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利益第一

北上出征是積極進攻,固守大同伺機出擊是積極防禦。義軍由積極進攻轉爲積極防禦,理由是出征所需的錢糧消耗太大,假如戰事一再拖延,以雲朔幾個州縣的財賦收入根本無力支撐,另外,更嚴重的幾十萬百姓要安置,要吃飽穿暖,要給他們草場放牧,要給他們田地耕種,就算做工也要有足夠多的作坊,所以這一塊的問題很嚴重,總帥府必須儘快解決,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花錢,因此,帥府財政已經陷入危機。

李虎召集各軍軍帥和帥府主要官員,向他們解說固守大同伺機出擊的積極防禦策略,歸根結底一句話,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利益,就目前形勢而言,積極防禦遠比主動進攻要好,義軍不但可以節約錢糧,保護雲朔百姓,拓展地盤,同時還能兼顧幽燕戰場,幫助大宋戍守河東路從而換取大宋的援助。

將帥們的反應很平淡,他們已經習慣了李虎的行事作風,知道他喜歡臨陣變計,習以爲常了。其實相比起來他們更願意積極防禦,因爲他們不熟悉代北,軍隊也以步卒爲主,錢糧不足也是衆所周知的事,所以防禦更有利於義軍。步軍據城堅守,馬軍伺機出擊,把兩支軍隊的優點發揮到極致,即使攻擊無力但自保有餘,這是好辦法,大家都能接受。

李虎仔細分析了當前形勢,推測了形勢的發展,最後鄭重警告大家,義軍的敵人太多,尤其是党項人和女真人,這是義軍未來的主要對手,務必高度戒備,小心謹慎。以義軍目前的實力,若想全取代北,以代北爲根基生存發展,難度太大。所以義軍要考慮是否正式投奔大宋。

早在遼西的時候,李虎就曾說過,義軍的最終目標是立國稱霸,爲此首先要投奔大宋,獲得發展的時間和機會,壯大之後。再北上征伐,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和大宋南北對峙,實現殺虜復漢的理想。後來因爲知道了自己地身世,他的想法變了,他要南下逐鹿中原,但這個想法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大部分將帥和官員還以爲李虎要在北方立國稱王,而代北就是義軍走向發展的第一步。

這時候李虎提出投奔大宋。既是出於現實考慮,也是出於義軍未來考慮,所以有一部分將帥和官員持贊成態度。但也有一部分人明確表示反對,其中反對最強烈的就是大山會盟的老班底,就是董仲孫、張高兒、霍六哥、獨孤風、李錦、贏秦、王曜等人,還有就是蕃族將帥,比如高寶龍和阿巴頓等人,另外還有一個人也極力反對,那就是虎烈川會盟的元老,風捲雲侯概。

張高兒反對地理由很充分,義軍目前的實力很強大了。和女真人剛剛舉旗的時候比起來,義軍的實力足夠讓李虎稱王立國了。你爲什麼不稱王?爲什麼要投奔大宋仰人鼻息?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很明顯,你投奔大宋對老子有什麼好處?你稱王我就是開國元勳,你投奔大宋老子算個屁啊。老子不幹。

蕃族將帥們的想法也差不多。李虎立國稱王了,他們至少是部族王,但投奔大宋,他們一無所有,搞得不好還被大宋人殺了。假若李虎真的決定投奔大宋,他們就要考慮自己的前途了。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離開李虎,另覓他處。

風捲雲侯概很執着,他地目標就是建立遼東漢人自己的王國。這些年,他先後跟在李弘、耶律章奴、高永昌和李虎後面造反,一度還投降了契丹人在遼國做官,但他的目標一直沒有變,他矢志不渝,他地道理很簡單。遼東漢人只有自己拯救自己。遼東漢人要想贏得尊崇和地位,就要靠自己的力量浴血奮戰。靠別人的幫助根本不可能,那是癡心妄想,所以他堅決反對投奔大宋。

這麼多人異口同聲表示反對,大大出乎李虎的預料。記得早在遼西的時候,自己提出此策時沒有什麼人反對,難道那時候他們沒有聽懂?或者以爲我在一廂情願地隨口胡扯淡?或者因爲當時實力不濟地盤太小,大家沒有信心,所以也沒有表示反對?

李虎感覺頭有些暈,他望向黃涉,示意他再把形勢詳細闡述一遍,說透了,讓這些人意識到現在的形勢和女真人建國時候的形勢完全不一樣,現在義軍生存尚且困難,哪有能力立國稱王?投奔大宋乃是權宜之計,是爲了贏得發展的時間和機遇,這關係到義軍的未來,是必須要走地一步。

黃涉再次解說天下大勢。他故意誇大了對手地實力。比如大宋有百萬大軍。每年賦稅收入上億貫。實力太強大了。而党項人、女真人也有幾十萬大軍。有遼闊地疆域做後盾。至於契丹人。他們還有大漠。還有西北路地大軍。還能徵召阻卜人、敵烈人和烏古人地軍隊。還有東山再起地實力。綜合看來。義軍實力最弱。不堪一擊。尤其現在佔據了大同。成了四個對手地攻擊目標。現在義軍就象戰國末期地秦國一樣。成爲衆矢之地。這時候義軍若要生存。也要像當年地秦國一樣。合縱連橫。遠交近攻。各個擊破。

也就是說。投奔大宋是權宜之計。是爲了生存發展。爲了休養生息。爲了養精蓄銳。等到時機成熟了。小老虎變成大老虎了。那時候就可以立國稱王了。

黃涉最後拿出西夏人做例子。給這幫昔日地土賊們敘述西夏人地歷史。“當初李繼遷就是投奔契丹人。得到契丹人地援助。才收復了五州領土。然後他地兒子李德明又採取倚遼和宋之策。繼續擴展領土。直到李德明地兒子李元昊繼位後。才立國稱王。實現了党項人建國地夢想。但隨後就爆發了宋夏、宋遼戰爭。假若沒有李氏祖孫三代地積累。李元昊能擊敗宋軍、遼軍。牢牢坐穩皇帝地寶座嗎?所以。請諸位多考慮義軍地未來。少考慮個人地利益。如此投奔大宋也就是一件微不足道地小事而已。是確保義軍將來建國開疆地必由之路。”

反對者地聲音小了一點。但個人利益向來是擺在第一位地。上至李虎下至站在門外地鐵衛。都是如此。在個人利益嚴重受損地情況下。任你說得天花亂墜也沒人能接受。誰也不願輕易放棄自己地利益需求。

“這只是隨便議議。請諸位不要掛在心上。”李虎不想再吵下去。馬上結束了這個話題。“當務之急是擊敗對手。全取代北。其它地事以後再說。”裡處。)

整個冬天。大遼皇帝都屯兵於此。向大漠徵召援兵。

陰山北部的倒塌嶺節度使司的援軍已經到了,謨葛失部、白達旦部、乙室部等大漠蕃族部落的軍隊正在陸續抵達雲中。另外,幾千裡外的西北招討司、阻卜大王府、烏古敵烈統軍司的軍隊正在南下,估計再有一個多月就能到達陰山南部。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趙王習泥烈突然到了,他帶來兩個驚人的消息,一是中京失陷,二是燕王暗結漢賊,要篡僭稱帝。

中京失陷,西京又被漢賊奪去,如果耶律淳篡僭稱帝,分裂大遼,燕京又沒有了,如此一來,大遼五京俱失,只剩下大漠可以苟延殘喘勉強延續國祚了。

大遼皇帝怒不可遏,高聲痛罵,幾乎要瘋了。

燕王篡僭早在他的預料當中,不過燕王至今還沒有登基稱帝,還沒有正式分裂大遼,還有挽救的機會,尤其在中京、西京連續丟失,燕京已經陷入漢人和女真人包圍的時候,耶律淳未必願意稱帝。耶律淳不是白癡,他很聰明,他更能忍,如今形勢這麼惡劣,篡僭稱帝只會加速大遼的滅亡,這一點他比誰都清楚,所以他可能會改弦易轍,放棄篡僭,所以大遼皇帝抱着一絲希望,派人攜帶手詔,急赴燕京。

大遼皇帝在手詔中告訴燕王,值此國祚危亡之際,我君臣兩人應該齊心協力,共度難關。從目前形勢來看,只要奪回西京,擊殺漢賊李虎,大遼還能保有燕雲和大漠,還能結盟於夏,與宋遼相抗衡。今西北路大軍正在南下,數月之後我就能集結十萬到十五萬大軍攻打西京,請你以大局爲重,予以配合,竭盡全力牽制女真人和漢人,助我收復西京。

耶律淳會不會顧全大局,反攻中京,兵逼西京,從而牽制女真人和漢人?

這個疑問經北府宰相蕭奉先一分析,答案是否定的。

耶律淳現在的日子難過啊,丟掉中京後,他的北面是女真人,南面是大宋人,西面是漢賊李虎,三面受敵,他自保尚嫌不足,哪來的兵力反攻中京和西京?蕭奉先認爲,耶律淳肯定要篡僭,篡僭後他就是大遼的新皇帝,他可以以皇帝的身份向女真人或者大宋人俯首稱臣,同時結盟漢賊李虎,從而保住大遼國祚。

蕭奉先的分析有道理,大遼皇帝爲此心情惡劣,罵聲不絕,對耶律淳切齒痛恨。

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82章 騙人騙到這份上第86章 內綏外御第74章 藩鎮第32章 下山第76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73章 挽救崩潰的財政第29章 我要跑路第33章 強藩謀國第5章 時機第96章 好消息第32章 代北變化第62章 三顆人頭第82章 散夥了第19章 怎麼打都是輸第46章 拒絕誘惑第76章 狼煙升起第41章 自掃門前雪第82章 殺陣第49章 兵貴神速第1章 兵貴神速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40章 適者生存第15章 變革新思路第99章 患得患失第12章 都是我殺的第56章 岳飛的瘋狂第74章 圈欄裡的羊第30章 逃跑第30章 王者之淚第30章 副元帥第48章 知己不知彼第20章 絕不拋棄第24章 馳援信都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20章 汴京風雨第63章 嫁禍第6章 只要給我錢糧第56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41章 擋我者死第33章 靖康元年的寒春第18章 被掏空的大樹第34章 山崩地裂第98章 馬哥好胃口第4章 劉子羽獻計第91章 單騎赴會第51章 國祚危難第25章 羅蘭的不滿第56章 忠誠第35章 有失必有得第86章 漢蕃共治第29章 一塊肥肉第31章 東進之策第20章 李虎之計第10章 突圍第九日第2章 與天鬥第75章 仇人是誰?第54章 太過兒戲第98章 血戰第23章 再建一個藩鎮第57章 意外第46章 我棋品不好第93章 澶淵之盟的翻版第93章 御駕親征第50章 有錢不賺白不賺第52章 賭徒本性第31章 猶豫第98章 合法掠奪第22章 聲討範直昌第66章 談判(二)第33章 殺虜衛國第24章 再聯手第97章 獨斷第79章 越來越糟糕第77章 給我滾第91章 沒鳥的人更厲害第1章 變數第82章 桀驁不馴第80章 對策第46章 沒辦法就是辦法第11章 兵貴於精第18章 再打一仗第79章 越來越糟糕第26章 良心的折磨第17章 逃跑第10章 要錢第66章 奚王行帳第49章 跳進大坑第19章 怎麼打都是輸第33章 王妃回來了第27章 尋找宋江第47章 捨身跳陷阱第32章 我怎麼救他們?第20章 絕不拋棄第89章 必殺對象第39章 序幕拉開第16章 小弟羅蘭第47章 黑山鐵騎第94章 困獸鬥第68章 帶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