聲韻極爲複雜,不是想造就能隨意造出來的。

聽說趙檉造了曲牌,在場衆人倒不驚訝,以趙檉的才學,若是沒有幾支自造的牌子反而才奇怪。

只是……說昨天閒着沒事想造支牌子,今天就能拿出來填曲,這確定是認真的?

就算是柳永天縱奇才,詞中宰相,一生造詞牌極多,也沒聽說過一天就造好的吧?

衆人面面相覷,這一天就造好的牌子,不是拿來羞辱在場詞家的?

道君皇帝臉色有些不愉:“秦王,你造的是什麼牌子?”

趙檉道:“回官家,臣想起前往隴右養馬之事,感慨西陲蒼涼,天高雲淡,地廣人渺,適逢秋時更加寂寥無主,所以有感而發,才造了此牌。”

“此牌名爲……”說到這裡,他頓了一頓。

“名爲塞上秋,又稱天淨沙!”

“這小令塞上秋,獨闋、五句、共二十八字!”

塞上秋?獨闋?五句只有二十八個字?

道君皇帝緊皺眉頭,下方衆人也都是神色各異。

字數實在是太少了,而且是單調獨闋,區區二十八個字,若是單付心情,傷古念今,倒還勉強。

只是此牌名爲塞上秋,必要有景色描繪,何況還有塞上二字,也是要交付心情的。

二十八個字,真的夠嗎?

道君皇帝深吸了口氣,這老二果然還是以往的路數,弄些看似豪邁粗獷、實則禍亂人心的東西出來。

只是他並不擅寫景,這一天就造出的詞牌,只有二十八個字,恐怕如何填都難周全。

道君皇帝怎麼想都覺得不可能,不由暗暗搖頭。

周邦彥更是一臉疑惑,隨後微微露出了些微笑。

身後的詞家們不少都如他,驚異之後,不由都有些揶揄。

那邊頂屬白時中的學問好,王黼蔡攸皆眼神詢問,白時中不露痕跡的搖了搖頭,兩人便有了笑意。

陳斯道這時瞪大一雙眼看向趙檉:“秦王……是要填這塞上秋?”

趙檉點頭道:“正是,陳副郎可有話說?”

陳斯道搖了搖頭,心中鬆了口氣,覺得自家剛纔實在是太過緊張了,這二十八字的小令,就算真的能超過他所作之詞,但想要達到碾壓的程度,怕是癡人說夢。

他臉色恢復了些,腿腳也穩當起來,一把推開旁邊攙扶的小宦官,露出笑容:“還請秦王述曲,下官洗耳恭聽!”

趙檉笑了笑,伸手喚來樂工,將一張曲譜交付,片刻後那邊試了試,趙檉點頭:“起調塞上秋!”

絲竹聲起,一股蕭瑟寂寥的樂聲頓時瀰漫了整座大殿,瞬間將所有人都拉進一種悽然悲傷,落寞惆悵的情緒之內。

趙檉負手向着殿外走了幾步,隨後緩緩開口: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

二十八個字的塞上秋小令,隨着落寞孤寂的曲子聲,慢慢落下。

殿內所有人的神色一瞬間都出現了變化,就連那正在伺候斟酒的小宦官,都停滯了動作,彷彿陷入到了一種奇特的意境中,清冷而荒誕,疏離而孤寥。

一幅晚秋夕陽之下,天地昏黃孤獨,蕭條倦漠愁寂的圖畫,在每個人面前展開。

大殿內沒了聲音,都進入到了那種孤寂的意境之中,往昔不知何爲曲,今朝初聞曲中人。

良久,“啪嗒”一聲輕響,打破了這殿內的平靜。

小宦官手上的酒壺掉落在地,他一動不動,不是他拿不住那壺,實在是聽了這曲子,想到自己的家鄉,家門前不遠處,有小橋流水,夕陽下,昏黃的野外有老樹陰鴉。

衆人都被這聲響拉回,周邦彥身體顫抖,這曲子的用詞沒有任何的雕琢,平平凡凡,與他那種精緻奢華,望去如金玉粉飾的詞句完全不同,但卻彷彿有一股魔力般,直接將人拉進曲境之內,久久不能自拔。

“好,真是太好了……”也不知道是誰小聲嘀咕了一句,然後殿內漸漸更多聲響出來。

那些詞家神色不停變幻,眼中大多一片茫然,嘴脣微微抖動着,想要說什麼卻又不能說出來,想要讚歎卻又不敢開口,憋在心中難受的彷彿要窒息一般。

陳斯道站在一旁,整個人彷彿傻掉,二十八字的曲子,遣詞用字簡單而平凡,但就是這些簡單平凡的文字,組合到一起,直接將他那首詞碾壓至粉碎。

不,是將他這一生所有的詞都碾壓粉碎,他這一生寫的所有東西加在一起,都不如這首二十八字的曲子,他輸了,在這首曲子之下,不但今天的比試輸了,就是以前和以後也全部輸掉了。

他跌跌撞撞回到座位,呆呆地坐下,然後摸索着,抓起了酒壺,狠狠地向着喉間灌去……

前方,道君皇帝聲音激動地大喊道:“來人,快上筆墨,朕要將這曲中意境畫出來!”

第220章 接引使第351章 劫殺第215章 亂殺起第51章 動手第569章 劍變,境界第277章 封賞第572章 思過崖人行第426章 成親,武藝,劍第485章 戰西涼第18章 下山第359章 紅燭搖曳光影黯第56章 大事第217章 小夸父第305章 我二哥用腳寫都比你們強第236章 血脈第367章 陣前一罈酒第325章 停車楓林晚,玉人何處教第645章 仙工開物,向天再借五百年!第636章 山林,菜園第529章 大戰上演第498章 箭箭箭第270章 朝中來人第488章 交手,探山第598章 危難第263章 奪命十劍,無名一劍(合章)第476章 大器免成,絕豔槍法第370章 腐骨噬魂蟲第540章 登頂,夜殺第672章 秦天帝第361章 拳即是權,蒼穹之變第152章 獨留青冢向黃昏第108章 你張家小郎叫什麼名字?第613章 滅殺第516章 心魔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554章 自古公公好威名,誅邪劍法現詭形第194章 軍情急報第38章 殿前司第49章 裡若夢,雙眸如星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212章 十八家反王,七十二路煙塵第275章 放人第595章 烽火起,大亂始第90章 裡獨行一盞燈第95章 但行此事,莫問前程第152章 獨留青冢向黃昏第597章 改旗易幟第370章 腐骨噬魂蟲第149章 射鵰引弓,塞外奔馳第38章 殿前司第474章 換家,鬥槍第502章 攻襲第7章 不殺心中意難平第532章 狼煙起,風雲聚,江山北望第576章 蒼穹第七變,奪命十四劍第348章 忽有狂徒夜磨刀第489章 破山,截殺第315章 宗師,迎親,刺客第484章 涼州,奇謀第518章 交手第595章 烽火起,大亂始第324章 莊名稱綠柳,宋江進東京第404章 賜婚第118章 大郎,該喝藥了第369章 花開迎春園第404章 賜婚第61章 誰同意,誰反對!第270章 朝中來人第203章 西軍來人,英傑俊彥,龍蛇虎豹第583章 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第629章 狼來了第550章 天上星星參北斗,生死之交一碗酒第103章 強攻第617章 燕京鏖戰第429章 宮內辯鬥第152章 獨留青冢向黃昏第526章 壓制不住第492章 援兵,大水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617章 燕京鏖戰第152章 獨留青冢向黃昏第171章 上京紙貴第338章 西北謀劃,東南事發第339章 童貫定計,方臘籌謀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83章 雙錘大漢第649章 劍劍劍劍劍劍劍第385章 疑點重重第639章 會寧來人,天人大門第619章 此人好色第340章 杭州鏖戰第282章 一闋詞曲酒一杯,閣外驟風雨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114章 殺帝第543章 箭在弦上第361章 拳即是權,蒼穹之變第110章 皇城說是非第518章 交手第374章 心狠手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