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冰牆下的戰鬥(2)

宋軍在進行了一次最猛烈的進攻,燃燒彈的火焰映紅了半邊天,一道道猛烈燃燒的火焰,逼迫遼軍不得不停下進攻的腳步,等待火焰熄滅之後再繼續進攻。

宋軍依次退出了第一道冰牆,已經損壞的八牛弩被卸掉了最主要的部件之後丟棄在現場,他們臨走的時候向冰屋子丟了火藥彈,給遼軍留下了一堆堆的冰塊。

天邊出現一道魚肚白的時候希拉木倫小心的越過了第一道冰牆,沒有看到一個宋軍的存在,然後,他就鬼使神差的從地上找了一面三角旗子爬上一段殘破的冰牆用力的揮舞起來。

第二道冰牆後面的陳樹正在包紮胳膊上的傷口,瞅見一個赤裸着上身的遼軍囂張的揮舞着旗子,笑着對手下道:“這個狗日的算是撿了便宜,登牆第一人的功勞不小。”

“讓老子給他來一箭,這樣他就不得意了。”

“算了吧,弩槍用在一個人的身上顯不出作用,再說這樣遙遠的距離雖然還在八牛弩的射程之內,但是想要射中那樣小的一個目標,劉二狗,你還沒有那個本事。”

陳樹用手撕扯一下繃帶,發現軍醫綁縛的很是牢靠,再活動一下手臂,已經沒有大礙了,昨晚也就是被遼人用長槍劃破了一道口子,樣子恐怖卻沒有傷到筋骨。

大帥想要等遼軍進入第一道冰牆和第二道冰牆形成的天然甕城之後才動手,很顯然,遼人並不上當,他們開始拆除第一道冰牆,撿拾散落在地面上的三角刺,他們甚至在收攏戰死的馬匹,宋軍甚至能夠看到那些飢餓的遼人甚至就地割下來一塊馬肉在還沒有熄滅的戰火上烤肉,不等馬肉烤熟,他們就大口的撕扯起來。

陳樹知道大帥並不在乎時間這個東西,甚至拖得時間越長對宋軍來說就越是有利。這本身就是一種力量的體現,或者說這是大宋整體實力提升之後的一種表面體現。

以前的時候不論是在交趾作戰,還是在青塘作戰,抑或是在大理作戰。儘量的縮短作戰時間是宋軍需要優先考慮的一件事。

因爲只要多拖一天,大宋財政就要支出一大筆資金,所以京西軍作戰往往都是在行險,即便是取勝也讓人心驚膽戰的。

現在不一樣,大宋需要的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至於時間,即便是命在旦夕的皇帝都沒有刻意的要求過雲崢,因此,雲崢有的是時間來面對處在困境中的蕭打虎。

昨晚的攻守之戰從子時開始,直到黎明時分才停息,四個時辰的時間裡不管是宋軍,還是遼軍,這時候都需要休息,雲崢知道,蕭打虎並不願意休息。只要第一道冰牆被破壞殆盡之後戰爭就會繼續開始。

通過王安石帶來的那些流民的努力,如今這樣的冰牆足足有五道之多,再多就沒有可能了,隨着包圍圈的不斷擴大,流民們修築冰牆的長度也在不斷地增加,宋軍的防線也就越來越長。

好在築牆的材料是齊膝深的冰雪,材料就在身邊,如果用別的材料這樣漫長的五道高牆,沒有三兩年的功夫根本就無法成型。

陳樹昨晚戰鬥了一晚上,因此在白日的時候。他們就退了下來,代替他們上前的是戴着皮帽子的白馬軍。

向一位黝黑的白馬軍軍侯交代完哨口的事物之後,他就隨便找了一間冰屋子鋪上自己的皮裘之後倒頭就睡,天知道這場戰爭還要打多長時間。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吃飽了睡覺。

腦袋剛剛沾到用來當枕頭的揹包上,地面就開始顫抖起來,陳樹本能的想要跳起來,又重重的把身子丟在皮裘上,遼人的騎兵又開始進攻了,這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八牛弩和火藥彈會把他們消滅在半路上的,這是白天,不論是八牛弩還是弩箭,還是火藥彈,他們的威力都會成倍的提高。

默默地數着數,陳樹數到十五的時候,果然聽見了火藥彈爆炸的聲音,然後他就愉快的進入了夢鄉。

雲崢坐在樓車上,打着哈欠瞅着前面的戰鬥,蕭打虎的進攻沒有明確的側重點,他手裡的兵力太多了,以至於他可以在每一個攻擊點上都部署上足夠的軍隊。

於是,整個西京城就像是一朵花的花心,那些進攻的遼軍就像是一個個盛開的花瓣向四周延展開來。

軍隊的兵力越大,分佈的空間越廣闊。西京城冰牆外的地形不能容納數十萬大軍展開激戰,所以,只要遼人突破一道冰牆,戰爭的規模就會呈幾何數一樣的變大,等到遼軍開始攻奪第五道冰牆的時候,大決戰也就開始了。

宋軍的騎兵很少,所以雲崢沒有把騎兵派到冰牆攻守的戰役中來,而是放在第五道冰牆的後面,如果真的開始了第五道冰牆的爭奪戰,趙旉統御的騎兵就應該是雲崢手中最銳利的一柄長矛,這柄長矛一出,就會決定戰爭的勝負。

遼軍已經拉開了決戰的架勢,雲崢可以再次命令部隊向後撤退,而遼人卻不能退卻,他們退卻就是一條死路,雖然蕭打虎知道這樣一道道的去破冰牆會折損大量的軍卒,他卻不敢鬆氣,如果他不堅決,軍中的士卒們會怎樣想?將官們又怎樣想?反反覆覆地進退,部隊的士氣很容易消磨殆盡。

失去了士氣的軍隊,將沒有任何戰鬥力。而且在撤退中,部隊也容易發生混亂,一旦被宋人抓住機會追殺,幾十萬人也許就會徹底崩潰。

人數上遼人終究是佔優的,因此,遼軍的士氣並沒有如同陳琳想的那樣崩潰掉,暫時的危機反而激發了他們無窮的勇氣。

面對熱血沸騰、神情激昂的前來請戰的將領們,蕭打虎暗暗下了決心,可以藉此機會試探一番宋軍的戰鬥力。如果宋軍戰力不夠,能消滅一部宋軍當然最理想。如果今日己方作戰不利,那就不再這樣全面開花的進攻,而是選擇一兩個側重點,能走多少人就走多少人。

“命令三個軍帳向山上發動試探攻擊!”蕭打虎向自己的部下下令。鼓聲、號角聲響起,前方的一千五百名遼軍士卒奮勇地向着正面的一段冰牆衝去。

快到冰牆之時,在“嗚嗚”地淒厲響聲中,嬰兒手臂粗細的弩槍傾泄而下。被弩牀箭擊中的遼軍士卒,無論他們手持什麼樣的盾牌,無一例外洞穿身體而亡,強勁弩槍有時會穿透兩三個遼人的屍體。接着拳頭大小的石丸又落入進攻者的人羣中,宋軍的弩炮也開始射擊,不過弩炮這時候發射的不過是普通石塊而已。

進攻的士卒在軍官們的叫喊聲中散開,宋軍弩石的殺傷力大大的降低。不過等他們剛剛踏破了宋軍測距箭的標示範圍之後,漢軍的強弩箭從天而降。密集、精準的箭羽,使數百遼人中箭倒地,剩餘的人紛紛開始後退,第一次進攻就這樣敗退了下來。

這不過是一場小小的試探,蕭打虎在摸清了宋軍的兵力之後,正式下令進攻。五千遼人軍隊再次吶喊着、蜂擁而上。

原本靜悄悄的荒原上,在一聲號角聲響起後,頓時喊殺聲四起,漢宋軍的箭石又劈頭蓋臉地噴射下來。三千遼人的強弩手,這時在盾牌的掩護下接近冰牆,和宋軍弓弩手展開對射。

在他們的掩護下,宋軍的弓弩手射擊精度大大降低。眼看着遼人就要靠近冰牆,無數的黑影從冰牆後面出現,這是一個個的瓷罐,在清脆的破裂聲中,落到了遼人羣中。

遼人的弓弩手大驚失色,慌忙而退,濃烈的氣味讓他們都知道地上流淌着的是火油。翻騰而至的火球引燃了地上的火油,一時間,火光四起,烈焰滾滾,軍旗片片化爲灰燼,士卒的衣衫着了火,發出陣陣慘叫聲狼狽逃竄。

失去了壓制,宋軍的弓弩再一次發威,處在弩箭射程的遼人士卒,無處藏身,一時被射殺無數,在哭叫連天聲中翻滾而下,遼人的第二次進攻又告失敗。

蕭打虎臉色鐵青,強弩手在這次宋軍的火油彈攻擊中,傷亡最爲慘重。

宋軍的武器先進,蕭打虎早就知曉,不論是火藥彈還是火油彈他都有心理準備,但是這一次宋軍卻把火油裝在瓷罐子用弩炮投擲過來形成大面積的火海,這還是第一次。

很快他就做出了變動,遼人的騎兵緩緩退到了戰陣的後方,大量的步兵排成密密的一條橫隊舉着巨盾向宋軍的前列逼了過來。

橫隊很快就在八牛弩的打擊之下變得千瘡百孔,但是此時遼軍已經逼迫到距離冰牆兩百步的距離,就在宋軍準備發射密集的箭雨的時候,遼人的步兵隊列裡飛出了衆多的巨石,弩槍,石丸也如雨點般的飛來。

大地都在顫抖,冰牆的碎屑飛濺,有些巨石飛進了第二道冰牆的後面落在弓弩手的陣列裡,血肉橫飛。(未完待續。)

第43章 火拼第46章 惡人決定命運第18章 山核桃和陀螺第70章 公主噩夢第32章 野狐口第76章 自作自受的困獸第57章 林莽(2)第34章 蒸籠峽第24章 瘦也要先長筋第25章 變化第23章 西夏人的**方式第1章 問政第65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34章 退意第63章 計定第33章 野狐口(2)第14章 太子的最後一課第44章 對錯只有天知道第12章 呂家的不傳之秘第49章 坑你就是幫你第28章 大將軍的女兒不是良配第60章 最後的防線第3章 無聊的談話第68章 愛和恨的變奏第67章 恫嚇第35章 誰是魚肉?第42章 人羣裡的和尚第30章 包拯的讓步第11章 帝王心術第35章 誰是魚肉?第41章 烈女第21章 成敗一念間第62章 抽絲剝繭第39章 極度無恥!!第59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65章 只要是和談總是鬱悶的第49章 懸崖上的希望第42章 節外生枝第21章 落後於時代的軍隊第24章 太高看京西軍了第41章 堵**門的和尚第67章 恫嚇第52章 蘇軾的天地人第18章 被人研究第60章 草垛第48章 什麼是少年軍第40節 喜怒無常李元昊第42章 第一塊落下的石子第62章 雲崢的計劃第62章 抽絲剝繭第62章 抽絲剝繭第56章 夜襲第19章 騙子云集第41章 堵**門的和尚第5章 皇家女兒淚第48章 什麼是少年軍第55章 西軍帶來的麻煩第38章 刺殺第33章 死城第12章 弱的嚇人的軍隊第26章 春風裡第65章 甚憾啊!第37章 西風惡第13章 **啊,**!第5章 沒人在乎的死亡第22章 不怕死的人第50章 患得患失第63章 鬥殺!第64章 毒刺第28章 周處的故事第22章 人之道第7章 雲崢的品性第58章 驢子和老虎第31章 崔達的噩耗第31章 出征,點將出徵第19章 甕城火第47章 退潮第36章 上蒼的寵兒第67章 韓琦發威第8章 卸甲!第63章 還未做的事情帶來的威脅第72章 受盡委屈的登徒子第18章 狐假虎威的道理第56章 殺不盡的毛賊第69章 全部去死吧第44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27章 古人的理解能力第54章 李清的煩惱第67章 潮溼的奏摺第45章 措手不及第77章 弱肉強食的真諦第63章 先發制人第40章 血肉定遠寨第7章 皇帝的戒備第69章 殺賊第2章 我只要臣服第62章 好夥伴二十八章 權力和利益我們攜手鑄輝煌第62章 強盜的人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