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集結

虎帶了多少軍隊攻打西夏?

兵力的多寡是進行決戰的關鍵條件,但在這一點上西夏人至今沒有準確的消息。/潛伏在大同的密探無法滲透進虎烈府,所以傳回來的消息價值不大,而右廂各軍雖然與虎烈軍數次交戰,但也只有一個大概數字,他們估計虎烈軍大約有十萬到十五萬,扣除運送糧草輜重的民,實際兵力大約爲七八萬人,然而,隨着虎烈軍攻佔順化渡和紅林渡,打通了黃河東岸的通道,這個數字至少要翻一番。

“虎烈軍的總兵力大約有二十多萬,李虎至少要留十萬大軍戍守大同,所以西進攻擊的軍隊肯定有十幾萬。

”李仁忠綜合各方面的消息,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另外,還有耶律馬哥的契丹軍,這支軍隊有多少人我們不太清楚,但據仁多東光估猜,至少有五六萬。”

“這麼說,李虎帶着二十萬大軍西進攻擊?”李察哥對此表示懷疑,“虎烈府有這樣強大的實力?代北的財賦可以支撐這麼多軍隊?”

“李虎是大宋的藩鎮,李虎的軍隊是大宋的軍隊,即使李虎和汴京有矛盾,但汴京爲了利用李虎的武力維持北疆的穩定,會給予李虎足夠的援助,比如給他提供軍資。”樑乞申非常堅定地認爲這是大宋發動的西征,“西征既能給予我們以重創,又能削弱李虎的實力,汴京何樂而不爲?”

“但從金國傳來的消息看,大宋積極結盟,要聯手女真人攻殺李虎。”李察哥把大宋國內的危機說了一下,接連不斷的天災、叛亂讓汴京焦頭爛額,自顧不暇,這時候大宋最擔心的就是李虎背信棄義,乘機南下寇掠,所以大宋沒有發動西征的條件。

“我認爲李虎已經知道了汴京正在結盟女真攻殺代北地事,他爲了擺脫危機,於是發動了西征。”

李察哥詳細分析了北方局勢,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李虎攻擊西夏的最終目的可能是誘使金軍南下入侵大宋。

=

皇帝李乾順和一幫中樞大臣們都知道金國目前地兩難處境。如果北伐大漠。金國目前地實力明顯不夠。而且形勢對其不利。因爲李虎盤駐代北始終是個威脅。金國必須先把他擊敗。金國願意和夏國結盟攻擊李虎。原因就在如此。但擊敗李虎之後呢?代北是誰地?金國當然要佔據代北。這樣才能確保在北伐大漠地時候自己後方地安全。可惜地是。大宋絕不會任由金軍佔據代北。汴京誅殺李虎地目地是控制代北。所以宋金必然要翻臉。

既然遲早都要翻臉。再加上黃龍府本身地危機。金國隨即有了南下攻佔燕雲。寇掠大宋地想法。

夏國使者到黃龍府簽訂盟約地時候。金國皇帝就在盟約中明確約定。雙方聯手共抗大宋。當雙方任何一國遭到大宋地攻擊或者攻擊大宋地時候。另外一國必須遵守約定。出兵相助。從這個盟約中就能看出來。金國已經有了南下地打算。

“我們地使者應該到了黃龍府。估計再有幾個月就能返回。那時候就知道女真人是不是攻打大宋了。”

李察哥繼續往下說。“如果金軍決心佔據燕雲。這次是他們最好地機會。因爲李虎地主力都在賀蘭山一帶。金軍可以以西帳兵力牽制大同。以東帳主力攻打幽燕。幽燕失去大同地支援。河北宋軍忙於平叛短期內有無力北上。山前七州丟失地可能性非常大。幽燕丟失。金軍馬不停蹄。隨即就會南下河北。大宋爲了阻御金軍。會調集主力迎戰。”

“到了那時候。李虎就要乘火打劫了。”李察哥笑道。“大宋急不可耐地誅殺李虎。事實上犯了一個致命地錯誤。”

=

李乾順和中樞大臣們至此聽懂了李察哥對局勢地看法。

李察哥認爲大宋沒有發動西征,這是李虎自救之策,由此推測,李虎這次攻擊的目的不是興慶府,而是再度打擊夏國,因此他帶來的軍隊數量不會太多,更不敢和夏軍決戰。夏軍只要集結主力擺出決戰態勢,步步進逼,李虎必然後撤。

李察哥一番話,徹底否定了皇帝和中樞對形勢的判斷和由此制定的策略,這讓皇帝李乾順極其不快,樑乞申和李仁忠等人更是馬上反駁。

李察哥地觀點很多都是來自於他的推測,沒有事實依據,由推測而做出判斷顯然站不住腳,這讓人覺得他別有居心,爲了能調集更多主力進行決戰,他似乎有意在欺騙皇帝和中樞。

樑乞申地反駁則非常有說服力。最簡單的一個事實是,大宋自建國以來,首先是立志收復燕雲,澶淵之盟不過是宋遼爲了喘口氣而已,但接下來西北出事了,党項人自立,由此大宋陷入

戰。爲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面,大宋竭盡全力攻打黨就是八十多年。現在契丹人敗亡了,大宋乘機收復了燕雲,那麼大宋接下來要幹什麼?還用得着猜嗎?大宋爲了避免再次陷入兩線作戰地窘境,當然要乘着金國還沒有統一北方的時候,全力收復西陲。

至於金國地南下構想,因爲其自身實力的原因,因爲與一統北方策略的相悖,女真人付諸實施的可能性很小。至於大宋要結盟金國誅殺李虎的事,估計是大宋爲了確保北疆穩定而想出的計策。大宋國內不穩,假能讓女真人攻打李虎,讓兩虎相爭,那大宋的目的就達到了。

女真人勇敢而富有智慧,李虎更是狡詐之徒,大宋這種小伎倆根本不算什麼,他們不會上當,所以大宋就要改變策略,把李虎拖進西北戰場,這樣即使女真人邊,但因爲李虎和西夏互相牽制,大宋人就可以集中所有力量阻御金軍了。

=

一番爭論之後,皇帝還是堅持中樞對形勢的判斷,認爲大宋肯定要出兵,而大宋出兵的時機估計就是夏軍和虎烈軍決戰之刻。

“陛下,我們兵力有限,國庫更是空竭,不管大宋是不是出兵,對於我們來說,扭轉形勢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擊敗李虎。”李察哥強忍憤怒,極力勸說。

“如果我們敗了呢?我們兵力有限,國庫空竭,戰敗了就再也翻身的機會了。”

李乾順很堅決,他覺得自己把李察哥召回來是一個錯誤。李察哥根本不考慮國祚安危,這種形勢下他依舊認爲大宋沒有攻擊西夏的可能,這太荒謬了,由此可見李察哥的目的就是想控制軍隊,繼而控制軍權,這個人不能再相信了。

李乾順採納了決戰之策,但他請李察哥速返南線,全力防禦宋軍。

李察哥無奈,只好重返橫山前線。離開前,他把自己所擬定的決戰之策交給了李仁忠,希望李仁忠能有所借鑑。李仁忠是文臣,在進入中樞之前他在尚書省,對兵事並不熟悉,但他很自負,認爲自己文武雙全,此次正是大展身手的機會,所以他草草看了一遍,隨即丟到了一邊。

李乾順很快下旨,任命李仁忠爲大軍統帥,仁多保國爲副帥,率軍迎戰李虎。

李仁忠擬製決戰之策。

此刻虎烈軍前部已經逼近懷州一線,所以他決定把戰場放在黃河東岸的月牙湖附近。月牙湖緊靠黃河,向東是草原戈壁,接着就是壞水沙漠(毛烏素沙漠)。這是一個極其開闊平坦的地帶,無險可守,但如果兩軍決戰,卻是一個最好的戰場。

李仁忠請求調遣十萬擒生軍、五萬賀蘭山軍,五萬靈州軍做爲決戰兵力。李乾順同意了,並要求宰相樑乞申竭盡全力給予配合。

調用二十萬大軍已經是興慶府的極限了。目前東北路的右廂軍戍守克夷門。三萬衛戍軍戍守京都。李察哥統率的左廂軍防禦宋軍。西北路還有三個監軍司,雖然隸屬於右廂軍,但他們要防禦吐蕃和西州回鶻,不能調用。本來李察哥的意思是把左廂軍的主力也拉到決戰戰場,這樣夏軍的總兵力至少可以達到二十五萬左右,但沒人同意,誰也不敢冒險。

七月底,擒生軍和賀蘭山諸軍從五個渡口開始渡河,並迅速在月牙湖一帶集結。靈州軍則急速北上,與主力會合。

=

八月初一,紅崖渡。

李虎接到了耶律馬哥的急報,聞知夏軍在月牙湖集結,做出決戰態勢,馬上急告耶律馬哥,停止前進,和夏軍保持距離,不要接觸。

“党項人要決戰了。”董小丑望着地圖,思索良久,轉頭問柴雲,“我們還有多少軍隊沒有渡河?”

“虎烈第二軍和怨軍第四、第六將還在對岸。”柴雲說道。

“婁博貝那邊可有什麼消息?”董小丑追問道。

“斥候回稟說,阿拉善的夏軍撤退了,目前沒有發現夏軍有攻擊婁博貝的跡象。”

董小丑稍加沉吟,擡頭望向正在帥帳內來回踱步的李虎,“總帥,是不是叫虎烈第二軍暫緩渡河,觀察一下婁博貝方向的動靜。”

“你擔心夏軍攻佔婁博貝,威脅我們的側翼?”李虎停下了腳步。

“我們必須考慮到党項人可能分兵,繼而迫使我們在克夷門西北方向部署軍隊,這樣我們部分兵力就被牽制住了。”董小丑說道,“射糧軍畢竟不是正規軍,一旦佯攻之計被党項人識破,那後果就嚴重了。”

第49章 背叛第4章 最後的瘋狂第28章 蕭後的真正目的第91章 默契第82章 可愛的小公主第33章 血色星河第27章 風雨欲來第41章 代價第90章 最好機會第29章 寸步不讓第51章 自尋死路第24章 了無生機第6章 一杆大旗三個兵第68章 吞噬第30章 商賈的詛咒第89章 胃口太大第45章 爲了孩子們,我要努力第41章 你敢造反?第96章 約定第58章 一羣瘋子第23章 驃悍無敵的折家軍第51章 我要倒戈第96章 一日十萬裡第5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84章 以恥爲榮第83章 分裂之禍第94章 你還不如一條狗第75章 中國之禍未有寧息第78章 天妒紅顏第44章 殺人的天才第59章 這是真的?第60章 沙河談判第67章 突圍第八日第24章 童貫之痛第1章 變數第9章 駱駝河第72章 鐵匠來了第26章 一種情感第15章 背後的勾當第67章 暗度陳倉第4章 王者之子第41章 計在明月第3章 調整第91章 單騎赴會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34章 事事牽掛第52章 以身爲餌第68章 無恥鳥人第99章 化整爲零第4章 王者之子第11章 沙川重擊第54章 出敵不意第93章 步步推進第15章 我很掛念第36章 開府第54章 打兔子第64章 宗望的慾望第72章 翻雲覆雨的閹帥第75章 誘敵第62章 賣國當真是爲了救國?第58章 這是一個陷阱第31章 猶豫第42章 當頭棒喝第27章 一根小草第59章 夜襲第3章 錯誤第28章 懷璧其罪第81章 大家庭第96章 一腔怨氣第74章 中伏了第9章 獻城第49章 來了一隻大老虎第84章 吞併第65章 到底要打誰?第22章 扮豬吃虎第81章 我就怕他不貪婪第85章 我們還有希望第97章 突擊第64章 殺了他第48章 整倒了豬頭第81章 現實和道義第76章 一石三鳥第49章 又一個鳥人給騙了第17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60章 必敗之戰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89章 各有高招第80章 兀剌海城第43章 幽燕鎮戍第9章 又是一個意外第96章 怒氣沖天第5章 打造天下第一富豪第51章 國祚危難第65章 突圍第七日第11章 兵貴於精第38章 以血還血第75章 三個和尚沒水吃第57章 可怕的漩渦第34章 長孫康寧的危機第77章 美人計