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兵敗如山倒

足足幾萬的賊軍,全部轉了身,向着後方營盤大寨跑去。

這些賊軍裡面有幾千騎兵,剩下的則是步兵。

方七佛的兵馬統共有二十多萬,當日南下時並沒有這麼多,都是一路收斂的,雖然他並未裹挾流民,但隨着明教勢力越來越大,入教的人越來越多,軍隊便是愈發雄壯起來。

不過,哪怕人不停增加,騎兵增長的速度卻十分緩慢,進入軍中的多是步兵。

因爲缺馬,更缺戰馬。

大宋的戰馬多集中在京畿和沿邊各路,江南少有。

方七佛軍隊裡的騎兵坐騎也不全是戰馬,至少有一半是駑馬,其中戰馬是從各府州官員處繳來的,只有官員平日裡纔有戰馬可騎,還有一些則是士族家中搜來的,不過大多士族早就跑掉了,餘下沒走的家裡也沒有太多。

這些馬放在一起並不算多,方七佛又讓人挑了強壯高大的駑馬充入進去,湊上幾千騎,再多反而無用,本來會騎馬的軍兵就少,能騎馬打仗的更加希罕。

趙檉此刻看幾萬賊軍撤去,心中大喜,他知道這絕對是個難逢的機會,哪怕城中一戰殺了不少賊軍,但城外的賊軍數量至少還是他這邊三倍有餘。

這麼多人,倘若方七佛沒死重整旗鼓,那麼江寧之圍依舊難解。

不過眼下來看方七佛並未回去,可能傷重被河水沖走,也可能最後的弓箭射到了要害,但不管是死是活,這個機會他都絕不會放過。

他立刻於中軍下令,一萬五千騎壓了上去,速度不快不慢,全部高喊“方七佛已死,石寶包道乙首級在此”之類的話語。

趙檉沒讓騎兵緊追快殺,是因爲想讓對方把消息傳遞回去,那邊賊營知道消息後必然大亂,整座營盤的防護也肯定懈怠下來。

不然的話,對方大營前面種種陷阱,般般軍事,再兩相合兵一處,那可是十幾萬人,自家只帶出一萬五千騎,想要打敗相當於己方十倍的賊軍,取而勝之,別說大宋一朝從未有過,就算是歷史上也不多見!

正常情況下,極難,甚或無可能。

哪怕他帶的都是騎兵,也是難以實現的事情,畢竟這是禁軍的騎兵,而不是遼騎,更不是女真鐵騎。

所以他需要讓對方亂,只有對方軍心大亂,隊伍再無戰意,那麼自家帶的騎兵才能趁勢沖垮對方,衝散這十幾萬賊軍。

方七佛伏法,石寶包道乙戰死,這種消息自然能讓對方陣營大亂。

趙檉就是要將這消息宣揚出去,一但賊軍上下皆知,不信對方不亂,別說眼前這些賊軍,就算是真正的軍隊,在得知主帥戰死,大將先鋒被殺,也少有不亂的,這種情況下光有嚴明的軍紀不行,更要有挺身而出代行元帥之令的人,這人不但要有威望,還需懂兵。

明教之中懂兵的人很少,據趙檉所知甚至不超過一掌之數,至於這南路大軍裡,大概只有方七佛一個。

所以,他雖然不敢說此事百分百成功,但總也有七八十把握,所以才帶着騎兵主動出城。

前方杜壆張憲開路,不緊不慢追着賊軍,而賊軍中早有馬快的回去報信,言道說方七佛已死,石寶包道乙等盡皆被殺,衝入江寧城的五六萬人也都全軍覆沒了。

這個消息在大營中立刻炸開了鍋,留守的仇道人和一些教首頓時慌了神兒,仔細詢問竟然連方七佛的屍首都被宋軍挑過來,不由臉色蒼白,面面相覷。

此刻份數明教的人還稍好一些,而那些綠林投靠來的則全都發瘋般往外跑去,隨後迅速叫上自家帶來的兵馬,連招呼也不打,就直接出營而走。

明教教首們看這些人離去,又問送信兵丁,得知江寧出來的竟全是騎兵,且不知道有多少人後,便不由長嘆一聲,也開始下令撤退。

但此刻顯然已經有些晚了,就在距離營盤一箭之地時,趙檉傳令加快速度,直接衝營。

前面一直被追趕的賊軍哪料有此變故,本來後方追得不快,跑起來不難,但忽然間那些大宋騎兵就衝殺上來,立刻讓他們更加慌張,便是拼了命地往營盤內跑去。

可這足足幾萬人向大營奔走,哪還能顧得上彼此,有些軍丁被前後擠撞得連方向都分辨不出,於是開始相互踩踏起來,更有的手上拿着兵刃,在人羣裡磕來碰去,不是傷到了自家人,便被自家人所傷。

賊軍營柵間本來埋伏許多弓箭手,但看着外面這種模樣,都不敢放箭,恐怕射出十箭,其中九箭都要傷到自家人身上。

只是短短十幾息的工夫,大營前作爲防護的壕溝、陷阱等處,竟全被潰退的賊軍填平。

這些賊軍慌不擇路,不辨方向,即便死傷無數,填滿了自家挖下防備偷襲的壕溝等處,卻還是有無數人推倒了營盤的木頭柵欄,衝了進去。

但這時教首已經下令,營內的人也都在撤退,本來還算有序,可被這些潰軍匯合進來後,立刻就大亂起來,便是兵敗如山倒一般,處處嘶喊吼叫不斷,混亂不堪。

這些賊軍並非都是貪生怕死之徒,尤其一些很早就加入明教的人,其實並不怕死,只是在得知了方七佛被殺後,都心神恍惚,畢竟方七佛乃是光明左使,一路起事南下,奪城拔州,勢如披靡,在這些人眼中就是神一般的人物,此刻突然被殺,對他們的打擊不可謂不大。

而且此刻又有大勢裹挾,已經不是怕不怕死的事情了,就算想要回頭和宋軍拼命,也根本轉不了身,只要腳下稍稍遲緩些,都要被後面衝倒,身子還未等轉過去呢,就已經被袍澤們踩在腳下了,未待與宋軍拼命,已變作一張肉餅。

這時的禁軍對賊軍幾乎就是單方面的屠殺,他們自身戰力鬆垮,打不了硬碰硬的大仗,就算騎兵也是如此,但對此類銜尾追逃倒是熟稔擅長,畢竟在東京時,不但軍營裡經常拉幫結夥打羣架,就是和那些內外城的堂口幫派也總有衝突,常常呼三喚四叫人打架。

便是打輸了抱頭鼠竄比腳力,打贏了追到天涯海角絕不放過你。

眼下就是一路好殺過去,禁軍們殺得雙手都發麻,刀都砍得捲刃,槍頭都鈍了,槍桿都扎斷了。

騎兵對步兵的優勢在此刻更加明顯,根本就和剖瓜切菜一般,戰馬的衝撞,大槍重刀慣性的打擊,根本不用人使用太大力量,便能將前面的賊軍步兵給殺死。

賊軍這時別說帳篷輜重等物品全丟下不要,就算是糧草軍械,也都捨棄了,只是沒命地奔逃,初時都走正南,奔着宣州方向,但後來整個潰散了,就是奔哪裡跑的都有,禁軍一路追擊下去,幾十裡間屍體橫野不斷,鮮血幾乎流出一條小河。

這一場追殺,從清晨開始,直到中午過去太陽向西才漸漸結束。

接着就是派兵丁打掃戰場,校點敵死人數和己方傷亡情況,焚燬賊軍屍體,把繳獲的戰利品都拉進城內……

傍晚時分,趙檉在宣撫司中暴跳如雷,下面數十人噤若寒蟬。

就算是原本告病的江南東路安撫使王漢之也被叫來議事,但此刻他卻汗如雨下,顫抖不已。

“都死了,怎麼就會都死了?”趙檉臉色鐵青怒吼:“那可是江南大半數的士紳,就這麼被明教賊軍都殺了?你讓本王如何同官家交待,如何與朝堂諸公分說!”

廳內鴉雀無聲,趙檉眼睛瞅來瞅去,沒一個敢擡頭說話,他伸出手,“轟隆”一聲,將身前帥案掀翻出去,那巨大的木案翻滾着跌去了前方,上面的筆墨紙硯、軍情軍報灑滿一地。

堂內的武將還好,有些膽小的文官,便是嚇得“噗通”一聲坐在了地上。

趙檉眼睛落到江寧通判孫長節身上,冷冷地道:“孫通判,你覺得這件事屬誰失職,給官家的奏摺該如何去寫?”

孫長節聞言差點哭了出來,問誰不好,怎麼偏偏問他?雖然他有勘察之權,但這等捅破天的大事,又要如何去說?

真要說失職,那在場衆人有一個算一個,誰都跑不了啊!

秦王跑不了,王漢之跑不了,他也跑不了!這是何等大事?大半個江南士族都被滅門了!這些士族家中在朝堂爲官的,在地方任職的,哪個會善罷甘休?

他想到此處膝蓋一軟,直接跪到地上,腦袋伏地,嘴裡訥訥不知如何去說。

“廢物東西!”趙檉看他這副模樣,罵了一句後目光轉向王漢之。

王漢之雖然同樣慌亂,但剛纔心中已經揣摩了良久,一直在尋找推脫之辭,此刻急忙道:“王爺息怒,此事,此事……”

趙檉神色冰冷:“此事如何?若是朝上問罪,怕第一個要斬的就是你王漢之!”

王漢之鬍子顫動,道:“王爺,此乃兵禍,皆因戰事,罪……罪全在方臘啊!”

趙檉看着他,一字一頓道:“皆因戰事,罪在方臘?”

王漢之急忙點頭道:“王爺,正是如此啊,眼下江南大亂,處處打仗,死傷無數,誰能保證就一定不出意外?說句不敬的話,別說這些士族,就算是王爺……”

“本王什麼?”趙檉沉下臉來。

王漢之小心翼翼地道:“就算是王爺也難免會戰場受傷,誰又敢保證他們就一定不出事?”

“王漢之你好大的狗膽!”趙檉氣得指着他鼻子罵道:“你竟膽敢詛咒本王!”

王漢之嚇得撲通跪倒在地:“王爺,屬下是就事論事,如今戰時,此乃兵禍,誰都預料不得,真說有罪,肯定是賊首方臘,今晚不就是那魔教教徒混入軍中,引賊兵入城,才引起此番大禍的嗎……”

趙檉冷哼道:“是混入了你江南東路的軍中!”

王漢之聞言腦袋一暈:“是,是屬下不查,屬下……屬下罪該萬死。”

趙檉冷冷地道:“本王的兵都是從京畿帶來的,魔教之人想混也混不進去……”

王漢之聞言欲哭無淚:“王爺所言甚是,甚是。”

趙檉繼續道:“不過你既然說江南大亂,此乃戰時,各州各縣或多或少都有此類事情發生,倒也算……情有可原?”

王漢之聞言急忙磕頭:“王爺明鑑,王爺明鑑啊,屬下身體有病,幾次上過致仕的摺子,就算心中想着親下營房去查,也……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趙檉冷笑道:“你在本王這裡推脫倒沒什麼,官家朝廷那邊能推脫過去才行!”

王漢之額上汗珠“噼噼啪啪”掉落在地,道:“屬下不敢推脫,屬下……”

趙檉打斷他道:“現在說這些都是無用,趕緊回去擬了摺子,還有孫長節也回去擬摺子,明早一起同本王的奏章報去東京,一切都聽官家處置!”

王漢之和孫長節從地上爬起來,晃晃悠悠往門外走,剛到門口,趙檉在後面咳嗽了一聲,兩人嚇得立刻停住腳步。

趙檉冷冷地道:“奏摺如何寫你們兩個最好商議一下,這江寧城大小官員的腦袋,還有你們自家的性命,可都在這紙上筆下!”

兩人哪裡不知這奏摺重要,便是回身又行了番禮,才相互攙扶着出門而去。

這兩人走後,趙檉看向下面其他的官員,淡淡地道:“你們也都回去商量,最好……也同王宣撫還有孫通判一起商議,本王沒法子保住你們,本王自身都難脫干係,只有你們自家才能保得住自家!”

這些人聞言急忙行禮,隨後迫不及待地出門去追王漢之和孫長節。

待堂內再無外人,趙檉眼睛在王稟、折可存、姚平仲等身上掃過,陰沉着臉色道:“雖然今日戰事大勝,但魔教膽大包天,做下如此天怒人憤之事,你們也有巡查不利之責,都回去好好琢磨琢磨,一但官家問起該如何回答!”

衆人忙躬身告罪,趙檉又道:“姚平仲,張憲留下,其他人都走吧。”

片刻後,堂內只剩下二人,趙檉命張憲關好了堂門,隨後低聲道……

第441章 疑惑萬分第88章 君騎白馬,青梅折花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條龍第630章 出征,妙計第455章 立馬黃河,劍指西夏第366章 瞞天過海,兵發杭州第145章 最好時機,小娘惱羞第124章 海賊啊海賊第656章 決定,土地第544章 匯聚第6章 竟是如此第575章 天魔女舞,功藝通天第631章 對策,試探第574章 陣發殺機,劍斬無情第418章 十步殺一人第86章 神秘暗器第426章 成親,武藝,劍第347章 借刀殺人,揮軍北上第266章 再開經義第435章 風雪滿東京第497章 追追追第63章 九紋龍第624章 陰謀詭計,投其所好第601章 進京畿第179章 明教,聖姑第454章 計議第627章 天不生我趙陽曦,女真萬古如長夜第202章 林沖娶親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84章 殺穿擂臺第26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52章 橫渠四句,假大虛空,人定勝天,民第220章 接引使第161章 桃花島上第182章 刺殺第435章 風雪滿東京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91章 自古世事二難全第557章 自在門內步閒庭第575章 天魔女舞,功藝通天第61章 誰同意,誰反對!第223章 蒼穹變第157章 生裂虎豹,瀝血南行第49章 裡若夢,雙眸如星第100章 美人如玉槍如龍第629章 狼來了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58章 七步干戈第66章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第257章 偷營劫寨第428章 出宮,離開,馬第131章 藥粉第220章 接引使第223章 蒼穹變第314章 誥命,明教,梁山第338章 西北謀劃,東南事發第142章 小娘的女紅第297章 暴打秦檜第389章 節外生枝第561章 追蹤索跡探離形第180章 出劍有如神第48章 路遇風波第347章 借刀殺人,揮軍北上第368章 錢王有後謀第50章 銅皮鐵骨第453章 山川表裡秦鳳路第220章 接引使第416章 雕飛向南去第646章 藏匿,東進,所向披靡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454章 計議第254章 月亮光光,舞起霓裳第664章 天下大勢第216章 毒與器第616章 北伐,燕京第220章 接引使第534章 刀槍動,縱橫間,誰能相抗第325章 停車楓林晚,玉人何處教第450章 改元靖康,未雨綢繆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423章 龍潭虎穴,兇窟惡地第574章 陣發殺機,劍斬無情第242章 衣鉢弟子第26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章 竟是如此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459章 格物造器第86章 神秘暗器第227章 霸王拳第232章 裙裡腿第44章 美人魚兒第583章 一劍西來,天外飛仙第100章 美人如玉槍如龍第114章 殺帝第677章 變化第419章 千里不留行第30章 嘉王府第471章 楔子手,三巨頭第32章 戲弄第604章 四猛大戰朱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