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廟小妖風大,池淺魔怪多

趙檉下了城頭,走去知州衙門大堂,此刻這裡已經改爲議事之所。

三萬多的熙河兵對城池構不了什麼威脅,甚至連圍城都做不到。

想要圍困住西寧城,至少須得五萬人,至於強攻,沒有八到十萬絕不可能。

西寧城是高原第一雄城,曾經做爲唃廝囉王都的存在,歷經風霜戰禍而不倒,各種防禦設施齊全,若是兵丁糧草充足,堪稱一座石頭堡壘。

這時堂內坐了不少人,都是碎玉樓的好漢,至於軍中盧俊義、杜壆、張憲等,則都在城頭和柳隨雲一起督戰。

趙檉目光落在簡素衣身上,道:“拿出個計劃,重建碎玉樓,待熙河事定,就開始實施。”

簡素衣聞言稱是,趙檉瞅着衆人又道:“可有熟悉西夏,通曉西夏語言的?”

衆人紛紛搖頭,簡素衣道:“王爺,只有賀家兄弟懂夏語,不過前兩年已經被王爺派去興慶府了。”

趙檉道:“不夠,遠遠不夠。”

丁二蟹道:“屬下等人來的早,之前和城內蕃人多有接觸,看許多行商的熟蕃懂夏語。”

簡素衣又道:“軍中也該有不少通夏語的。”

趙檉想了想:“西夏不比遼,遼地多說我大宋官話,就算是上京也一樣,西夏卻是少有,除了皇室和官府世家外,其他尋常百姓幾乎都不知宋語。”

簡素衣道:“王爺,此事容易,可以找來幾名可靠的教師,讓樓內人學習就是。”

趙檉點了點頭:“這個主意不錯,還有件事情,西夏國內的江湖綠林不像遼國那般孱弱,眼下是三足鼎立情形,一家比一家強。”

白霸在下面道:“王爺,難道還能強過大宋不成?”

趙檉瞅他搖頭道:“大郎啊,別學你二弟七個不服八個不憤的性子,西夏的江湖水可是很深的。”

白霸立刻汗顏:“王爺,屬下知錯,屬下是想着西夏這種小地方未及我大宋二成國土,又不比北遼,能出什麼高人……”

旁邊時遷這時嘿嘿笑道:“白家老大,這卻是你不懂了,你一直在東京沒走過江湖,不知道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的道理。”

他話一出口,堂內衆人都笑了起來,趙檉也哈哈大笑。

丁二蟹道:“好個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形容西夏這種反覆無常,毫無信諾的國家再合適不過了。”

趙檉笑着看向衆人,壓了壓手,堂內立刻肅靜下來,他道:“遼國已是末日黃花,遼的江湖也後續乏人,但西夏不同,西夏有三大勢力掌控江湖動向,這三個勢力分別是悲風堂、元家和自在門,三家都十分強大,與西夏皇室朝廷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想要改名柔狼山,踏破賀蘭缺,必須要防備這三家暗中破壞刺殺,傳遞情報,協助西夏軍中做陰暗骯髒之事。”

盧大道:“王爺,屬下只聽說過悲風堂,乃是西夏軍中隱諜司專門培養精英諜子的地方,沒想到竟然還插手江湖。”

趙檉道:“悲風堂的人分兩種,一種派於外,潛伏四處爲諜,一種臥於內,掌控江湖風向,綠林動靜!”

徐三道:“王爺,那另外的兩家都是什麼來歷?”

趙檉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元家……元家乃是西夏第一大武藝世家,北魏拓跋氏嫡系主流改姓,與西夏王族李家乃是同宗,西夏李家也是拓跋氏傳下來的。”

“這個元家的武藝很厲害嗎?”蔣四好奇道。

“厲害嗎?”趙檉笑了起來:“伱們可都還記得當年遼人在東京擺擂,我曾遭遇刺殺一事嗎?”

“記得,記得!”衆人紛紛點頭。

趙檉道:“當日刺殺的暗器乃是一枚金色小箭,長度大抵正常羽箭五分之一左右,我曾經詢問你們可曾見過,但沒人識得,後來多方打探才知此物來歷,是元家一名子弟的拿手絕藝。”

“那小箭……是西夏元家的武藝?”丁二蟹驚道。

“是不是元家祖傳的不知,但卻是那名弟子的絕技,那小箭十分厲害,你們一定要心中有數。”趙檉緩緩道:“對了,那名元家子弟叫做元極。”

“元極?!”底下人紛紛議論起來,這個名字起得很不一般,很可能是元家嫡系的核心子弟。

片刻之後,簡素衣道:“王爺,那自在門又是什麼來歷?”

“自在門啊……”趙檉聞言摸了摸下巴,沉吟道:“這個門派可比那兩個勢力都要複雜。”

他之前因爲蕭敏父母的事情,特意去詢問大理國王段和譽,段和譽的回信中提到了自在門。

蕭敏母親就是自在門弟子,原本是蕭峰的小姨子,雁門關之事後,天祚帝賜婚給了蕭峰,生下蕭敏。

趙檉當時知道蕭敏母親出身自在門後,便派人去調查這個門派,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這個門派乃是整個西北最大的一個宗門,歷史之古久,直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乃是莊周的一名學生所創。

自在門的武藝全是自古傳下,哪怕千載歲月蹉跎,時光無情輾轉,卻還是保留許多,甚至比嵩山寺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這些年下來,自在門也並非一帆風順平平穩穩,中間內亂不斷,幾次大的內亂也幾乎斷了傳承,不過好在自在門底蘊深厚無比,最後都化險爲夷,渡過了難關。

正常來說,自在門其實並不算西夏的宗門,只是西夏恰好建國自在門所處的地方,自在門的宗旨自在逍遙爲主,並不管國朝紛爭,所以倒和西夏一直和平共存。

但百多年前自在門內發生了一件大事,直接影響了這種井水不犯河水的格局,將自在門與西夏皇室緊緊捆定。

但這些又不是趙檉自家調查得來的了,而是聽師公金臺所講。

金臺的妻子李滄海,乃是當時自在門四大嫡傳弟子之一,是年歲最小的小師妹。

那個時候自在門的門主喚作自在老人,除了四大嫡傳弟子外,門中還有普通弟子數名,十分興旺發達。西夏李元昊建國,親往自在門送禮,想請自在老人出山擔任國師,卻被婉拒。

李元昊這人雖是一代梟雄,不過十分貪權好色,性格暴戾無比,可此番卻並沒有因此惱怒,反而一笑了之,告訴下面不許爲難自在門,與其和平相處。

這並非李元昊改了性子,而是他瞧見了自在老人的一名嫡傳弟子後,驚爲天人,動了愛慕之心。

這名弟子名爲李霜眉,乃是李滄海的姐姐,姐妹兩個都是党項人,沒藏氏,入門後改漢稱李姓。

李霜眉的党項名字沒藏秋水,李滄海的党項名字沒藏寒海。

是時李霜眉二十五歲,李滄海只有十二歲。

本來以李元昊的權勢性格,完全可以調派大軍進攻自在門,硬搶李霜眉爲妃,雖然自在門高手如雲,但在數萬大軍的攻擊之下,恐怕也難以保全。

但半生橫行無忌的李元昊這次卻沒有如此做,反而直接回了興慶府皇宮,只不過其後每日長吁短嘆,時常心有慼慼。

究其原因是他雖然半生女人無數,但終沒有過情念,如今已經建國稱帝,睥睨四方,每當想起此事卻大有遺憾之感。

他一見到李霜眉就動了心,動了情事,念着對方也能戀上自家,不願行以往那般粗暴行徑,想讓對方真心折服委身自己。

他雖然是党項人,但未造反建國之前也曾授封大宋官職,也常讀漢地書籍和兵書,精通漢、吐蕃、回鶻、遼國的語言文字,又懂佛學和道家。

所以他知道自在門乃是春秋時大師莊周的徒弟所創,想莊周是什麼人?那是開一宗學門,影響百家,傳唱千古的子一級別的人物。

可是,就連莊子這樣的人物,都要假死來試探自己妻子的忠貞,便見真情真心難得,每每想到此處,李元昊愈發失落遺憾,於是就時常派人送禮物去自在門,又在禮物中夾雜貴重,單獨送給李霜眉。

可李霜眉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心上人,乃是二師兄天路子。

自在老人的四名嫡傳弟子,分別是大師姐巫飛雲,二師兄天路子,三師姐李霜眉,小師妹李滄海。

而天路子也對李霜眉有情,兩人暗中來往,這件事並無旁人知曉。

李霜眉看李元昊送的禮物越來越貴重,心中不由忐忑,便與天路子暗中商量,天路子擔心李元昊覬覦李霜眉,便打算兩人一起私奔。

此刻天路子已經是宗師武藝,李霜眉也僅差一步就邁進宗師,天下任何地方皆可去得,若非李元昊乃西夏皇帝,掌握重兵,他也不會想着行此下策。

兩人甚至都沒有和自在老人商量,李霜眉只和自家妹妹李滄海簡單說了一嘴,隨後便與天路子離開了門派遠走。

誰知道這樣一來,不僅李元昊動怒,就連自在門也亂了起來。

李元昊雖然生怒,但他畢竟是要求個兩廂情願,沒有就此遷怪自在門,但自在門自家反而抗不住了。

原因是大師姐巫飛雲竟然也暗中心屬天路子,天路子和李霜眉毫無徵兆地突然私奔,她立刻心神紊亂,念如死灰,竟然在門中大鬧起來。

自在老人呵斥了她幾句,她竟然也轉身離開門派,跑去了天山。

自在老人哪怕武藝已臻化境,可畢竟早過了百歲高齡,四名弟子都是百歲後收的,此刻正待傳下衣鉢,卸任門主,不問世事,卻沒想到四個人跑掉了三個,只剩一個十二歲的小徒弟,每日還心心念着玩耍,哪裡能接任掌門。

他一氣之下直接病倒,後來又強行練功祛病,結果走火入魔,倒於牀榻上不起,幾年之後,在無比憋屈之中去世。

自在老人去世時,李滄海已有了十六七歲年紀,可又哪有心思管理門派,琢磨來琢磨去,最後決定,也跑掉算了!

於是就棄掉自在門,來了大宋,仗着一身神奇武藝,到處挑戰江湖高手,直至在嵩山寺遇見金臺,兩人一見鍾情,便一起行走江湖綠林,後來仁宗皇帝擺神州擂選拔豪傑入軍,金臺奪得第一進入朝堂做官徵遼,又護王安石變法,再往後就是功成身退,攜李滄海遠走海外隱居。

至此,自在門其實已經等於解散了,許多武藝秘籍,天路子和李霜眉帶走一部分,巫飛雲又拿走一部分,李滄海出來時把剩下一些厲害的也都帶走了,餘下普通弟子並未得過自在老人真傳,又沒好秘籍可練,變得和普通江湖三流小門沒什麼區別。

但事情往往出人意料,就連李元昊都以爲自在門要徹底沒落消失之時,李霜眉忽然回來了!

據金臺推測,應該是不知因爲何事與天路子鬧翻,所以只有一人歸來。

李霜眉回來之後,立刻執掌了自在門,她和天路子當初帶走的武藝秘籍最多,此刻便重新開派,廣收弟子,也定下幾名嫡傳,將當初帶走的厲害武藝傳下。

李元昊得知李霜眉回來後大喜若望,親自上門追求,李霜眉欣然同意,自此一邊做着自在門的門主,一邊做着李元昊的妃子。

後來李霜眉爲李元昊生下一子,名喚李諒祚,就是西夏的第二位皇帝,西夏毅宗。

而這時李霜眉已經恢復党項名字沒藏秋水,李諒祚登基,尊封爲先皇皇后,當朝太后,後世稱之爲沒藏皇后,宣穆惠文皇后,沒藏太后。

李諒祚生子李秉常,是西夏的第三位皇帝,西夏惠宗。

李秉常生子李幹順,便是當今西夏皇帝,西夏的第四位皇帝。

不過這裡面還有很多謎團,李霜眉嫁給李元昊爲妃子之後,李元昊的其他兒子幾乎死絕,最後只剩下李諒祚,而李元昊其他兒子的死因都極其古怪,造反的,跳河的,意欲弒父反被殺的,其中有一子喚作李寧明,竟是因爲練氣功氣忤不能進食死去,這個在《西夏書事》中有記載。

至於自在門在西夏的主庭,因爲李霜眉回來而重新振興不說,天路子竟然也於外面傳下了衣鉢,而巫飛雲在天山同樣有衣鉢傳世,就這般自在門險死還生,竟然重新活轉。

而西夏的自在門主庭,也因爲李霜眉的關係,從此和西夏皇室緊緊綁在了一起。

這些都是金臺告訴趙檉的,金臺與李滄海在海外隱居之時,李滄海得知李霜眉回去了西夏,曾派人前去探望,所以知道這些事情。

趙檉想到這裡,不由摸了摸衣懷,就在嵩山寺臨走那天,他去拜別金臺,金臺給了他一本冊子,這本冊子上便有李滄海從自在門帶出來的武藝,並非全部,而是其中的一些精華部分。

而李滄海於海外留下的這支傳承,同樣算是自在門的一脈……

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356章 朱門酒肉臭,神弩射中軍第404章 賜婚第346章 河畔人家第312章 小樓一夜聽風雨第597章 改旗易幟第652章 觀滄海,東京事第197章 趙檉的真正目的第215章 亂殺起第121章 登州籌謀第592章 奇兵用,密謀成第520章 喪心病狂第137章 願立軍令狀第537章 伏擊第560章 驚豔一槍逞雄英第29章 一路追查第11章 京城勢力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270章 朝中來人第294章 赴宴第164章 追查第31章 手到擒來第366章 瞞天過海,兵發杭州第521章 罪大惡極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147章 金國文官之首第76章 意外收穫第339章 童貫定計,方臘籌謀第179章 明教,聖姑第547章 授業第437章 真經與決定第99章 上架感言第21章 神行無影第519章 驚戰入魔第154章 哪見世事險人心第619章 此人好色第558章 長槍掠火一戰成第111章 英雄第494章 城頭,夾擊第403章 三局兩勝第228章 龍爪手第166章 陽謀暫用,火引燒身第636章 山林,菜園第101章 荒野古村中第649章 劍劍劍劍劍劍劍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324章 莊名稱綠柳,宋江進東京第62章 我,楊志,終其一生只想盡忠報國第628章 天人三境第220章 接引使第502章 攻襲第178章 聖公第279章 燈火璀璨上樊樓第417章 劍氣碧煙橫第2章 人間總有不平事第434章 問罪第133章 匕名魚藏第643章 黑雲天袖第146章 紅線飛針,輕薄小娘第633章 兩難,大戲第407章 練武,女真,名字第291章 謀算,分寶,猜測第4章 聚攏八方第437章 真經與決定第333章 天高帝遠,有虎猖獗第342章 坐鎮錢宮,定略朝上第238章 李助的劍術第47章 惡來之谷第634章 伏殺,北城第375章 天龍吟第651章 萬劍歸宗,第十五劍第99章 上架感言第22章 潯陽樓上話北南第554章 自古公公好威名,誅邪劍法現詭形第524章 原因何在第611章 奇功第518章 交手第565章 古怪景象何惚恍,爲他人做嫁衣裳第107章 林沖,林沖!第642章 黃雀在後第36章 初探第492章 援兵,大水第437章 真經與決定第244章 內外巡檢第489章 破山,截殺第436章 曲信與追蹤第490章 箭,劍,攻城第18章 下山請一天假,順便和大家說兩句第380章 童貫收徒第659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一)第539章 飛嶺,越關第425章 神鵰小俠,成親準備第390章 鯨戰風雨,鯤背蒼生第553章 鐵扇子第658章 幾度往事歲如夢第82章 擂臺第91章 自古世事二難全第38章 殿前司第54章 失傳的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