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狼煙起,風雲聚,江山北望

京東西路,東平府,清河縣。

一名穿着黑衣,身材昂藏、氣質不凡的大漢,正在官道上縱馬疾奔。

此刻若有識得者看去,便會認出不是旁人,正是那武松武二郎。

自方臘戰事畢後,武二郎辭別了趙檉,回山東伺奉哥哥已不覺經年。

初時還在陽谷住着,後來便遷回了清河老家,於郊外村落祖宅生活,日出而起,日落而息,有趙檉贈送的金銀生計,倒也落了個自在逍遙。

不過可憐的是,大郎當日受西門慶踢傷心窩,胸口常常犯病,雖然請了不少名醫診治,卻實在傷及臟腑內裡,勉力才能維持。

最後哪怕藥石用到,還有貴重老山參滋補,但每隔段光景就疼痛難忍,後來竟開始咯血,就在前幾天夜裡,忽然撒手人寰,西歸而去。

武二郎自然傷痛欲絕,但也知天道人事,循環往復,且仇早已得報,倒也再無旁的遺憾,便打理好喪事,將宅子託與鄰人,然後奉守當年承諾,要往趙檉處投奔。

趙檉離開東京之時,曾派人給他去信,詳說日後分教,武二郎自然胸中有數,知道往哪裡尋找。

他駕着馬匹一路向西而走,路上飢餐渴飲,曉行夜宿,非止一日,出東平,過濮州,來到了興仁府的曹州。

這曹州乃在山東邊上,再往西去便進入了京畿路北方。

此刻天色下午,武二郎趁城門開放趕忙進去,見這曹州頗大,他走在街上,瞅店鋪裡百貨、布匹、糕餅應有盡有,酒肆、菜市、賭坊、魚行、肉鋪行行不缺。

二郎收回目光無心觀看市景,只想找個客棧住宿吃喝,明日好趁早趕路,便一直向前管走。

待他走到一家關撲賭坊門口,卻見十幾個潑皮正揪住一人廝打。

潑皮一邊打一邊嚷道:“孃的,你贏了錢就想走,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利市?莫想!不扒了你的皮別想走!”

那被打之人中等年紀,穿着江湖打扮,被十來個潑皮困住,手腳不能施展出來,臉皮都被抓破,血跡斑斑。

他手裡拿着一包銀子,一邊掙一邊罵:“你們這些豬狗無賴,好不講道理!是你們自己輸光了,還敢來打人!”一個無賴聞言立刻飛起一腳,將銀子踢撒一地,衆無賴一轟,都去地下搶銀子。

武二郎在一旁看得明白,一時怒衝鬥牛,世上竟有這樣不講理的事情?忒叫人不服。

他急忙上前幾步,大叫一聲:“你們好欺侮人!”

說罷,也不抽刀,只把手上哨棒平地使了個“秋風掃落葉“,棒到人到,早打翻了七、八個,都倒在地下叫喚做一團,又回過身來,使了個“龍盤頭”猛劈下來,又捂倒兩、三個。

原來,爲首的潑皮無賴是後面這家賭坊的看場頭目,外號山野狼程二,有些本事,此刻看衆弟兄被一個路過大漢打倒,心裡一把無名業火騰騰燃起,“喳“地大叫一聲,一個猛虎跳澗,撲過來,亮開掌鋒斜劈下去。

武二郎見狀身子向後一撤,冷冷一笑,那野狼程二衝過去一個倒勾手,“嚓啦”,身上衫子突然被扯掉半邊,露出胸脯來,原來是武二郎丟下了棍子,使個“仙人指路”向前進招,拽住了他前衣衿。

這山野狼程二其實也有些功夫,但又哪裡可能是武松的對手,武松只當久未與人相搏,與他練手,兜搭起來。

程二使個“門神把門”鎖住了門戶,退步插掌直戳武二郎,武二郎一個“鷂子翻身”躲過,右腳飛起,一個“野雞蹬窩”將野狼程二踢出有一丈開外,摔得野狼程二頭昏眼花。

少時,這野狼程二又一個鯉魚打挺站了起來,再交手三、五個回合,武松出其不意地使出“挑勾子”手,野狼程二雙腳便不穩當,身不由己地從武松頭頂上飛了出去,啃了一嘴泥巴,差點門牙磕掉,肚皮也戧出血來。

野狼程二吃了這場大虧,那肯善罷甘休,從地上爬起來,氣得一陣陣地怪叫亂罵:“你們這些無用的狗才,平時沒事的時候都會鼓脣弄舌,自命英雄,今日吃緊,一個個都鱉頭龜腦往後縮……”

衆無賴被罵得狗血噴頭,沒奈何,各拉架勢,一窩蜂地圍了上來,哇哇地亂叫。

武松心裡暗暗好笑,量這一羣無賴平素不過狗仗人勢,欺負弱小,並無真正本事,遂不慌不忙使出三十六路擒拿術,一個“張飛扛矛”將一個無賴摔得仰面朝天,臥地不起,一個“野馬奔蹄”踢倒兩個在地上打滾,只幾個回合,便打得這羣無賴抱頭鼠竄。

山野狼程二見衆人無用,重抖威風,大叫一聲,一個“燕子穿雲”飛身過來,單手出招,猶如螳螂捕蟬。

武松使個“猿猴摘桃”的勢子,將身子往下一蹲,一個順手牽羊,把野狼程二甩出有十來步遠,頭朝下,腳朝上,重重地摔在地下。

山野狼程二正要爬起來,被武松輕舒猿臂揪住發角兒,往上一提,飛腳一踢,野狼程二在空中打個旋,顛了個過兒仰面朝天在地下,睜着猩紅的雙眼發怒:“你這餓不死的賊!敢來多管閒事,我與你有何冤仇?”

武松聽他口出不遜,頓時大怒:“山野狗,你休要逞強,我天性好踩路不平!”說罷,上前使個連環跺腳,只用了一、兩分的力量。

“哎喲,我的娘……“野狼直疼得齜牙咧嘴,往肚子裡直吸涼氣,不敢再吭一聲。

這時,街上人都站老遠的地方看着笑,平素恨這夥潑皮無賴,此番倒出了一口氣,也有爲路見不平的壯士擔心的,那個之前被打的中年漢子這時方纔抽出手腳,施展開武藝,也打得幾個潑皮無賴無處藏身,四面奔躥而逃。

那山野狼程二並不呆,倒有幾分狡黠,知道繼續逞強是要吃虧的,便開口討饒:“好漢爺,手下留情。”

武松喝道:“從今以後不許你再欺負人等,爲非作歹!”

野狼程二喋喋連聲:“好漢爺,野狗怎敢?從今以後改邪歸正,絕不敢再壞規矩,饒命吧!”

武松這纔將腳鬆開:“以後被我撞見,決不輕饒。”野狼程二從地上爬了起來,手捂着頭,一瘸一拐地跑開了,約莫跑出小半箭之地,回過頭來惡狠狠地看着武松和那中年漢子,黑臉皮上浪起皺紋,嘿嘿嘿地一陣威脅道:“外來的人等,還有過路管閒事的賊人,有種的不要跑,等着瞧,不報此仇,我也枉稱山野狼了!”說完,瘸着腿,一直往街南頭去了。

中年漢子在地上拾起撒落的銀兩,然後捧在手中往前獻去,衝武松一禮道:“請問兄弟高姓大名?府上何處?爲何來到此地?”

武松見問,上下打量對方,他本真漢子,向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便朗聲道:“某乃東平府清河縣人氏,姓武名鬆是也!”

那中年漢子聞言頓時一愣,隨後仔細觀瞧武松,露出滿臉驚詫,低聲道:“可是……曾打遼擂取了銀牌的武二郎嗎?”

武松雙眼瞅中年漢子:“你怎知是某?”

中年漢子神色變得歡欣鼓舞,猛地一拍大腿:“原來真是武家二郎,這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武松皺眉道:“你又是何人?聽你言語,竟要尋某?”

中年漢子一雙圓眼珠四下去灑,接着小聲道:“二郎且隨我來,找一地方我說了,二郎就明!”

武松藝高人膽大,此時又肚裡正在飢餓,便道:“找處酒家便是。”

中年漢子忙伸手拿起武松之前丟棄的哨棒,一手又替武松到後面牽馬,接着朝遠處走去,過了幾條街道看一酒家,就往裡去,選了個紅油座頭擦拭乾淨,讓武松先坐下,然後自家再坐。

隨後中年漢子叫酒保取一壺上色好酒,切二斤熟牛肉,一盤薰魚和滷雞烤鵝之類,擺了一桌面。

中年漢子親自篩酒相勸,武松也酒來就喝,三杯過後,中年漢子低聲道:“二郎,我是從北邊來,乃是武德大夫、北征討賊都先鋒、宋將軍的手下!”

“武德大夫,北征討賊都先鋒宋將軍?”武松愣了愣,心說這又是誰,自己並不認得。

“二郎!”中年漢子搖頭道:“其實就是呼保義及時雨宋公明哥哥啊!”

“原來是宋公明!”武松恍然大悟,自然知道宋江,宋江在山東名氣之大,綠林道上哪個不知,後來佔據梁山泊起事,轟轟烈烈,震驚天下,最後又詔安投靠朝廷,做了官職,好像此刻在北方對抗田虎。

“正是!”中年漢子喝了口酒道:“我此番特地奉公明哥哥之令,前來山東尋找二郎,實是有事相求!”

武松露出納悶,他雖然聽得宋江大名,實則兩人沒有交往,不知道這宋江派人來找他做什麼。

“宋……將軍,何事找我?”

中年漢子小聲道:“二郎,聽聞你與秦王殿下交厚,乃是嫡親心腹?”

武松揚了揚眉:“公子待我天大恩德,我願爲公子兩肋插刀,赴死不辭!”

中年漢子道:“這就是了!公明哥哥當日入京時也曾拜訪殿下,得殿下指點,心懷感激,直有投效之心,如今殿下西出潼關,公明哥哥在北方思念之甚,想要投奔卻難尋道路,又唯恐唐突殿下,這纔想找人引薦,思來想去,四下打聽,得知二郎與殿下交密,公明哥哥與二郎又是老鄉,所以纔派我過來相請,以爲聯絡殿下,與殿下送信,展呈報效之心!”

武松聞言久久不語,他雖然知道宋江,也知宋江名聲,可宋江是招安了朝廷的,如今是朝廷官員,倘若去投靠公子,豈非又等同再次背叛造反?

中年漢子看他不說話,又道:“其實公明哥哥本來招安之後,心權忠義報國之心,只是北去對抗田虎,遭朝中奸臣算計,缺糧少草,就算兵器鎧甲都給不齊全,乃至手下損兵折將,雖然田虎也被打至半殘,但繼續下去,一衆梁山兄弟也必將死傷殆盡啊!”

“缺糧少草?”武松疑惑道:“怎會如此?”

中年漢子嘆息道:“又何止如此,原本離京時分開的一些兄弟,份屬官軍的,陸陸續續全被調往了前方,看情形,只要在梁山呆過的,都要耗死在那太行山旁……”

“竟這般險惡?”武松倒吸了一口涼氣,哪裡還聽不明白原因,顯然是朝廷想把梁山的好漢全部送去田虎那邊,讓其兩敗俱傷,死個一乾二淨纔好。

“就是這般險惡!”中年漢子嘆道:“公明哥哥瞅出朝廷的惡毒打算,不想自家兄弟就這麼枉死,又不能重新扯出反旗,再佔山爲王,只要尋求其他出路,知道秦王離開了東京朝堂,這纔想着前往投靠!”

“原來如此!”武松此刻點了點頭,心內琢磨,此事應該當不得假,畢竟缺糧少草,死的人數不能做僞,若果真如此的話,倒也不妨與公子述說。

中年漢子又道:“其實我在殿下那邊也有個熟人,只不過尋不到殿下所在,自家更無法冒然前往,就算有熟識也無用處。”

武松好奇道:“還未聞兄臺高姓大名,熟識又是何人?”

中年漢子笑道:“我沒甚太大名聲,江湖人送渾號打虎將是也,姓李名忠,殿下身邊有一手下喚作史進,曾與我學過槍棒!”

“原來是李兄。”武松確實沒聽過此人名聲,但對史進卻是瞭解,徵方臘時在江寧坑殺大批江南士族,得其金銀後送往隴右,他曾在列,於西寧州見過史進,一起喝酒論些拳腳,卻是彼此脾氣相合。

“原來竟是史兄弟之師,小弟失禮了!”武松這時方纔見禮,他本是性傲之人,前面看李忠武藝不濟,多有輕視,卻沒想到此人竟曾傳授過史進,不管傳了多少,想來師徒之名必然不假,否則隨他去見公子,遇到史進立刻露餡,反而壞了這行事宜。

李忠急忙還禮,武松道:“既然如此,那李兄便隨我走,我正要往西面投奔公子,到時有何話語書信,一併請公子決定。”

李忠斟酒道謝,兩人你一杯我一杯,足足喝了兩三壇這才罷休。

隨後找了家客棧住下,第二日天光大亮,先到行市,原本李忠的馬到曹州後生病被他賣掉,此刻再買匹坐騎,接着便出城奔西而去…… 

第193章 郊野賽馬第430章 定計陽謀第656章 決定,土地第544章 匯聚第511章 投誠,調兵第165章 蔡大公子第152章 獨留青冢向黃昏第675章 崇德閣二十四功臣第665章 飛逃東京第277章 封賞第612章 發動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16章 前往龍虎山第87章 熙河隴右,湟水奔流第115章 小娘的點心第87章 熙河隴右,湟水奔流第275章 放人第501章 對策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493章 兵不厭詐,瞞天過海第127章 海上明月聽吹簫第325章 停車楓林晚,玉人何處教第633章 兩難,大戲第303章 水燈畫舫第147章 金國文官之首第263章 奪命十劍,無名一劍(合章)第140章 公主的仇恨第374章 心狠手辣第77章 刑部來人第639章 會寧來人,天人大門第155章 好大一隻鳥第340章 杭州鏖戰第79章 招供第110章 皇城說是非第14章 七星會第518章 交手第558章 長槍掠火一戰成第245章 廬州之策第358章 連環計第378章 敗走幫源第14章 七星會第163章 禁軍劫囚第408章 師公,秘辛,自在第107章 林沖,林沖!第622章 大戲第279章 燈火璀璨上樊樓第135章 遼國密諜第440章 嵩山武寺第473章 天賦,槍法,鬥將第352章 橫渠四句,假大虛空,人定勝天,民第95章 但行此事,莫問前程第622章 大戲第516章 心魔第393章 異變突生第137章 願立軍令狀第309章 世無大才,遂使庸人成名第103章 強攻第273章 賊軍刺客第282章 一闋詞曲酒一杯,閣外驟風雨第62章 我,楊志,終其一生只想盡忠報國第15章 小侯爺第115章 小娘的點心第625章 隱秘,仙教,大仙知第531章 烽火連三月第552章 兵鋒所指第316章 九變,大麴,提審第196章 孔雀翎第180章 出劍有如神第381章 血染箭門嶺第44章 美人魚兒第326章 何謂忠心?人生豪賭!丈夫天地間,在這裡說說藤甲,防禦以及水火問題第655章 形勢,下城在這裡說說藤甲,防禦以及水火問題第89章 紫臺此去天高闊第282章 一闋詞曲酒一杯,閣外驟風雨第502章 攻襲第403章 三局兩勝第421章 假癡不癲第121章 登州籌謀第213章 廬州擂奇謀第370章 腐骨噬魂蟲第246章 一朝權在手第415章 乘風踏夜行第604章 四猛大戰朱仙鎮第585章 勢如破竹第20章 見戴宗第308章 東京曲貴,文壇之爭第164章 追查第627章 天不生我趙陽曦,女真萬古如長夜第651章 萬劍歸宗,第十五劍第666章 飛鳴鏑,大佛寺第556章 風雲大事要謀定第522章 這不對勁!第458章 廟小妖風大,池淺魔怪多第559章 嘯傲自在抖威風第6章 竟是如此第369章 花開迎春園第101章 荒野古村中第512章 鉤鐮槍,地趟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