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決策,頓悟

又過幾日,一萬兵到,帶隊的居然是魯達。

魯達看見趙檉倒地便拜,趙檉將他扶起:“智深怎麼來了?”

“王爺,柳都護說河西一帶有他和盧指揮就已夠用,所以讓屬下過來相助王爺。”

趙檉笑了笑,湟州廓州等地眼下確實不須什麼能征慣戰的猛將,只要防守仔細便好,柳隨雲這時把魯達派過來,倒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他當前不但兵少,就是將也不足,大抵杜壆、張憲、徐寧、史進、李彥仙幾個,其中史進還未在身邊,眼下從永祝去了涼州,和呂將一起駐守西涼府,打造經營後方防線。

所以他這時看到魯達心喜,哈哈笑道:“柳夢舒不派你來,我還想去信管他要呢,如今於西夏已經站穩腳跟,下一步說不好就要對上鐵鷂子,正是缺人的時候!”

魯達乃老西軍出身,對當前局勢自然一眼看透,會州都已經佔住,那接下來可不就是兵指興慶府了,不可能再往東面各處打,肯定要直接向北而去,那麼對方十有八九會派鐵鷂子和步跋子過來阻擊。

“王爺,可有鐵鷂子的對策?”魯達問道。

趙檉搖了搖頭,笑道:“回司內再說。”

此時乃在會州軍營,說着話安排好那些新兵,趙檉便帶魯達等人回了監軍司。

在大堂坐下後,趙檉看向衆人,最後目光落在魯達身上:“本王這裡雖對鐵鷂子有一二想法,但畢竟未見過那重騎模樣,不好最後決定,智深你原本在老種經略相公軍中,可曾見過那鐵鷂子模樣?”

魯達聞言起身抱拳道:“不瞞王爺,那鐵鷂子和步跋子屬下全都見過,印象頗深。”

“哦?”堂內衆人聞言紛紛向他看去,要知道鐵鷂子名氣太大,畢竟是宋遼西夏乃至周邊各國惟一的重騎,號稱無敵存在。

而想要破這種重騎,只靠什麼憑空想象出來的辦法可不行,最好是有切身接觸過這騎兵的人能現身說法,摸索尋找其弱點,然後一起找個對策出來。

趙檉聞言面露喜色,衝魯達壓了壓手:“智深坐下說便好。”

“是,王爺!”魯達坐下後便開始講起這鐵鷂子的特徵特點,說得十分詳細,甚至連橫山步跋子的一些特點也都說了出來。

鐵鷂子這名稱由來其實很簡單,鷂子是一種小型猛禽,鐵鷂子騎兵的頭盔和鷂子有點相像,是爲一個理由。

另外鷂子這種鳥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來,若電擊雲飛,衝鋒迅疾,多形容以爲衝冒奔突之兵,是以這支重甲便被冠以鐵鷂子的稱呼。

鐵鷂子作爲西夏最精銳的部隊,屬於甲騎具裝,除了是西夏皇帝的特殊護衛外,還是衝鋒陷陣的前軍,騎上人馬皆甲,裝備精良,武器多用重槍或鐵骨朵、軍兵和馬匹用鉤索絞聯,即使士兵戰死,也會騎掛馬上不至墜落下來,阻擋馬匹衝鋒。

鐵鷂子共有三千人,分十隊,每隊三百,十隊各有隊長,都是党項貴族精英,軍職世襲,從小進行披甲軍事訓練,是以才能數代人都保持強大的戰鬥力。

鐵鷂子打仗時的戰術比較單調,主要就是前軍衝鋒撞擊。

不過雖然戰術單調,卻十分有效,具裝鐵軍橫衝直撞,對手根本擋不住一下,衝鋒之後,對方大抵就直接潰敗了。

在這個時代,一支強悍精勇騎兵,尤其重騎,作用往往要遠優於一支龐大的平庸之衆,因爲戰爭中兩軍交鋒時前鋒尤爲重要,一旦前鋒受挫,便極可能會使後線的軍隊失去戰意,心生膽怯,最終產生可怕的“羊羣效應”,進而導致全線崩潰。

而鐵鷂子恰好能突出這個作用,衝潰對方的前鋒。

魯達用了小半個時辰,將鐵鷂子各種特點說了一遍,接着又講自家以前在戰場上遇到過的一次,那真是打的艱難,鐵鷂子衝鋒之下,簡直無堅不摧,不管多少軍馬,也只有躲避後撤,可一但這樣做了,那便失去先機,徹底被動起來,九成九一場戰事要直接輸掉。

聽到這裡,衆將也全都明白了,想要破掉鐵鷂子,必須得能扛住對方的第一波衝擊,抗不住萬事皆休,抗住了才能使用計策手段,看能不能摧毀對方。

但這絕非容易的事情,因爲平夏鐵鷂子後面還跟着橫山步跋子。

按照魯達的說法,這橫山步跋子簡直不似人類,步跋子乃是步軍,但卻速度如飛,一但和鐵鷂子協同作戰時,便是從後面一路奔跑跟來。

那鐵鷂子雖然具裝有些沉重,但畢竟是騎兵,馬又是最好的戰馬,奔馳起來速度很快,但就這樣,橫山步跋子在後面只依靠雙腿,卻能做到不被甩掉,在鐵鷂子衝撞敵軍,進入廝殺之時,能第一時間趕上前保護,可見這支部隊有多彪悍了。

趙檉此刻點頭道:“不知种師道可有對付鐵鷂子的辦法嗎?”

魯達道:“王爺,老種經略相公倒想出用錘斧等重器直擊馬腹馬肋的辦法,但這第一波衝擊實在難扛,大多時候未等出手,人便被衝撞了出去,根本沒機會使用鈍器去擊打馬身。

趙檉想了想,這卻也是個不錯的法子,按照正常歷史發展,後來岳飛韓世忠等人大破金國柺子馬鐵浮屠時,用的就是這種辦法,鈍器砸馬肋,長刀砍馬腳。

不過那時候步人甲已經完全成型,多少能抗住些重甲的衝鋒,此刻卻哪裡有完整的步人甲,連後來那種一半都不如。

趙檉道:“老種經略相公的法子雖然可行,但沒有相應的步軍鎧甲防護,不比我軍有藤甲兵一萬,藤甲這東西防禦力極強,又具彈力韌性,遇到重騎衝鋒之時,多少能夠緩上一緩。”

藤甲的特性,確實讓它強過許多甲冑,除了穿戴後行動稍顯不太靈活外,各方面的保護能力其實不弱於鐵甲,尤其那種粗陋的板甲,更是無法與藤甲相比。

但藤甲漫長的製造時間,複雜的保養方法,高昂的保養費用,一但損壞,幾乎無法修補的特點,也讓它註定無法成爲戰場上的主流防禦物品。沒有錢,甚或沒有時間,是玩不起這個東西的,就算是西軍也玩不起。

衆人此刻聞言都點頭稱是,覺得藤甲兵確實能抗一抗鐵鷂子的一波衝鋒。

但隨後疑惑便來,光抗住有什麼用,怎麼破掉鐵鷂子纔是最重要的,藤甲兵乃是盾牌刀兵,一手拿着藤牌,一手提短刀,這種配置,是很難傷到具裝騎兵的。

魯達道:“王爺,藤甲兵雖然防禦強大,但是攻擊手段太過單一,那短刀……怕是難砍到鐵鷂子的馬腳啊。”

趙檉聞言嘆道:“這正是我所犯愁之事,我待將藤甲軍武器更換一部分,但總猶豫是換成長刀好,還是鉤鐮槍合適,可不管換成哪樣,都得新做打造,不能使用固始的制式。”

這是他與李彥仙還有徐寧商議出來的,也曾考慮過使用鈍器捶打,但思前想後還是選擇了更爲保險些的長兵攻擊馬腳。

鈍器捶打的效果肯定是要強過長兵攻擊馬腳的,往往一下打個正着,就能將覆甲馬匹的內臟震碎,直接擊斃,但這種方式對軍兵來說卻極不安全,可能還未出手便被撞去一邊,所以三人商議,放棄了這種選擇。

因爲手下實在兵少,經不起太多的損耗,尤其藤甲兵,真要對上重騎,人會有所折損不說,就算藤甲也勢必將有毀壞。

眼下這一萬藤甲算是趙檉手裡的王牌,雖然他出兵之前派人去大理找段思嫣,想再訂一萬副甲冑,可大理山上能做甲冑的老藤也都是有數的,這東西製造週期又漫長,段思嫣給他回話,並不確定什麼時候徹底交付,一年兩年,甚至三年都有可能,這就叫趙檉有些撓頭了。

三年的話,黃花菜都涼了,那時候交付還有什麼用?不過段思嫣也說了,只要做到百副的數量,便讓人先送過來,這樣一點點交付,總比攢到最後一起送來要強。

可就算以百副爲單位,那第一個百副恐怕最早也是一年之後的事情,所以趙檉心中還是珍惜手上現有的藤甲,不肯有一點浪費。

魯達聽到趙檉的話,想了想道:“王爺,屬下在戰場見鐵鷂子,對其具裝看得仔細,那馬甲直垂至蹄子上處,動作奔跑之下,長刀並不好砍到,還是鉤鐮槍更順手一些。”

趙檉聞言點了點頭,鐵鷂子的具裝究竟覆蓋到何等地步,是他心中的疑惑,也決定他要對鐵鷂子使用何種兵器和對策,之前他倒是問過元果,可元果哪裡知道,就算元果在興慶府呆過,也沒見過這支重甲,如今有魯達這瞧過的人描述,自然方便應對。

“好,那就換成鉤鐮槍!”說完他瞧向徐寧。

徐寧是用鉤鐮槍的大家,不但自身槍法驚人,而且更擅教授於人。

“王爺,既然用槍,便要改動槍頭尺寸和鐮刃長短,須抓緊打造新槍。”徐寧這時忙道。

趙檉道:“湯隆還沒到嗎?”

徐寧道:“估摸就這一兩天,他在西寧幫不上碎玉樓什麼忙,大軍出征之前便央求我和王爺請命,想隨軍建功立業,卻被我給數落了,如今想來倒不如當時直接帶在身邊,也好隨時能夠聽用。”

趙檉點了點頭,這湯隆是徐寧的表弟,祖輩以打造軍器爲生,父親曾任延安府知寨官,但父親死後,因生性好賭,流落江湖,在武岡鎮打鐵度日,因他好使槍棒,渾身都是麻點,人稱金錢豹子。

那年黃孤偷了黃老學士的大塊玄鐵去碎玉樓把玩,想要做一把玄鐵劍使用,但苦於沒有造器高手,趙檉便想到了這湯隆。

當時徐寧已在他麾下,按照正常發展這湯隆會於後來設計徐寧一道,將徐寧賺上梁山,趙檉想着既然如此那還不如直接將這人弄過來了事,也省着以後那些麻煩,便叫徐寧把這湯隆叫來了東京,給黃孤打造完兵器後,令其住在碎玉樓裡。

但這湯隆除了打鐵並無其他大本領,平素又愛賭,雖好拳腳,武藝卻不高,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不過總歸也算是趙檉的手下,之前遷徙隴右,便跟着碎玉樓一起過來。

如今要打造對付鐵鷂子的專用兵器,趙檉自然想到這湯隆,便叫徐寧寫信喚來此,如今已經幾日,估計很快就至會州。

此刻初步定下來用鉤鐮槍對付鐵鷂子,趙檉心中多少鬆了口氣,便散去堂中商議,叫各人去司其職,不過卻留了徐寧和魯達兩個,讓兩人再仔細對照一番那鐵鷂子馬甲形制,鉤鐮槍多少長短適宜。

轉眼幾日之後,湯隆已經來到會州,便開始大張旗鼓開爐鍊鐵,打造特殊鉤鐮槍頭,而其他人也抓緊練軍,城內城外忙個不停,一時之間熱鬧無比。

這天趙檉教導完元纓槍法,打發她繼續去牢中勸說幾人投降,自家則閒逛去了監軍司後面花園。

此刻盛夏季節,但這河西山原卻並未有那般炎熱,趙檉坐在小亭之內飲茶賞花,見那蜂飛蝶舞,來往不停,突然之間竟想到得自海島上的第三塊石壁。

按照師公金臺所說,那是上古武藝鯤鵬三幻掌的隱藏圖畫,而第三塊石壁則對應着第三幻的掌法。

他發現眼下景象和第三塊石壁有些異曲同工之處,只是可惜那石壁並不在身前,無法相互映照參悟,實在可惜。

但瞅着瞅着,趙檉不由揚起雙眉,兩眼深處泛出一抹奇異神采,忽然覺悟哪裡是三幻掌的石壁異曲同工,分明自家所有武藝都與眼前景象契合。

他不由從亭子之內站起了身,緩緩走過花圃前方,隨後折了根樹枝,有三尺長短,微微一抖,彷彿持劍在手。

接着瞧那花叢深處,蝶舞蜂飛,花朵隨微風輕揚抖動,小蟲翅膀輕扇,趙檉不由打出來一招劍法。

這招劍法初始極慢,但只是瞬間就變得快若白虹貫日,眨眼工夫那些蝶啊蜂啊花啊,便全化爲了齏粉一般,輕風拂過,消散不見……

第408章 師公,秘辛,自在第74章 連擂第565章 古怪景象何惚恍,爲他人做嫁衣裳第37章 無憂洞第375章 天龍吟第601章 進京畿第143章 元易林牙第445章 嵩山絕藝,六指四爪第239章 趙檉講經第292章 忠心報答趙官家第25章 賽潘安,蓋孟嘗第184章 出手第106章 一劍如雪,佳人似夢第88章 君騎白馬,青梅折花第522章 這不對勁!第250章 前方戰局第475章 總武,創藝,演槍第649章 劍劍劍劍劍劍劍第202章 林沖娶親第278章 秦王!第608章 真正的金國第一名將第73章 主僕進城第510章 決策,頓悟第103章 強攻第654章 竹甲,過江第274章 一朝失權,生不如死第121章 登州籌謀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163章 禁軍劫囚第365章 功過兩難評第301章 捉拿第469章 用兵,盤查第658章 幾度往事歲如夢第360章 刀劍森寒夜闌珊第36章 初探第334章 氣發銀針第114章 殺帝第588章 宋武大帝,宋文帝,宋天帝第247章 便把令來行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592章 奇兵用,密謀成第66章 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第435章 風雪滿東京第426章 成親,武藝,劍第664章 天下大勢第410章 寺內衝突第485章 戰西涼第426章 成親,武藝,劍第663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五)第454章 計議第485章 戰西涼第86章 神秘暗器第229章 光明使第514章 暗夜經第298章 媲美鐵甲的鎧甲第170章 大宋第一風流才子第365章 功過兩難評第262章 無妄劍與麒麟膀第466章 打得一拳開第450章 改元靖康,未雨綢繆第84章 殺穿擂臺第158章 打秋風第193章 郊野賽馬第573章 天山七劍,神鷙七子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657章 哥是天上一條龍第125章 黃裳,元吉。第376章 計會軍第307章 今宵一曲與君上青天第476章 大器免成,絕豔槍法第43章 莫遮攔揀選請一天假,順便和大家說兩句第243章 九劍換七槍第145章 最好時機,小娘惱羞第408章 師公,秘辛,自在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256章 惑亂軍心第630章 出征,妙計第570章 臨城,一戰第231章 圓月刀第668章 三山島第408章 師公,秘辛,自在第260章 虎狼於外,暗中窺探,狼煙四起,天第558章 長槍掠火一戰成第178章 聖公第330章 修行第221章 聖姑現第174章 州橋街市,蜜餞糖糕第485章 戰西涼第532章 狼煙起,風雲聚,江山北望第661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三)第485章 戰西涼第498章 箭箭箭第324章 莊名稱綠柳,宋江進東京第126章 海岸遇襲,霸主嚶嚶第243章 九劍換七槍第31章 手到擒來第111章 英雄第63章 九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