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得寸進尺

很多年以後,人們談起小葉嶺一戰的時候,能說的只是大將軍勝利了,蕭打虎失敗了,史書中再也沒有多說一句話,即便是最正統的國書上也只標註了一句話——大將軍戰於野勝之!

契丹人的哀婉的歌聲中卻有最真實的描述——哎呀呀,魔鬼嘴裡的毒涎燒着了山,哎呀呀,折斷翅膀的雄鷹喲落進了火焰山,哎呀呀,撲不滅的火焰喲,燒斷了骨頭……

那裡的火勢如此之大,以至於在高空盤旋的海東青都不得不逃離那片氣流狂暴的高空。

大火在燒死了兩萬多人之後,也阻擋了雲崢大軍前進的道路,小葉嶺其實是一由一片凸出來的小小山包組成,在它的後面是一片狹長的山谷地帶,這片峽谷其實是被常年累月的北風腐蝕出來的風道,平地沒有風的時候這裡也是寒風呼嘯,更不要說如今正是寒風肆虐的季節。

大火併沒有造成火燒連營之勢,再加上宋軍的攻勢是頂着風進行的,着火的區域不算大,只可惜,爲了護衛大帥蕭打虎,他的副將下達了一個錯誤的軍令,命所有人向小葉嶺集結……

小小的一片區域裡被扔進去了足足一千顆燃燒彈,每顆燃燒彈裡裝了十斤汽油混合物,加上殘酷的白磷,終於造成了史無前例的戰績。

白登山上的郎坦,火燒山上的李東楚,以及西京的崔達都看見了高入雲端的煙柱,他們不約而同的收拾住了自己的陣勢退回山上去了,陳琳在後面瞅見煙柱之後快馬奔馳而來,見到雲崢正在煮小米粥。喝了一碗就被雲崢給攆走了,說的很不客氣,大戰正酣,宦官來這裡作甚?

陳琳沒有生氣,對雲崢的戰場指揮權他沒有任何的疑問。他唯一想知道的就是雲崢是否安全,他聽說雲崢的帥旗一度出現在戰場的最前面,這也是不允許的,如今見雲崢一切都安好,他自然回到了後軍。

雲崢小口的喝着小米粥,眼神卻極爲飄忽。他現在只希望蕭打虎不會輕易地撤兵,兩萬人對擁有三十餘萬大軍的蕭打虎來說算不上傷筋動骨。

因此,他重新給從關外跨過長城的吳傑下達了新的指令,命他就地潛伏,不得被蕭打虎的偵騎發現。

而趙旉的騎兵隊伍。卻需要加快步伐快些趕到白登山,至少在白登山和火燒山之間的區域內,自己需要更多的騎兵。

帳篷外面的天空依舊晴朗朗的,看不到半點轉陰的跡象,這個時候大宋實在是需要一場鵝毛大雪來阻礙遼人的步伐,至少讓蕭打虎不至於跑的太遠。

大軍從野狐口進入了白登山和火燒山之間,在那裡開始修築軍寨,妄圖將兩座山連接在一起。保持一條脆弱的防線。

蕭打虎的軍隊放棄了包圍這兩座山的打算,雲崢的打算是讓蕭打虎膽子大到想把自己的中軍一起包圍掉,如果那樣的話。充滿變數的野戰就會變成殲滅戰,當然表面上看起來被殲滅的似乎是宋軍。

大軍開始在這一帶伐木燒炭,擺出一副長期堅守的模樣,並且把軍隊的部署重點放在了西京方向,這樣就給了蕭打虎一定的壓力,卻不至於讓他有離開的心思。

西京就是大同。這是一片歷史悠久的人類居住地。

春秋時期大同地區爲北狄所居。北狄係指以狩獵爲生的遊牧部落林胡、樓煩。據《戰國策.釋地》載:“今山西岢嵐州以北,故樓煩胡地也;大同、朔州以北。故林胡地。”

大同至內蒙古河套一帶。春秋時爲林胡活動之地。(唐)堯帝封羲和氏子爲北嶽長老,其二子和叔來宅。《山海經》中古大同爲古平國。商湯封同姓於此地。代子立國。

戰國時期初爲代國,後併入趙地。據《史記.趙世家》載,子晰告趙簡子曰,主君之子將克二國於北皆子姓也。及簡子卒,毋血立,是爲襄子,北登夏屋,使宰人操銅木鬥擊殺代王,遂興兵平代地。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分封制,立郡縣,全國設36郡,今大同境內爲雁門郡、代郡之地。其時見於記載的城有:平城、代、善無、延陵、平舒、武周塞、新城、班氏、馬邑等。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並徵集民衆築長城,在今左雲高山以東,雲岡以西十里河谷“築城武周塞內,以備胡。

五代其地爲後唐所佔,區劃未有大的變動。雲中縣,爲雲州治,隸屬河東道。

李克用與契丹耶律阿保機相會於雲州東城,易袍馬爲兄弟,因取“懷想仁人”之義,改名懷仁縣;

後唐莊宗同光二年,析蔚州興唐縣設置廣陵縣。後唐莊宗同光三年復以雲州爲大同軍節度。

清泰三年叛將河節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爲父,借契丹兵滅後唐,稱帝,國號晉。

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雲中判官司吳巒“閉門不受契丹命”,修整器械,晝夜守城,堅持了半年之久,“巒求援晉,晉主召巒南歸”,雲州陷落。至此大同被契丹統治時間長達百年之久,使中原漢族統治從此失去北方屏藩。

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這裡河流縱橫,算得上是水草豐茂,只可惜自唐朝之後,漢人對這裡的統治幾乎可以無視,這裡的數量衆多的漢人人口在經歷了五代十國之後已經被戰爭損耗的所剩無幾了,很早以前那些開墾出來的良田,如今重新被野草佔據,重新變成了遼人放牧的場所,放眼望去,除了西京城之外,就剩下四五座小的幾乎可以忽視的小城堡,倒是烽火臺這種軍事堡壘隨處可見。

到了大宋之後,除了楊無敵曾經短暫的攻佔了西京三個月之外,大宋軍隊再也沒有抵達過這片土地。

大同地理環境處於南下陰山、東來燕山、北上呂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脈的交叉通道,是大雁爲首的中部鳥類南遷通道。

西北之地又有火燒山,白登山、雙山、二朗山、雲門山、採涼山等大小山脈爲屏障,乃兵家必爭之地。

屏障這種東西一般來說是相對的,漢人之所以說失去了雲中就沒了北方屏障,那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說的一句話,一旦大宋變成強悍的一方,雲中對遼國來說同樣是重要的南方屏障,這裡的險峻地貌可以幫助遼人抵禦來自宋國的威脅。

火藥的出現讓城牆變得脆弱不能變成自己的保護殼,尤其是在火藥只在進攻一方的掌握中的時候,城池對進攻方來說早就形不成障礙了。

雲崢現在只希望遼國人能夠延續舊有的思維進駐西京!然後被自己活活的困死在西京城裡。

小小的城池,多多的人口,這樣的城池註定是守不住的,雲崢只要一想到崔達他們在城牆底下挖掘的那三條寬闊的可以跑馬車的地道,就衷心的希望蕭打虎在目前的形勢逼迫下能夠帶着軍隊回到西京去。

“蕭打虎一定是受傷了!”

雲崢放下還沒有喝完的小米粥對蘇洵道。

蘇洵放下粥碗,優雅的用手帕擦了嘴道:“你的心亂了?你以前的時候一般不把希望放在猜測上!”

“伐遼之戰從初秋開始直到現在已經進行了半年之久,耗費了錢糧無數,但是國內的百姓直到現在都沒有看到戰爭的成績,如果沒有一個刺激性的消息回報他們,大宋百姓就會質疑戰爭的必要性。”

蘇洵奇怪的看看雲崢道:“你現在就可以把西京拿下來,讓陳琳寫捷報然後由騎兵一路吹吹打打的將捷報弄得滿世界都知道。”

雲崢舔舔嘴脣想了一陣子堅決的搖頭道:“不成,西京是我準備了五年之久的老鼠籠子,如果裡面沒有老鼠進去,我只是把老鼠籠子拿回來,那樣的話很是對不起我的心血。”

蘇洵道:“我記得你當初之所以那樣安排,目的不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西京好讓遼人震恐嗎?”

“今時不同往日,有蕭打虎這個名字和我犯克的傢伙,我捨不得收起這個籠子,這個籠子應該給我更大的回報!”

蘇洵點點頭,重新端起粥碗道:“崔達那裡來消息了,他已經把遼人的糧庫搬空了,糧食被藏進了採涼山,地點已經告訴我們了,只要去挖掘就成。

就在今天上午,崔達帶着二十萬斤糧食去了蕭打虎的軍中,準備探聽一下蕭打虎是不是已經死了,因爲這些天給西京城裡發佈命令的都是蕭打虎的副將韓胄!”

雲崢點頭表示知曉,遺憾的道:“只可惜遼人的糧草並不全部依靠城裡的糧食,如果我們有辦法弄死蕭打虎手裡的羊羣,不用我們殺人,荒原就能把蕭打虎的軍隊弄死一半啊。”

“你不能指望崔達給你更大的驚喜!”

雲崢把剩下的粥一口喝乾之後重重的將飯碗放在桌子上道:“你錯了,崔達這個人值得你給他更多的信任!”(未完待續)

ps:第二章

提供無彈窗全文字在線閱讀,更新速度更快文章質量更好,如果您覺得網不錯就多多分享本站!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

高速首發大宋的智慧最新章節,本章節是地址爲如果你覺的本章節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羣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

第七十七章爲遼國擔心的雲崢第六十七章遷徙的角馬羣第二十章不聽話的委哥寧令第十五章 最好的商隊第五十九章拗相公第二章**煩第四十章存在感第五十五章關於恐懼的話題第五十二章雲崢過處寸草不生第二十三章迷霧第三章無聊的談話第二十六章也無風雨也無晴第二十六章也無風雨也無晴第五十五章西軍帶來的麻煩第六十六章心如鐵石第七十章孔孟之鄉如何殺人?第四十四章一次刺殺遠遠不夠第六十四章甲子營大勝第六十一章後背交給你了第十九章故人相見不勝唏噓第五十三章 蠟像館第七章雲崢的品性第六章拔腿就跑第六十九章 軍論第十七章天作之合?第四十四章戰場上沒有無辜者第十四節劉都頭的考驗第七十一章戰爭之神第六十二章 強盜的人性觀第五十九章冰牆下的戰鬥 3第五章沙灘城堡一樣的遼國第九章殺心第五十五章狂暴的張方平第一章帝國雛形第五十章點天燈 4第六十五章給蕭打虎準備的陷阱第六十七章遷徙的角馬羣第二十三章迷霧第十八章 誰是誰的敵人第十二章順杆爬第三十三節世間好酒難尋覓求票,真的需要求票了第三十六章出逃月底求清倉第四十一章烈女第七章神奇的家規第四十四章 最大膽的夢境終章——我們在海上第六十一章血洗儀州第十四章殺戮迷人心第七十七章誰活着都不容易第四十九章彭蠡先生第七十六章飛翔的李清第五十九章 破落戶魯迅第六十九章 雲落落的戰爭第六十六章我沒有的你爲什麼有?第七十四章種諤的傷心第十一章宗族留下來的福祉第十六章 富貴盈門第五十九章兵爭一口氣第六章 流言第七十六章危機狂沒藏訛龐第七十二章誰都在哀鳴!第五十七章吃人的勳貴第十七章 錦江書院第六十一章血洗儀州第七十一章陸輕盈的噩夢第八節寒號鳥第四十章戰爭進行時第三十七章 鄒同的對比法第四十一章天命不足畏第七十二章小感情和大禮儀第八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十六章都在進化第五十八章豺狼來了第五十七章 趙昊升官第三十二章大雨人間第四十六章 萬年羞愧第五十九章林莽 4第四十七章全大宋最重要的事情第四十章 燃燒的油第七十四章 歡迎來到地獄第四十二章節外生枝第二十七章幸運的武赫第二十七章誰在控局?第六十六章皇帝的傷痛第七十三章差點被人遺忘的皇帝第六十三章 噩耗第四十四章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十六章 老實的狄青第七十二章弄不明白的人性第六十三章 誰不給自己留條後路?第六章黃雀第四十七章傷情第三十五章卑劣或者高尚第三十五章卑劣或者高尚第四十章踏春月中了,拜求一下月票第三十五章 東京軼事第十三章沒人能夠知道我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